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追求高绩效,并不是不重视效率,而是注重结果的同时提高效率。官僚化是严重影响绩效提高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500强企业中有三分之一黯然退出,他们失败的原因大多与官僚化有关,很多企业通过改革走出了困境,比如IBM、三星等。所以,决策者和管理者必须适时进行变革,提高组织绩效能力。
20世纪70年代,世界汽车市场疲软不堪,此时又发生了汽车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公司经营困难重重,菲拉特公司步入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不仅公司连年亏损,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直线下降。当时,有人说:“最好丢掉汽车公司这个沉重的包袱。”语出惊人,公司上下一片恐慌。大家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被公司抛弃。
危难时刻,阿涅利任命年轻的维托雷·吉德拉出任菲拉特汽车公司总经理。许多人对他充满了期望,拭目以待。
吉德拉表现得似乎很平凡。他总是会微笑着与员工们谈话,了解情况,每次,他都会将一些问题记录在自己的小本子上。不久,他的笔记本就剩下最后一页了。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吉德拉主持召开了一次会议:“现在,公司的境况非常糟糕!身为一位菲拉特的老员工,我深感不安,今天,我希望大家告诉我,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时间似乎凝滞了一般,没有人情愿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随后,吉德拉便宣布:“散会!”
大家都木然地离开会场。此时,会场中只剩下吉德拉一个人,想起那些人毫无表情的面孔,吉德拉却爽朗地笑了。原来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半!
几天后,他又主持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这次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们要进行彻底的机构调整,希望你们有必要的心理准备与承受能力。现在公司中存在的最严重问题是官僚化、组织机构重叠、效率低下、企业没有活力……”
会场上依然鸦雀无声,因此,吉德拉顺利地推行自己的改革计划。
吉德拉以雷霆手段开始改革,他首先关闭了国内的几家汽车分厂,解雇三分之一的员工,并且将海外一些效率低下的机构撤销。同时,公司还停止向北美销售汽车……这一系列举动都旨在提高效率。
吉德拉的“精简高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强大的阻力。菲拉特公司曾经被称为“解决就业的典范”,由于此次进行大幅裁员,所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指责,吉德拉为此承受了巨大的精神与舆论压力。
然而,吉德拉绝不气馁,他开始对企业的生产线进行改造:淘汰那些生产效率低下、技术落后的生产线,大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菲拉特公司开始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对于销售层面的改革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从前,菲拉特不需要经销商支付任何预付金,并且,当经销商将汽车销售完之后,也不急于要求他们回款,这严重地影响了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为此吉德拉做出新的规定:凡是经销菲拉特公司汽车的经销商,必须在出售汽车之前垫付一定的金额,否则不予供货。这项规定生效后,有近三分之一的经销商退出了代理。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公司的市场份额,大多数代理商对公司改革表示支持。
吉德拉为什么会成功?他找到了菲拉特公司严重亏损的症结所在。他提高绩效的办法就是充分了解情况,然后有步骤、有方法地改革。管理者不要迷信拯救企业的高深方法,提高绩效的方法永远要从企业自身去寻找,改变首先要从自身出发。管理者必须掌握独特的方式方法,才能最大化地提高绩效。
总之,企业必须建立绩效精神,必须以绩效精神为准绳,杜绝官僚主义,从而使企业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
没有评估就不会有好成果
高绩效必然涉及到责任、时间期限,以及最终的成果评价,德鲁克认为,必须有效地评估成果,没有评估就没有好成果。管理者不应该只看到表象,而要关注组织以及他人如何实现绩效。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
我们以通用公司和科龙公司为例,来分析如何进行绩效评估。
通用公司有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其中最重要的评估内容有四方面。
1过程评估与年终评估
评估是为了激励员工,所以要及时给予信息反馈,员工表现好时要及时表扬,员工表现不好时,及时提醒,年终评估时,所有的评价都是根据平时的表现,不仅有说服力,而且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也不繁杂,因为全年不断地积累素材,结果自然水到渠成。
2评估软性因素
价值观等软性因素的评估也不好量化,通用公司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是把工作放在事前,凡是加入通用公司的员工,首先被告知的是通用公司价值观的内容,然后会有与价值观有关的各种培训,员工对价值观的感悟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培训不是叫员工背诵价值观的内容,而是用发生在公司的事实行为来说明价值观对公司的重要意义。
3评估结果密切联系个人
评估的结果与员工的薪酬、培训、晋升、工作调动等密切挂钩,同时评估也是为了提高和完善员工自身素质,公司会尽可能满足员工的愿望。
4360度评估
360度评估是为了有效促进管理者和员工评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做评价的是上级、下级、同事、客户,由被评估者自己在这些人中各选择几个人来作评价,对于考核的结果专业机构来分析,这样可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在这种评估中不用担心员工在选择评估者时只选择与他关系好的人,而导致评估结果的失真,因为这种评估是为了员工自我管理,发现其不足。
通用公司的评估方法侧重过程和软性因素,其评估的特点在于全面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能力,追求评估的实用性。而科龙公司的评估方法则相对系统、具体。
科龙公司的绩效评估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分为三个层面:
1高层绩效评估
主要是季度考评。在每个季度结束后,各部部长(业务部门叫总监)填写一份《科龙干部绩效季度评估表》。表中内容主要有四部分:季度业绩回顾、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得分和评语。填写时,先由部长对上述四部分内容一一做出自我评价,然后再由其直接领导(总裁或副总裁)也对上述内容做出评价,最后由领导填写评语。
2中层绩效评估
这是绩效评估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不同的部门,职责不同,而且涉及人数和范围很广,有时还会有交叉考核或共同考核的情形。比如,在全国的30个分公司中,冰箱分公司经理和业务代表由冰箱营销本部考核,而分公司的财务经理则同时由财务部和冰箱营销本部协调考核。
各部门对科室或分公司进行绩效评估的频率,大致是每月一次,而每季度、每半年和每年的绩效评估,也会与当月的月度评估同时进行。但各部门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差别很大。以市场研究部为例:
月底,市场研究部根据月初确定的工作计划,对各个科室的各项工作进行一一检查,然后按照各项工作的质量、效率、工作量等指标逐项评分;根据评分数据,产生每月、每季、每年的“明星科室”、“金牌科长”、“需改进者”(后进员工)。该项工作由该部门自行开发的电脑软件和模板自动执行,可以在任一时刻查询任一科室和人员的绩效动态。
3基层绩效评估
对具体员工的绩效考核频度,一般也是每月一次,但评估指标较简单。它只对与其职责相关的指标负责。在总部,这项评估工作的执行者就是科长,而在分公司,执行者则是分公司经理。
但在实际执行中,不但绩效评估指标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且各种绩效评估的方法会交叉或同时使用,另外也会采取其他一些评估手段,比如“360度评估法”。
根据每月、每季、每半年及每年的绩效评估结果,科龙各级管理层都会以正式的书面报告来公布评估结果。在绩效评估报告里,结果与相应的奖惩举措相伴随。
对于团队中表现最好的20%和最差的10%,则通过绩效面谈的方式来沟通。通过绩效面谈,使优秀者继续保持其优秀的绩效,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对其进行提醒、分析、指导或警告。
对于那些绩效表现变化显著的员工,也对其进行绩效面谈,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变化的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举措。
一般而言,管理者在进行绩效评估时,往往只重视评估的部分。绩效评估具有两个重要职能:一是评估,即检讨员工过去的表现,做出具体的评价,决定是否应给予适当的报酬,例如调薪或是职务的升迁等。二是指导,针对员工未来的发展,主管必须提供必要的协助与咨询。例如,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员工的专长有没有获得全面发挥,员工未来在组织内的发展。
企业只有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绩效能力。我国很多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各种评估方法,但也存在很多误区。
误区一:过度量化
量化管理是手段,手段是为了实现高绩效。企业管理中的很多因素无法评估,比如软性的价值观、理念等。很多企业迷信于绝对的量化,反而失去了量化的意义。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完全的量化会把人物化、工具化,从而迷失了管理的真正目的。管理是为了有效,而不是有效率,纯粹的量化简化了管理,却扼杀了管理的灵魂。
误区二:指标过细
企业的评估指标是为了考评有所依据。企业职能部门利用自身最擅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精心设计出远远偏离企业目标的个性化指标体系。最终导致企业的目标缺失、发散,繁复的指标使企业迷失方向,在这种指标体系中工作,越是正确地做事,越偏离企业目标。
误区三:指标过全
缺少针对性的评估体系不如没有指标。二八法则揭示:对事物总体结果起决定性影响的只是少量的关键要素。管理者必须善于抓大放小,只要抓住属于关键的较少部分指标,就足以统揽全局,检验指标设计的水准,主要看指标是否提高了绩效,是否有效。
误区四:片面重视财务指标
许多企业追求单一的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反映的只是过去的结果,管理者更应该面向未来。利润不是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客户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对客户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才是绩效管理的归宿,任何一种高绩效都必须通过客户才能实现。
管理者必须时刻反省,任何评估方法都替代不了人的作用,评估是手段,是方法,而不是目的,评估是为了企业达到高绩效,是为了全面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没有评估就没有好成果,但错误的评估则会彻底扭曲企业的发展目标。
我们需要的不是理想
任何企业都有目标,但不是任何企业都能实现目标。企业要明确自身的目的和使命,但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要将目的和使命转化为企业目标。企业目标的实现,不是纸上谈兵,更不是空中楼阁,管理者必须用行动实现目标。成功者都善于把使命转化为目标,并用行动实现目标。
我们有理想,因此我们不需要高谈理想,阔论未来,我们需要准确地把握现实,灵活地面对市场,需要以变革之心应对市场变化,因为我们要实现高绩效。
成功者都能准确认识自己的理想,都能将理想转化为自己的目标,并毫不犹豫地去行动。
这是一个著名的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他对大学制度的弊端已经思考很久了,对此他有很多想法,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向校长提出若干改进大学制度的建议。结果他的意见没有被校长接受。于是,他做了一个在当时称得上是骇人听闻的决定——自己办一所大学,他要自己来当校长,以消除这些弊端。
在当时,办学校至少需要100万美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上哪找这么多钱呢?难道要等到毕业后再挣吗?那实在遥不可及。
这个年轻人每天都将自己封闭在寝室里冥思能赚到100万美元的各种方法 ,他坚信自己可以筹到这笔钱。同学们都认为他是白日做梦,不切实际,天上不会掉馅饼。
有一天,这个年轻人意识到,不能再停留在思考层面了,长此下去永远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于是,他做出一个决定,那就是不再思考,而是立即开始行动。他果断地采用了一些他在以前想出来的他认为还不错的计划,然后拿起电话给报社拨了过去,说他准备举行一个演讲会,题目是《如果我有100万美元》。
他不厌其烦地给无数家报社打电话,一遍遍地讲述自己的想法,但是没有一家报社答理他,更多的是对他的取笑,说他“天真、无知”。然而这些丝毫没有打消他的热情和行动。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个报社的社长,被他的诚意和精神打动,告诉他后天有一次慈善晚会,并允诺在晚会上,留出15分钟作为他的发言时间。
那是场盛大的慈善晚会,有许多商界人士应邀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