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的激励模式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其中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实施是联想创造奇迹的一个秘方,联想集团始终认为激励机制是一个永远开放的系统,要随着时代、环境、市场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首先表现在联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激励机制,对于80年代第一代联想人公司主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物质生活基本满足;而进入90年代以后,新一代的联想人对物质要求更为强烈,并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从这些特点出发,联想制定了新的、合理的、有效的激励方案,那就是多一点空间、多一点办法。根据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特点建立了激励多条跑道:例如让有突出业绩的业务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比他们的上司还高许多,这样就使他们能安心现有的工作,而不是煞费苦心往领导岗位上发展,他们也不再认为只有做官才能体现价值,因为做一名成功的设计员和销售员一样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样他们就把所有的精力和才华都投入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中去,从而创造出最大的工作效益和业绩。联想集团始终认为只激励一条跑道一定会拥挤不堪,一定要有多条跑道,这样才能使员工真正能安心在最适合他的岗位上工作。其次是要想办法了解员工需要的是什么,分清那些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那些是主要的和次要的;那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和是今后努力才能做到的。总之,联想集团的激励机制主要是把激励的手段、方法与激励的目的相结合,从而达到激励手段和效果的一致性。而他们所采取的激励的手段是灵活多样的,是根据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制度,而决不能是一种制度从一而终。
[巧手点金]
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企业根据自己的背景和特色,从多角度多层次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使每一个层面的员工都受到激励,就一定会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技巧3:因人设岗:让员工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经典回顾]
在越来越倡导“精简机构”、“减员增效”的今天,“因人设岗”几乎成了人力资源领域的禁忌,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事务操作,几乎很少有人触及。
其实“因人设岗”并非“洪水猛兽”,如果运用得当,将对集聚、保持和发展优势人力资源,增强企业核心能力发挥巨大作用。
在大多数情况下,组织机构臃肿、人员冗余,并不是因为“因人设岗”造成的,有时恰恰相反,是因为过分从组织流程、工作性质、部门分工等因素出发,缺乏对具体人力资源的分析,从而形成不合理的工作分析和职位描述,导致岗位设计泛滥,并且限制了人才的充分发展。
[案例分析]
东湖集团是湖北境内的一家较有影响的啤酒生产企业,到2001年为止,已在全省先后设有五个生产厂。2001年,东湖集团又买下了湖北某市的一条啤酒生产线,实施改建并成立了分公司。收购后,所有人事安排都由东湖集团自主安排,这对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层来说,压力似乎要小了许多。很快,由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牵头拟出了新厂的人力资源规划,从组织架购来说,此次基本上是套用了其它五个分公司以往的作法,部门设置、岗位设计、人员规模等都没有太多变化。但这一规划却遭到了以董事长为代表的董事会的质疑:一是本次收购成本已隐含了对原厂职工的安置费用,如何从人力资源规划中将这部分成本节省下来,这是基本前提;二是要显示分公司今后赢利及发展的特点,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是否可以有新的思路,如:人力成本能否从一开始就保持最低。虽然只有两点,但成了HR部门的一项艰巨而持久的课题。因此,结构精简,人员精干,成了分公司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
在如何精简组织结构和人员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现分公司管理部唐经理的职位设计与任命过程,分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仍实行优先从集团成员中委派的方式,唐经理原是东湖集团的人力资源高级主管,在委派中,通过集团管理层和唐的沟通得知,他很愿意去尝试分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这一职位,但他还是有些顾虑:一是分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职级和报酬比他现在职位超出不了多少;二是分公司无论是从个人能力提升还是发展机会等方面来说,可能还比不上在集团总部。管理层在综合考虑唐的这些顾虑后,也对他的资质和能力作了全面分析,唐经理在集团工作近十二年,并且已取得MBA学位。对他在集团近十二年来的工作成绩及表现,管理层也作了详细回顾,集中各层员工的反映,唐经理被普遍看好。他在集团的工作经历、能力层次、发展潜力也给了管理层一个启迪:将在其它分公司通行的人力资源部、行政部、财务部合并为一,由唐负责。经过充分论证、对他的能力综合测评,最后确定设为管理部,任命唐为管理部经理。通过综合平衡其职位权责及报酬体系,他也十分满意。
用同样的方式,东湖集团针对分公司的“目标员工”“量身定作”了多个职位,并且大部分是高层管理和核心技术岗位,这一下来,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大大低于同层次的其它分公司,并且,这样相对集中地管理各个岗位,工作流程更显得简捷高效。因此,东湖集团计划在两年之内在集团上下及其它分公司全部推行分公司这一机构、岗位设置模式。
[巧手点金]
在组织变革过程中,管理者可以进一步结合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对职位进行全面分析,基于“能者多劳”的观点,打破“概念”限制,精简地、综合地安排工作岗位,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人力成本,也利于员工充分发挥能力,起到“工作丰富化”和“工作扩大化”的激励效应,同时也将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的保持和发展。
技巧4:突破绩效激励机制鸿沟
[经典回顾]
有一个困扰几乎所有管理者的难题:似乎永远也找不到一个很好的激励办法,实现绩效目标这样一个看似非常简单的管理目的。似乎不管目标设置如何正确,绩效指标如何细分,培训安排如何细致,奖励方案如何到位,都总有一部分素质不错、用功努力的员工总是难以完成其绩效指标——很显然,这是公司老总、人力资源经理、员工都不希望看到、但又不得不面对的情况。
[案例分析]
小张,是一家知名门户网站游戏运营部门的员工,主要工作是网页制作和相关游戏同厂商合作开展一些合作活动。小张负责三款游戏,以页面流量为考核依据:其中A游戏刚刚上线,热度极高;而B游戏和C游戏都已经进入产品周期的晚期,人数极少(其实,在产品最初上市的时候也没多少人来玩),因此小张在忙活了两个月后发现:对A游戏不需要怎么上心,就轻松完成了规定任务;但是B游戏和C游戏怎么努力也没法完成任务,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小张很郁闷,因为他的总的绩效考核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个问题出现后,人力资源经理们很无奈:毕竟,对所有的工作都应该进行考核,通过指标分解的办法把管理压力传递下去,而且在职责分配上也是充分体现了“工作集中、考核集中”的专业化分工思路,把同一类工作交给一个人统一管理,在管理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上,也是最好的做到了优势集中,尽管最终结果不如人意,但也应该不是管理的责任;另一方面,在小张们看来,承担的这几项考核内容都有些尴尬:A游戏的考核成绩好,虽然不是自己的功劳,但也乐得接受;可是对于B和C游戏的考核项,毕竟要做好这2个游戏并不是他一人之力可以达到,而做不好这2个游戏,当然也不应该完全是自己的责任了。于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反馈上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考核目标与绩效成绩之间,原本希望用“激励”来作为桥梁,但是“激励”在这里却反而成为了一道鸿沟:我把这叫做“绩效激励鸿沟”,指原本期望用激励手段能够实现管理目标、但在实践中却发现不仅难以保障目标达成、而且可能会影响员工满意度的一种管理现象。
这一情况的形成原因有很多,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在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上,管理者们存在的“管理惰性”和“不敢负责”导致了这一情形。这样说可能会让人力资源经理们觉得很冤枉,毕竟他们已经非常尽力的做好本职工作,但是事实上,的确是因为他们太想“成功”而不敢承担“失败”,太相信绩效这个指挥棒的魔力,不敢开展更深层面的工作探讨,才会导致如此情况。
[巧手点金]
不难理解,任何一项业务完成的好坏,都离不开公司内部全方位的配合,特别是在产品生命周期上处于初始型和衰退期的业务更是如此。对于初始型业务,业务拓展、产品完善、客户服务、市场营销、技术改进等,都需要内部的高度协同、分工方可达成;对于衰退期业务,如何延长其衰退时间,增加产品生命更是需要上下齐心。上述工作内容,很多时候都更需要“创新”和“作为”,但任何的“创新”和“作为”都意味着会承担相应的风险,以及失败的可能,而这种风险本应是公司整个管理机制中的一部分,作为公司,应该鼓励员工在工作中采取更多的创新方法和手段,来实现业绩的成长,但传统的绩效考核的工作方法,由于指标权重的设计以及与奖惩方案的挂钩,最终则难以不使员工一方面去选择做更容易的、更不具创新能力的工作,一方面则会因为整个考核体系的有失公允而增加不满。小张们的经历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他并非不愿意做高那3款游戏的流量,但是他面临的要么是无须努力即可取得的成绩,要么是百般付出却回报可怜的局面,作为员工,的确是承担了很多由于激励体系设计不当而带来的影响,而公司的管理者也和小张一起掉进了这个鸿沟中去——管理目标未能因绩效指标的分解而达成,员工绩效也不会因激励方案而真的有效提升。
解决问题的症结在于:必须正确面对这类问题,企业和管理者必须不要过度相信“绩效管理”的魔力,而应该探讨将管理资源、管理重心适度分配到“创新管理”上来,用对创新的激励来取代对绩效的激励,用创新来跨越激励鸿沟。
技巧5:机制一定要精确、公平
[经典回顾]
激励制度首先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最后是制定制度是要体现科学性,也就是做到工作细化,企业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工作质量的好坏,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体系,可以使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高度一致,不仅提高个人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在提升个人绩效的同时有助于组织绩效目标的实现。
[案例分析]
A公司是地处沿海开放地区的一家民营企业,规模不大,仅有300人左右。企业效益不错,属典型成长性企业,规模和产值年年翻番,在业内已颇有名气。但随着企业的迅速成长与扩张,企业的内部管理矛盾也日益彰显,已成为困扰管理层的一个“大难题”。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和目的,参与了我们此次企业健康调查活动。在回答激励管理的问卷调查时,人力资源部经理也坦言,企业激励机制的不科学、不完善已经严重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岗的很多员工人心浮动、怨声载道;部分优秀专业人才纷纷流失。看者心痛,但又不知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又该如何医治。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A公司在激励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企业早在2004年就制定了激励方案和体系,人力资源部也有专人负责具体操作。但存在的问题很多。岗位价值严重不合理,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薪酬差距很小。基层员工普遍不知道自己的薪酬是如何确定的,不清楚工资怎样才能得到提升。公司也实行了绩效考核制度,但好像和薪酬的关系不是很大,员工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很多时候存在“你考你的,我该拿多少还是拿多少”的情况。最典型的是:职能部门员工的奖金数额完全一样,“新时期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销售人员的绩效工资比例也不合理,激励程度不大,积极性普遍不高。
A公司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第一,薪酬结构和水平的合理性问题,企业在确定薪酬水平和结构之前,没有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岗位评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无法确定岗位的真正价值,从而导致在评价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时,没有科学公平的依据,也就无法做到“内部公平”。
第二,薪酬和绩效管理挂钩联系的问题,员工的绩效结果没有很好地反映到其薪酬水平上,换句话说,员工的努力没有通过合理、合适的薪酬手段得到承认,这样不仅会使绩效管理丧失其重要功用,也会使薪酬的激励效果大打折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损害了“自我公平性”。
[巧手点金]
从专业管理咨询的角度来看,影响薪酬管理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个人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企业战略规划、企业财务状况、企业文化等;外部因素包括国家政策及法规、就业情况、行业竞争状况等;个人因素包括职位、绩效表现、资历等。
正是这三项因素决定了薪酬管理的主要原则——“三个公平”。很好地处理这三个公平也是提升薪酬激励效果的有效途径。
“内部公平”即保持薪酬管理的内部一致性,使员工感到相对于其他员工的公平性。“外部公平”是指薪酬水平的外部竞争力,使员工感到相对于其他企业从事相同工作的人员的公平性:“自我公平”是指薪酬要具有激励性,员工的努力要获得承认,要反映出努力程度或绩效不同而带来的薪酬的不同。
岗位管理体系与薪酬体系打通是解决薪酬内部公平性的要点;外部薪酬调查是保证薪酬外部公平性的要点;而自我公平性则一般要通过绩效管理体系来解决。
一般说来,激励管理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两个公平性,内部公平和自我公平。针对这两个典型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用科学适用的方法确定岗位对于企业的贡献和价值,这是薪酬方案设计的科学依据。可以根据企业实际,灵活选用排序法、分类套级法、元素比较法、因素评分法等科学评价方法,确定岗位贡献和岗位价值。
2.员工的自我公平感来源于感觉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所以应建立与绩效管理真正紧密联系的薪酬管理体系,而不是像A企业现在这样,“绩效与薪酬管理的挂钩”仅停留在表层,而不是真正提倡价值导向,使得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员工得到更好的报酬。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用于员工薪酬的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也促进了员工的自我公平感,提升激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