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2900000008

第8章 国语

《国语》,旧以此书系《左传》材料之余编成,故又名《春秋外传》。相传出于左丘明,实成书于战国时期。凡二十一卷,七万字,分别记载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约公元前967至公元前453年之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可补《左传》之缺。近人徐元诰《国语集解》本为现存最详注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较为流行。

国语

叔向贺贫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於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贫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於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於国。其身尸於朝,其宗灭於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荚之哀也,惟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鉴赏】

这篇文章选自《国语·晋语》。晋国的正卿韩宣子,财富不多,为此发愁。晋国大夫叔向却为他贺“贫”。俗话说: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春秋时代的叔向,却能贺“贫”,可见他的见解非同一般。文章这样开头,可算惊世骇俗之笔。

韩宣子对于叔向的祝贺,不能理解,这也反映了社会上一般的看法。他觉得自己有正卿之名位,而无足够的财富收入,以与晋国的贵族官员交往,这有什么可贺之处呢?他的发问,正好成为文章的过渡,引出下面叔向的一番议论。

叔向解答韩宣子的疑问,并没有旁征博引,既未上涉远古,也没有远及他国,而是就近取材,只以晋国的历史人物为例。这就使这番议论,易于为对方所理解,口气也显得亲切,有说服力。

叔向先谈栾武子。这位栾氏也曾是晋国的正卿,与韩宣子地位相同,便于说明问题。“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正卿应有五百顷田,而连他上大夫的一百顷田都不够。这两句说明“贫”。“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栾武子能发扬德行,遵守法度,声誉传播至诸侯各国。诸侯亲近,少数民族拥戴,晋国搞得很好。这几句说明可“贺”。而可贺之中心问题,在于有“德”。“行刑不疚,以免于难。”栾武子曾杀晋厉公而立悼公,因执法公正,未受到弑君的责难。有德不仅可以立功,还可以免难。这是栾武子这一代人的情况。第二代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本应有难,只因上一代人有“德”,才得寿终正寝。到了第三代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本应无难,只因前辈人无德有罪,终不免受到连累。栾氏三代的情况,说明“德”之有无,不仅涉及自身安危,亦且影响后代。以上主要从正面来说明贫而有德之可贺。

接着叔向又举郤氏为例。“夫郤昭子,其富有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郤昭子富而无德,结果身死族灭。栾,邰二氏,正反对照,判如泾渭,黑白分明。文章写到此处,顺理成章,得出结论:“今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用肯定的语气解答了韩宣子的疑惑。他贺贫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不贪财而能有德,并用否定的语气来加强这一结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韩宣子听了这一番话,受到了启发,茅塞顿开,稽首称谢。结尾交代这一笔,更衬出叔向见地非凡。

叔向这一番言论,虽然主要还是为这些卿大夫的利益着想,但确具政治远见。他能看出,不搜刮财富的人,可能有德,而贪财恃富的人,往往无德有难。这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统治者贪婪地掠夺财富的罪行。这和阳虎所说的“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颇有相通之处。他不仅看到德之有无,对自身有影响,还能指出对下一代人,对整个家族有影响。他看得比较深,比较远。贺贫之说,在当时堪称远见卓识。

《国语》是一部记言之作,这篇文章也以叔向的言论为主。开头交代起因,中间写叔向的议论,结尾写效果和影响。结构完整,层次清楚,栾,郤相比,正反对照,说理充分,结论有力,短小精悍,一气呵成。

(邱崇丙)王孙圉论楚宝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

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又有薮日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用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像焉。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

“圉闻国之宝,六而已。明王圣人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鉴赏】

这篇文章选自《国语·楚语》。楚国大夫王孙圉,到晋国访问,晋定公设宴招待。席间,晋国大夫赵简子相陪。赵简子很阔气,他故意使身上的佩玉叮咚作响,以引起客人的注意,并趁机问王孙圉:“楚之白珩犹在乎?”“其为宝也几何矣(多长时间了)?”这种口气十分傲慢,而且说明他是一个讲究奢华享受的人。这样席间就暗暗形成一种不友好的气氛。文章开头写出了这种气氛,王孙圉如何回答,不仅有关个人荣辱,也将涉及到楚国的威望,令人关注。

“未尝为宝”,四字极为重要,它奠定了全文的基调,表示王孙圉跟赵简子的看法截然不同。既然白珩不是宝,那么楚国有宝没有呢?当然有宝。事关楚国的尊严,不能仅作否定回答,必须进一步陈述。于是王孙圉便列举三件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又有薮日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齿角,皮革羽毛,所以备赋用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这三件宝,人二,地一。人有外交内政之才能,地有丰富之物产,着眼点在对国家和人民有利,这是正确的。有了人和物,可以发挥军事外交之大用,楚国也就安然无恙了。王孙圉以人才和物产为宝,并着眼于对国家和人民有利,这就与赵简子以玉为宝,讲阔气,正好相反。“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这里又照应前文的“未尝为宝”,回到白珩上来,指出白珩是“玩物”不是“宝物”。玩与宝的区别,更明确地表现了王孙圉同赵简子观点的不同。王孙圉重视人才和物产,反映了有作为的进取精神;赵简子以玩物为宝,反映了玩物丧志去追求奢华享受的倾向。

文章到此,本已意尽。作者没有去写赵简子的反应,却又写王孙圉对“宝”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这就如同击败对手以后,又乘胜追击,以夺取彻底胜利。他不再限于楚宝,而是纵论国宝。

文中写王孙圉的回答,从容机智。不仅在观点上与赵简子对立,态度上也大不相同。他既维护了楚国的尊严,也批评了对方。不过,他不是直接批评对方,而是以谦逊的口气,谈自己的看法,却又处处对立。虽是反驳,却委婉得体,不失外交风度。结尾写道:“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这里的“哗嚣之美”,正是指文章开头写到的赵简子“鸣玉”。“美”而“哗嚣”,褒而含贬,他甚至自称“楚虽蛮夷”可谓谦逊至极。而蛮夷之楚,尚“不能宝也”,堂堂晋国却以为宝,不是连蛮夷也不如了么?其软中带硬,柔中有刚,可以显示全篇的语言风格。

同类推荐
  •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自然为上,是秀琴的语言最彰显的特征。艺术法则是依据事物的理、事、情。不能离开客观事物,以一成不变之法去套万变不息的自然事物。方法是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但“由工入微,不露痕迹”的工巧和自然是并不矛盾的。她的许多质朴流畅的语言也不乏锤炼之功。锤炼达到自然,要遵循自然之法。以工力造平淡,于精炼处见自然。自然之法是无法的法。
  •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在人类生活中,爱的出现,或爱的信仰的出现,带来的不一定都是绚丽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在很多时候,爱情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忧伤、孤单、仇恨,甚至毁灭的前夜。
  • 春回天府(成人卷)

    春回天府(成人卷)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力量、新家园、援建工地上的旗帜、告亲人书、当新家从手中一寸一寸升起、目光中的光、小城阳光、奠基、重建、悬空、你的名字在援建的路上疾行、还是那片土地、种在废墟上的太阳、记得、援建工人印象、重建,重建、家在彭州等等。
  •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世间每一生命,人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生机自动,所得自天。这每一生命过程,在人,当然可以生发无数诗意;在动物,也可以体现生命本身的循环。黄斌的诗歌关注他个人的历史,血液,所在的土地,和包围他的日常生活。他以一个极其正常的平凡的人的姿态写诗。写出了一个个人。
热门推荐
  • 辛巴达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辛巴达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学阿拉伯半岛人民的文学,以后指阿拉伯帝国的文学,即中古时期的阿拉伯文学。这一时期除带有深刻宗教色彩的诗歌外,还有大量骑士文学及反映民族及人生的理性文化,包括富有哲理的脍炙人口的寓言或童话,如《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及《辛巴达历险记》等。本书中主人物辛巴达一夜间沦为乞丐。他不甘清贫,决定出海远航创造财富。他七次出海,大船都半途沉没。他逃生到赛马岛被人追求;他落滩到蛇雕岛遭受猿人王和巨人攻击;他登上吃人岛又被恶人咬伤;他落难生死岛被海盗打伤;他每七次出海,大船卷进神秘漩涡,他被卷到海底王宫,被九头蛟捉住……
  • 红楼别梦之溶黛情缘

    红楼别梦之溶黛情缘

    一卷红楼思几重,只缘此情与君同。恨无生花妙笔在,唯将终夜述文中。他,叱咤风云的一代侠王;他,负剑而行的青年侠客;她,美貌与才情并重的江南弱女。穿不尽绫罗与绸缎,谁曾见骨肉相残;咽不下玉粒与金波,谁曾知孤女心寒;道不尽甜言与蜜语,却不见落井石下.又是水溶与黛玉的故事。不过这里没有穿越,没有魔法异能,有的只是情比金坚。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为古蜀道中最艰险的南部通道,宜万铁路线上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是目前国内铁路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铁路。作家赵瑜用感性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其中的惊叹、悲伤、感动和震撼。377公里的宜万铁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 混沌圣体

    混沌圣体

    他收美女,偶得逆天石铁,踩小人,排山倒海,在万国林立,传承上古功法!无数神奇秘籍、武技绽放光彩,宗门强大的世界不断前行,少年苏安,成就绝世天骄之名。翻天覆地;如流星般璀璨,让武者仰望
  • 7日熟络:跟上司打交道:7日职场炼金术丛书

    7日熟络:跟上司打交道:7日职场炼金术丛书

    上司与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双向的,想要有所作为的员工必须要“管理好”自己的上司,正如上司必须管理好自己一样。员工不一定非得被动的接受上司的命令,也不一定非得符合上司的期望。反过来,他们与上司应该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实现共同的目标!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是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能手

    我是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能手

    是“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我是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能手》是以广大农村干部群众为主要读者对象,以让读者看得懂、用得上、买得起、买得到为基本宗旨,简明扼要地讲解了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技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