登陆注册
2838800000008

第8章 要为人类谋福利(2)

杨震严肃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明明有这‘四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再说,以为别人不知道就宽容自己,你太让我失望了?”

王密看见恩师动了气,羞得面红耳赤,赶忙包好金子走了。

法律和纪律是外在的强制性约束,而一个社会的良好运行,除此之外还需要社会成员的自觉、自律。杨震的“四知”精神是自制自律美德的集中体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像他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慎独”。

梁鸿孟光以俭为美

东汉时期,平陵有个名叫梁鸿的书生,他家境十分贫寒,父亲死了都无力送葬,只用一领席子裹了草草了事。但梁鸿聪明好学,刻苦勤奋,通过层层选拔被保送到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在太学里,他成绩优秀,精通经史典籍,人人都很敬佩他。学成以后,梁鸿因为家世衰微,无人举荐,不能到朝廷当官,所以就自愿到上林苑去放猪。梁鸿是贫苦人出身,他没有因自己学识渊博就高高在上,而是和当地百姓相处融洽。

这个有学问而且又勤劳的人,口碑很好,当地人知道他尚未娶妻,都争着要把女儿嫁给他。可是梁鸿一直希望找到一个情投意合的人。

恰好,孟家有个女儿名叫孟光,生得相貌平平,但聪明贤惠、知书达礼,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孟家极其富有,孟老太爷什么都不愁,就是担心女儿的婚事。每次有人来提亲,大家征求孟光的意见时,她都不肯点头。这就把孟老太爷急得焦头烂额,因为女儿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别人家这么大的女子早已结婚生子。

一天,孟老太爷口气很生硬地质问女儿:“你都已经30岁了,难道就这样下去,一辈子不嫁吗?”

孟光回答得更是坚定有力:“除非有像梁鸿那样的人,我才嫁他。”原来孟光看不惯一些富家公子们骄横奢靡的样子,她对梁鸿的品德修行非常欣赏,觉得那才是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

梁鸿听说孟光的品行和愿望时,很是好奇,就央人上门提亲。孟家一看,这正合女儿的心意,就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

不久,二人成亲,孟家大摆酒宴,高朋满座,可梁鸿却高兴不起来,并且娶新娘回家后,一连七天都未理睬。到了第八天,孟光觉得奇怪,便忍不住询问夫君为何对她置之不理。梁鸿直言不讳地说道:“我想要的是一个生活俭朴、粗茶布衣的妻子,跟我一起耕作织劳,过一种隐居避世的生活。而你现在却穿着绫罗绸缎、珠光宝气,并不是我所希望的那样啊!”

孟光听到这里,顿时恍然大悟。她微笑着对梁鸿说:“夫君莫急,其实我是担心夫君嫌弃我无所修饰,粗布衣衫,而且这又是我们新婚的日子,才刻意打扮一番。其实我心里与夫君的想法一样,早已将麻鞋布衣准备在身边了。”孟光随即进里屋换上粗布衣服。梁鸿大喜,他觉得孟光与自己是心意相通的,并且为孟光起名为“德瞿(qú)”。

从此往后,梁鸿和孟光这对志同道合的夫妻便隐居在罢陵深山中,过着耕耘织作、诵书弹琴、互助互爱的幸福生活。

每天,梁鸿从田里劳作回家时,孟光已将饭菜备好,并且恭恭敬敬地送到梁鸿跟前。为表示对丈夫的尊敬,孟光总是低着头,把放置饭菜的托盘举得和自己的眉头一样齐。梁鸿同样也是毕恭毕敬地双手接过托盘。这样,二人才愉快地共进餐饭。

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管现在物质生活已经很丰富,但养成俭朴的习惯依然是成大事者的必备要素之一。生活的俭朴与奢侈关系到一个人的人生志向。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的青年人必须继承和发扬这种美德,它不仅是青年人的做事方式,也是青年人学习和借鉴的优秀品质,更是成功的习惯之一。

吴隐之饮“贪泉”而不贪

吴隐之,东晋时人,虽然家庭贫穷,但勤学好问,因此学富五车,而且他品德高洁、志向高远,极受当时大司马桓温的赏识,被任命到晋陵郡做了太守。隆安年间,东晋简文帝听说吴隐之清政廉洁,就将他提升为广州刺史。

在晋陵为官时,吴隐之从不接受任何人的一点礼物。朝廷给他的俸禄除维持全家人的生活之外,他还要接济生活困难的族人。为了多节约开支,他处处精打细算,不仅平时很少吃肉,而且让妻子自己织布缝衣;在街上买了烧火的劈柴,也是自己亲自背回家里。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冻,吴隐之夫妻俩竟然连一床厚棉被也没有。女儿出嫁,因为没钱置办嫁妆,忍痛把一条心爱的小狗拉到街上卖了,才勉强置办了一些简单的嫁妆。

吴隐之被提升为广州刺史后,依然一身清廉。

广州离东晋的国都建康(现为南京)有千里之遥。许多官员自恃天高皇帝远,常无法无天。负责此处军政大事的刺史就是地方一霸,终日胡作非为。加之广州盛产奇珍异宝,一个人只要能获得一箱宝物,就够子孙数代享用。广州历任刺史和其属下多是贪污受贿的不法之徒。

可这些犯了贪贿罪的人不知省察自己的品德操守,而是百般为自己开脱罪责,说他们之所以会在广州犯罪,是因为在赴任的路上误饮了“贪泉”之水。“贪泉”是距广州20里的石门的一处泉水。于是,官员们为了表明自己是清官,无论多渴都不饮“贪泉”之水。

吴隐之上任广州刺史,路经此处时却偏偏要饮“贪泉”水。家里人劝他还是小心一点好。吴隐之不听,不仅喝了水,还赋诗一首: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他觉得只要心中无贪的欲念,无论喝多少都不会贪。

吴隐之在广州刺史任职后,屋里的陈设极其普通,平时吃的也是蔬菜、干鱼之类东西。有人唆使厨师在烹鱼时把鱼骨剔除后再往上送,暗示广州地处偏远,贪污一些也不会骨梗在喉。吴隐之知其含意后不但不为所动,反而更加警惕。吴隐之任满返回建康时,连一点金银宝物也没有带上。他的夫人曾买了一斤沉香,吴隐之发现后扔到了河里,那条河因此被称为“沉香浦”。

他当官几十年,家中只有薄地数亩,茅屋数间。有人要送给他车马,要给他另建府第,他都坚决地谢绝了。因此,人们都说,吴隐之是一个“处可欲之地,而能不改其操”的好官。

怨天尤人是贪官的通病。其实,贪官之贪是本性,关贪泉何事?北宋理学宗师周敦颐品格高洁,他曾任广东路提刑,他为官清廉,曾将连州一处山泉题名为“廉泉”。如果说饮贪泉而贪,那么是否饮了廉泉就会变廉呢?非也!为官之人非得修身养性,才能抵住诱惑。如王勃《滕王阁序》所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吴隐之无论处于何种诱惑人心的地方都能保持清廉本色,洁身自爱,为官员们树立了典范,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司马光不贪奢华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一生高官厚禄,地位显赫,却清廉自守,从不贪奢。当许多王公大臣们在京城里盖豪华的深宅大院时,司马光却在一个偏僻的陋巷里深居简出。

有一年冬天,一位客人前来拜访,竟然发现司马光的客厅里连个火炉都没有。客人冻得浑身发抖,司马光忙叫仆人端来一碗姜汤,客人喝完后才稍为暖和了一些。后来,司马光为了司马光解决过冬时的寒冷问题,便想出了一个挖地窖的办法。因为地窖里冬暖夏凉,所以冬天他就在地窖里工作和接待客人。因为这件事,京城里就有了“皇家钻天,司马入地”的谚语,意思是说,皇帝和王公大臣的宅第越盖越高,可司马光的房子是往地下打窖越挖越深。这一谚语是对司马光俭朴生活的真实写照。

司马光的妻子因病亡故时,他连埋葬费也拿不出来,只得把三顷薄田都典出去,才换回钱来把妻子的后事办妥。司马光的俸禄和赏赐每年得到不少,但大部分都用来周济了衣食无着的贫苦人。其中,有个本乡人庞籍中年病故,留下孤儿寡母,很难维持生活。司马光见此情景,就将庞籍亲属接来同住,视为一家人。他每年还要拿出许多银钱去救济穷人。正因为这样,他常常入不敷出,致使家中囤无余粮,库无存银,一遇紧急用钱之时,也就只能典卖土地救急了。

司马光以仁为本,主张宽待百姓,尤其要宽待农民。他认为农民是国家的基础,无民即无国。因此,他一再反对朝廷增加农民的田赋徭役负担,主张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也富裕起来。

司马光目睹那些王公贵族终日挥霍无度,声色犬马,而百姓却入不敷出,温饱都成了问题,不禁痛心疾首。有一年,许多州县发生灾荒,庄稼收成减半,百姓受饥挨饿,甚至卖儿卖女,而朝廷上下却仍然过着歌舞升平的生活。司马光敏锐地察觉了这一不正常现象,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的饥民随时可能暴动,他坚决要求朝廷罢赐罢宴,拿出钱粮,赈救灾民。

又过了些时候,宋仁宗将大批金银珠宝、丝绸绢帛赏赐各位大臣。众大臣看到眼花缭乱的宝物,都乐不可支。独有司马光并没有为之所动,他劝谏皇上应节省开支、舒缓民力,他还把所得的赏赐之物全部交给谏院,以充公用。

由于司马光能够清廉自守,所以名震四野,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爱戴。史载,他69岁重任宰相时,京城里欢迎他的人在街上围得人山人海,他被后人誉为“真宰相”。

清正廉洁是为官者必备的美德之一,只有清廉才能受到人们的爱戴,成就千古美名。为官者如此,为民者亦复如此。有两句诗写得好:“天地万物各有主,一丝一毫莫乱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靠贪污受贿,走不正之道获取,迟早会遭到法律的制裁。我们应该尽早养成清正节俭的美德,保持高洁的品格,不贪不奢,给社会带来一身清风正气。

于谦两袖清风

于谦,字廷益,明朝时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于谦自幼喜爱读书,少年时代就胸怀大志。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中进士,1428年任御史巡按江西。他为官清廉,绝不受贿,而且严惩贪污、平反冤狱,深得民心。

于谦身居官位,但他特别注意自己为官的节操,一直兢兢业业,廉洁守法。他爱国忘身,十分勤俭节约,所居之屋仅蔽风雨,家无余资。明景帝见他穷困,曾赐与宅第,于谦固辞不受,说:“朝廷多事之秋,非臣子安居之日。”他为人耿直,自己不受贿,也绝不向别人行贿。

当时,大明朝廷内部政治腐败,大小官吏们贪污、贿赂成风。其中有一个叫王振的宦官,长年侍奉在英宗皇帝身边,深受皇帝的宠信,便慢慢地骄横起来,在朝中作威作福,贪赃枉法,欺压忠良。于是在明朝廷众官员之间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各地官员要进京办事,都必须先进见宦官王振,给他献上丰厚大礼;如果不拜见王振或没有见面礼,那么所办之事就必定不会一帆风顺,有的甚至会受到百般刁难,官爵更是难以晋升。但于谦对此却不以为然。

有一年,在地方担任巡抚的于谦要去京城办点事,临行前,身边一些朋友就劝告他,进京时不妨带一些当地线香、绢帕之类的土特产,先去拜见王振,再由他引荐,诸事都会顺利一些。可于谦却对大伙说:“做为封疆大吏,我怎么可以如此行事,我不信没有王振我什么事都办不成。”众人摇头叹息,深为于谦担忧。

于谦看看忧心忡忡的众人,口头吟出一首《入京》诗: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意思是他什么都不带,只带两袖清风入朝见天子,这样,才能消除百姓不满,不会戳脊梁骨痛骂。

此事被传为佳话,“两袖清风”也因此成为官员廉洁的代名词,朝中的忠臣贤士都以“两袖清风”劝勉自己忠于职守,廉洁清白。于谦为官清廉,不随波逐流的品行至今为人称道,对后世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渔父》中写道:“举世皆浊我独清”,此言概括于谦品行可谓恰如其分。而今,王振等等宦官早已化成尘土,于谦却名垂千古,其廉洁精神永在。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

于成龙是清朝山西永宁州(今方山县)人,他于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府、按察司、大学士等职。在20年的宦海生涯中,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的一生,深受百姓爱戴。

1661年,已经44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阻拦,抛妻别子,出任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地处边荒,当时遍地荒草,城内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数间,县衙也仅三间破茅屋。于成龙只得寄居关帝庙。缺衣少食使同来的五名仆人不久或死或逃,只留下一个仆人不忍弃他而去。他以坚强的意志,扶病理事,迈开了仕官生涯的第一步。他见那里的百姓生活贫困,就恳请上一级官员减轻当地的徭役,借以减轻农民的负担。他创办学校,抚养孤贫;他勤于政事,尽除弊病,办案公正,一时间广西出现了安居乐业的景象,再加之他爱民如子,因而当地的百姓尊称他为“阿爷”。

于成龙于成龙除朝廷给的俸禄外,从不动用官银一分一毫。他早晚都是喝粥吃咸菜,中午吃碗山西面饭,很少吃肉。当地百姓见自己的父母官如此清苦,于心不忍,就凑点钱物给他送去。但他坚辞不受,百姓只好跪着恳求他收下大家的一片心意。

每到这时,于成龙总笑着说一个人在这里生活,吃喝方面用不了许多东西。把这些钱物拿回去孝敬自己的父母,比送给他还让他高兴百倍。无论如何他还是不收,众人只好怏怏离去。

有一次,于成龙的儿子从山西老家来看他。当地百姓知道后,就奔走相告,决定凑些钱让他儿子拿回去以补贴家用。

于成龙面对当地百姓对他的关爱体贴,十分感动。但他无论如何也不收大家的银子。他一边给送银子的百姓连连作揖表示感谢,一边恳切地推脱了。儿子临行前,于成龙将一只腌鸭割了一半让儿子带回老家,民间因此传道:“于公豆腐量太窄,长公临行割半鸭。”

于成龙清正廉洁的事迹传开后,四川总督卢兴州等人就举荐他担任了四川合州的知州。在知州任上,他政绩卓著。康熙皇帝知道了于成龙的事迹后,称他为“天下第一廉吏”,并委派他做了福建按察使,接着又升任直隶巡抚、江南总督,成了管辖一方的封疆大吏。于成龙的官越做越大,却仍然自奉简陋,廉洁如初。为扼制朝廷官员的腐败奢侈,他带头实践“躬先俭朴”,生活极为艰苦。去直隶,他“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在江南他是“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江南百姓因此称呼他为“于青菜”,他天南地北,只身天涯,不带家眷,结发之妻阔别20年才得相见,别时青丝已变白发,夫妻相对,老泪纵横。他在任所病死后,室内遗物只有一件破袍和几罐腌制的豆豉,白米六斗,布衣一箱。

于成龙心系百姓,从不为自己考虑,处处为民众着想,时刻关心百姓的冷暖,是古今官员的杰出楷模,是今天我国反腐倡廉的一面镜子。坚持不懈地反腐倡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重要保证,反腐倡廉虽然是执政者的任务,但如果我们年青人从小就树立廉洁的风尚,以后有机会从政,定能如同于成龙一样廉洁勤政。

时传祥勤勤恳恳为人民

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这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市崇文区粪便清除工人时传祥的人生信条。

同类推荐
  •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已不新鲜了。早在七十年代末,我就想好了这个题目,并且作了动手的准备。由于研究赵村理更为急迫,我改变了方向。1981年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我当时在《汾水》编评论,特地开辟了一个《鲁迅与山西》的专栏,约请王瑶先生、冈夫先生、唐诃先生以及我的朋友王峻峰,分头写了文章。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本书对“月球真相”及“外星生命踪迹”提出的大胆科学猜想,将向您揭开隐藏在神话、甲骨文、远古遗址中的外星人踪迹,并道出美国宇航局“突然终止”登月计划背后的真实原因。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繁忙人士的简单健身法

    繁忙人士的简单健身法

    众所周知,工作、事业较为忙碌的人们,大多会忽略自身的健康问题。他们也往往会自认为没有太充足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健身锻炼。这种意识和行动上的双重缺失,所导致的是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整体处于一种极不理想的状态,他们的身体也往往存在着重大的健康隐患。本书正是面向“繁忙人士”这个数目庞大的特定人群,并有的放矢地为他们提供简便易学、切实可行的日常简单健身方法,旨在改善他们的体质与健康状况。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掌控穿越女:娘子不好惹

    掌控穿越女:娘子不好惹

    从阴沟里掉下去,她不过就看了场好戏,居然就要赖上她,让她负责?好吧,负责就负责。乖乖,居然丢下她去询花问柳,也不看看她是谁,不去助兴她就不叫莫芜茨。什么,让她为他解决难题?行,就怕你没有这个本事。嗯哼?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当她好欺负?那就让他见识她莫芜茨的手段……
  • 极限突击

    极限突击

    一只深入敌后的特种作战突击队精彩绝伦的军旅生涯。作为特战突击队队员,他们都是没有名字,没有身份,没有记录的神秘军人!(内容纯属虚构。)
  • 雄霸西洋

    雄霸西洋

    意外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的特种兵文朔在大明朝混的风生水起,泡美女、杀倭寇、造船出海、征服蛮夷、数银票数到手软……就连皇帝的妹妹竟然是也不放过,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个假太监呢?
  • 异世驭风师

    异世驭风师

    出生在皇室,她的童年本应无忧无虑,她的前途本该一帆风顺,她的未来本是阳光明媚的……无奈现实太残酷,从继母上位的那一刻起,狄雅宁就知道她的人生将与上面的美好字眼绝缘。难道她真的要水深火热地度过一生?开什么玩笑!为了摆脱这个牢笼,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狄雅宁和妈妈筹谋了五年。就在一切准备就绪,只差一缕东风的时候,继母却连水深火热的人生也不给了,凶猛的杀招令她猝不及防,弑父杀母的罪名一扣,狄雅宁面临有生以来最大的生死考验。敌人很强大,要她束手就擒,认命就死?抱歉,这不是她的人生信条。妈妈告诉她,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所以,她不能遂了继母的愿,哪怕希望再渺茫,她也绝对不会放弃求生的希望!命悬一线的她得到风神的眷顾,驭风之权一朝在手,局势峰回路转。终于夺得一线生机的她不敢松懈,前方的道路还很坎坷,各种挑战都在等着她,但都无妨,她决意将其尽数填平,总之,没有人能阻碍她前进的脚步。你以为你是拦路虎?错!你是本姑娘的踏脚石!记住,她是自由的风,无孔不入,无坚不摧,不信,你可以试试……
  • 邪凤重生:逆天二小姐

    邪凤重生:逆天二小姐

    她是天定凤命皇后,丈夫却对嫡姐情有独钟,贤良大度,与人为善却只换来痛失爱子,烈火焚身的下场,重活一世,她要翻身夺嫡,踹开渣男,毒妇?当一世又如何?
  • 废材全能大小姐

    废材全能大小姐

    为保护世代相传的祖宗基业,千金小姐云琳从小被父亲花重金请来各路大神传授:商业、艺术、历史、暗杀等各种技能。在人前,她是高贵典雅的世家千金、商业奇才,温文尔雅。在背后她却是杀伐果决的大姐、天才特工,冷酷嗜血!顺风顺水的生活却因为父亲所培养的科学实验室里的科学疯子给打断了,说好了是送自己去解救被刺杀致死的母亲,却因为意外而穿越到了一个太平盛世成为了将军不受宠的废材嫡女……读者群:231068628(欢迎大家的加入(*^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