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6200000016

第16章 疑问品第三(1)

此品述韦使君疑问达磨祖“无功德”语与往生西方等说。《唯识枢要》明五种问:“一、不解故问;二、疑惑故问;三、试验故问;四、轻触故问;五、为利乐有情故问。”按:今言疑问者,总兼五,别当第二也。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1]。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2]。今有少疑[3],愿大慈悲[4],特为解说。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5]?

[1]大会,大法会也。大会而兼吃斋,故云大会斋。《般舟赞》:“一一大会随人入。”斋,戒也,敬也。又,斋食也。就戒律上言,食分时、非时,正午以前为正时,正午以后为非时。时则可食,非时则不可食。《大毗卢遮那经》:“我以佛眼普观一切众生大菩提心之正因,唯以持斋为根本。”

[2]不可思议者,言理之深妙,事之稀奇,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也。《注维摩经》一:“生曰:不可思议者,凡有二种:一曰理空,非惑情所测;二曰神奇,非浅识所量。”《金刚般若经》:“当知此经义不可思议。”

[3]少,不多之意。

[4]大慈悲,即大慈大悲也。《观无量寿经》:“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5]可不是,犹云岂不是。宗旨,谓正确之意旨也。《行事钞》上之一:“寻讨者不识宗旨。”《神僧传》:“佛图澄妙解深经,旁通世论。讲说之日,正标宗旨,使始末文言,昭然可了。”今谓人行事之目的所在曰宗旨。

师曰:是。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1],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2],布施设斋[3],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4],不在修福。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5]。

[1]《传灯录》三“达磨章”曰:“广州刺史萧昂具主礼迎接,表闻武帝。帝览奏,遣使赍诏迎请。十月一日至金陵。帝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2]朕,我也。古时上下通称之,秦始皇始作天子之自称用。

[3]《大乘义章》十一:“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辍己惠人,目之为施。”

[4]《维摩经慧远疏》:“佛以一切功德法成,故名法身。”《大乘义章》十八:“言法身者,解有二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唯识论》十:“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

[5]无高下浅深之别名平等。平等对差别而言。宇宙本质,皆同一体。一切法,一切众生,本无差别。故曰平等。

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1],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2],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3]。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4],常行普敬[5]。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1]欲行即行,要坐即坐。不思议神力,不可说妙用。

[2]《正法念处经》一:“内心思惟,随顺正法。”

[3]《起信论》:“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法藏疏》:“心体离念者,离于妄念,显无不觉也。”

[4]不轻人也。

[5]普,遍也。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1],念弥陀佛[2],愿生西方[3]。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1]在家之人曰俗人,出家之人曰僧。又三人以上方称僧。

[2]《鼓音王经》:“阿弥陀佛父名月上转轮圣王,其母名殊胜妙颜,子名月明。”阿弥陀佛有十三号。《无量寿经》上:“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焰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名义集》卷一《诸佛别名篇》曰:“阿弥陀,《清净平等觉经》翻‘无量清净佛’。”

[3]《佛说阿弥陀经》:“从此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1],说西方引化经文[2],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3],即身中十恶八邪[4],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5],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6]。

[1]世尊,佛之尊号也。以佛具万德,为世所尊重故也。《净影大经疏》:“佛具众德,为世钦仰,故号世尊。”《佛说十号经》:“天人凡圣,世出世间,成皆尊重,故曰世尊。”舍卫,在中印度境,憍萨罗国之都城。为别南憍萨罗国,故名。

[2]引化,引接化度也。经文,经之文句,能诠义理者,即能诠经文所诠之义理。

[3]十万八千,言其成数也。

[4]十恶,十不善也。《法界次第》上之下:“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新名‘不与取’;三、邪淫,非自己之妻妾而行欲者;四、妄语,新名‘虚诳语’;五、两舌,新名‘离间语’;六、恶口,新名‘粗恶语’;七、绮语,新名‘杂秽语’,语含淫意者;八、贪欲;九、瞋恚;十、邪见。”八邪,八正道之反对也。一、邪见;二、邪思惟;三、邪语;四、邪业;五、邪命;六、邪方便;七、邪念;八、邪定也。

[5]下根,根性劣者,根机弱者。《涅槃经》十四:“极下根者,如来终不为转法轮。”

[6]《注维摩经·第一佛国品》云:“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肇曰:众生既净,则土无秽也。”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1]。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2]。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3]。使君!心地但无不善[4],西方去此不遥[5];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6]。

[1]愆,《广韵》:“俗‘愆’字;过也。”

[2]《语录解义》:“一般,一样也。”《海水一滴》:“能了心无碍,则南北东西,在在处处,无往不通,全无别趣触向,面前寂光妙土,是谓在处一般。”

[3]安乐,身安心乐也。《文句》八下:“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

[4]心者,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名心地。《心地观经》八:“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5]圜悟禅师云:“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若也恁么,反照凝然。一段光明,非色非心,非内非外,行棒也打他不着,行喝也惊他不得。直得净裸裸,赤洒洒,是个无生法忍。不退转轮,截断两头。归家稳坐,正当恁么时,不须他处觅,只此是西方。”

[6] 生,往生西方极乐国土。六祖言不善之人,虽念佛,难于往生。

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1]。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2],便睹弥陀[3]。

[1]莲池大师《正讹集》云:“《坛经》以十恶八邪,譬十万八千。人遂谓西方极乐世界,去此十万八千。此讹也。十万八千者,五天竺国之西方也,极乐去此,盖十万亿佛刹。夫大千世界为一佛刹,十万亿刹,非人力所到,非鬼力、神力、天力所到。惟是念佛人,一心不乱,感应道交,到如弹指耳。岂震旦诣乎天竺,同为南赡部之程途耶?然则六祖不知西方欤?曰:《坛经》是大众记录,非出祖笔。如六经、四子,亦多汉儒附会,胡可尽信?不然。举近况远,理亦无碍。如在市心,以北郊喻燕京,以南郊喻白下,则借近之五天喻远之极乐,欲时人易晓耳,何碍之有?”

[2]弹指,时之名。《戒疏》二下:“僧祗云:二十念为瞬,二十瞬为弹指。”

[3]弥陀,阿弥陀之略,如来之名也。

使君但行十善[1],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2],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3]: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师言:大众[4]!世人自色身是城[5],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6]。

[1]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欲、不瞋恚、不愚痴也。

[2]《大智度论》七十三:“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是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唐释慧海曰:“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亦名色性空。经云‘证无生法忍’是也。”唐释慧海曰:“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

[3]顶礼者,五体投于地,以吾顶礼尊者之足也。《归敬仪》下:“经律文中,多云头面礼足,或云顶礼佛足者,我所贵者,顶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礼之极也。”

[4]《智度论》:“大众者,除佛余一切圣贤也。”

[5]色身,自四大五尘等之色法而成身,故名色身。《楞严经》十:“由汝念虑,使汝色身。”

[6]《血脉论》:“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又《心王铭》云:“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1],

同类推荐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古兰经故事

    古兰经故事

    每一位天仙都负责一项专门的工作:吉布利里天仙是真主专门派往先知们那儿的使者;伊斯拉非来天仙专门负责末日来临时对人们进行清算;米卡伊来天仙专门负责宇宙万物;阿兹拉伊来天仙是专门负责掌管死者灵魂的。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毒宠娃娃

    毒宠娃娃

    推荐火辣辣的魔幻爱情跨世纪恋曲《第一娇宠》魔幻+绝色+火辣激情+痴情深爱+轻松搞笑+纵横古今+跨越三界★★★★★★★★★★★★★★★★★★★★★★★★★★★★★★欢迎加入朵的读者圈:http://m.pgsk.com/有好文推荐、音乐欣赏、美图展示,欢迎亲们来圈子里畅所欲言!★★★★★★★★★★★★★★★★★★★★★★★★★★★★★★{江湖+毒药+酷男+阴谋+宫廷+绝色+轻松+虐身}----------------------------------绝对毒宠,痴缠天涯----------------------她,爱美美是女生版的“肥佬教授”——年仅20岁的化学双料博士兼3项生化专利的天才少女。身高160,体重260!没外貌,没身材,没自信,更没爱情。呜呜呜~~~~她极度渴望改变!啊啊啊啊——老天爷终于劈下华丽大闪电,就此改变了她未来的人生。穿越?!她穿越了!魂穿,魂穿,哇哈哈哈——新身体不是象腿,没有大饼脸,还是武林顶级帅哥美女配的掌上名珠一颗。她立誓不做“四没女”,要玩转古代异世界。唉呀!眼前这个可恶的冰山恶毒男,居然对宇宙超级霹雳无敌可爱的她视若无睹,置若妄闻?!他居然对她下毒,害美泡泡、才5岁的她就长满一脸的青春豆。可恶啊啊啊啊啊啊——他是江湖闻之丧胆、见之变色的第一毒魔。凭她21世纪的生化天份,就跟他拼一拼。看看,谁——更——“狠毒”!不搞到他甘败下风,肝脑涂地,她就不叫爱美美!P:本女主由于历史原因,转世重生后,性格间歇性扭曲,请心脏承受能力差滴甚入!否则——【毒药不长眼,活该你倒霉!】★爱朵朵名誉出品,开坑后绝对负责到底,非自然不可抗拒因素,保证不断更、不拖文、不蛇尾。★★本文类型:轻松幽默+欢喜冤家+青眉竹马+细水长流+缠绵痴爱+一波三折+赚点眼泪心酸=幸福大团圆★------oo------oo------oo------oo------oo------oo------oo------oo------oo-----推荐朵的其他“穿越”完结作品:《苍帝绝爱》——平凡小女生异界仇爱宫廷华丽大戏《穿越之将军拣到爱》——被冷酷将军拣到后的暖昧情挑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洞穴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洞穴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乐乐淘是一个爱冒险的小男孩,在布瓜博士的帮助下,他与好朋友小猴一起进入了一个神秘的洞穴,开始了他们的秘境探幽之旅,并经历了一系列离奇精彩的故事。乐乐淘随身携带的背包可以从中取出任何想要的东西,解决在旅途中遇到的问题;而飞毯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根据需要变化,可以变成雪橇、潜艇、轮船等等。在这个故事中,所有的动物都是拟人化的,它们像人类一样生动、可爱。在这个幽深的洞穴中,他们看到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群和令人惊叹的洞穴景观,并通过远程链接布瓜博士,通过他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解答他们所有的疑问。
  •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和一系列脍灸人口的故事编写而成。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及家教特点等,作了简明的介绍。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庭教育不仅有历史的时代性,而且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当我们阅读《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时,对家教的历史遗产要注意剔除其封建糟粕,并有批判的精神和阶级分析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吸取其精华。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职商

    职商

    HR硕士毕业生苗衿凭借丰富的产品及管理知识力压众多竞争对手走马上任人事经理,壮志满怀地投入到人事改革的洪流中,殊不知改革就是要破除陈规和触动既得利益.在各方利益的激烈较量中,疏于自我防范的苗衿尽管初步取得成效,但更大的漩涡却在一步步向她靠近。《职商》不同于其他职场书籍急欲传授专业技能,她以细节见长的故事性描述手法悉数关于招聘面试的实质、关于上下级的关系处理、关于同事之间的交道、关于对下级的管理、关于工作任务的安排、关于和客户的交往等等精彩故事。不同于当前书架上泛滥的“白领到金领”喜剧式的教科书,堪称一部求职入职者的警示录——在我们闯荡职场的过程中,知道哪条路不通和知道哪条路可行同样重要!
  • 文化艺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文化艺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早安,男神

    早安,男神

    竹马表示:二十年前抱大腿求嫁的青梅居然不认识自己了,求破!青梅表示:要贴身保护男神了,我该怎么做?急,在线等!——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儿就是,我爱你,恰好你也爱我。
  • 左手赚钱右手花钱

    左手赚钱右手花钱

    本书从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说起,着重介绍了各种理财方式和技巧,例如本书所阐述的关于储蓄、*、股票、保险、外汇、期货等基本知识,希望能够给各位读者带来一些启迪。每个人都有致富的机会,希望每个读者都能够从本书中有所收获,学会挣钱,更要学会花钱,从而快乐而轻松地实现致富的愿望,享受快乐丰足的财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