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6000000012

第12章 海兰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2)

但是好景不长,这个孩子出生后七个月(虚岁两岁),就因为染上天花而离开了人世,还来不及看清这个世界,也来不及让海兰珠和皇太极听到一声他的声音,连名字都没有就离开了。对于海兰珠来说,这个打击是十分巨大的。她感觉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孩子离开的那一刻就崩坍了。为了弥补海兰珠,皇太极在孩子死后,封海兰珠的母妃科尔沁小妃为和硕贤妃,赐仪仗,祖父莽古思被皇太极追封为和硕福亲王,祖母被皇太极封为和硕福妃,整个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家族都受到了世人的瞩目。

对于深宫中的女人来说,丈夫只有一个,却必须得和很多人分享,后宫中有无数的女人在等着丈夫的宠幸。就算皇太极再喜爱海兰珠,也不可能天天都陪在她的身边。但是孩子不一样,孩子是自己的,无论丈夫后来有多少的女人,唯有孩子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容颜变老的时候,丈夫可能会变心,但是孩子不会,母亲永远是母亲,谁也无法替代。

对于一个十分渴望孩子的人来说,命运给出这样的惩罚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在孩子死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海兰珠一直心情低落,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她有些认命,命运如此多变,弱小的人是无法改变的。在孩子被天花折磨的时候,自己束手无策,没有任何办法挽救他,也无法代替他痛苦,只能眼睁睁看着小生命在痛苦中一点点地流逝。

就这样,受尽悲痛折磨的海兰珠渐渐忧思成疾。后宫中的女人,大多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生活无趣。生孩子之前海兰珠并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不好,但是有了孩子之后,关雎宫里开始有了孩子的笑声和哭声,不再显得那么冷清,给关雎宫增加了很多的人气。孩子死后,忽然又回到了那种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的生活,海兰珠一下子就感觉到了生活失去了该有的意义。

再加上,当时宫里的人,都是为了利益见风使舵的人。海兰珠的儿子死后不久,永福宫的庄妃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被赐名为福临,重新又吸引宫人的目光。海兰珠的关雎宫里就冷清了很多,海兰珠在感受着失去孩子的痛的同时,还感受着宫内的人情冷暖。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悲观和消极中,海兰珠的身体渐渐差了起来。

在生病的这段期间里,虽然有皇太极的安慰和陪伴,也有来自姑姑和妹妹的安慰,但是每每想起自己早夭的孩子,就难免又伤感起来,泪水没有一天天地少去,悲痛也没有一天天地退散。

史书关于海兰珠的记载很少,在她嫁给皇太极之前的生活,史书上找不到任何的文字记载。在海兰珠的孩子死后,关于她在这期间的生活也没有过多的记载。但是我们不难想象,悲观而绝望的海兰珠,在宫里的日子是多么地难熬。到了崇德六年,距离海兰珠的孩子死去已经过了四年,在《清太祖实录》中有了海兰珠生病的记载。

海兰珠的病不是突然而至的,而是一日一日积累而成的。到了崇德六年九月,终于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在《清太祖实录》中,关于宸妃海兰珠的逝世,有这样的记载:崇德六年九月十二日,皇太极于征明驻营中闻宸妃有疾。

崇德六年九月十三日,皇太极于清晨卯刻拔营回兵,大军仅留安平贝勒杜度围守锦山,贝勒多铎围守松山。

崇德六年九月十七日,驻扎于旧边界。是夜一鼓,使者报宸妃病情加重。皇太极即刻起营,派大学士希福,刚林等驰返报信。

崇德六年九月十八日,希福五更抵达盛京。梅勒章京冷僧机等入大清门,至内门时,宸妃薨逝。皇太极于清晨卯刻赶到。恸哭不已。之后六日几乎不进饮食,朝夕悲哭。

崇德六年九月二十三日,多日不食不眠的皇太极昏迷,言语颠倒。

崇德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宸妃初祭,皇太极亲笔写下祝文,奠酒并宣读祭文。

崇德六年十月二十七日,追封宸妃为敏惠恭和元妃。

崇德六年十一日十一日,皇太极因思念宸妃,再次失态痛哭。

崇德七年正月初一日元旦,因宸妃丧,免朝贺,罢宴乐,举国不许作乐。

根据这里的记载,崇德六年的九月,皇太极正在松山的战场上指挥清兵和明朝的战争。听闻宸妃病重的消息,在战场上的他心急如焚,恨不得插翅回到盛京的关雎宫内。皇太极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回到宫中。安排好战场上的作战后,他就带着一小队亲兵拔营回盛京。四天后,在中途休息时,有使者回报说宸妃的病情加重,皇太极顾不上休息,立即又带着亲兵启程了。

皇太极于九月十八日清晨到达皇宫的内门,就已经传来了海兰珠病逝的消息。连夜赶路的皇太极,连海兰珠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皇太极痛到极致,顾不上自己皇帝的身份,在去往关雎宫的路上就失声痛哭。这大概是皇太极从出生以来,情绪最失控的一次。皇太极从小是个受尽宠爱、备受关注的孩子,虽然遇到过很多的磨难和挫折,但是都被化解了,他并不觉得人生中有什么难事是可以令自己失声痛哭的。但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到了真正觉得悲伤的时刻,情绪再也无法控制。

在海兰珠病逝后的六天中,皇太极的情绪一直没有得到控制,吃不下任何东西,只有漫无止境的悲伤陪伴着他。到了六月二十三日,几日不眠不休的皇太极开始语无伦次,终于昏了过去。

皇太极毕竟不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他是一个政权的最高领导者,有着比他人更坚韧的心,沉迷于悲痛并不是长久之计,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于是他渐渐从悲伤中走出来,开始为海兰珠安排身后之事。

九月二十八日,皇太极为海兰珠亲笔写了祭文:“尔副位椒庭,助宣壶教。自居宫掖,礼遇有加。方期克享遐龄,不意中道奄逝。朕怀悯恻,念芳型之不远,忆淑德而增悲。是用备陈祭物,以荐馨香,仍命喇嘛僧道,礼佛讽经。灵其不昧,尚克祗承。祭毕。”在海兰珠入宫这几年时间里,她一直明理懂事,为整个后宫的人做出了表率。海兰珠逝去还没有多少天,一想起她的音容笑貌,就会增加许多的伤悲,也会让自己的人生感到更多的绝望,但是死亡是一次无法挽回的告别,无能为力的皇太极,只能给海兰珠更多的祭品,让她在黄泉路上走得更加顺畅一些,也告慰她的在天之灵。

一个月后,皇太极下令将海兰珠追封为敏惠恭和元妃,在清朝所有的妃子中,海兰珠的谥号是最长的。

但是这些死后的殊荣,比起活着时候的真实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殊荣已经不是属于她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整个家族的。海兰珠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她唯一生下的儿子也比她早一步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整个世界早已在她离开之前就已经崩塌了。

◆伊人随风逝

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种种深情,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是十分真切而又令人感动的,但是对于一位帝王来说,这样的深情,并不是一个明智的举措。为了海兰珠而放弃战场,是皇太极被很多人诟病的一个原因。一个圣明的皇帝,是能够把握大局,能够分清孰轻孰重的。史家认为,周幽王为了褒姒烽火戏诸侯,唐明皇为了杨贵妃兴师动众千里送荔枝,都是被红颜迷惑的昏君之举。皇太极后来也曾经反省过:在努尔哈赤死的时候,自己都没有这样失控,现在为了一个女人的死,就表现得如此不正常,难道上天让他降临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一个女人吗?

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皇太极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皇帝。他有着常人也有的情绪和感情,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的死,也会难受,会心痛。那是人心底最真实的感情,没有伪装,没有做作,情感战胜了理智。在面对人类最原始的真情流露时,人们不能过于苛责。

然而情感和理智的战争,在过了最悲伤的时期,理智终于渐渐占了上风。在反省过自己的失态行为后,皇太极有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控制着自己的感情,不让自己在人前表现出思念和伤心。

情绪被隐藏在心里不发泄出来,在朝夕悲痛的心情下,皇太极的健康每况愈下。在海兰珠一年的忌辰中,皇太极率领诸福晋前往祭酒,回忆起往昔的日子,皇太极又感到了一阵心伤,他又写了一篇祭文:“崇德七年壬午九月初一日戊辰,十八日乙酉,谕旨:敏惠恭和大福晋,今以尔小祥,不胜哀思,特备祭品,施以敬意。纸钱二万,纸锞五万,各色整纸一万、牛一头、羊八只、席二桌、酒十瓶、搓条饽饽二槽盆、豆面剪子股二槽盆、米六斗、炒面一斗。”

这样的祭祀活动,对于皇太极的心情并没有任何的好处,只不过是又让他想起了伤心的往事,但是唯一可以给皇太极安慰的是,通过这样的祭祀活动,可以不让海兰珠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遗忘。海兰珠这样美丽又动人的女人,应该被更多的人记住。在皇太极的心目中,海兰珠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温柔的女子,如玉一般的她值得活在别人的回忆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太极对海兰珠的思念有增无减,终于也开始渐渐地生起病来。海兰珠还在世时,皇太极对于发生在两人之间的一些小事并不会在意很多,那仿佛是再日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当海兰珠离开这个人世,关雎宫没有了主人,皇太极才回忆起两人的点滴小事,才发现原来最不被珍惜的小事,才有可能成为最美的回忆。

在海兰珠逝世后的两年,皇太极的病渐渐重了起来,到了不能处理政事的地步。病中的皇太极禁不住埋怨起苍天来,若是一开始命运给他的就是苦涩,那么也许就不会这样的痛苦,但是命运先给了他一些甜蜜,却在还没有彻底尝到滋味的时候将这些甜蜜变成苦涩。更何况,他还有霸业没有完成,如果就这样死去,那么会留下太多的遗憾,一棵在暴风雨中好不容易才长成的树苗,好不容易经历了风雨的磨难,却在长成之后被无情地摧毁了。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样说来,皇太极虽然有很大的成就,但在男女之情上,却也称得上是悲剧的人生。他在战场上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但是回到皇宫之后,也只不过是个为情所困、为情所伤的失意人。他将自己最强大的一面展现给世人,而那些脆弱的一面,那些不为人知的伤口,只能自己在黑夜里慢慢舔舐,慢慢恢复。

历史上关于海兰珠的记载少之又少,但是在这些仅有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她令人羡慕的一生。古语有云,最是无情帝王家,在皇宫中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真情,在这样的地方,海兰珠能够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真情,是十分幸运的。并且这份感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人生在世,谁也没有免除死亡的权力。

若是走的路太艰辛,人的心灵太过于明白会让人受更多的痛苦的话,那么,或许在走人生的道路时,可以试着懵懂一点,带着懵懂去追寻最纯真的感情,会获取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精选了卓别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张海新编著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丛书之一,介绍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戏剧人生。 《京剧大师梅兰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本书是《千古数风流丛书》之一,记述了唐代十八学士的生平事迹和替补队员陈孝孙。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形象既真实可信,又生动活泼,并配插图,为广大读者了解古代英雄人物提供参考。玄武门之变以后,高祖被迫禅位,李世民终于登上天子之位,他立刻重新组建朝廷,用自己的心腹取代高祖近臣,十八学士也全都受到重用,成为李世民所依赖的朝中重臣。勿庸讳言,十八学士的确是当时杰出人才,李世民慧眼独具,将他们吸收到自己的周围。他在政变成功以后,将十八学士全部吸纳到朝中,与他们一起讨论天下政事,为太宗朝政治的清明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晚清有个曾国藩

    晚清有个曾国藩

    把那个时代一个中国文化积薪传火者的负隅顽抗和心路历程写得淋漓尽致。写他的困兽犹斗,中兴勋臣,写他的忍辱负重,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写他的韬略智慧,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貌似虚伪,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无奈苍凉,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湖湘大儒。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内心圆满
热门推荐
  • 巴比伦与希伯莱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巴比伦与希伯莱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低调做人的哲学

    低调做人的哲学

    低调做人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哲学。一个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名有多显、位有多高、财有多丰,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社会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低调”这一哲学思想的启示。清代著名商人胡雪岩就曾这样告诫他的儿子:“树大招风,低调做人。”可见,低调做人不单是普通人的处世原则,更是成功者的做人训条。古人亦有云:“地低成海,人低成王。”生活需要低调,为人处世更不可不“低调”,低调代表着成熟和理性。低调的人,往往是人群中的不凡之人,也是最后的强者。唯有低调的人才能够在现如今的世态纷扰之中坚持淡定从容的志趣,以平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风云莫测的人生。
  • 此女刁,斩之!  (大结局)

    此女刁,斩之! (大结局)

    素闻萧瓒娇惯子嗣,如今一见,何止娇惯而已——谁家女儿可以肆意地抛头露面,以为着了一身男装便掩得住惊世的容颜?谁家女儿可以如此自视清高,任由千人万人踏破门槛求娶,挥一挥衣袖,只说她是萧云迟,要嫁便嫁于全天下最最尊贵的男子?最最重要的是——谁家女儿……可以打着神医的名号以女扮男,与当世用毒高手你唱我和,上演一幕幕你施毒来我救治骗取王公贵族千金万两的闹剧?!她要嫁给天下最尊贵的男子是不是?好,他就是那全天下,最最尊贵的男子。只是,在他下旨昭告天下要纳她为妃之前,安远侯府居然传出了女儿出阁的消息?谁、是谁如此大胆?——拖出去,斩之!
  • 追思文化大师

    追思文化大师

    现在,一个新的世纪已经毫不迟疑地来到了我们的面前。经过差不多一百年的努力,中国终于赶上了世界前进的步伐,从积贫积弱中崛起,成为我们人类大家庭中最有活力、最有希望的国度。就人类的发展历程来说,一百年的时间不算长,而对于中国来说,二十世纪的一百年却是非常之关键、非常之重要的。没有这一百年的努力变革,中国将仍然像沉睡的病狮一样,不能振作,难以进步。
  • 幸福末世

    幸福末世

    我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女人,我比别人提前知道了末世的到来,还得到了一个迷你空间,末世初期,我和我的家人像仓鼠一样的忙碌,准备着各种物资,希望我们能平安度过末世中的干旱与寒冬。
  • 宝贝家人的健康

    宝贝家人的健康

    如果能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加以科学的健康管理,对我们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时时加以审视和检查,并有针对性进行一些家庭膳食调理,注意饮食方面的营养搭配,因人而异地进行预防和补益,则生活中大部分常常困扰我们的疾病,都能获得有效的防治和改善。再者说,不管任何一种病症都有其初期人征兆,只要加以细心看管,做好防护,不仅可以使家人或自己的生的小病很快治愈,即使有什么大的病痛,也不会因“雪上加霜”而铸成大错。
  • 壁花少女恋习记

    壁花少女恋习记

    徐媛媛美貌聪明性格强势,她发现,偏爱花样美少男,小三还很嚣张。于是她失恋了,让人感觉离婚姻很遥远,预期中的升职被撬了墙角……一连串的倒霉事接二连三。倒霉的高潮,她们的愿望都是嫁人。再怎么倒霉,又不幸遭遇小三鄙视她:“你以为你是芭比娃娃吗?”顾琳琅朴素务实,小有自卑,关心照顾她的上司,为了结婚,男友劈腿了,她疯狂相亲,也不能阻挡她那颗大龄女青年想要嫁人的心。谁才是那个她想嫁的人呢?她还有两个闺蜜,周旺旺从小到大都很倒霉。忽然出现的神秘男人,好不容易相中一个,发生在她结婚登记的前一天,却发现男人对她只有凑婚之心,相知多年的男闺蜜,全无半点爱情,负一笔房债,她临阵脱逃……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织工、沉钟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织工、沉钟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我本妖孽:美人在侧

    我本妖孽:美人在侧

    她庄周梦蝶般而来,却已有了两个月的身孕,这是,谁的孩子?向晚:这位公子,若你要劫财,我没有,若你要劫色,我更没有,我们无怨无仇,为什么你要……西临锦:真啰嗦。向晚:你是不是有个胞胎兄弟?西绮玉:这又是你新的勾引手段?装疯卖傻,欲拒还迎?向晚:我想要的,不是被折断的羽翼。莲陌:你若敢飞,我便让这天下,都是我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