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6200000002

第2章 笺经杂记(1)

余书藏中所收《坛经》不下十余种,其最佳者为明正统四年黑口刻本。每半叶八行,行十六字,字大悦目,元椠本典型尚存,气象静穆可敬。其次则为嘉靖间五台山房刻本。每半叶九行,行十八字,古意犹存,尚为佳帙。兹以两刻本,校勘其异同。正统本之优点,为法海所撰《坛经略序》,尚未改为《六祖大师缘起外纪》,其序文亦未为后人所窜乱。正统本有无名氏《跋》一首,嘉靖本则摘录《跋》中之语,名曰《历朝崇奉事迹》,而删其《跋》。正统本共分九品,曰《悟法传衣第一》;嘉靖本改为《行由第一》,分其后半为《般若第二》。正统本曰《释功德净土第二》,嘉靖本改为《疑问第三》。正统本曰《定慧一体第三》,嘉靖本改为《定慧第四》。正统本曰《教授坐禅第四》,嘉靖本改为《坐禅第五》。正统本曰《传香忏悔第五》,嘉靖本改为《忏悔第六》。正统本曰《参请机缘第六》,嘉靖本改为《机缘第七》。正统本曰《南顿北渐第七》,嘉靖本改为《顿渐第八》。正统本曰《唐朝征诏第八》,嘉靖本改为《宣诏第九》,近刻本又改为《护法》。正统本曰《法门对示第九》,嘉靖本改为《付嘱第十》。其间字句之不同者尤不胜枚举。于以知《坛经》之窜乱,其在正德、嘉靖间乎?明人好窜改古书,已成为风俗,不独于佛经为然也。余尚有嘉靖小字刻本,及闵刻朱墨本,亦为《坛经》中之佳品。此外则有福建鼓山刻本、长沙刻本、金陵刻本、如皋刻本等,皆近时普通单行本也。

《坛经》最要之宗旨,在于示明一切万法,皆从自性生。自性即是自心,自心即是真佛,故不必舍自佛而求他佛,但觅自心佛可也。其重要之下手处,在于依法修行。修须自修,行须实行。其所修、所行者,先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痴愚等十恶,再去邪见、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等八邪。去十恶八邪,即是除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见他人之是非善恶,是之谓归依自性天真佛。故六祖谓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也。若不能依法实行,口善心不善,虽诵经念佛奚益?南辕而北其辙,其去真佛也远矣。

学者之于《坛经》,皆宜诵读之、讲贯之、思索之、体认之,以反求诸夙夜饮食、男女衣服、动静语默、应事接物之间。六祖之所谓“心平何劳持戒”,吾则求吾心之如何能平。六祖之所谓“行直何用修禅”,吾则求吾行之如何能直。六祖谓“恩则孝养父母”,吾则求孝养父母之所以尽其恩。六祖谓“义则上下相怜”,吾则求上下相怜之所以尽其义。六祖谓“让则尊卑和睦”,吾则于尊卑思所以行其让。六祖谓“忍则众恶无喧”,吾则于众恶思所以致其忍。于此六者,无一不致其精微曲折之详,无一不能贴向自家身心上做工夫,以截断其旧习,以变化其气质。虽读此一经,而已入圣贤仙佛之境界矣。呜乎,独处不能谨,口诵不能实行,徒以经典梵呗,严饰乎外,伪也。欲以虚伪之善,盖真实之恶,自可欺,人不受欺;人可欺,佛其可欺乎?

禅家所有语言,皆机锋相对,因病与药,使参问者舍去执见,直入中道而已。故圭峰禅师曰:“性不易悟,多由执相。故欲显性,先须破执。”其所谓破执者,试以《金刚经》证之。经曰:“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又曰:“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又曰:“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又曰:“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又曰:“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又曰:“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又曰:“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又曰:“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又曰:“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又曰:“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又曰:“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又曰:“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又曰:“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又曰:“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又曰:“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又曰:“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又曰:“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此等句,不及备录。录此以见谈般若者,随说随扫,以破人之执著之相也。后世之谈禅者,其法皆出于般若部。所以问者曰是,则答曰非;问者曰非,则答曰是;问者曰有,则答曰无;问者曰无,则答曰有。且即毁即赞,即赞即毁;即立即破,即破即立;即体即用,即用即体;即言语非言语,非言语即言语。一时权宜相当,故有与甲相宜者,未必与乙相宜;与乙相宜者,未必与丙相宜。随机说法,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故六祖为志道曰:“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虽然,立教皆为对机。对机者,除病除执也。若本无此病,即无庸服药;本无此执,亦更不必破。无病而药,无执而破,则无益而有损矣。善夫,莲池大师之言曰:“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此处建立,彼处扫荡;此处扫荡,彼处建立。随时逐机,无定法故。假使只看《楞严》,见势至不入圆通,而不广览称赞净土诸经,便谓念佛不足尚矣。只看达磨对梁帝语,见功德不在作福,而不广览六度万行诸经,便谓有为福德皆可废矣。反而观之,执净土非禅宗,执有为非无为,亦复如是。喻如读医书不广者,但见治寒用桂、附而斥芩、连,治虚用参、耆而斥枳、朴。不知芩、连、枳、朴亦有时当用,而桂、附、参、耆亦有时当斥也。是故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予尝谓《六祖坛经》不可使无智人观之,正虑其执此而废彼也。”

“心性”二字,空宗与性宗等解说各不相同,惟禅宗则毫无区别。所以黄檗禅师云: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又云: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见《传心法要》)。《南阳慧忠国师语录》:“曰:未审心之与性,为别不别?师曰:迷则别,悟则不别。曰:经云,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今云不别,何也?师曰:汝但依语而不依义。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学者据以上数则,既知心性非异,可以读《坛经》矣。

六祖之碑铭及《坛经序》中有最难笺注者三处。王摩诘所撰《六祖碑铭》中之“泉馆”二字。余注曰:“泉馆”即“渊馆”也。筑馆于重渊之下,犹言穴居也。唐人避高祖讳,故改“渊”为“泉”。当时颇以未得确证为憾。后偶阅袁褧仿宋本《六臣注文选》中郭璞《江赋》:“渊客筑室于岩底,鲛人构馆于悬流。”原注曰:“渊客,鲛人,皆水中居,故筑室构舍于岩流之下。”此即泉馆之出处也。他日当为补入注中。又法海《坛经略序》中之“此地乃生龙白象来脉,只可平天,不可平地”三句,又德异《坛经序》中之“末上”二字。此三处皆不易笺注,学者慎勿滑过。“达摩”或作“达磨”,“惠能”或作“慧能”,皆可通用。第七品中之“羊鹿牛车”,近时新刻本改为“羊鹿之车”,大谬!万不可用。不知《法华经》中共分四车,曰羊车、鹿车、牛车、白牛车耶?此略举之,其说详载注中。

数年前有客问余曰:《坛经》第一品中,“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此山何名也?又问第七品中,“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此泉何名也?第十品中“嗣法四十三人”,其名详于何书?何名也?余于时不能答,旁有座客代余答曰:此乃考据文字,于明心见性毫无交涉也。然余终以不知此答为憾。近来阅书稍稍留意,积久则此山与泉及四十三人皆确知其名。已详载《坛经》注中矣。

注中偶有重复之处,因经中往往有极机警、极爽利之话头,与极确实之理解,非仍引前注不能了然者,故又重复而用之。非若专门名辞,前已注过者,则每用注见前,或详见前注,可以了之。若理论则反,不如径将前注仍注一番,学者既省检查之劳,又获熟读之益。故注者不避重复之诮也。

《说铃》为说部丛书,内有《现果随录》一种,其九十一则载:江北沈生,幼厕黉宫,恃才妄作。读书萧寺中,见《六祖坛经》,妄举朱笔涂抹。回家暴亡。示梦于父曰:吾以涂抹《坛经》,现在地狱,身带火枷,苦楚难忍。父为我到寺读书处,寻出《坛经》,洗去涂痕,庶可脱苦。父悲痛不胜,入寺搜访,果见原本,急洗去旧痕,并发心重刻一部流通,为子忏罪。

唐释法才《光孝寺瘗发塔记》:“佛祖兴世,信非偶然。昔宋朝求那跋陀三藏,建兹戒坛,豫谶曰:后当有肉身菩萨,受戒于此。梁天监元年,又有梵僧智药三藏,航海而至,自西竺持来菩提树一株,植于戒坛前,立碑云:吾过后一百六十年,当有肉身菩萨来此树下,开演上乘,度无量众,真传佛心印之法王也。今慧能禅师,正月八日抵此,因论风幡语,而与宗法师说无上道。宗踊跃忻庆,昔所未闻。遂诘得法端由。于十五日,普会四众,为师祝发。二月八日,集诸名德,受具足戒。既而于菩提树下,开单传宗旨,一如昔谶。法才遂募众缘,建兹浮屠,瘗禅师发。一旦落成,八面严洁;腾空七层,端如涌出。伟欤禅师,法力之厚,弹指即遂。万古嘉猷,巍然不磨。聊叙梗概,以纪月岁云。仪凤元年,岁次丙子,吾佛生日。法性寺住持法才谨识。”

《肇庆府志》曰:永宁寺在县(新兴县)南琅村旁,相传为六祖辞母处,旁有辞母石。又曰,六祖庵在县(四会县)东扶庐山下,六祖尝避难隐于此。后人因建庵祀之。

《广东通志》曰:光孝寺在南海县西北一里,相传六祖祝发于此。《图经》云,本乾明、法性二寺,后并为一。刘宋永初间,陀罗三藏飞锡至此,指诃子树曰:“此西番诃梨勒果之林,宜曰诃林。”遂创戒坛。预谶曰:“后当有肉身菩萨,于此受戒。”梁天监元年,智药三藏自西竺国持菩提一株植于坛前。唐仪凤元年,六祖慧能祝发树下。因论风幡,建风幡堂。宋太祖改为“乾明禅院”。绍兴二十年,改为“报恩广孝寺”。后易今名。咸淳五年重修,元明屡经修建。有睡佛阁,国朝顺治六年,僧今盌修。康熙十一年,东莞人蔡元真,以寺颓废,请平靖两藩重新之,有牌记。寺又名法性寺,有米元章书三世佛名。稍北为六祖殿,前为菩提坛,坛侧为发塔,其东南为达摩井,西为五祖殿。循廊而东,为风幡堂,堂前有池泓然。

《坛经》正统刻本卷尾有无名氏跋语一则,近世已无传本。语颇详实,故附录于下。其辞曰:宋太祖开国之初,王师平南海。刘氏残兵作梗,师之塔庙,鞠为煨烬。而真身为守塔僧保护,一无所损。寻有制兴修,功未竟。会宋太宗即位,留心禅门,诏新师塔七层,加谥“大鉴真空禅师太平兴国之塔”。宋仁宗天圣十年,具安舆,迎师真身及衣钵入大内供养,加谥“大鉴真空普觉禅师”。宋神宗加谥“大鉴真空普觉圆明禅师”。本州复兴梵刹。事迹元献公晏殊所作《碑记》具载。六祖禅师,自唐开元元年癸丑岁示寂,至大元至元二十七年庚寅岁,已得五百七十八年矣。自大元至元二十七年庚寅岁,至大明正统四年,已得六百八十年矣。时正统四年岁次已未仲秋八月中元日重刊。

莲池大师曰:大鉴能禅师,世称南宗。大通秀禅师,世称北宗。然黄梅衣钵,不付“时时勤拂拭”之大通,而独付“本来无一物”之大鉴,何《宗镜录》谓大鉴止具一只眼,大通则双眼圆明?如是,何以不得衣钵?夫曹溪亲接黄梅,远承达磨,又远之承迦叶,又远之承释迦。乃永明传道于天台韶国师,而为此说者,何也?抑随时救弊之说也。昔人言晋宋以来,竞以禅观相高,而不复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故初祖西来,至永明时,又或以为一悟即了。故《宗镜》及《万善同归》等书,力赞修持。则似乎南宗专于顿悟,而北宗顿悟渐修,智行双备,故有只眼、双眼之喻。高松老人独奋笔曰:此一只眼,是之谓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也,是之谓把定乾坤眼也,是之谓顶门金刚眼也。倘新学辈诸浅见者,执《宗镜》所云,作实法会,则大鉴止是空谛,而大通方始是中道第一义谛,可乎?或曰:曹溪六代传衣,举世靡不知之。而当是时,何为惟见两京法主二帝门师?北宗大著于天下,而不及曹溪者,又何也?曰:曹溪既承印记,秘其衣钵,为猎人守网,潜光匿彩,至于一十六年。大通之道盛行,曹溪之名未显也。迨风幡之对,而后道播万世矣。曹溪潜龙深渊,不自炫耀。大通见龙在田,不自满盈。其言曰:彼亲传吾师钵者也。盖善知识之相与以有成也如是。(《竹窗三笔》)

唐圭峰禅师曰:此方迷心执文,以名为体。故达摩善巧,拣文传心,标举其名(心是名也),默示其体(知是心也),喻以壁观(如上所叙),令绝诸缘。问:诸缘绝时,有断灭否?答:虽绝诸念,亦不断灭。问:以何证验,云不断灭?答:了了自知,言不可及。师即印云,只此是自性清净心,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即但遮诸非,更令观达。毕竟不与他先言知字,直待自悟,方验实是亲证其体,然后印之,令绝余疑。故云默传心印。所言默者,唯默知字,非总不言。六代相传,皆如此也。至荷泽时,他宗竞播,欲求默契,不遇机缘。又思惟达摩悬丝之记(达摩云,我法第六代后,命如悬丝),恐宗旨灭绝,遂明言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任学者悟之浅深,且务图宗教不断,亦是此国大法运数所至,一类道俗合得普闻,故感应如是。

同类推荐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本书讲述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大卫当犹太国王的故事,对应《圣经·旧约》的前12卷。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犹太先祖的故事、大卫王的故事等。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三分制度,七分执行

    三分制度,七分执行

    用创新的理论、经典的案例以及全新的视角,诠释制度与执行的关系,点击执行的现实意义,探寻执行不力的根源,揭示“三分制度,七分执行”这一工作理念。执行能力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星巴克、麦当劳全世界开花,其经营手段和管理制度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却没有哪一家企业能与之争锋。分析发现这些企业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它们的员工拥有超强的执行力。好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员工没有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个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正如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所说,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强于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公务员,企业员工需要遵守的工作理念。
  • 最强沟通术

    最强沟通术

    如今年轻人还需要学习些什么?大学文凭和书本上学来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走向成功的人除了要具有大量的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说服他人的口才,和善于推销自己的才能。
  • 重生之嫡妻归来

    重生之嫡妻归来

    前世她是燕北大妇,贤惠大度,儿媳的‘楷模’,人人说起无不竖大拇指。可谁知她疯癫痴狂,阴谋诡计赐死二叔妻妾,一口一口将夺命汤药笑喂夫君?前世十八如花年华守寡,侍奉二婶娘为亲母,视夫君遗腹子为亲子,事事周全,羡煞燕北老妇。谁又知她心里怨恨扭曲,亲自落了腹中骨肉,与二叔苟合?最后,落得个人人喊打喊杀,一人一口唾沫淹死的贱妇。……一场换夫阴谋,酿成了悲剧,让她亲手害死世上唯一疼惜她的男人。全了笑面渣男,蛇蝎婶娘的算计。再次重生,龚青岚悔悟自省。恨透了前世的愚蠢不堪!这一世,擦亮双眼,誓要护夫君周全,幸福度日。可,不管她如何避让,前世那些牛鬼神蛇缠上门。二婶娘佛口蛇心,假仁假义,夺她家业,为她‘分忧’。二叔披着人皮的豺狼,狼子野心,利用她攀权附贵,当成礼物送人。三妹姐妹情深,转眼翻脸无情,背后使计要她性命,上门探亲只为爬上姐夫的床榻。既然不给她活路,她便要断他们后路。将一个个妄想夺他性命、觊觎他财产的刍狗,拍进阴曹地府!还她清静悠闲。……可许多事情,与原来有些不一样了——阴郁清冷,不善言笑的病秧子夫君说道:“岚儿,今日二婶送来几位远房侄女,占掉我们大半边院子。为夫无用,要你操持家务,却是守不住后院方寸之地。”“夫君只要能守住清白便好。”龚青岚手指如飞,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目光不曾离开账本半分。“戏本上都说三女成虎,为夫怕是抵不住。不如……将清白献给娘子,可好?”“……”
  • 盛世帝宠:嫡女凰后

    盛世帝宠:嫡女凰后

    她是相府嫡出的大小姐,却因为出生克死了母亲,从此不被父亲待见,丢弃在一处寺庙里自生自灭。十年之后被想起,原来是因为皇帝选妃,而她的嫡妹看上了温文儒雅的王爷,所以让她代替她入宫而已,说白了,是一颗没用的棋子!不过,她倒要看看谁有能力握得住她这颗棋子!在相府,父亲仇恨,继母口蜜腹剑,嫡妹美貌蛇蝎,她一个不受宠的嫡女,比一个丫鬟都不如,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她在乎的,从来都不是这些!生母死因成谜,为了查出真相,她不惜一切,最后却翻出惊天阴谋,当年的一切,到底是谁的阴谋,而这一切的背后,又是谁在主导?身处漩涡中心的她,又该何去何从?皇宫高墙之内,处处危机,她心思玲珑,游刃有余,淡然的看尽世间一切,外表温和内心却冷漠如冰,在她确定好想要离开的时候,是什么,拉住了她的脚步?那个帝王,传闻他残暴、冷血,杀人不眨眼,而且手段残忍,可是她看见的是他高傲、尊贵、睿智,是他霸道却温柔,是他心中最深的伤痛,坚硬的心何时被打开了一道口子,再也无法愈合。帝王之爱,毒如罂粟,何时......她也开始沉迷......情景一“小姐,你说该让小白去呢,还是让小花去?”一个清秀的丫头一手拿着一条白蛇,一手握着一条花蛇,一脸天真无邪的问道。旁边的女子头也不抬的道:“随意!”“昨天看见二小姐有一件梅花的红色肚兜,小白很喜欢的说,但是二小姐上次从大夫人那里拿回来的毒药,小花也很喜欢呢!”小丫头说完一脸苦思。“那就两个都去呗!”“小姐英明,我明白了!”小丫头跳着离开了,当然少不了那两条蛇,于是......某天,二小姐在穿肚兜的时候,摸到了一个滑滑的凉凉的东西......情景二兵临城下,她被绑在高台之上,漠然的看着千军万马,不悲不喜,仿佛不在乎自己的生死。然,那个高傲的帝王,却为她孤身前来,在万军之中杀出血路,冲到她的身边,用染血的手覆上她的容颜,告诉她一声:“有朕在!”那一瞬间,她笑了!笑得万物失色!在血腥的战场中拥抱她的帝王,纵然前面是地狱,她也绝不后悔,因为,他给了她最真的诺言!这是千玫很认真的想要写的一本皇后文,有笑、有泪、有宠、有爱,写一个女子在乱世之中一步步走上最高的位置,写一个帝王抛弃一切只为心中挚爱,或许只是相濡以沫恬淡的爱情,也可以是生死与共的大爱,不管如何,请与千玫一起期待,或许,这就是你的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社交细节全书

    社交细节全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社交作为人们相互间联系沟通交往的纽带和桥梁,显得更加重要。的确,从工作角度讲,现代社会分工愈来越精细,几乎没有人可以脱离他人而独立完成一件事;从生活角度讲,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世外桃源”,通讯的高度发达,信息的快速增长,让任何个体都成为了整个社会链条中的一环,想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变得越加困难。既然一个人要不可避免地与他人产生关联,那么社交就变得异乎寻常地重要。正如励志大师卡耐基说:“一个成功的因素,归纳起来15%得益于他的专业知识,85%得益于良好的社交能方。”
  • 杀无戒

    杀无戒

    现实世界中孤僻的双重人格天才陈言,在独具慧眼的舅舅引导下进入网游,当他把自己的高智商和潜在能力带到广阔的游戏世界时,开创个人团队模式,用独特计算手段应对未知对手,从此所向披靡,网游界刮起一阵滔天巨浪!
  • 假如巴黎相信爱情

    假如巴黎相信爱情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揭露移民生存现状的小说。全书以叶子寻找母亲为主线,以叶子与安德烈的爱情为辅线,全面且深刻地揭露了法国风情以及外来移民的生存现状。
  • 公子倾城:呆萌少夫人

    公子倾城:呆萌少夫人

    她,洛语笑,最大的爱好就是就是看着美男流口水,俗称犯花痴,而生平最大的志向就是找个多金帅气的男人……什么,这个男人要娶她?不嫁,不嫁,虽然他的确够酷够帅够多金!本文继续延续小白文路线,以单纯搞怪为主,喜欢的亲还请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