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戏真做,灵活应对“真假公子”案
人一生中,需要解决的事情有很多,有时会面临在多个目标中周旋的情况,如何确定哪个是最主要的目标,哪个是次要的,哪个是无关紧要的,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只有运用博弈思维确定了最主要的目标,相应调整自己,才能让自己投入最主要的精力和时间去实现这个目标。博弈听起来高深莫测,但是内容还是很好理解的,那就是每个博弈者在决定采取行动时,不但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而且要考虑到自身的决策行为对其他人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其他人的行为对自身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的过程。也就是说,要在对方采取何种策略的估计基础上选择自己的恰当策略。
人生充满博弈,若想在复杂的社会中做一个强者,就必须懂得博弈的运用。
海瑞当知县时期,正是嘉靖的宠臣严嵩当权时期,严嵩权倾天下,海瑞的顶头上司浙江总督胡宗宪,是严嵩的同党,胡宗宪仗着自己有后台,到处敲诈勒索,谁敢不顺他心,谁就倒霉。
有一次,胡宗宪的儿子带了一大批随从经过淳安,住在县里的官驿里。在淳安县,海瑞立下一条规矩,不管大官贵戚,一律按普通客人标准招待。胡公子养尊处优惯了,看到驿吏送上来的饭菜,认为是有意怠慢自己,气得掀了饭桌,喝令随从把驿吏捆绑起来,倒吊在梁上。驿里的差役赶快报告海瑞。海瑞知道胡公子招摇过境,本来已经感到厌烦,现在竟吊打起驿吏来,就觉得非管不可了。海瑞听完差役的报告,装作镇静地说:“总督是个清廉的大臣。他早有吩咐,要各县招待过往官吏,不得铺张浪费。现在来的那个花花公子,排场阔绰,态度骄横,不会是胡大人的公子。
一定是有坏人冒充公子,到本县来招摇撞骗。”说着,他立刻带了一大批差役赶到驿馆,把胡宗宪的儿子及其随从统统抓了起来,带回县衙审讯。一开始,胡公子仗着父亲的官势,暴跳如雷,但海瑞一口咬定他是假冒公子,还说要把他重办,他才泄了气。海瑞又从他的行装里,搜出几千两银子,统统没收充公,还把他狠狠地教训一顿,撵出县境。等胡公子回到杭州向他父亲哭诉的时候,海瑞的报告也已经送到巡抚衙门,说有人冒充公子,非法吊打驿吏。胡宗宪明知道儿子吃了大亏,但是海瑞信里没牵连到他,如果把这件事声张出去,反而失了自己的颜面,就只好打落门牙往肚子里咽了。
在这件审讯上司“假公子”的事件中,海瑞掌握了博弈的主动权,因为胡公子把事情闹得太大,到了非处理不可的地步,所以在是处理还是睁只眼闭只眼的选择中,海瑞只能选择处理。好在他机智地把握了一个前提,就是一口咬定上司是好人,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此人招摇撞骗,绝非上司公子。这实际上也是设计了一个难题给上司:承认他是自己的儿子,损伤自己的威严;不承认他是自己的儿子,伤害了儿子的利益。好在这位胡总督是一位丢车保帅的高手,两相权衡,反正海瑞已经该打的打了,该没收的没收了,儿子的利益已经受到损害,也就假戏真做,把真公子当假少爷给处理了。可以说,海青天把握了官场上文人“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即贪污归贪污,表面文章还得做的心理,在与上司的这场博弈中,选择了点到为止,双方都能接受的均衡点,因此,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天地之间有一张极大的棋盘,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是一名棋手。人生中的每一种行为都是在这张看不见的大棋盘上布一颗子,精明慎重的棋手善于揣摩,走出变化万端的棋局。人生也正如一盘棋,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在现代社会,不懂得博弈论的人,就像夜晚走在陌生道路上的行人,永远不知道前方哪里有障碍、沟坎,只是一路靠自己摸索下去,将成功、不跌倒、不受挫的希望寄托在幸运、猜测及有限理性上。而懂得博弈论并能将这种理论运用娴熟的人,就仿佛同时获得了一盏明灯和一张地图,能够看清脚下和未来的路,掌握前进的主动权。
灵活博弈,泥土也能变黄金
懂得利用博弈思维的人都是主动思维的人,他们不是等到任务到了,问题来了或矛盾出现了,才去思维,而是时时处处都在思维。因为他们的思维细胞一直活跃着,所以可以随时捕捉最新的思维素材,并进行最快速的思维加工,抢在他人之前产生创意,因而先机往往会首先注意到他们。
小刘大学毕业后去南京找工作,整个求职过程都不顺利。就在他准备离开南京时,机会却来了。
一天,他在市内闲逛,看到一位大妈把一盆花扔进了垃圾桶里。“好好的花为什么扔掉呢?”他走过去问。大妈无奈地说:“养久了,花盆中的泥土越来越少,只能扔啊!”“那您为什么不放点泥土进去呢?”“城里哪儿能轻易找到泥土!得跑到郊区才有呀!”小刘说:“您这花扔了多可惜,我住的地方有泥土,我给你送点泥土来。”大妈听了很欣喜。
第二天早上,那位大妈果然在原处等小刘。见他真带去了泥土,大妈连声道谢,并且付给他10块钱。
南京的泥土竟然这么值钱!小刘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于是,每天一大早他就装上一大袋泥土,到大街上或居民小区叫卖。但几天以后,他失望了:根本没有一个买主。他想了好几天,终于弄懂了一件事:只有养花的人才会买泥土,而他们一般都把花放在阳台上,如果先在楼下观察谁家的阳台上摆了花,再向这户人家推销泥土,不就省劲了吗?有了这个主意,他又背起泥土出发了。
果然不出所料,通过这次推销小刘挣了30元钱,他一方面为自己的创意欣喜,一方面也感慨万千,毕竟30元钱实在太少了。
为什么买泥土的人那么少呢?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呢?为此,他特意询问了一个以前买过他泥土的老人。老人说:“小伙子,你卖给我们的泥土里没有什么养分,时间一长,花就又枯了。你说大家还会买吗?”他这才明白泥土里还有学问呢!
找到原因后,他立刻就去书店买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学习。他这才知道,原来花盆里的土要加一定比例的肥料。看了好几天,他慢慢摸索出用肥的门道了。接着,他特地买了一些包装纸将泥土包装好,注上“高肥花盆土”的字样,然后再去兜售。这样一来,他所卖泥土的价格相对于以前提高了几倍,买泥土的人却比以前多了很多。到了月底,除了肥料、生活费等一切开支,他净挣了3000多元钱。
几个月后,他接到的订单又多了起来,有时候一天能挣500多元。为了进一步扩大业务和稳住顾客,他租了一间民房作为自己卖泥土的基地,并在泥土的配方上下足了工夫。他先后推出了甲类、甲类A级花盆土等多个品种,分别标明富含钾、磷、氮等元素,适用于种植月季、菊花等不同的花卉。他还聘请了一位农科院的技师做顾问,为养花人解决实际问题。后来,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就雇了一名员工,表哥也过来帮他的忙。
有一天,表哥告诉小刘,朋友所在的那家酒店要在大门口和大厅里摆很多花,可能需要一大批花盆土。小刘听了眼睛一亮:自己以前只知道把花盆土卖给居民,从来就没想过卖给一些单位。如果能把泥土推销给单位的话,一次卖出的花盆土就是一大批,这样不是更赚钱吗?于是,他立即和表哥一起去洽谈这项业务。因为彼此比较熟,生意一谈即成。事后一算,仅这一项业务就赚了1万元。
这件事对小刘的触动很大,他决定把大部分的精力转向一些大单位,把普通居民这一块交给表哥操作。这样一来,他的营业额比以前增长了许多倍。有一次,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一次性在他那里买了5万多元的泥土,他除掉成本开支足足挣了2万元。
泥土里刨出了黄金,在小刘这里变成现金,推销泥土这种人所未闻的生意竟让小刘赚得盆满钵溢,他这种遇事勤于运用博弈思维的做法值得我们效仿。眼光和智慧千万别被旧有的观念束缚,当面对一个难题时,要积极地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难题的最佳办法,这样,你才有机会把握住博弈成功的契机。
成功者总是走在别人前面。有时,比别人多想一点,创意比别人的新颖一点,你就能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机会,成就别人梦想不到的事业。所以,千万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创新的机会,运用所学,勤于思考,付诸行动,你终有所成。
以小搏大,“炒”出个人最大价值
在一个凸显自我价值的时代,运用博弈技巧彰显自己的价值和突出自己的地位,是人生的大学问。
战国时,齐王听信谗言,认为孟尝君的名望高过自己,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于是罢免了孟尝君的职位。孟尝君的门客知道了这个消息,纷纷离去,只剩冯谖一个人。
冯谖对孟尝君说:“请派我到魏国去,我一定有办法让你重新受到国君的重用,增加封地。”
于是孟尝君备好礼物,派冯谖去魏国。
来到魏国,冯谖对梁惠王说:“天下的游士驱车入魏,都想使魏国强盛,使齐国削弱;而驱车入齐的都想使齐国强盛,使魏国削弱。这是因为魏齐两国势不两立,谁能称雄谁就能拥有天下。”
梁惠王听了,问道:“那么怎样才能使魏国称雄呢?”
冯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进一步问道:“大王知道齐国罢免孟尝君的事吗?”
梁惠王说:“知道。”
冯谖说:“辅佐齐国使之在天下举足轻重,都是孟尝君的功劳。现在齐王听信别人的谗言,罢免孟尝君,孟尝君心中怨恨,一定会背叛齐国。如果他能投奔魏国,齐国的人心自然随之倒向魏国,齐国的国土就在您的掌握之中了,岂止是称雄而已?大王应该赶快派使者带着厚礼,去迎聘孟尝君,千万不要错失良机。否则,如果齐王醒悟过来,再次重用孟尝君,那么魏齐两国谁能称雄天下,就未可预知了。”
梁惠王听了很高兴,当即派出十辆车,载着百镒黄金去齐国迎聘孟尝君。
冯谖辞别梁惠王,先行赶回齐国,游说齐王:“天下的游士驱车入齐的,都想使齐国强盛,使魏国削弱;驱车入魏的,则想使魏国强盛,使齐国削弱。这是因为齐魏两国势不两立,一旦魏国强盛,齐国就会因此削弱。现在我听说魏国派遣专使,带十辆车,载着黄金百镒来迎聘孟尝君。孟尝君不去魏国就罢了,一旦他去辅佐魏王,天下人都会归附于他。到那时魏国强盛,齐国削弱,齐国的临淄、即墨地区就危险了。大王何不在魏国使者到来之前,恢复孟尝君的职位,增加他的封邑,向他表示歉意呢?这样做,孟尝君一定会欣然接受。魏国再强大,又怎么能强请别国臣子去当丞相呢?”
齐王说:“你说得很有道理。”他当即召见孟尝君,恢复原来的相国职位和封地,还增加1000户封邑。魏国使者恰好在这时来到齐国,听说此事,只好无功返回。
门客冯谖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魏王派出十辆车,又载百镒黄金去迎聘刚刚被齐王解除相国职位的孟尝君,之后,冯谖又去面见齐王,报告魏王要重用孟尝君的事情,同时劝说齐王恢复孟尝君的职务。这是一种策略,用现代的话说,冯谖必须先把已经下野的孟尝君在魏王那里“炒”起来,给齐王施加压力,让齐王认识到孟尝君的价值,这样,齐王才能再度起用孟尝君。
适当地运用以小搏大的炒作技巧,在人才竞争的社会里还是有必要的,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简捷而高效的手段。如果四两拨千斤用得恰当,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