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600000008

第8章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4)

故事恐怕大家都听过,但读来仍别有意味,真正参透梦境、参透人生之人又能有几个?说到“大梦谁先觉”,又想到了禅宗中著名的“桶底脱落”。某日,清了禅师在厨房看到一位弟子在倒水,忽然水桶的底掉了,整桶水全洒了。众人见状说:“好可惜啊!水全洒了!”可是,禅师却说:“桶底脱落是件好事啊!各位为什么烦恼呢?扶持旧桶,桶底呼脱,桶底无水,水中无月。”

想想,桶底都掉了,桶中还有什么呢!什么都没有,而且东西再也装不进去,岂不是很好。“桶底脱落”是顿悟的境界,“大梦先觉”也是醒悟的表现,人生恍然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道家中的庄子临死前弟子很悲伤,因为庄子比起颜回的贫穷也差不了多少。庄子看着那些哭泣的弟子们就说:“我要大地做我的棺,天空做我的椁!你们还有什么好悲伤的呢?你们怕我被乌鸦给吃了肉,难道就不怕我埋在地下被蝼蚁所啃掉吗?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偏心蝼蚁呢?”这是庄子式的洒脱与诙谐!但凡修养很高的人是不会介意自己死后的事情的——因为想管也管不了了。人的生命在走向尽头的时候,两手张开似乎是在昭示:“看,我什么也不能带走。人生真的就是一场梦啊。” 

人生的这场大梦,不知道能有几个人真的清醒。有的人可能一辈子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走完了,有的人等醒悟的时候已经晚了,生命之车已经快驶到了终点。

正是:锦样年华水样过,轮蹄风雨暗消磨。仓皇一枕黄粱梦,都付人间春梦婆。

人生本来是梦,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梦中之梦,都是妄执,都是假的。佛告诉我们自性本来空,既然是空,还要求个果位?还想得个道?所以,“空花哪得兼求果”。夏天在高速公路上,就可以看到前面路上漂浮着水,这其实是阳焰。阳焰就是光影,这是假的光影幻境,怎么会是水呢?“摄动是禅禅是动”,把两条腿盘起来,把心里的念头拼命压下去,以为这就是学佛,以为这就是静,其实,这才动得厉害。不求清净不求空,“只缘无事可思量”,自然而然,这就对了,“不禅不动即如如”。 

能够放下世间的一切假象,不为虚妄所动,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一个人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真正本性,看清本来的自己。如果一个人能够体悟到其中的妙处,自然就会得道而逍遥。

世间难有真圆满,不对命运求全责备

娑婆世界,万事都有缺陷,没有一个是圆满的。这就是佛学说的道理。人世间做人做事之难,也在于任何事都很少有真正的圆满。

有时候,一时的丰功伟绩,从历史的角度看,却恰恰相反。乾陵有一块“无字碑”,也称丰碑,是为女皇武则天立的一块巨大的无字石碑。据说,“无字碑”是按武则天本人的临终遗言而立的,其意无非是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武则天辉煌一时,临终前在经历了被逼退位之后,便预见到她身后将面临的无休止的荣辱毁誉的风风雨雨。所以做人做事,能不管成功与失败,做到没有后患的,只有最高道德、得道的人才能够做到,这就是人生在世的最高处。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打碎了,兰花散了满地。弟子们因此都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

金代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来是希望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美化寺里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

金代禅师说得好:“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而禅师之所以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无兰花这个障碍。因此,并不因为生活的不圆满而影响他心中的喜怒。 

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会经历许多不尽如人意之事,偶然的失落与命运的错失本来是具有悲剧色彩的,但是因为命运之手的指点,结局反而会更加圆满。如果懂得了圆满的相对性,对生命的波折、对情爱的变迁,也就能云淡风轻处之泰然了。

人活在世,每个人都在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其实,不完满才是真正的人生。

放下心灵的重负

当一个人可以放下一切的时候,他自然能够逍遥自在,快乐无穷。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够学会放下,就是佛的境界,就会无为无不为,就能够逍遥人间。

禅宗经常用一句话:放下,就是丢掉了。做了好事马上要丢掉,这是菩萨道;相反的,有痛苦的事情,也是要丢掉。而如果不丢掉,换句话说,就是心有所住。有所住,就被一个东西困住了,你就不能学佛了。真正学佛法,并不是叫你崇拜偶像,并不是叫你迷信,而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这才是解脱,是大解脱。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但到了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为此备受打击,一病不起。

这时,一位过路的僧人得知这个情况,就决定点化一下他。

僧人来到他的床前,从怀中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

路过一人,看了一眼,摇摇头走了。

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

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地把尸体埋了。

书生正疑惑间,画面切换。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洞房花烛,被她的丈夫掀起了盖头。书生不明就里,就问僧人。

僧人解释说:“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个人就是她现在的丈夫。”

书生听后,豁然开朗,病也渐渐地好了。

书生为什么会病倒?就因为他太在乎、太执著,对自己的未婚妻始终放不下。当僧人帮他解释了未婚妻的情况后,他就能从心底将这件事放下了。放下了,病自然也就好了。

禅宗认为,一个人只有把一切受物理、环境影响的东西都放掉,万缘放下,才能够逍遥自在,万里行游而心中不留一念。

心空自然天地宽

放下一切,是开始处。一个人不但要放下,而且要放得彻底,不但要将自我肉体和物质享受放下,而且还要将各种净土观念也放下,完全空下来,人生才能有一个新的开始。

《指月录》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黑氏梵志仙人到释迦牟尼佛那里去献合欢梧桐花,佛看见黑氏梵志,就对他说:“放下!”

梵志放下了拿在左手的一枝花。

佛接着又对梵志说:“放下!”

梵志又放下自己右手的那枝花。

佛接着对梵志说:“放下!”

梵志不解,对佛祖说:“我现在已经两手空空了,你还让我放下什么呢?”

佛说:“我不是叫你放下你手中的那些花,你应该放下你的六根六尘和泥的六识啊。”

梵志当下大悟。

梵志仙人从来没有想过要放下,所以他才会像凡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由此产生的痛苦,如果他真的能够按照佛祖的建议来做,他的未来将会发生彻底的改变了。

有一个弟子前去拜见禅师,问道:“师父,为什么我觉得自己这些年来总是没有长进?”

禅师笑着说:“先喝杯水吧!”于是就拿起桌子上的茶壶,往杯子里倒水。水很快满了,禅师却仍不罢手,依旧往杯里注水。

弟子提醒他:“杯子已经注满了。”禅师意味深长地对弟子说:“再倒一些吧,说不定能倒更多一些呢!”

弟子笑着说:“杯子已经满了,你再怎么倒也不能增加杯里的水。”

禅师意味深长地答道:“人生也是这道理,要想装进去东西,就必须先把旧东西倒出来。”

一个人对外物的追求没有止境,他的生命已经满溢各种各样的人世知识,哪还有再追求的可能。因此,一个人要想使自己的智慧清明起来,必须先放下一切,使自己真正空起来,才能拥有无限的可能。

赵州禅师语录中有这样一则:

问:“白云自在时如何?”师云:“争似春风处处闲!”

看,那天边的白云什么时候才能逍遥自在呢?就在它像那轻柔的春风一样,内心充满闲适,本性处于安静的状态,没有任何的非分追求和物质欲望,放下了世间的一切时,它就能逍遥自在了。

能够放下世间的一切假象,不为虚妄所动,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一个人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真正本性,看清本来的自己。

布袋和尚曾写过一首诗: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如果一个人能够体悟到其中的妙处,自然能够获得自由逍遥的心境,对于现实中的大事小事举重若轻。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一个真正得道的人,在物质世界当中,会抱着一种超然物外、游戏人间的心理看待人生,即“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游戏人间不是玩世不恭,而是让自己的心境轻松,守住做人的本分,从俗事中解脱,不被物质所累。

生而为人,便应遵循人生的价值,为了国家为了天下,乃至宗教所说的为了救人救世。明知道这条命要赔进去,也是十分坦然的,是“托不得已”的命之所在,义之所在。“以养中”这个“中”,即内心的道,自己修的道。诚心修道,掌握了为人处世的原则,就是真正的有道之士。

生活中,人们总是牵挂得太多,太在意得失,所以情绪起伏。被负面人性牵着鼻子走的人,不可能活出洒脱的境界。

爱默生曾解释过什么是成功:“笑口常开;赢得智者的尊重和孩子的热爱;获得评论家真诚的赞赏,并容忍假朋友的出卖;欣赏美的事物,发掘别人的优点;留给世界一些美好,无论是一位健康的孩子,一个小园地或一个获得改善的社会现状都可以;知道至少一人因你的存在而过得更快乐自在,这就是成功。”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不让世俗功利蒙蔽你的心灵,淡然面对得失,坦然接受成败,才能超脱物我,找到生命的真谛。

有个人问慧海禅师:“禅师,你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慧海答:“有。”

“是什么呢?”

慧海答:“我感觉饿的时候就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睡觉。”

“这算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有什么区别呢?”

慧海答:“当然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不一样呢?”

慧海答:“他们吃饭时总是想着别的事,不专心吃饭;他们睡觉时也总是做梦,睡不安稳。而我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相想;我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做梦,所以睡得安稳。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慧海禅师继续说道:“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由此可见,心无杂念的心才是真正的平常心。这需要修行,需得磨炼,一旦我们达到了这种境界,就能在任何场合下,放松自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实现完满的“自我”。

我们只有心无杂念,将功名利禄看穿,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才能获得禅宗所说的“平常心”点评。生命是一个过程,让我们拥有玩味的心情对待身边所有的事情吧。

有时候,人们为了心中的妄念,做出违背自我的事情,因为手中拥有的东西比别人多,最终反而陷入人生的困境。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以恬淡的心境面对万事万物,反而能够“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三章 克制自私,对人生有所担当

同类推荐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热门推荐
  • 玩个小号遭雷劈

    玩个小号遭雷劈

    她的大号是《盛世》天龙里的所谓大神一枚,让无数小女子趋之若鹜。她建了个小号,想要导正性别,试试玩女号的感觉,却在建号的第一天就乌龙地卷进了天龙里最狗血的一段八卦恋情之间。她只是出来打个酱油的,怎么突然就成了重要女配?
  • 白手创富(大全集)

    白手创富(大全集)

    本书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告诉你创富的精神、创富的方式和方法,旨在培养你创富的胆量、敏锐的眼光、灵活的经营思路、过人的财技和对经营方式的巧妙运作能力。所以,在我们羡慕那些成功创富的人的同时,更要注意吸取他们创业的精神、闪光的智慧、娴熟的手段和独特的创新创意。另外,本书不只是面对渴望创富的人,不同行业、不同职业者都可以从中受益。特别是对于企业来说,不只企业的创始人是创业者,在企业面临生死考验和跨越式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是创业者。因为创业精神是共同的财富,是永远都可以激励人心的力量。每一个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每时每刻都需要这种创业精神。
  • 创业前三年:创业期盈利模式设计与管理细节大全

    创业前三年:创业期盈利模式设计与管理细节大全

    21世纪是个人创业的时代,但新手创业显得举步维艰。别人创业能够获得成功,到底凭的是什么?答案是:他们走好了创业中最艰难的前几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书有详尽的分析和经典的案例,帮你排除创业中的困难种种,教你如何轻松创业。
  • 萌婚36计:冷情老婆很大牌

    萌婚36计:冷情老婆很大牌

    【全文完结,放心阅读】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将少不更事的她推入他的怀抱。他狠厉霸道,视人命如粪土,偏偏独宠她一人。“BOSS,夫人跟一个男人在喝咖啡。”他:”去把那家咖啡厅砸了——改开公厕!”“少爷,这是匿名送给少夫人的玫瑰。”他:“家里的宠物猪最爱吃这玩意,丢给它!”“老公,这是我男朋友。”她深情款款挽着别的男人,他掀桌暴怒,“夏流离,你再闹试试看!!”【登陆看文,记得收藏哦~】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异域神话

    异域神话

    我不确定这真的是个神话,也许它根本没有发生过。然而,让我想一想,我在宇宙的另一端,那些个创造了科技与魔法完美结合的文明的民族里都看见了什么?在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里又见证了什么?我无法解释那些在旁人看来所谓的奇人轶事——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一群号称“宇宙之子”但仍旧相当无知的智慧生物里面的一员――但对于他们来说,我却是又一种超然的存在。因为我是一个绝对的局外人,一个战地记者,一段架空历史的见证人。
  • 商女嫡妃,诱拐断袖夫

    商女嫡妃,诱拐断袖夫

    穿越是一种时尚潮流,狗血是一种生活方式…当苏轻妍被古董砸穿成云蜜之后才知道,追赶时尚潮流的生活方式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一睁开眼,面对一枚超级大帅哥,可惜丫的居然是“断袖”!伤!回到云府,遭遇各种阴谋和诡计,幕后黑手是亲生爹娘!靠!步入商界,花样百出到叱咤风云,揍兄姐反爹娘夺家产!斗!想借个种,千方百计选个优质男,洞房才知是那断袖狼!泪!*婚后生活,鸡飞狗跳,精彩不断,“断袖”夫君,好生威猛!◇◆◇看似:纯良白兔VS温柔小绵羊,友情万岁!实则:腹黑狐狸VS野蛮大灰狼,深情无悔!*【本文一对一,男女双强,身心干净,绝对宠文!】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人体彩绘

    人体彩绘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通过考察这些矛盾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并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视角提出了缓和这些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藉此希望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本书主要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所产生的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现实矛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些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区域矛盾、阶层矛盾和思想矛盾,其中在阶层矛盾中深入剖析了贫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