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创造型人才都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好奇心,一是抗挫力。好奇心是创造力的发掘铲,抗挫力则将这柄铲锻造成钢。如何对待挫折,与其说决定于一个人的韧性,不如说决定于一个人的眼界。在一些人眼里,眼前挫折是跨越不过去的大山,是路的终点,在另一些人的眼里,眼前挫折不过是长路中的一点起伏,他们注目于长路真正的终点。前者给自己种种借口停下来,后者必然会找种种办法闯过去,而事实证明,未能伤害他们的一切都使他们变得更加强大。
困难是常态
把不幸的困难转变为幸运的契机,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最为可贵的天赋。希斯赞特米哈伊发现,他所采访的近百位高成就人士,在千差万别的性格中共享两种特点,一是对事物的好奇心,另外一个就是抗挫的能力。好奇心是挖掘真理发现机遇的锹,抗挫力却使这把锹百炼成钢,拥有这两个特点的人就能够推动人生不断向前掘进。
一些成功学的书,倾向于用打鸡血的方式,激励人们以顽强的耐力渡过人生中的难关,这种办法起效虽快,收效却无法持久,原因在于这些书从未触及事物的核心。研究扎克伯格这样的人,我们会发现他们对待困难的态度,全然不同于常人,他们不但不逃避困难,反而对其甘之若饴,甚至欣然欢迎困难。
走入Facebook南加州大街1601号的办公室,人们会发现办公室写着这样的标语:让失败来得更猛烈一些!
就拿2009年年初Facebook面临的一次危机来说吧。这一年的2月,Facebook对网站服务条款做了修订,最新条款规定:Facebook将获得“不可改变的、永久的、非独占性的、可转移的、经过完全支付的、全球性的授权”,以使用、保存及显示被上传到网站的内容。此前Facebook有这样一项条款“当用户不使用Facebook服务后,这一协议将失效”,如今这个条款被删除,这意味着,Facebook可以永久拥有用户的内容,即便用户从网站退出。
起初,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个新版规定,直到2月15日的下午,消费者联盟仔细分析了这项改动,并发表了一篇题为《Facebook新的服务条款:我们可以随意使用你的信息,永远都是》的文章,呼吁用户关注Facebook的新条款,文章声称“Facebook将能够以任何方式使用你上传到该网站的任何内容,无论你采取什么措施都无法改变这一点”,还建议用户“不要上传你觉得只是适合阶段性发布的信息,因为它们一旦发布,所有权就是Facebook的了”。
这篇文章一发表,就引起了众多主流媒体的转载,人们激烈地讨论这一问题,并质问扎克伯格,他怎么能够宣称自己拥有用户发在Facebook上的信息呢?他不能这么做。
一时之间,Facebook承受到了四面而来的压力,Facebook网站发言人澄清说,Facebook不会以违反隐私设置的方式来使用用户内容,比如如果用户将一张照片设置为仅与好友共享,那么Facebook决不会公开发布这张照片。扎克伯格也迅速做出了反应,他发表了一篇题为《Facebook的用户拥有并且管理自己的信息》的长文,文中说:“我们不会用你不希望的方式传播你的信息。”他解释,Facebook的政策和电子邮件服务类似,如果用户向好友发送一封电子邮件,那么用户的邮箱和好友的邮箱都将出现这封邮件,用户即便删除了自己的邮箱账号,好友邮箱里的那封邮件也不会受到影响。
但是这种解释却不能使人们信服,哈佛大学的互联网及社会研究中心专家表示,用户删除账号后仍能使用其内容,这在社会化媒体网站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他指出,MySpace、YouTube、Flickr和Twitter等社会化媒体网站都没有采用过这种做法。当用户不再使用这些网站时,用户对这些网站的授权也将终止。
与此同时,洛杉矶一位25岁的用户组建了一个名为“新服务条款反对者”的群组,该组组员迅速增长到10万,同时电子隐私信息中心和其他25个消费者保护组织也准备就此事向联邦贸易委员会提出投诉。
在对待用户反馈方面,扎克伯格是个从善如流的人,他很快就妥协了。发表文章的三天之后,他就在官方博客上宣称,Facebook将重启旧版服务条款,他还邀请Facebook的用户们加入一个新建成的公司群组,讨论服务条款应该怎么调整。他承诺说,以后修改条款时,将把相应草案在Facebook社区予以公布,让所有用户都参与讨论和投票,Facebook将参考用户投票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推行相应改革方案。在文章的结尾,扎克伯格以超出企业家的襟怀写道:“历史告诉我们,当决策者和受决策影响者之间形成公开、透明的对话时,国家的管理制度才能变得公正。我们认为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公司,历史也终将证明这一点,我们期待着与你们共同走向这一趋势。”
此后的几周里,Facebook信守承诺,邀请抗议群组的发起人帮助收集用户的评论。扎克伯格还宣布投票决定是否通过最新修改过的服务条款。66.6万用户参与投票,74%的人支持最新服务条款。“消费者至上”成员对此表示满意,互联网活动家也认可Facebook的态度。哈佛法学院教授乔纳森·兹特兰特意写了一篇文章,鼓励扎克伯格的做法。
扎克伯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很高兴事情的进展,他说:“我们要与他们清晰明了地沟通,这样会使我们保持诚信。”
这次事件是Facebook发展史上最重大的危机之一,扎克伯格用举重若轻的方式化解了危机,使Facebook的善意理念再一次体现出来,深入人心,而Facebook用户更是把自己看作Facebook的公民,增强了对网站的忠诚度。危机至此变成了契机,将事物向更好的方向引导。
这就是扎克伯格对待挫折的态度,它让我们再一次想起Facebook办公室墙上的那句话:“让失败来得更猛烈一些。”事实上,扎克伯格对待挫折、失败的态度,不是个例,很多高成就人士也是欢迎失败的。这些人的思维为何与一般人相差如此之大呢?是因为他们天天打鸡血针激励自己吗?当然不是,激进的状态无法长久保持。像罗永浩那样凭借一摞励志书坚持学英语一旦动念出去玩就读一段诸如“怕吃苦,吃苦一辈子”的励志名句而后羞愧不已号啕大哭跪在地上又撞墙又打滚又抽泣又流眼泪又冒冷汗最后冲进浴室冲个冷水澡再继续坐回书桌边学习的事情毕竟不能长期坚持。能够长期坚持的事情,内嵌着一种悠然平缓的节奏,源自对这件事情从本质上的把握。
高成就人士对失败有着独特的认识。失败也好,困难也好,说白了都是不确定的事情。身为人类,我们获得安全感的方式就是控制,我们竭力通过控制来消除不确定性。
为了控制世界,我们不惜破坏环境,期待某一天使人类的规则行于大地之上。那时候,我们拥有热核能,摆脱环境污染,可以变沧海为桑田,可以呼风唤雨,不再有冰雹,不再有暴雨,不再有干旱,不再有霜冻,地球上的一切都恰如其分,保持平衡。
为了控制生活,我们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发生,生活如同事先绘好的画卷,一点一点地平稳铺开,一旦碰到出乎意料的事情,我们就将其称为“挫折”、“失败”,并且哀叹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如意”这个词汇本身,就表明了我们对好事的概念,如我们所愿的,就是好的,不如我们所愿的,就是坏的。
但是,征服世界、控制生活,注定都将变成空想,我们所存身的这个世界,原本就由“不确定”来组成和推动。
我们感觉到生活正在失控,正在变得毫无头绪,几乎每一个时代的人都认为他的时代是不堪的末世,令人留恋的是消逝的年代。自周朝以后,中国人就养成了追慕古风的习惯,认为他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但是时光悠悠流淌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依然屹立如昔,只是像潮汐般起落有时罢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混沌科学家告诉我们:“我们生活的世界原本就是混沌的,时时刻刻充满不确定。人类憎恶混沌,杜绝混沌,大自然却最大限度地利用混沌来构建新实体,创造新事件。”
利用混沌进入新的平衡,在小小的烧水现象中得到体现。把盛水的平底锅放在火炉上,由于热水比冷水轻,我们会发现锅底的水上涌,锅面的水下沉,水流上上下下,就产生了混沌的竞争,也就是说水沸腾了。但是,把水加热到稍低于沸点的某个特定温度,变化就会产生,水自发地形成一种规则的旋涡。科学家把这个变化的时刻称为“分岔点”。到了分岔点,系统就会自动转化,水随机涨落所产生的反馈环会相互连接,产生一系列稳定的六边形涡旋。
分岔点相当于不确定事件,对于锅中的水来说,反馈环相连接的那一刻就是分岔点。对于弹球机中的弹球来说,它碰上的钉子就是一个分岔点。分岔点确实改变了事物的原有状态,但它没有带来破坏,反而使事物进入了一个新的稳定系统。
这种六边形的混沌组织在自然界中非常多见,如锅中的水、沙丘、雪地、云层等。
混沌科学家认为:“自然界的混沌规律同样可以用于人们的生活中,毕竟人类也没有独立于混沌系统之外。”我们全身遍布着混沌、开放的系统,例如随着每一次感觉的变化,神经元之间的细微联结也得到了改变,当你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你大脑中的神经元正在组成全新的联结方式。
基于此,混沌科学家认为:“离婚,挫折,一段自我怀疑的时期,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分岔点。”这种经历无疑是充满痛苦的,但它们却能让我们体验到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感受,最重要的是,它们能够把我们引导到新的生活道路。
诗人济慈就把进入混沌称为沉浸于怀疑和不确定性之中。高成就人士、艺术家都对不确定性持有开放态度,因为不确定性能够激发出新的组织,使我们的人生进入全新的轨道。
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在接受社会的调教。这种调教以毋庸置疑的口吻告诉我们,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我们逐渐形成思维定式,对世界有了一种预期。这种预期常使我们曲解世界,预期落空还会让我们感觉受挫。
但我们需要明白,这种预期是人类对一厢情愿的世界的描述,真实的世界奉行另外一套规律,不确定性才是它的主题。凯文·凯利认为,生命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它的不稳定性,而非它的稳定性,生命的密钥在于略微失调,而不在于中规中矩,几近坠落乃至混沌的运行状态确保了生命的增殖。
高成就人士就明白这一点,他们学会向生命中的“错误”、“困难”、“挫折”致敬,他们坦然对待这些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于他们而言,不是世界在难为他们,而是一个新阶段开始的契机。他们不仅不会抵制不确定性,还会包容它,利用它。
徐冰是留美近20年的画家,被美国人称为“伟大的艺术家”,不久前回到中国,担任中央美院的副院长。他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他对“困难”的全新阐释。
采访者问徐冰:“不管升学还是在美国,当所有的事情遇到困难的时候,您都是怎么面对的?”徐冰答:“其实我不太容易感觉到困难,因为我觉得任何东西都是正常的。但是人必须有困难,生活中必然有你没法不面对的东西,比如说在美国的时候,你可能会想家,或者说想北京,因为北京有一种氛围是会让人想念的。但是人其实有很多的方法,让一个东西转换成另一个东西,让你渡过去,比如说开车过一条山沟的时候,这条山沟很像香山这一带的感觉,我当时就可以感觉到我身处在香山,也就特别满足,就觉得此刻回到北京了。
“我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是一个工作非常努力的人,我觉得任何事情其实都没有什么了不起,你只是每天去工作。”
徐冰在美国办第一个展览的时候,曾经七天七夜没睡觉。他说:“像这种辛苦,我觉得没什么关系,而且其实任何生活或者任何状况,都是好的。”
混沌科学家认为:“很多艺术家都明白,为了具有创造性,他们必须使自己体会种种感觉,如匮乏、笨拙、敬畏、恐惧、失控等,这些不确定的状态会让新的形式和秩序源源不断地冒出来,人们对生命和生活的欣赏才会有开创性和创造性。”
不同领域的人对生活的深层次理解往往是相通的,仿佛有那样一个真理的世界,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抵达,只要你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深挖。徐冰以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的敏感悟到了不确定性的另类概念。他认为困难其实不是困难,只是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起伏而已。他说:“我觉得你把自己的整个生活和思维的节奏,包括生理的节奏和自然吻合起来,你就会获得自由。如果你跟自然和社会和周边总是憋着劲,或者用一种改造的态度去面对,你一定会遇到很多麻烦,或者说是不自由的。”
人类的主观世界充满着偏见,刻板的习惯、片面的看法,关于自我和世界的片面图景都在妨碍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然而我们对此毫无察觉,还在盲目地抵制着本该敞开胸怀去迎接的事物,使自己的人生徒增无谓的失落和抗拒。
我们真的需要一个没有压力的世界吗?有个故事说,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临死前不停祈祷,希望能去天堂。死后,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天堂般的世界,这里衣食无忧,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还不需要劳动。他欣喜若狂,感谢上帝对他的恩典。他吃啊玩啊,后来就产生倦怠和无聊,日子一天天过去,他越来越难以承受,于是去向上帝申请把他送到地狱,上帝对他说:“这里就是地狱。”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人类最大的诅咒,就是事事顺心如意,无须努力,最终导致希望破灭,再无奋斗之心。无难度的生活和机器人的生活没有两样,它只是一个失去了意义的生命。
“困难”真的是人生路上的拦路虎吗?人类发明的词汇,更像是囚笼,它使这个世界变得机械便于管理,却也使浑然一体的事物,变成分崩离析的概念,分处不同阵营,或者需要抗拒,或者需要迎合。正如徐冰所说,“人生中的所有事都是好的”,都是自然流变中的一个环节,只要如实面对,和它们相处,它们将把我们的人生引向宽广惊喜的未来。
如果你还是担心:如果不抗拒,它真的会把我带到新的境界吗?请看下面这个实验。
在田纳西州立大学的实验室里,生态学家皮姆和吉姆·德雷克随机生成了一个微观生态系统,以观察它的发展规律。他们把几十种单一水藻植株和微生物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和先后顺序放入一个大烧瓶。无人可以知道,这些随机生成的系统会不会稳定。皮姆曾以为,这些系统可能会无休止地徘徊,由一种状态转入另一种状态,永远都不会到达恒定状态。令人惊讶的是,这些随机的生态系统最后都能达到某种恒定状态。
对这种现象,凯文·凯利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你不介意获得的系统是什么样的,那么要获得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是很容易的。”
这与混沌学有相吻合之处,从完全的随机处入手,事物会逐渐聚合成某种更有条理性的东西。如果你不刻意抗拒,困境的出口将是全新境界,它也许不是我们事先预想的,却很可能比事先预想的更好。生活就是一个又一个出人意料的礼物。不要再揪着心,不要再小心翼翼地提防未知和未测吧,放下心来,对每个不确定因素敞开胸怀,让它们引领我们悠然向前!
以意义为明灯,涉过人生险滩
Facebook一路走来,时刻进步,不断变革,而它的每一次改动,都会影响上亿的用户,用户基数如此之大,以至于每一次用户的不满都会化为万丈浪潮,向扎克伯格席卷而来。就拿2008年的一次改版来说,当天共有超过一百万的用户联合签名抵制。上百个用户组走上街头,在巴黎,在伦敦,在人们所能想到的任何地方集会,抗议Facebook的改动,抗议队伍的激情和声势,如同在反抗一位专制帝王。
同样的阴云还时刻笼罩在扎克伯格身上,尤其在2008年,扎克伯格核心成员离职的消息不断传来,包括两个共同创始人和只工作了三个月的HR和CFO。媒体将矛头直指扎克伯格,媒体劈头盖脸地指责和怀疑他是不是还仅仅是一个25岁的孩子!
从年龄来说,扎克伯格就是一个孩子,他是如何处变不惊,扛过一次又一次质疑的浪潮的?扎克伯格的这句话或可作为解释:“开设一家像Facebook这样的公司,或是开发一款像Facebook这样的产品,需要决心和信念。所有值得做的事都是十分困难的。”换言之,是Facebook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促使扎克伯格愿意为了它受尽千般指责和委屈。
困难不是人生路上的拦路虎,而是把我们送往新的人生境界的台阶。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和自然和社会和周边憋着劲,不会以一种抗拒或改造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我们就能够把自己的节奏调整到与自然吻合起来,从而获得自由。这是我们处理自己和自己所生活的时代之间关系的一种智慧,是我们与环境发生一种合适的关系的智慧。
拥有这样的智慧,我们就能够把自己的精力解放出来,不再用于抗拒,但我们依然需要为自己的生命创造意义,对意义的追求如同一叶小舟渡我们穿越人生之海,抗拒对生命的彷徨和幻灭感。曾在纳粹集中营里度过两年艰辛光阴的维克多·弗兰克对这一点,有过深入骨髓的感悟。
弗兰克是维也纳医科大学心理精神病学终身教授,一生写有32部著作,先后被翻译成26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二战期间,他的犹太人身份使他被纳粹投入奥斯威辛、达濠等集中营。漫长的牢狱生涯,剥夺了他生命中的珍宝,双亲、妻子和哥哥不是死在牢营里,就是被送入煤气间,他只剩下妹妹一个亲人。
集中营里的其他人和弗兰克的境遇大同小异。囚禁在铁网中的生命得不到丝毫慰藉,也感受不到希望的光照,这样惨绝人寰的境地里,还有什么能够引燃一个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向往呢?心理医生对人性的好奇,使弗兰克把集中营当成了一个大的实验室,他细致地观察着绝地之中的人们最真实的反应。
他发现了苦难和快乐对人心境的影响。打个比方,苦难或快乐如同流动的气体,往一间空屋里注入一定量的气体,无论房间多大,气体都会均匀地分散在整个空间。还可以用烛光来比喻,一支小小的蜡烛可以点亮整个房间。人们遭受的苦难,不论大小,都会占据人的整个心灵和意识。同理,人们感受到的快乐,不论大小,也都会让整个心房亮堂起来。一件平常的挫折顿时会让人内心布满阴霾,一件平常的乐事也会带来极大的快乐。
那么,人对苦难和快乐的感受依赖于什么呢?是否我们只能做周遭事件的被动承受者,任凭阴云阳光来来去去,占据我们的内心?确实有那么一种理论,试图让我们相信,人不过是诸多环境因素和条件因素的产物。难道人真的只是这种偶然因素的产物吗?
集中营生活却让弗兰克得出不同的结论,他认为人完全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有人会走遍一所所监房安慰难友,有人会把最后一口面包让给其他囚犯。这样的人可能为数不多,却足以证明,在人的所有身外之物都被剥夺的时候,人的最后自由,也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选择自己道路的自由,是无法被剥夺的。
生活就是由选择组成的,无数次的选择使我们在辽阔的原野中趟出了自己的路径。选择是否屈服于环境,选择是否把自己塑造成典型的囚犯,都取决于人们的内心。看起来,睡眠不足、食物短缺、精神压力都可以导致囚犯做出某种反应,但是归根结底,囚犯究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他的内心来决定的。
弗兰克认为,从根本上来说,即使身在集中营,人依然可以选择自己在精神和心灵上成为什么样的人,选择保持自己的尊严。对于这样的少数人来说,苦难意味着什么呢?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这样回答的:“只有一件事让我感到害怕,那就是不配承受苦难。”
弗兰克亲眼目睹过许多英烈,他们的行为证明,人不会丧失最后的心灵自由。苦难让他们的内心世界得到升华。生活在需求轻易得到满足的社会中,人们内心的韧性往往没有被激发出来,他们最常见的一个心理,就是轻视自己的承受能力。心理学家曾经探讨,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原因不在于压力的大小,而在于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处于萎缩状态。生活太简单,承受能力反而差,一片阴云暂时盘踞心空,也会让他们感受到无尽黑暗的地狱般的痛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都市,去野外远足,攀岩,骑行西藏,驱动他们去艰难环境中磨砺自己的,是一种拓宽心灵空间、增强承受能力、锻炼主动性的欲望。
集中营里的事迹说明,纵然环境和条件对我们有百般的限制,人类依然保有选择的自由,即便身外环境严酷逼仄到极点也不例外。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善用这宝贵的自由,塑造独属于我们的人生呢?
我们常常会问:“活着有什么意义?”古今中外,无论是哲学家,还是思索过生活的平凡人,都向自己发出过这样的疑问。弗兰克却认为,这种发问本身就不够明智。真正重要的,不是生活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而是我们如何赋予生活意义。我们必须停止追问人生的意义,人生每时每刻在向我们发问,我们需要真诚回答它的发问。
我们的回答,必须不是高谈阔论,也不是苦思冥想,而是正确的行动。我们要运用自己的自由,承担起寻找人生意义的责任,并完成人生不断赋予我们的使命,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人生的意义有大有小。对弗兰克来说,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活着走出集中营,把他在这里得到的人生感悟写出来,普及于人群,帮助人们认识到生命的真谛。对一个狱友来说,他的人生意义是,他心爱的孩子在另一个国家等待他归来。而另外一个狱友是一个科学家,他曾撰写了一系列的著作,有些著作仍等待着他去完成,他的工作没有人能够替代,就像没有人能够替代孩子慈爱的父亲。
弗兰克认为,正是这种独特性,使一个人在这世上有了不可替代的意义,这种独特性与人类的爱有关,也与创造性活动有关。一旦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是无可替代的,他就会萌发对自己存在的责任。为了履行这责任,他心甘情愿地承受所有苦难。
弗兰克认为:“人需要的不是一种无焦虑的状态,而是为了一个有价值的目标所做的努力和斗争,他不需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排遣焦虑,而是呼唤一种等待他完成的潜在意义。”
弗兰克清楚地记得,1944年圣诞节后的一个星期里,集中营囚犯死亡率高于以往任何时期。主治医生认为死亡率上升的原因不是艰苦的劳动条件,不是恶劣的伙食供应,也不是传染病的流行,而是因为失望。大多数的囚犯始终怀抱天真希望,以为到了圣诞节就能回家了。谁知圣诞节一天天临近,回家的消息还是没有传来。他们逐渐失去希望,陷入绝望,身体的抵抗力大大下降,许多人就这样死亡了。如果要恢复集中营囚犯的内在力量,就必须为他们指明未来的目标,以鼓起他们的勇气。
尼采曾说过,知道“为何”活着的人几乎能够忍受任何“如何”。不知道人生意义的人,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看不到前路的人,会颓废消沉,自暴自弃,丧失继续前进的欲望,唯有意义才能激发出人们活下去的动力。
意义就像对岸的明灯,指示人们涉过苦难的滩涂。如果人生真的有其意义,那么受苦也必定有其意义。因为受苦就像命运一样,是人生无法消除的一部分,它使人生变得完整,承受苦难,使一个人有充分机会深化人生意义。身临逆境,是保持勇敢、尊严、无私无畏,还是保全性命,忘却尊严,沦为动物,人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是利用逆境试炼自己的心灵,还是被逆境击垮,如何抉择决定了一个人是否配去承受困难。
要帮助囚犯摆脱沮丧的心理,就要为他们指明今后可以追求的目标,使他们萌生精神力量,重新振作起来。事实上,有些囚犯就在主动地寻求人生目标。这是人的特性,人靠着对将来的指望而活,挽救囚犯就要让他们意识到人生对他们还有指望,未来还有些事情正指望着他们。
对意义的渴求,存在于生活的时时刻刻角角落落,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们,同样需要意义来唤醒生命的动力。如果你还在追问人生的意义中彷徨,就要彻底改变观念,停止追问人生的意义,承担起赋予人生意义的责任。
如今,随着Facabook的发展,扎克伯格越来越为人们所了解,萦绕在他身上的猜疑逐渐淡去的时候,迷雾里走出来的是出奇强大的扎克伯格和Facebook。Facebook的发展不但没有停步,而且从来没有那么快过,和它一同前进的还有扎克伯格。扎克伯格和他的网站应验了尼采的那句话:“凡是杀不死你的,都将让你变得更强大!”
用优势反驳灾难思想
一个大写的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全然地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的人,是力量强大的人,就像扎克伯格,因为每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能力的时候,他会同时感受到自己的能量。能力强大,能量汩汩而来,强大的人格于是得以抵御外界的风雨和内心的阴云。
诚如弗兰克所言:“人类需要的,不是一个没有挑战性的世界,而是一个值得他去奋斗的目标。我们需要的,不是排除麻烦,而是发挥我们真正的潜力。”只有通过发挥潜力,我们才能够实现人生的意义。
世界是一个运转不停的巨大有机体,我们要想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就必须把自己变成这个有机体里有用的环节。徐冰是这样解释的:“你必须有智慧、有方法来与环境发生一种合适的关系。”他认为,每个人都有长处,我们必须学会把自己的局限性转化为有用的、别人没有的、唯独我们有的一种营养和材料,或者把它转化为我们的一种力量和元素,帮助我们去工作,去生活。
在发挥潜力的过程中,我们就在不断地建树自我,自我强大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就不再介意外在的评价,也不会担心莫测的未来。这是积极心理学抵御灾难思想的一种对策,积极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认为人类可以利用发挥优势来反驳灾难思想。
他认为,如果我们的优势发展得很好,就可以帮助我们对抗自己的缺点,充当抵挡挫折和不幸的缓冲器。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所谓的幸福,就是找出你的优势并发挥它。
积极心理学所说的优势,区别于天赋。天赋包括美貌、乐感等等这些先天就有后天难以改变的事物,而且和道德无关,优势则不然,优势指的是后天可以培养的道德上的特性。
就像曾国藩通过每日自省严格要求自己,从一个平常人变成圣人一样,勇敢、公平、仁慈等优势即使没有很好的基础,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构建出来。持之以恒的练习可以使它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美好的愿望,做慈善可以帮助别人,同时它能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即便日常生活中小小的善行,也会让我们感觉良好。捡起路人掉在地上的钱包交还给他,向路边弹吉他的流浪艺人的盒子里丢一些钱,这些行为都会让我们心底泛起一种甜蜜的感觉,我们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并为此感到骄傲。
塞里格曼总结了24种跨文化的优势。头十一种属于智慧与知识范畴,包括好奇心、喜爱学习、判断力、创造性、情商、洞察力、勇敢、毅力、正直、仁爱、爱与被爱的能力。正义范畴的优势是公民精神、公平与公正、领导力。节制范畴的优势包括自我控制、谨慎、谦虚。精神卓越方面的优势有:对美和卓越的欣赏、感恩、希望、灵性和信仰、宽恕与慈悲、幽默,最后是热情。
塞里格曼建议人们在这些优势中选取自己最突出的五个优势,他认为,这五个优势塑造了真正的你,虽然有那么一两项不够如意。拿他自己来说,他的优势是热爱学习、毅力、领导力、创造力和灵性。其中四项代表了真正的他,领导力却不是,他有能性做一个相当不错的领导,但他本身却不喜欢去领导。被迫去做领导工作,总是让他筋疲力尽,终于做完事情可以回家时,他才会感觉好开心。
我们若想拥有更成功的生活,一个秘诀就是尽可能在生活的所有层面施展真正代表自己的优势。
什么样的优势是真正代表自己的优势呢?看看这些标准:这是真正的我,我感觉到真实感和拥有感;当我展现某个优势的时候,尤其是第一次展现这个优势的时候,我会很兴奋;刚开始练习这个优势的时候,进展迅速;会不断学习新方法来加强这方面的优势;渴望寻找别的方式来展示这个优势;在展现优势时有一种必然如此的感觉;运用这个优势,我的情绪会越来越高昂而非越来越疲惫;我的个人追求目标是围绕这个优势的;在运用这个优势时,会感觉到欢乐、热情高涨甚至狂喜。
你的优势只要符合上面一个以上的标准,就是突出的真能代表你的优势。每天尽可能在最多的场合展示这些优势,你将感受到最多的满足和真正的幸福。
走出过去的迷局
扎克伯格信奉黑客文化,而黑客象征着永远向前,绝不固守旧我,也不会浪费时间为过去悲哀,从过去的土壤中撷取经验的花朵之后,就匆匆前行,不会黏滞于过去。这种积极的过去时间观是防御痛苦侵袭的最佳避风港。
人类的痛苦多源于对过去负面记忆的执着,有一句格言是这样说的:“尽情地享受生活,好像你已经获得再生。”无论经历过怎样惨痛的遭遇,只要把它当作包袱卸在路边,从此一身轻松专注于今天,奔向未来,可以想见,人生将再度恢复轻盈的活力,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一件事啊。
生而为人,一路走来,没有人能够避免风霜刀剑,时代骄子扎克伯格也未能幸免。但扎克伯格做到了把过去轻轻放下,着眼于现在和将来,过去的记忆丝毫没有打扰他的内心。但是在我们的身边,却有很多人,迟迟走不出过去的阴影。
是什么造成这两类人的不同心态呢?心理学家津巴多认为,是时间观。时间观念是我们每个人对于时间和过程的一种无意识的个人态度,这种时间观,会支配着我们的每一个决定,用一种时间观看待世界可能会导致挫折,用另一种时间观看待世界则可能会走向成功,只是我们对此毫无意识。
他把时间观分为三种:过去时间观、现在时间观和未来时间观。这三种时间观又可细分为六种:消极的过去时间观、积极的过去时间观、宿命主义的现在时间观、享乐主义的现在时间观、未来时间观和超未来时间观。
最佳的时间方案是,积极运用过去,适度思考未来,适时享受现在。积极面对过去,我们知道自己来自何处,思考未来,赋予我们一双翅膀,接近新的目标,迎接新的挑战,而适当地享受现在,则使我们能够开放感官享受,补充能量,认识自己,接触新人新事。
但生活中的我们,也许从未调校到最佳的时间观,不经意间就陷入错误的时间观。时间观的偏差,会让我们陷在生活的缝隙中,难以前进,影响我们的生活整体质量。就拿沉溺于负面过去的人来说,他们秉持的是消极的过去时间观。消极的过去时间观,使人一门心思记着过去那些不快乐的事情,他们容易怨恨、抑郁、自卑。持有积极的过去时间观的人,并非没有经历过消极的事件,只是他们选择留下了愉快的记忆,他们会更快乐、更健康、更成功。
心理学家已经证实,我们的记忆非常容易出错。我们以为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也许从来没有发生,更别说那些难以重现的细节。即便过去充满坎坷,也不代表现在或将来我们将继续那样的经历。
曾经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马丁·塞里格曼曾说,“我认为童年的事件被高估。事实上,我认为过去的历史大体上是被高估了。我们很难发现童年发生的事件对成年人的性格有任何微小的影响,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过去发生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有决定的作用。”
事实上,我们高估了过去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力。是的,每个人都会被他的过去影响,但过去的事件并不会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对已过去的事件的态度比事件本身的影响更大。
如果你担心消极的过去会影响现在,如果你还在为昨天的受挫而伤神,这种说法足以将你的心灵解放出来。过去无法决定今天,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思路来改变看待这些事件的方式。
释放过去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无辜承受的伤害更是令人难以释怀,有些人会这样想。说到伤害,纳粹集中营的伤害是最无法原谅的吧,即便这样的伤害也是可以被卸下的。
伊迪·艾格尔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68岁的她看起来愉悦、平静,她对自己的学生说,变老也可以成为一种乐趣。生活中的一切内容,在她看来都充满趣味,拥有这样一颗丰盈生动的心,不是因为她从未遭受挫折,而是因为她善于对过去释怀。16岁那年,艾格尔连同母亲和妹妹被送往集中营。兵营、毒气室,活生生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化作一股青烟。艾格尔从未和别人透露过当时承受的痛苦,反复的诉说只能不断地提醒和加固过去的痛苦,使其穿透时间渗入现在的生活中,腐蚀现在的快乐,这就是为什么祥林嫂越是不断地唠叨过去就越是深陷痛苦之中。艾格尔的做法可以作为所有人的典范:重新建立、重新解释过去。作为心理治疗师的她,用这种方法,使那些曾遭受过痛苦的人解脱并幸存了下来。她说:“我只为生活,不为死亡,尽管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
如何重建过去,心理学家的建议是,在一张纸上,列出和消极情绪相关的事件,如内疚、惭愧、耻辱、伤心、害怕等,然后对这些事情重新评价。以往我们评价这些事情一般是从消极的角度出发,现在我们则要找出其中的积极信息。比如,以往我曾经历过这样的挑战,以后我也将赢得挑战。经过这样的积极重建以后,我们还要问它们会怎样影响未来,依然是从积极的角度出发,记住当时的教训,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或者再遇到类似情况时采取明智的解决办法。
经过这些步骤,我们就完成了对过去的积极评价,过去就不再成为我们的包袱,反而会向我们传递智慧和勇气。之后,我们还需要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天写一张感恩单。每天晚上临睡前,回顾这一天值得感激的事情,将它们写在纸上。
通过感恩,我们不再纠缠过去错误的人和事,并培养对目前生活感到满意的心态。
感恩会给人的精神和健康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心理学家麦卡洛和埃蒙斯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们将一个由200名学生组成的班级分成三组。第一组为感恩组,这个组被要求回想并写下过去一周中所发生的值得感谢的事情。第二组为争论组,他们需要写下过去一周里发生的五次争吵。第三组是客观组,他们被要求写下过去一周里五件产生影响的事情。试验的时间是九周,被试者还要相应地记录他们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对社会支持的反应、锻炼的时间、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
九周之后,研究人员发现,感恩组的学生感受快乐的时间最多,比另两组的人生理疾病更少,花在锻炼身体上的时间也最多,积极情绪更多,对生活更为满意,和别人的联系更多,对即将到来的一周有着更乐观的估计。此外,他们的睡眠时间更多,起床后也更加清醒。
对我们来说,连续在每晚列感恩单,我们会变得越来越积极,越来越能够摆脱过去的缠绕。改变也许不会立竿见影,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耐心,但是相信只要坚持,我们一定能够改变。当改变真正发生的时候,我们不仅会甩下过去的包袱,还会养成从所有的事情中寻找积极面的习惯。遥远的过去的伤害,切近的过去的挫折,都将成为为我们提供智慧、激发勇气的事情。这时候,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更加积极的方向,我们的生活轨道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改变。
培养未来导向
扎克伯格的同事形容他总是致力于做接下来要做的事。大部分人都会为自己的事业设定奋斗积累期和里程碑,达到某个里程碑后,可以稍事休息庆贺,从而获得一些满足感和征服感。但这一切对扎克伯格而言好像是不存在的。
从同事的描述和扎克伯格的表现来看,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未来导向人士,即持有未来时间观的人。在前一节我们讲过,最容易被过去的苦难所羁绊的,是持消极过去时间观的人,那么最不容易为苦难羁绊的是哪种时间观的人呢?就是持未来时间观的人。
未来导向的人,很少感到压抑。注目于未来,他们自然容易摆脱过去。心理学家指出,女人比男人更容易感到压抑,因为大部分女人更容易对过去的痛苦经历耿耿于怀。研究表明,大多数女人在互相分享情感问题的时候,会使痛苦的回忆越发深刻难以淡化。而那些持有未来时间观的女人却不是这样,她们既不会对过去耿耿于怀,也不会向别人发泄自己的情绪。研究表明,这样的女人感到压抑的时间相对较少。
对未来导向的人来说,过去是一个仓库,里面收藏着经验和教训,从经验和教训中汲取到智慧之后,他们就会继续前行。他们善于摆脱过去的苦难,也善于承受当下的艰辛,因为未来是从希望、期待和渴望中孕育出来的,对未来的期待,使他们愿意在此刻就付出努力。即便这种努力需要他们付出辛苦和自律。
当过去导向者沉溺在对过去的悲叹或留恋中的时候,当现在导向者逃避辛苦,沉浸在性、毒品等易得的诱惑中的时候,未来导向者却在努力工作。他们在未来更大收益和现在满足感之中选择未来,用现在的努力换取未来的成就。如果说及时享乐的现在导向者用身体生活,未来导向者则用大脑生活,他们想象着未来的奖赏、更完善的自我,并为此而奋斗。
心理学家曾经对旧金山流浪者之家的50个流浪者做过调查和采访。他们发现,这50个流浪者里,也有未来导向者,他们或因离婚,或因疾病,或因失业在追求未来的道路上失败。但是,即便流浪街头,他们也不会浪费时间,很少变得消沉,他们会寻找机会工作,这使他们很快就离开流浪者之家。50个人里的现在导向者情况却大不相同,他们都是看重眼前利益的人,他们会浪费更多的时间看电视,吃喝玩乐,虚度光阴,相比之下,他们会更久地滞留在流浪者之家中。
注目于未来的人知道,为了更好的未来,自律和磨难都是必要的。英国曾开展了一个“首次数学”项目,招募剑桥大学的高才生到条件艰苦的学校教两年书。这两年,他们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如工作压力大、教学资源少、学生学习兴趣弱,许多年轻的老师都因坚持不到最后而辞职了,留下来的据调查大部分都是未来导向者。他们留下来的动机都与未来有关,这份工作能够提高他们的经验、技巧,并且增加简历的分量,为日后进入更大的平台做准备。意识到这一点,大学生们愿意面对他们从未面对过的艰辛环境。
非未来导向的人,容易把眼前的一点挫折看作整个事业的终点,未来导向的人却能够绝地重生,把常人眼中绝望的终点变成新辉煌的起点,他们把自己的精神韧性拉升到极致,放射出生命的夺目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