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5900000015

第15章 曹皇后:王朝巨轮的幕后掌舵人(3)

公元1067年,在位仅仅四年正当而立之年的英宗终于因为身患重疾驾崩,此时皇子尚在年幼,曹太后又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垂帘听政的重任,直到她的孙子赵顼长大成人继承大统,这位皇帝就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宋神宗。他即位之后尊曹太后为太皇太后。宋神宗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一心想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作为一个年轻有为又力求上进的皇帝,宋神宗敢于任用新人,革新流弊,在广度和深度上来说,要比“庆历新政”来得更为激进和深入。这一点受到后世众多改革家的肯定和认可。

此时的太皇太后历经了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时刻关心着政事民生,对整治改革也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总体上来说,曹太后是一个保守派;从现在来看,曹太后大约也并不反对革新。但是对于在这其中出现的种种弊病而引起的社会不稳定,她比神宗一派的革新者们有更清醒的认识。有一次恰逢神宗服侍着太后到太皇太后那里请安,太皇太后趁着这个时机谈起了新政,太皇太后道:“陛下你现在励精图治,我从近侍口中得知你现在一心政务,焚膏继晷,你现在是当今天子,更当注意龙体才是。”神宗连忙起身谢太皇太后的关心,谁知她话锋一转道:“我是一介女流,照理于家国政事认识浅薄,但是近闻你任用王安石等人意图革新,你应当切记一点,祖宗之法不可轻易改变,到时候恐怕家国不稳,政事不利啊。”神宗忙道:“您多虑了,革新的根本就是剪除流弊,稳固皇统。”太皇太后道:“从前但凡有民间疾苦之声,都总会传到先皇的耳中,现在我很担心你虽锐意革新,对于民间疾苦并不甚了解,这对江山社稷不是什么好事情啊。”神宗解释道:“孙儿每日批阅奏章,对于民间声音虽不能说十分了解,但已在尽心体会。”太皇太后道:“我却听说现在民间久苦于青苗法、助役法这些新政,不知道陛下你是否有所耳闻?”神宗一听,知道太皇太后实在暗指王安石,于是忙道:“王安石所设的这些新政或许百密一疏,但是其目的还是在解除民苦,孙儿也相信这个目的必将达到。”太皇太后欠身道:“以我来看,王安石确实是个经纶满腹,卓有才能的人,但是锋芒太露之人更多的时候很难自保,你若有心保全,只能将他外放,这才是根本之法。”

太皇太后意图十分明显,但并无他心,外放王安石,废除新政,于新政旧派都无十分害处,但是此时的神宗完全听不进太皇太后的意见,开口道:“孙儿以为,满朝文武唯有王安石方可治国。”太皇太后知道此时神宗意气正浓,劝他一定是听不进去,便对神宗道:“陛下若想行新政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切记凡事必当从缓,欲速则不达。”踌躇满志的神宗显然听不进历经宦海的太皇太后高瞻远瞩的叮咛,草草答应了下来,但是完全没有放在心上。等神宗退下之后,太皇太后对左右的人说道:“皇上这样急功近利地推行新政,怕是离失败不远了,到时候再想挽回就困难了。”后来新政的施行终于还是像太皇太后所言的一样,出现了诸多的问题,社会的不稳定终于出现了,焦头烂额的神宗找到太皇太后诉说此事,太皇太后道:“王安石把新政看成是治万事之法,能有不败之理?”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终于因为饱受争议再度被罢相,“是否施行新政”逐渐成为大臣们用来进行政治打击的工具,一时之间,“新旧之争”在朝野上下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争斗。元丰二年,身为保守派的苏轼时任湖州知州,在地方任职之中也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受害者,他因为在表奏之中谈到了几句时政,就被当时的政敌加以中伤,以至于添油加醋,反复渲染,终于被贴上了“包藏祸心”的标签,成为了众矢之的。于是更多的人开始落井下石,把这件事当成是政治投机的砝码,苏轼的诗词很快被好事之人查出不少影射朝廷、诋毁新政的地方,这一下子文动天下的苏轼彻底成为了受攻击的对象。也就是在这一年,苏轼终于因为莫须有的“乌台诗案”被牵扯进了政治斗争的旋涡之中。

在政治斗争之中,多有明哲保身之人而少有仗义执言之辈,在苏轼被冤枉的时候,这一理论又显示出了它的真理性。苏轼的“乌台诗案”传到朝廷上的时候,宋神宗对是否要问罪、判处多大的罪行也十分的犹豫,他也不是不知道所谓的捕风捉影和莫须有的厉害之处,更何况苏轼的才名和官声天下尽人皆知,在现在看来,算是公知领袖,杀了苏轼造成的政治影响有多大他也十分清楚。他虽然身为皇帝,但很多决定也不全然由自己决定,神宗有心放苏轼一马,但是他禁不住朝臣们对苏轼雪片一样的弹劾,终于他痛下决心,决定问斩苏轼。

这个时候太皇太后正是百病缠身,多数的时候只在宫中静养,已经很少过问政事,孝顺的神宗日日服侍在太皇太后身边,寸步不离。一次偶然的机会,太后在睡梦中听见神宗正与近臣讨论“乌台诗案”,曹太后一下子从床上惊起,忙问身边的神宗“乌台诗案”的详情,神宗本来因为太皇太后身染重病,不准备打扰她的清修,但经不住她的再三询问,只好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讲给太皇太后听,太皇太后不听还好,一听之后,突然低泣道:“皇上可曾知道,苏轼兄弟是在仁宗在位时被朝廷录用的,仁宗录用他们时曾惊喜地说道,‘我为赵家的子孙们得了两个宰相’。先皇如此器重苏轼兄弟,你现在却以这种似是而非的罪名诛杀苏轼,是不是太欠考虑了?”神宗辩解道:“朕也知道兹事体大,因此之前曾与朝中重臣们多次商议,这是公议的决定。”太皇太后道:“现在党争愈演愈烈,苏轼远在地方流放,朝中若有人网罗罪名,捕风捉影是何其容易。更何况,文人们闲时吟风弄月,能有多大的罪过,你这样兴师动众,这样下去天下有几个有识之士还敢直言上疏,批评时政,真是到了天下士子噤若寒蝉的时候国家哪里还会有栋梁可用?现在我已重病在身,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你且听我一言,要为后世着想,千万不要滥杀忠臣。”神宗听了太皇太后的这一番肺腑之言,许久沉默不语,他感到太皇太后对于社稷江山倾注所有心血却没有半丝私心,这么一想,他终于按下了诛杀苏轼的诏书,转而将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在屡次的政治生活中,神宗一次又一次地见识到太皇太后的远见和卓识,因此在很多事情上他开始更多地听取他的这位祖母的意见。神宗是个满怀着政治理想的皇帝,有一次他打算对契丹占领的燕、蓟等地诉诸武力,意图收回这些地区,跟大臣们商量妥帖之后,他找到太皇太后,想禀明此事,不日动武,但这个时候曹太后表现出了难得的冷静和克制,她对神宗分析当前的形势道:“假如我们的将士攻州克县,拿下了燕、蓟两地,那么我们面临的情况就是在北面直接与契丹对峙,缺少了战略缓冲的地区,而一旦我们失败了,面临的不仅是生灵涂炭的局面,我们更会受制于北狄,到时候再想一鼓作气地打击敌人就绝非是易事了。”神宗本来就对武力收复失地颇有些踌躇,现在听了太皇太后这样鞭辟入里的分析,更是彻底打消了进兵的打算。

神宗皇帝对太皇太后不仅在政事上处处请教,在感情上,神宗虽然与太皇太后并无血缘关系,但两人的关系却十分的和谐,更多的时候比祖孙的关系还要亲近。神宗总是想尽一切的办法讨太皇太后的欢心,有一次,神宗皇帝命人制作了一顶华美的车辇给太皇太后,并且与他的生母高太后一起亲自服侍太皇太后坐在车辇之上,一起在宫内四处游玩,神宗跟高太后两人一左一右走在太皇太后车辇的旁边,殷勤服侍,太皇太后十分高兴,笑着对他们说道:“虽然我现在已经是灯尽之人,但是生平还能让皇上和皇太后两人左右服侍,天底下最高的荣耀也莫过于此啊。想当初我还在曹家,未嫁给仁宗之时,做梦也想不到我还有这样尽享荣贵的一天啊。”神宗在一旁笑道:为社稷江山殚精竭虑,“您历经三朝,现在让您享享清福也是应该的事情,希望您一直如此快乐,以尽我做孙儿的孝心。”

神宗对于社稷政事十分用心,他在位期间,经常是因为处理政务而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太皇太后虽然年迈,但经常是在寝宫之中等着神宗回来一同进食,更多的时候,太皇太后还会因为神宗退朝晚了,便让人搀扶着亲自到前殿去看看。神宗对此十分感慨,多次对太皇太后说道:“您现在已经年迈,应多注意身体才是,不必为我担心。”但是太皇太后道:“我这哪里是为你担心,我这是为天下人担心,你是一朝天子,倘有闪失,我怎么跟天下百姓交代。更何况,你不只是天下人的皇帝,还是我的孙儿。”

太皇太后在整个大宋朝算是最尊贵无比的人,连神宗皇帝对她都是亦步亦趋,不敢稍违她的懿旨,但是她本人却并不把这个当作自己可以骄傲的资本,相反她依旧时刻保持着自己一贯低调谨慎的个性,对于超越自己本分之外的事情从来都不越雷池一步。

太皇太后唯一的一个亲生弟弟,就是前文我们提到的曹佾。因为宋朝的律例,太皇太后进宫之后想要见一次家人可以说并不是易事,即使是后来她成为了万金之躯,仍然难以如愿。因此曹佾虽然在京为官,姐弟俩近在咫尺,但是碍于朝廷礼制,想见一面却是难上加难。神宗皇帝对太皇太后十分孝顺,他见太皇太后业已年迈,而且重病缠身,就想找个机会使鬓发斑白的姐弟俩能有机会再见面。按理说这是人伦常情,本无可厚非,然而当神宗将这个想法告诉太皇太后时,却遭到了她的强烈反对。太皇太后对神宗道:“我知道你的孝心,想让我在有生之年能有机会了却遗憾,但是后宫本就是是非之地,今天我如果以太皇太后的身份违了这个禁例,那么以后各个嫔妃都可能以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到时候离后宫崩乱就不远了。”

神宗皇帝看太皇太后如此坚决,深知凭自己劝说很难让她改变决定,巧合的是,这之后不久,曹佾突然生病请假回家,病愈之后,曹佾按照礼制需要进宫向神宗销假谢恩。神宗看此时正是时机,便灵机一动,对曹佾道:“国舅与太皇太后数十年不见,一定分外想念,不如我去求一求太皇太后,或许太皇太后念在你们都已是鹤发之年,能够跟你见上一面。”曹佾听神宗这么说,心中又惊又喜,忙叩谢隆恩。过了很长时间神宗才回来,欣喜地对曹佾道:“真是天大的喜事,太皇太后虽然不十分乐意,但是在我的一再劝说之下,终于同意与你见上一面了。你赶紧与我同去。”曹佾忙不迭地整束衣冠,跟在神宗之后,满心欢喜而又亦步亦趋地去见太皇太后。

曹佾跟太皇太后虽然身为姐弟,但是因为身份有别,再加上太皇太后身在宫闱之中,两人相见一面真是难如登天,因此姐弟两人一见面,相互望着对方的双鬓白发,旧事新泪,都激动地痛哭起来,几乎不能自已。幸好有神宗一旁劝慰,两人才止住泪,两人虽然很长时间没见,但太皇太后上来先对曹佾道:

“你现在身为朝廷重臣,虽说是因为你自己的政绩,但你我一母所生,天下尽人皆知,难免是瓜田李下,你应当更慎独谨行,才不枉皇上对你的一片栽培苦心。”曹佾忙答道:“我虽见识浅薄,为臣之道,我还是多少懂得些,臣弟一定谨遵太皇太后懿旨,时时自省。”

神宗觉得自己在一旁,姐弟两人未免碍于君臣之礼有些拘谨,再加上两人很久不见,定然有很多话要说,自己不便打扰,于是便起身道:

“国舅难得来此,你们好好叙叙旧,我告辞了。”说毕,行了君臣之礼,出去了。神宗刚一出去,太皇太后突然正色对曹佾道:“现在皇上出去了,此地只有你我两人,后宫之中,不是你久留之地。你还是退下吧。”太皇太后说完便命人将曹佾送出宫去,两人虽然是百般思念,但是太皇太后谨行慎言,还是只跟曹佾匆匆见了一面。大概也正是太皇太后言传身教的结果吧,曹氏一门数代都是忠烈之臣,曹佾在任期间,清正廉洁,刚直纯正,很得神宗的赏识,神宗曾对众臣道:“曹佾虽然身份显贵,但是从来不以此自恃,反而是谦虚谨慎,温良恭厚,实在是难得的纯臣啊。”

元丰二年,历经三朝,辅佐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代帝王的太皇太后曹氏终于在病榻上走完了自己极其不平凡的一生。曹后一生历经了仁宗的宫闱政变、新旧党争,每一次她都凭借着自己的高超的政治手腕和过人的智慧,在皇帝身后以掌舵人的角色使得大宋朝这条航行在浅滩暗礁上的巨轮顺利前行,而不至于搁浅或者沉没。即使是在她临死之前,心中仍然是牵挂着大宋朝的前途和未来。曹后临死之前曾将神宗叫到病榻之前,命人取出一个她精心藏起来的盒子。曹皇后对神宗道:“我自觉大限之期离我已经不远了,身在太皇太后之位,我自问尽心辅政,虽有过有失,到底并非是本意。我去之后,你更要以谦谨为本,行事处处当以家国为重。”此时神宗跪倒在曹后床前,已经是泣不成声。曹后顿了顿又道:“这个盒子跟随了我数十年,我一直没有打开过,今日交给你,你什么都不要问,等我百年之后,你打开它,到时候你就一切都明白了。”

神宗连忙双手接过盒子,小心翼翼地保管起来。曹后去世之后,神宗想起祖母留下来的这个盒子,打开看时,却是仁宗在位时,大臣们反对立英宗为皇嗣的奏章,神宗看完深为感动。

曹后虽然是一介女子,但行事思虑周详,并对英宗神宗父子保护周全。在风雨飘摇的大宋朝,曹后虽然身处幕后,却使得这艘巨轮每每在险滩激流面前转危为安,实在是殊为难得。

同类推荐
  •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2013年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享年87岁,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听到撒切尔夫人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一位伟大的首相,一位伟大的英国人”,“她不仅领导了英国,更拯救了英国”。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美国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撒切尔是一名伟大的人物,她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为了实现中国植物学本土化,他的脚印几乎印在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他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植物学界。着作等身,成果累累,这样的评价对吴征镒来说,是毫不过分的。他用科学的语言抒写着一首植物之诗,科学之诗,也用诗的语言写下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我愿意默默地深深地崇拜。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儿。为了出人头地投靠青帮头目黄金荣;献媚于黄金荣的大老婆桂生姐;镇压工人武装,杀害共产党人取宠于反动势力;上攀“天子”蒋介石;中靠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下用青帮、“恒社”等帮会社团组织……一步步登上了民国年间名噪一时的“教父”宝座……本书除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杜月笙用刀枪、鸦片、赌器、官印、女人、金钱,凭借黑道势力发迹于十里洋场的过程;同时又客观的记叙了杜月笙在抗战时期不惧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持支援国共抗日、并清剿汉奸特务的业绩;描叙了他对蒋介石攀附、希翼、失望、离心的四个阶段;刻画了他从“教父”宝座上跌下来,客死在香港的结局。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徐志摩,以“情诗”闻名于世,本书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调讲述一代才子徐志摩的传奇人生。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诗人生命中不可错过的三个女人,他与她们之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感情纠葛……《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带你亲临“情圣”徐志摩的世界,解析大诗人不为人知的婚姻内幕。
  •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谈起春秋五霸,首推齐桓公。就政治、经济、军事而言,在七十多个诸侯中,齐桓公并不出类拔萃。他用财无度,好酒,好猎,好女人。然而他有一最大优点:爱惜人才。哪怕是自己的仇人,一旦认准了,破格提拔,委以重任,言听计从。在贤相管仲等人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荣登霸主宝座。然而,齐桓公的结局并不好。作为一个堂堂霸主,竟被活活饿死。始作俑者,是他生前最宠爱的三个大臣。这个中的滋味,很耐人寻味。在众多的诸侯中,齐恒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天下?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本书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
热门推荐
  • 逆袭太子妃:高冷男神桀骜妻

    逆袭太子妃:高冷男神桀骜妻

    他毒舌、腹黑、清冷、高贵。她凌厉、俊美、桀骜、智慧。她狂跑,他猛追。老公是极品腹黑男,闺蜜是超级心机婊,且看傲娇纯情的她如何在漩涡中引风推浪。请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梁粉小铺搜拼音也可以:liangfenxiaopu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句话,从古流传至今,它几乎成了感情世界里颠扑不破的真理。不是女人犯贱,非要爱上一个坏男人来给自己找罪受,而是因为大多数好男人的标准似乎都有意无意地和“呆”挂上了钩,想想有哪个女人愿意找个木头一样的呆瓜?况且,这里的“坏”并非指人格品行方面不端,而是指突破传统好男人的观念,在生活方面富有情趣,善幽默、懂浪漫,能给女人带来惊喜,给生活增添新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心理知识全知道

    心理知识全知道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的帮助。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与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常识、法则以及正确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认识自我的方法。全书分为:入门篇、认知篇、自我篇、情感篇、身体篇、人际关系篇、社会群体篇、快乐篇、男人篇、女人篇、恋爱篇、婚姻篇、梦境篇、调适篇、障碍篇、治疗篇。内容丰富、方法实用,能带给大家朴实无华而心有灵犀的阅读感受,并带给每个人幸福美满、和谐圆通的人生。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选取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二十余篇,展现了英杰为人称道的英雄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崇高精神。故事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同时配有精美的插图,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适宜小读者阅读。希望这本小书能受到小读者的喜爱,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得到启迪和收获。
  • 超人特异(走进科学)

    超人特异(走进科学)

    《超人特异》内容主要讲述着一群在各个世界生活的人,他们与正常人有所不同,刺激着科学家们去解开它的神秘面纱。
  • 极品麻辣王妃

    极品麻辣王妃

    中华美女特种兵,意外穿越到大明成化年间。救太子,订婚约;寻古墓,上演古墓丽影;闹黑市,虎口脱险;惩贪官,救民于水火;调戏四大才子,建造军事强国;不管你是太子、公子,还是将军、侠客、小才子,通通给本宫洗白白等好了。惊险,刺激,轻松,搞笑,啼笑皆非,嬉笑怒骂,一代刁蛮性感王妃,带你闯荡,不一样的大明王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