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问犹如车之两轮,相辅而行。学习才会发现问题,切磋才能增长知识。真正的好学者,必定善于与他人讨论。正如《尚书》中所言:“好问则裕。”读书有了疑难问谁?师长、同事、朋友,不论年长年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韩愈语)。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这全是肺腑之言。
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著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就热爱学习,凡事都爱寻根追底,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有一次,他看到母鸡在孵蛋,就好奇地问妈妈:“母鸡为什么卧在蛋上不动呢?是不是生病了?”妈妈告诉他:“这是在孵小鸡,过一些日子,蛋壳里就会钻出鸡宝宝来。”
听了妈妈的话,爱迪生感到新奇极了,他想,母鸡卧在鸡蛋上就能孵出小鸡来,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呢?人卧在上边行不行?他决定试一试。
爱迪生从家里拿来几个鸡蛋,在邻居家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他先搭好一个窝,在下边铺上柔软的茅草,再把鸡蛋摆好,然后就蹲坐在上边,他要亲眼看一看鸡蛋是怎样孵成小鸡的。
天快黑下来了,还不见爱迪生回家,家里的人都非常着急,于是到处去找他。找来找去,才在邻居的后院找到了爱迪生。只见他坐在一个草窝上一动也不动,身上、头上沾了不少草叶。家里人见了,又生气又好笑,问他:
“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我在这儿孵蛋啊!小鸡快要孵出来了。”
“孵什么蛋,快点出来!”爸爸大声喝道。
“母鸡能孵蛋,我要看看怎样孵出小鸡来。”
“不行,不行!快回家!”爸爸又呵斥道。
爱迪生的母亲并没有责怪他,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一个聪明的、爱思考、爱学习的孩子。因此,她爱抚地摸着儿子的头,微笑着说:“人的体温没有鸡的体温高,你这样孵是孵不出来的。”爱迪生虽然没有孵出鸡来,但是通过这次孵蛋活动增长了知识。
还有一次,爱迪生看到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心想,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能不能给人加上翅膀?他忽然又想到,气球没翅膀也能飞上天,那么在人的身体里充上气行不行?于是他找来一种能产生气体的药粉,让一个小伙伴喝了下去,要看看他能不能像气球一样飞起来。可是过了一会儿,小伙伴肚子疼了起来,大声哭喊,差点儿送了命。为了这件事,爸爸狠狠揍了他一顿,还说不准他以后搞什么实验了。可是爱迪生还是不服气,说:“我不做实验,怎么会知道人能不能飞起来呢?”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让爱迪生成为世界知名的大发明家,他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有些人有学问,却没有智慧的思想,迂阔疏远,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了。
“思而不学则殆”,有些人有思想,天资聪慧,但没有经过学问的踏实锻炼,也是非常危险的,不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最终害人害己。
三人行,总有强过你一点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专长,总有一点会强过你:农民能教会我们种庄稼,告诉我们关于农业的知识;工人能够告诉我们一件产品具体生产的细节与功用,等等。我们每个人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果你把自己放得太高,你的眼睛看到的必然不会全面,你的眼界也不会宽广。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年轻时曾和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毕业生阿普顿在一起工作,住在一个房间里。
阿普顿总觉得自己有学问,从不把卖报出身的爱迪生看在眼里。爱迪生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从不炫耀自己,对阿普顿的自负和处处卖弄学问,从心里感到厌烦。为了让阿普顿把态度放谦虚一些,有一次,爱迪生把一只梨形的玻璃灯泡交给阿普顿,请他算算容积是多少。
阿普顿拿着那个玻璃灯泡,轻蔑地一笑,心想:“想用这个难住我,未免太天真了!”
他拿出尺子上下量了又量,还依照灯泡的样式列出一道道算式,数字、符号写了一大堆。他算得非常认真,画了一张张草图,脸上渗出了细细的汗珠。
过了一个多钟头,爱迪生见阿普顿还在那儿算个不停,便忍不住笑着说:“不用那么费事,还是换个别的方法算吧!”
阿普顿仍固执地说:“不用换,等一会儿我就能得到答案了。”
又过了半个钟头,阿普顿对自己的计算似乎还不放心,还在那里低头核算。爱迪生有些不耐烦了,拿过玻璃灯泡,倒满了水交给阿普顿说:“去把这些水倒进量杯……”
不等爱迪生说完,阿普顿明白了什么是既简单又准确的方法,他那冒着汗的脸,“刷”地红了。他知道了,爱迪生确实不愧为伟大的发明家。
阿普顿是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计算是他的内行。当碰到“计算玻璃灯泡容积”的问题时,由于他受固有的思维方式影响,自然而然地拿出尺子对灯泡量了又量,算了又算,他根本不会想到打破定式,采用其他简便的方法。爱迪生则不同,他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采用快捷的方法,立即精确地求得了灯泡的容积。
每个人在做事之前都必须明确一个事实:你并不是万能的。明白了这一点,你做起事情来就会谦恭得多,也就会避免因盲目自大带来的错误。知道每个人对于我们自身来讲“总有一点强过你”,我们才能真正学会谦恭。
学习是一件终生的事情
学习是一件终生的事情。一个人的为学精神只有永远年轻,才能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因为终生不倦地学习,才能时时保持进步的状态,随时都会有新的境界。
中国古代曾有“江郎才尽”的故事,警示人们要有不停学习的精神。南北朝时期,梁朝金紫光禄大夫中有个名叫做江淹的。江淹年轻时家境贫寒,好学不倦,诗和文章都写得很好,成为当时负有盛誉的作家,中年为官以后,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的五彩笔在你处多年,请你还给我吧!”江淹听了这话以后,到自己怀中去摸,摸到了五彩笔便还给了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写诗、文便再也没有优美的句子了。
据史学家考证,江淹确有其人,他的诗文到后来退步是真有其事,但他一落千丈的根本原因不是上面说的那个还五彩笔的传说。他早年家境贫寒,所以学习刻苦,“留情于文章”,而且非常注意向前辈有成就的人学习,“于诗颇加刻画虽天分不优,而人工偏至”,也就是说他虽缺乏做学问的条件,但却加倍去努力、去钻研。他的成就,不是天意神授,而是来自于勤和思,勤奋不怠、好学不倦,这就是他前半生誉满朝野的根本原因。到了后半生,官做大了,名声也大了,认为平生所求皆已具备,功名既立,需及时行乐了。于是由嬉而随,耽于安乐,自我放纵,再不求刻苦砥砺了。他自己说他性有三短,其中的“体本疲缓,卧不肯起”、“性甚畏动,事绝不行”等就属于“随”的劣性。“随”导致他事业心消磨,他只“望在五亩之宅,半顷之田”,什么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都烟消云散了。后来学疏才浅,诗文褪色,“绝无美句”,这是必然的结局。
学习是一件终生的事情,它也正如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有大学问的人,贵在勤勉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在一点成就面前就沾沾自喜、满足现状,再聪明的人也会有江郎才尽的那一天。
明代的翰林学士宋濂也是一个勤学不倦、不知老之将至的人。宋濂,字景濂,潜溪(今浙江金华)人。生于公元1310年,卒于公元1381年。这个人很有学问,散文写得很生动。明太宗起用他做翰林学士,当时朝廷上的重要文章都是他写的。他编修过《元史》,著有《宋学士集》七十五卷,在当时被人们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不知道底细的人,一定认为他大概有很好的学习条件,其实不然。他自己曾说:“我从小就特别爱学习、好钻研。那时候家里穷,没钱买书,我只好到有书的人家里去借;借来以后,就抓紧时间抄写,以便按预约时间送还人家。”
“有时天气特别冷,砚里的墨汁都冻成了冰,手也冻得弯不过来,但我还是赶着抄写,不敢有半点怠惰。抄写完了,总是赶快把书送还,绝对不敢稍稍超过还书的时间。”
“因为我守信用,所以好多人家都肯把书借给我看,我也因此能够遍览群书了。”
“到了成年,我就更加羡慕学者们的成就和品德,想学到更多的东西,但苦于没有好的老师指导,也没有知名的朋友互相切磋,只好赶到百里之外,找有名望的老师请教。”
“我向百里外的老师去求教的时候,自己要背上书籍和行李,爬过高山,越过深谷。那时天气寒冷极了,刮着大风,飘着大雪,脚下的积雪有好几尺深,脚上冻裂了口也不知道疼痛。等赶到老师的家里,冻得四肢僵直,都动弹不得了。老师家里的人给端来热水烫洗,又给我身上蒙上被子,好长时间才算暖和过来。”
“住不起学校,便和一个穷店主一起吃住,一天吃两顿饭,谈不上有什么鱼肉。和我一起学习的人,都穿着绣花的绫罗绸缎,戴着镶嵌明珠珍宝的帽子,腰里系着白玉环,左边佩带着宝刀,打扮得光彩照人,神仙似的,而我却穿着旧衣破袍,夹杂在这些阔学生中间。但自己从来没羡慕过这些人,因为我自己得到了知识的极大乐趣,什么吃的不如人呀,穿的不如人呀,这些便根本不去理会了……”
在人的一生中,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而且到了壮年以后,在很多方面的学习甚至比年轻时更有利,因为此时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具有不同于青年人的判断力,深知光阴的宝贵,更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来学习。
更进一步说,人的一生都是受教育的时间,我们提倡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有许多人在学校时,由于不努力而没能学到多少书本知识。但是到了中年以后,他为了要补救知识上的缺憾,便开始努力用功,最终也能取得惊人的成就。第十章 从平凡众生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