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4200000003

第3章 周文(2)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1]。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2],其材不足以备器用[3],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4]。故讲事以度轨量[5],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6],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7],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8],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9],人而振旅[10],归而饮至[B11],以数军实[B12]。昭文章[B13],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B14],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B15]。“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于棠[B16]。“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注释】

[1]公:指鲁隐公。如:往。棠:地名,在今山东鱼台。[2]讲:讲习。大事:指祭祀与军事。[3]器用:指祭祀所用的器具与军事物资。[4]轨物:法度礼制。[5]度:衡量。[6]章:彰明,发扬。[7]亟:多次,屡次。[8]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对四季打猎的不同称呼。蒐,搜索,猎取未怀胎的兽。苗,指猎取那些践坏庄稼的兽。狝,把兽杀死。狩,围猎,各种兽都能猎取。[9]治兵:外出整治训练军队。[10]振旅:军队回来后进行整顿。[B11]饮至:诸侯外出朝觐、盟会、作战,回来后到宗庙中饮酒庆贺。[B12]军实:指车马、人数、器械及所缴获的物品;[B13]文章:服饰、旌旗等的颜色花纹。[B14]皂隶:下等贱役。[B15]略地:巡察边境。[B16]矢:陈列,陈设。

【译文】

春天,鲁隐公打算去棠地观看捕鱼。臧僖伯劝阻说:“一切物品凡是不能用来讲习祭祀和军事等军国大事,它的材料不能用来制作礼器和兵器的,国君就不要对它有所举动。国君是要把百姓纳入法度与礼制中去的人。因此,讲习祭祀和军事来衡量法的程度称为法度,选取材料来发扬礼器的光彩称为礼制。既不合乎法度,又不合乎礼制,就叫做乱政。乱政的次数多了,就导致国家败亡。因此,春蒐、夏苗、秋狝、冬狩,都是在农闲时进行,并讲习军事。每过三年出城演习训练一次军队,回城时整顿好部队,然后到宗庙去祭祀庆贺,清点车马、人数、器械及所获物品。显示器物的文采,分清贵贱的区别,辨别等级的差异,理清少年和老年的顺序,这是讲习威仪。鸟兽的肉不是用于祭祀,其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是用于制造军用器具,国君就不去射杀它们,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至于那些山林川泽中的物产,一般器具的材料,那是下等贱役的事,是有关官员的职责,不是国君所应该过问的。”

隐公说:“我要去巡察边境啊。”于是前往棠地,让人陈设捕鱼的用具并且捕鱼而观赏。臧僖伯借口有病没有随从前往。

《春秋》记载说:“隐公在棠地陈列捕鱼的用具。”认为隐公此举不合乎礼法,况且棠地又远离国都。

郑庄公戒饬守臣《左传》

【导读】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十一年》。记的是郑庄公联合齐僖公、鲁隐公一起讨伐许国,攻下许国后,诸侯互相推让,不肯接受许国国土的事。郑庄公推己及人,保留许国的祭祀,不矜功,不贪婪,使许国口服心服,既维护了周天子的威严,惩罚了不肯臣服的许国,又给予改过的机会,并能根据自己的德行、力量处事,合乎礼义的标准,所以得到了赞扬。

文章首段写郑军攻城事,着墨不多,但将激烈的战斗渲染得十分传神。郑庄公对百里的一段话是本文中心,写得恳切委婉,推心置腹,颇带几分真诚,成功地刻画了郑庄公这个既有政治远见,又虚伪阴险的人物。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1]。庚辰[2],傅于许[3]。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4],子都自下射之[5],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6],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壬午[7],遂入许。许庄公奔卫。

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8],故从君讨之。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乃与郑人。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9],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10],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B11],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B12],吾将使获也佐吾子[B13]。若寡人得没于地[B14],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B15]。唯我郑国之有请谒,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倡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B16]?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B17]。“

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B18],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B19]。夫许,大岳之胤也[B20]。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B21],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B22],服而舍之[B23],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B23],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注释】

[1]公:鲁隐公。齐侯:齐僖公。郑伯;郑庄公。许:国名,在今河南许昌一带。[2]庚辰:七月一日。[3]傅:同”附“,迫近。[4]蝥(máo)弧:旗名。[5]子都:郑大夫公孙阏,字子都。[6]瑕叔盈:郑大夫。[7]壬午;七月三日。[8]共:通”恭“。恭敬。[9]许叔:许庄公的弟弟,后即位为穆公。[10]不逞:不满意。[B11]弟:指共叔段。[B12]吾子:二人谈话时对对方的敬称。抚柔:安抚。[B13]获:公孙获,郑大夫。[B14]得没于地:得以善终,埋葬入地。[B15]无:发语词,无义。宁:宁可。[B16]禋:祭祀。禋祀许,即替许国主持祭祖,就是占有许国之意。[B17]圉:边境。[B18]先君:指郑武公。新邑:新建都城。郑原在陕西,武公东迁至新郑。[B19]序:同”绪“,前人的功业。[B20]大岳:太岳,上古官名,掌四岳祭祀,是四方诸侯的领袖。胤:后代。[B21]序:用作动词,谓使人民有次序等级,不致混乱。[B22]无刑:不守法度。[B23]服:服罪。[B24]相(xiàng):相度,观察。

【译文】

秋七月,鲁隐公会合齐僖公、郑庄公攻打许国。七月一日,迫近许国都城。颍考叔拿着郑庄公的大旗蝥弧抢先登上城,子都从城下用箭射他,他从城上掉了下来。瑕叔盈又拿起蝥弧旗登上城,向四面挥动,大喊说:“国君登上城了!”郑国的军队全部登上城。七月三日,顺利攻占许国。许庄公逃往卫国。

齐僖公把许国让给鲁隐公。隐公说,“君王认为许国不恭顺,所以我们跟从君王讨伐它。许国现在已经伏罪,虽然君王有令,但我也不敢领受。”于是把许国给了郑国。

郑庄公让许国的大夫百里扶持许叔,居住在许都的东边,对他说:“上天降祸给许国,是鬼神确实对许国国君不满意,所以借我的手惩罚他。只是我父老兄弟这么几个人尚且不能相安无事,怎么敢把讨伐许国当作自己的功劳呢?我有个弟弟,不能和睦相处,使他在外邦奔走谋生,怎么有可能长久地占有许国呢?您要侍奉许叔,安抚好此地的百姓,我将派公孙获来帮助您。如果我能得到善终入土,上天或许会依礼撤消降给许国的灾祸,宁愿让许公重新主持他的国家。希望那时候如果我们郑国对他有所请求,他会像对待老姻亲一样,屈尊同意。请不要让别的国家扩张到这里,迫近居住,来和我们郑国争夺这块土地。我的子孙挽救自己的危亡还来不及,又怎么能代替你们许国主持祭祀呢?我之所以让您住在这里,不单是为了许国,也是姑且以此来巩固我国的边境。”

郑庄公于是派公孙获居住在许都的西边,对他说:“凡是你的用具财物,都不要放在许国。我死后,你就赶快离开那里。我的父亲在这儿新建都城不久,而周王室已经衰微了,周王朝的子孙也一天天丢失了祖先的功业。许国是太岳的后代,上天既然已经厌弃了周王朝,我又怎能与许国相争呢?”

君子说:“郑庄公在这件事上做的是合乎礼的。礼,是用来治理国家,安定社稷,使人民有次序,使后代获得利益的工具。许国不守法度就去攻打它,它服罪就饶恕它,衡量德行而处置,估察力量而行事,看准了时机而行动,不给后代添麻烦,可以说是懂得礼了。”

臧哀伯谏纳郜鼎《左传》

【导读】

本文选自《左传·桓公三年》。这年夏天,宋庄公以不正当手段取得君位,怕诸侯干涉,用原郜国的大鼎贿赂鲁国,鲁桓公把它放在太庙里。鲁国大夫臧哀伯劝桓公不应这样做。臧哀伯从接受贿赂这一点出发,纵论国君应该节俭有度,修明德行,杜绝邪恶,为人民做榜样,成为后代子孙的表率。由此,他严正指出,把郜鼎放在太庙,是引导鼓励人们犯罪,是不合乎礼的。臧哀伯的话理正辞严,虽是针对国君而说,但对普通人修身治家、自重自律也有重要意义。

文章中心突出,正反对照,论证充分,利用排比手法,语言有气势,充分体现了《左传》行文的特色。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1],纳于大庙[2],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3]:”君人者,将昭德塞违[4],以临照百官[5],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6],大路越席[7],大羹不致[8],粢食不凿[9],昭其俭也。衮冕黻珽[10],带裳幅舄[B11],衡紞纮綖[B12],昭其度也,藻率鞞鞛[B13],鞶厉游缨[B14],昭其数也。火龙黼黻[B15],昭其文也。五色比象[B16],昭其物也。饧鸾和铃[B17],昭其声也。三辰旂旗[B18],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B19]?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周内史闻之[B20],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注释】

[1]郜:国名,地在今山东城武县。[2]大庙:太庙,即祖庙。[3]臧哀伯:鲁大夫臧孙达,僖伯之子。[4]塞违:杜绝邪恶。[5]临照:显示,示范。[6]清庙:周祀文王的庙。庙堂必须保持肃穆清静,故名清庙。[7]大路:即玉辂,天子祭天时所乘的大车。[8]大羹:祭祀用的肉汁。不致:不用全五味来调和。[9]粢食(zīsì):供祭祀用的各类食物。凿:细舂。将糙米加工成精米。[10]衮:帝王及上公的礼服。冕:帝王、诸侯与卿大夫所戴的礼帽。黻(fú):用作祭服的蔽膝,用皮革制成。瑛(tǐng):帝王所持的玉笏,即大圭。[B11]带:指束衣的革带。裳:下身的衣服。幅:邪幅,即绑腿布。舄(xì):履。[B12]衡:系冠冕与发髻的横簪。紞(dǎn),冠冕上系结玉填的绳子。纮(hóng):冠冕上的纽带。綎(yān):覆盖在冕上的布。[B13]藻率:放置圭、璋等玉器的皮垫子,上绘有花纹。鞞鞛(bǐngběng):均为佩刀上的装饰物。[B14]鞶(pǎn):衣服上的大带,皮制。厉:带子下垂的部分。游(liú):同”旒“,旌旗边缘悬垂的装饰品。缨:马胸前的装饰品。[B15]火龙:均为衣上所绘的图像。黼(fǔ)黻:衣上的图案。黑白相间的称黼,黑青相间的称黻。[B16]五色比象:古以器物上的五种颜色,象征天地四方,即东青、南赤、西白、北黑、天玄、地黄。玄不为正色,故略去不称,仅称五色。[B17]铴(yáng)鸾和铃:分别指系在马头、马勒、车轼、旃上的铃。[B18]旂旗:古时画一对龙的旗帜称旂,画熊虎的称旗。[B19]章:同”彰“,显著。[B20]内史:掌书王命之事的官。

【译文】

夏四月,鲁桓公从宋国得到郜国的大鼎,并把鼎送入太庙,这是不合乎礼的。

臧哀伯劝阻说:“作为百姓的君王,应该宣扬美德,杜绝邪恶的行为,以此为准则来作为百官的表率,这样尚且担心还会有所闪失,所以还要宣扬美德来教育子孙后代。因此,太庙用茅草来盖顶,玉辂用蒲草席做垫子,肉汁不用全五味来调和,供祭祀用的米不加细舂,这是为了表明节俭。礼服、礼帽、蔽膝、玉笏,皮带、裙子、绑腿、鞋子,横簪、填绳、纽带、冕布(各不相同),这是为了表明法度。玉器的垫子、佩刀的装饰,衣带、飘带、旗帜及马胸前的装饰品(各不相同),这是为了表明等级尊卑。衣上所绘火、龙及图案,这是为了表明文饰高下。五色用来绘物,这是为了表明色彩。系在马匹、车辆、旗子上的铃,这是为了表明声音。旗帜上的日月星及各种形象,这是为了表明光彩。行为的准则应当是节俭而有法度,升降增减要有一定的限度。以文饰和色彩来作为标志,以声音与光彩来发扬它,以此来明显地向各级官吏表示,各级官吏才会警戒畏惧,不敢违反纪律。如今却抛弃德行而树立邪恶,把人家贿赂的器物放在太庙里,公然将它展示在各级官吏面前。各级官吏如跟着效仿,又如何去责备他们呢?一个国家的衰败,是由于官吏的行为不正。官吏们道德沦丧,是由于宠爱与贿赂公然进行。把郜国的大鼎放在太庙里,还有比这更明显的受贿吗?武王战胜殷商,把九鼎迁移到雒邑,尚且有义士对他责问,更何况把表明违法叛乱的贿赂来的器物放在太庙里,这怎么能行呢?”鲁桓公没有听从。

周朝的内史听说这件事后,说:“臧孙达的后代一定能在鲁国长享禄位吧!君王违背礼制,他没有忘记以道德来进行规劝”。

季梁谏追楚师《左传》

【导读】

本文选自《左传·桓公六年》,记载了随侯对内修明政治,以严防楚国侵犯的事。楚臣闩伯比建议楚王制造假象,使随国放松戒备,自高自大,使它周围的小国离心,最终达到消灭它的目的。季梁则劝谏国君要忠于民而信于神,修政而亲兄弟之国,粉碎了楚国的阴谋。

文章结构谨严,”季梁在何益“一句,呼应下段,是连接全文的脉线,起了点睛的作用,使文章能放手从两方面进行渲染。全篇语言老辣,行文反复排比,起伏有波澜。

楚武王侵随[1],使薳章求成焉[2],军于瑕以待之[3]。随人使少师董成[4]。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5]:”吾不得志于汉东也[6],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7],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8],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9]:”季梁在[10],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王毁军而纳少师[B11]。

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B12],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B13],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B14],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栓肥腯[B15],粢盛丰备[B16],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B17]。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B18],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B19],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B20],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B21],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B22],亲其九族[B23]。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

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注释】

同类推荐
  • 也说西游

    也说西游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通过连环画、电视剧的演绎、推介,其人物和主要情节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作者对这部名著情有独钟,深入钻研,并把自己的解读和体会写下来,成就了《也说西游》这本专著,这是一项文化成果和赏心乐事,书中颇出新意,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是由郭运德编写,《守望精神》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历史遭遇娱乐潮》、《打造文化产业的菱形结构》、《尴尬的文艺批评》、《从风光到文化的深刻置换》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真实形象地描述了1932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建立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最后迎接中央红军并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全过程,本书以纪实的笔法。满怀深情地颂扬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生动有力地刻画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只是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觉得我们像是脱开了时间,我们的人性纯洁地、完整地表现了出来,仿佛它还没有由于外在力的影响而受到任何损害。”出自于本书。书中还有更多的名人佳作,等你来领略。
  •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这里所汇集的论文,报告文学的崛起,是作者多年来研究报告文学的成果。文章对许多优秀作家作品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方面的成绩,是当前文坛较为突出的。报告文学仍然是一种需要人们再认识,再实践的新型文体,是新时期最为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对报告文学的潮起潮落及其流变有着直接的参与和体验。本书作者一直处于新时期文学活动的中心,此前相关的理论著作极少。这本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了解认识报告文学,并对报告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补益
热门推荐
  • 青城Ⅰ

    青城Ⅰ

    艾天涯喜欢顾朗,如星辰般耀眼的顾朗。 在她十三岁的人生中没有比这喜欢更郑重的意义了。 如果没有突然转学而来的结巴美女叶灵,没有桀骜不驯无法无天的“老大”海南岛,没有以欺负艾天涯为人生目标的胡巴, 没有那一系列极致而疯狂的变故,没有那残酷到不可言说的惊天秘密……这份喜欢将如同每个懵懂少女的心事一样,遥远而梦幻。
  • 急诊科女超人

    急诊科女超人

    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学名于莺,协和医院急诊科主治医生,因微博@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红遍网络。她给自己的标签是“为所欲为”“天马行空”“无组织”“无纪律”。既是医生的典范,又是医生的反面教材。作为一名战斗在急诊第一线的主治大夫,她上班能战斗,下班能吐槽,镇得住医闹,扛得起领导,特别能逗贫,特别敢说话,你敢问她就敢答,你还来不及问的,她也不小心告诉你了。颠覆传统医生形象的女医生,不古板,不服软,敢说敢做,让群众知道医生还有重口味的一面儿。群众对此表示:头回见到这样的医生,喜闻乐见。
  • 极品公主之银发亦妖娆

    极品公主之银发亦妖娆

    她是天朝第一公主,容貌与智慧并存。他是北真国的二皇子,年轻气盛还很霸气,一次边疆之行,他却成了她的噩梦之源,为了脱离他的掌控,在欢情之际,她将匕首狠狠插进他的身体,他发誓,天涯海角,也要拨了她的“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光魂

    光魂

    本书介绍了一个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和中国的“863计划”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中国光学之父、中国精密机械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现代计量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一个集二十多个“中国第一”于一身的人。他就是中国著名光学家王大珩的生平事迹。,本书是《中国国防科技科学家文学传记》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传记文学
  • 喜羊羊财商日记(小学版)

    喜羊羊财商日记(小学版)

    阅读本书,能让学生学会怎样赚钱,怎样花钱,怎样致富,让孩子们了解金钱,认识财富等,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和投资意识,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 感悟人生(全集)

    感悟人生(全集)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我们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人生是一个严肃而深刻的话题,人生蕴藏着无数的奥秘和问题,等待我们去面对,去思考,去解决。 每个人的一生只有顺利地渡过这些关卡,才算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空间医药师

    空间医药师

    前世好歹是个有点名气的外科大夫,一个电梯事故让她穿越到古代,大龄剩女转眼成为小萝莉,有房有车有存款变成没房没车没银子。不过好在老天附送了一个空间药田给她,只是随着年龄增长,提亲的一个接一个,而她只要一生一世一双人,否则管他王族贵胄还是平头百姓,说啥也不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切皆有可能:奥巴马给年轻人的62个忠告

    一切皆有可能:奥巴马给年轻人的62个忠告

    这本书从梦想、信念、心态、行动、学习等诸多方面去回顾奥巴马的成功经历,并借助独特的视角,从中挖掘出对年轻人的成长有帮助、有价值的信息,让读者能够清楚地知道奥巴马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同时,也在心中燃起奋斗的火焰。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