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5900000018

第18章 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3)

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李师师本就长得娇媚动人,此时泪眼蒙眬,双眸间说不尽的委屈无辜,再加上这唱词柔美感人,唱到“酒趁哀弦,灯映离席”一句时,李师师竟然是泪如雨下,不能自已。徽宗本也是个性情中人,听师师一唱,顿时唏嘘不已,也觉将周邦彦贬出京城的旨意过于严苛,因此只是闷闷而听,并未有动作。

很快又一道诏令下来了,圣上因周邦彦才情日笃,诏赐为大声乐正提大晟府,掌管全国乐律。说来也算是天意弄人,宋徽宗不久前还恨不得置周邦彦于死地,此时不但晋升官阶,反而对周邦彦顿生好感,多次招其入宫,一起填词作诗,倒是十分融洽。真是不知应该为周邦彦庆幸还是应该为徽宗感到无奈。

◆多情反被多情累

李师师的这一生结交的也不全是文人骚客、权臣巨贾,在李师师的一生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人,那人便是我们十分熟悉的梁山好汉“浪子”燕青,燕青在梁山好汉中是排名三十六位的“天巧星”,他不仅长相俊逸潇洒,而且吹箫唱曲十分在行,又有百步穿杨的能耐,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说起燕青与李师师的相识还颇有些戏剧性。燕青是梁山一大好汉,在当时的朝廷来看,却与打家劫舍的土匪头子没什么两样。当时燕青仗着自己的几分本事到东京汴梁,不料遭到通缉,他被迫辗转逃窜,也许是机缘巧合,正好逃进了李师师的樊楼之中。李师师本是当今圣上的外宠,按理对燕青当毫不留情,抓回官府,但也许是因为自己身在风尘之中,与燕青的逃窜落魄有惺惺相惜之感,或许是燕青俊逸潇洒的外表让李师师在心灵上产生认同,感觉到此人并非传说中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梁山贼人。不管怎么样,李师师并未为难燕青,反而是妥为遮掩,使他躲过了一劫。燕青对李师师甚为感激,于是纳头拜道:“姑娘今日救我一命,我且记下了,他日若有不便,我定当毫不犹豫伸手相助,我乃是八百里水泊梁山的好汉之一,姓燕名青,人称‘浪子’便是。”燕青正准备要说诸如“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一类说辞,然后抽身离去,没想到,李师师款款说道:“你我萍水相识,算是缘分,你若不介意,能否与我对饮几杯,也算是借我的酒水谢我救命之恩。”燕青大窘,自己堂堂男子,反不如女子从容自若,于是忙躬身置酒,道:

“今日狼狈至极,本不欲过多叨扰,但您既然如此说了,请容我以这杯酒水略表感激之情。”说罢,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李师师轻笑道:“这酒名唤作‘桃花春’,酒初酿好之后置于桃花树下深埋三十年,你今日如此牛饮,实在是糟蹋了这美酒。”燕青见李师师不仅长相貌美如花,谈吐气质更是与寻常女子不同,仅是刚才数句,就让自己无以对答,只能一脸尴尬立在一侧,李师师看到了燕青的窘境,连忙笑道:“我看你随身带一玉箫,你莫非也懂乐律么?”燕青道:略懂而已。“既“雕虫小技,”李师师道:然如此,你能否与我琴箫合奏一曲?”燕青连忙应允,于是房内如天籁而起,乐声如泣如诉,如怨如慕,让人叹为观止。

这燕青本就是江湖中人,对同出风尘的李师师沦落风尘也感同身受,但燕青毕竟不同于李师师,在燕青的心里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所在,那就是八百里的水泊梁山。因而虽然两人可能互有情意,但燕青抱负所在,还是毅然归去,而这一走,竟很难再见。

这年的上元花灯节,李师师终于等来了燕青,但此时的燕青此行的主要目的显然不是李师师。梁山的头领宋江早就有归顺朝廷,寄希望于招安之意,但是苦于没有办法与大宋朝的最高层取得联系,以表达自己的心迹,此时恰逢燕青与李师师相识,一心寄希望于招安的宋江敏锐地嗅到了这其中的可用之机,因为李师师与徽宗之间的特殊而暧昧的关系,宋江想通过李师师或许能有机会接近徽宗,从而实现自己的平生所愿。于是宋江带齐各色珍玩银饰,携着燕青、李逵等一干人等来到东京汴梁拜访风头正劲的李师师。宋江虽然是梁山的首领,但是在东京汴梁城里,也无非就是个山野土匪,李师师是何等人物?怎么能是他想见便能见的?

然而有了燕青一切便都不是问题了,宋江向李姥许下重金,又有燕青引见,李师师很顺利地将宋江一行让入房中。宋江第一次见李师师,见满屋金镂银铸,玉盘珍馐,不禁瞠目。宋江本是郓城县的押司,所谓押司在当时来看也就是县衙里的小书吏,就是后来上了梁山,做了首领,也无非就是个山大王,怎见过这等气象,忙拜倒:“冒昧叨扰姑娘,宋江深感不安。”李师师全然没有心思在宋江身上,将炯炯目光尽数投向宋江边上的燕青。李师师看他面容消瘦,更与当初别后不同,想着他往来奔波,定是披风带雨,吃了不少苦。心中这么想,口中还对宋江施礼道:“员外客气了,久闻您乃是当今英雄,师师虽是一介女流,也早有相识之意,今日得见,看您器宇不凡,当真是名不虚传。”李师师的对答得体,听得宋江通体舒泰,忙让李逵将随身所带的金条奉上,竟有百两之多,宋江道:“我等都身在山野之地,没有什么特别新奇的东西,尽是腌臜之物,姑娘若不嫌弃,请尽行笑纳。并不觉得十分吃惊:

”李师师只微微斜眼一看,“我跟员外只是初次相识,您就送我这么重的礼,我如果接受你的馈赠,实在是有些过分;如果不接受,又显得我对您不够尊敬。您这样实在是让我左右为难。”

李师师是徽宗的外宠,以她跟徽宗的关系,什么样的奇珍异宝不曾见过,这区区百金对李师师而言,实在是稀松平常,李师师与宋江相见,本就不是为了他这些金银之物。她只是一个歌妓,对家国政事并没有什么兴趣,招安之说与她关系寥寥,能促成这次相见的唯有燕青一人而已。这一点宋江岂能不知,因此等酒菜上桌,宋江对李师师道:“燕青兄弟为促成你我相见立下大功劳,以我之见,姑娘当与他对酌几杯。”燕青听宋江此言,忙起身对李师师道:“承蒙您看重我,我先饮为敬。”李师师看燕青一饮而尽,气度潇洒,不禁深有所感,故意笑道:“兄弟还记得你我上次见面,我笑你糟蹋美酒,今日你又如此牛饮,短短数日不见,兄弟怎么如此健忘?”燕青忽然意识到,李师师怕是借这个笑话怨自己别后无信,至此才来访,转念一想,一别这么长时间,此时相见谈笑之间竟恍若如昨,可想自己这么长时间里又何尝一日曾停止过思念。只是自己身负重任,又怎么能与李师师明言呢?心中这么一想,虽然李师师就在身边,但是几经思量,竟然不知如何开口,居然呆呆地杵在原地,一时无语。

李师师这么说一方面确实如燕青所想,是感觉别后相见不易;另一方面也是借此缓和气氛,拉近两人的距离。不想燕青本是个面薄之人,加上心思细腻,反而更加尴尬。正在三人尴尬之际,门突然被撞开来,闪进一个双手持斧的黑衣大汉,进门先未行礼,开口大叫道:“哥哥好偏心,你与燕青哥哥只顾在此喝酒闲聊,留我铁牛在门外站岗,我也要讨一杯酒吃。”宋江忙喝道:“铁牛不可造次。”转身又对李师师道:“姑娘切莫见怪,这是自家兄弟,与你同姓,唤作李逵。”李师师看时,见此人长相凶恶,又手持大斧,于是笑道:“我倒是没什么,只是这长相实在是辱没了太白学士。”众人听得李师师这么打趣李逵,不禁都捧腹大笑,李师师不但有倾城之貌,举手投足与众不同,就是玩笑话也雅趣精致得很,宋江在心里对这位师师姑娘更是刮目相看。

酒过三巡,宋江看李师师对自己并无戒心,遂趁着酒意向李师师道:

“我宋江本是一介草夫,得蒙圣恩,在郓城领押司微职,本打算竭力以报隆恩,奈何身不由己,落草为寇,但我岂是甘于鸡鸣狗盗之辈,我梁山众兄弟早有大志,只是机缘不巧,只能委身在这山野绿林中间,今日冒昧拜访姑娘,也是希望您能将宋江并众兄弟的意思说与陛下,我等愿竭尽所能,匡扶社稷,报效国家。”这一段话说的尽是百般的恳求,李师师听在耳中,脸上虽未有动作,但心里很是明白,燕青千里迢迢赶来,也无非是为了招安之事,她又看一眼燕青,才缓缓道:“员外过谦,师师本风尘中人,于国事社稷却是十分的愚钝,员外所言,妾虽不懂,但梁山众位兄弟的气节和风度我既有耳闻也曾亲见,蒙员外看得起区区贱妾,若有能力,必当直言相告皇上,皇上裁夺圣明,定不会埋没众位英雄。”宋江一听,平生所愿即将实现,心中大喜,趁着朦胧的酒意,宋江豪情勃发,要过了笔墨,伏在书案之上,挥就了一首《念奴娇》: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鲛绡笼玉,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回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闲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这首词写得豪情万丈,宋江写来借此表明自己的心迹,希望有机会能够穿着紫衣红衫在朝堂之上挥斥方遒。李师师道:这《念“员外好才情,奴娇》本是个意气风发的词牌,今日被员外填上这豪情万丈的词,更显得别有胸襟。”李师师半生都与词坛名宿交往,宋江的这首小词怎入李师师的法眼?但是一则李师师今日所为全为燕青一人,二则她对这磊落的梁山好汉确实颇有好感。与其说夸奖这词,不如说由词及人,因此这恭维倒并不是违心之谈。

宴饮既罢,宋江再拜告辞,李师师突然心生悲慨,与宋江道:“员外留步,可否让我与我这燕青兄弟说几句话?”宋江岂不知趣,忙道:“既是有话,我等且在外庭歇息。”说毕,带李逵等人出去了。

却说这门刚合上,李师师突然泪如雨下,轻泣道:“兄弟,我知你志向不浅,今日别后不知何时再见,你且要善自保重,我虽然久居在风尘之中,身虽然处在污淖之中,但心性仍如出水之莲,你我虽相见无日,但一定妥为照顾自己。”李师师话还未说完,已经呜咽得无法继续,燕青看她粉腮清泪,一时间满心的怜惜,正打算亲手扶起,语诉缠绵,但一想自己漂泊日久,本无定所,与师师实在是有缘无分,此时踌躇不决,他日也是难解之结。因此待在原地,良久,吐道:“你也须善自保重。”然后反身出门,叫了宋江等人头也不回地去了。然而,燕青对李师师虽是百般无情,但李师师最终还是使尽浑身解数,帮宋江等人促成招安大计,并在徽宗面前为燕青求得一纸赦书,仁义至此,令人叹惋。

◆沧海桑田,繁华终成梦

关于李师师的结局,史书上并没有特别完整的交代,我们现在所知的几种说法,只是散见在各种野史和笔记小说之中,虽然未必可信,但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以供研究。

第一种说法是自从公元1125年,宋徽宗禅位给太子赵桓以后,徽宗便长居在太乙宫内,专事道教,很少过问世事,与李师师之间也绝少来往。后来城破国亡,金主对李师师也是早已闻名,因此派“儿皇帝”张邦昌去找李师师,李师师见到张邦昌以后破口大骂道:

“我虽然是个风尘女子,仍然知道皇恩浩荡,万死难报圣恩,你高官厚禄,享尽恩遇,为何要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来?”为保自己的清誉,李师师说完后,摘下头上的簪子刺喉自尽,但是没有成功,于是将簪子折为两段,吞簪自尽。气节之高,令人刮目。

还有一种说法是李师师在东京被攻破以后,被俘到了北方金地,并且在乱世之中被迫嫁给了一个身有残疾的年老金兵,了此残生,可怜一代名妓竟然落得如此下场,可知覆巢之下必无完卵,宋朝灭亡,即使如徽宗这样的身份都被虏北方,客死他乡,更何况李师师这样的歌妓。

最后一种说法是李师师年老之后,辗转流落民间,有人曾在两湖之间见到过她,但此时她已经是年老色衰,垂垂老矣了。晚年的她常常身负琴笛,唱些风花雪月的小词轻曲度日为生。正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歌妓年老色衰以后“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凄凉晚景,李师师年轻的时候虽然名动京城,甚至与徽宗情浓意和,但仍免不了晚景凄凉。沧海桑田,令人唏嘘不已。

不论哪种说法,李师师的晚景都很凄凉,这也十分容易理解,国破之后,宋人少有善果,更何况歌妓身份低微,更如巨浪之中的一叶浮萍,身世随着世事而变。关于她的结局之谜,恐怕会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流逝,成为永远的谜题。但是李师师一生的经历不知道为后人留下了多少可供不断想象和重构的资本,吸引着我们一次次的翻开历史的画卷去再现这个闪耀着异样光芒的女子。

同类推荐
  • 中西会通:徐光启

    中西会通:徐光启

    人们常常用“博览古今,学贯中西”这样的话来赞美学识广博的人,然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真正虚心向西方学习的人并不多,能做到“学贯中西”的人则更少。明代末期奸臣当权,倭寇侵扰,天灾频繁,同时也被人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这股重实用、重民生的思想解放浪潮中,徐光启无疑是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西会通:徐光启》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徐光启传奇的一生。
  •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17个女人,似都有一个共通点:她们一概美丽、坚毅、聪慧,一肩挑起命运中的磨难与煎熬,不但活出自己的价值与光采,并在时间的臂助之下,一手将家族的悲剧,扭转成圆满的结局。她们不同的命运:有人疑被政治谋杀(章亚若及蒋纬国第一任夫人石静宜);有人婚姻失和,愤然叛离蒋家(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汪长诗)。有人无怨无悔地照顾失智失能的丈夫10数载(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有人爱上有妇之夫,并且幸结连理,一生和乐(蒋经国之女蒋孝章)。有人视继子女如己出(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蔡惠媚);有人甚至在丈夫过世后,代丈夫祭扫前妻的坟墓(蒋纬国第二任妻子邱爱伦)。
  •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必须靠自己闯出一条血路,如果你不满现状,希望以新形象更上一层楼,那这些自白绝对有助于你登上成功阶梯。 艾伦·纽哈斯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他把加内特公司发展为美国最大的报业公司,如果你出身贫寒,并创办了全美销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 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美国各地有话直说》《权力剪影》《真正的一个国家》《世界之窗》《近距离看世界首脑》《差不多一个世界》等作品。目前,他正在写一本新书,讲述人生中“难堪的年代”,该书将为他的第8本著作
  •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或以其深邃的思想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或以其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或以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造福于人类。了解他们的生平、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必然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不是生产力进步的论证,也不是对皇权专制的批评,历史研究是否还有一条其他的途径可走,廖峰编著的《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通过对顾鼎臣这个被现代视野遗忘的人物的研究,来说明,古典政治并非属于封建残余或迂腐文化,其重要作用或许已经超出了想象。本书的目的是以人物揭示历史变迁,涉及内容包括制度史、思想史、经济史、城防等各部分内容,因此,以顾鼎臣经历为线索,笔者又将重点放在搜集对其经历中所涉及各领域,如经筵、嘉靖初年的赋役改革,以及宗族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热门推荐
  • 玫瑰的秘密

    玫瑰的秘密

    希望和记忆的女儿名为艺术,她建造的住所远离那片绝望的战场,在那片战场上,人们在分叉的树上晾挂他们的衣服于是衣服便成了战斗的旗帜。啊,心爱的希望和记忆的女儿,请在我身边停留一会儿吧!
  • 误惹桃花之无敌狂女

    误惹桃花之无敌狂女

    冷,好冷,一个才五岁的孩子,冷得瑟缩着小身板,靠坐在墙角,蜡黄的小脸上带着绝望的神色,幼小的身板抵抗不住寒冷的风,在寒冷微亮的街头瑟瑟发抖,明明是五岁的孩子,看起来却像三岁的稚儿。饿,好饿,已经三天没吃过任何的东西,连水都是奢侈,在繁华的A市,这样的小孩不少,而他是其中一个,短短的头发,看不出是男还是女。此刻,他坐在人群中,望着看不到尽头的队伍,寒冷的身体因为周边的人变得暖……
  • 英雄信条

    英雄信条

    厄运酒馆的女妖老板果然是个善解人意的好人,一杯‘午夜’灌下肚后,唐顿开始抱怨,为什么我这个圣殿骑士,要带着一群黑暗阵营的部下?“偶尔冒充下死亡骑士,说不定还能见到遗忘者女王!”女老板言不由衷的安慰了一句,随即呵斥着几个不断往唐顿身上蹭的女妖侍女。“没有人愿意整天和不死生物打交道,带着他们出门连个小妞都看不到。”唐顿诉苦。“食尸鬼军团除了生肉不在乎任何东西,每天的绅士修养课必定缺席,憎恶军团最近迷上了绷带,认为略带黄色的亚麻布才是超时尚,于是一个个裹成了木乃伊,甚至连魅魔女仆军团都开始公开要求带薪假期了!从大陆五大神秘传说流浪商人手中买到了全知全能的上古魔典,平民少年唐顿踏上了他的征服之路!
  • 读史学心机

    读史学心机

    历史之中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既然历史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深入的挖掘。我们要专注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持不懈;体味“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气凌云;同时,我们也要警醒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哀。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 出洋相

    出洋相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 巧吃食物治百病

    巧吃食物治百病

    “民以食为天”,这句俗语的意思不仅仅是说食物可以饱腹,其实它还可以养生和治病。食物大致分为谷类、豆类、蔬菜类、水果类、干果类、肉禽蛋类、水产类以及调味料、饮品等类别,其中所包含的具体食物数不胜数,它们用各自所含的不同营养素支撑着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并可以有效抵抗各种疾病对人体的侵害,达到调理、医治的作用。本书以维护身体健康为目的,努力做到将各种食物的属性、养生及治疗功效准确、科学、细致的讲解给读者,并在每种食物下罗列了百余种家常菜谱,让读者可以在简便易行的美食中获得健康。可以说,本书就是读者科学养生、正确食疗的指导老师,真可谓“一书在手,健康不愁!”
  • 腹黑王爷糊涂妻

    腹黑王爷糊涂妻

    一个苍老的声音说:“吞下这颗灵珠,我给你一次再续前缘的机会。”于是痛失爱人的冥鼎将自己的灵魂献给一场阴谋,连同自己的爱人一起被带到一个陌生的时空,赌此一生的幸福。男主冥鼎的记忆被封存,只留一根情脉丝丝牵连;女主明荨带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踏上了这条艰难的寻爱之路,先后遇上了心机重重的善和王爷,与冥鼎有着相同外表的石陨,默默守护的庆安王爷以及冷峻有为的皇上,许许多多鲜活的人物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爱恨离愁,而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男主呢?真相慢慢浮出水面,隐藏的一场阴谋也随之昭然于世,男女主人公能逃脱灵珠锁定的命运,守住此生的幸福吗?
  • 阿坝阿来

    阿坝阿来

    该书是《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的短篇小说集。它以四川阿坝为背景,带着藏族的风土人情,讲述了一个个成长性的小故事。其中还包括一幅阿坝的旅行线路图,相信您可以带着这本书有机会用心灵,甚至用脚步亲自行走在阿坝的天空下,至美的景色、至情的感受、奇异的文字。跟阿来的其它长篇和短篇集不同的是,这部以《阿坝阿来》命名的小说集是以阿来的出生地四川阿坝为全部背景,凸显出他有别于其他汉语写作者的“文学田地”。鲜明的藏族风物人情,“成长性”的内在轨迹,甚至包括一幅阿坝地图,以及到阿坝的旅行线路图,都使这部独特的短篇小说集更像是阿来引领着喜欢他的读者所作的一次从自然到心灵的奇特旅行。
  • 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