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500000006

第6章 恪守礼节

一般说来,中国人和东方人的礼貌问题,可以从完全不同的两个角度来看,一是赞赏;二是批评。盎格鲁—撒克逊人时常夸耀自己有许多美德,但是内刚最为显著,外柔则差强人意。

当我们来到东方,内心充满了羡慕,这是一种不会做某事的人对能轻松做这桩事的人的羡慕,因为亚洲人在调解人际关系方面,有着比我们高得多的技巧。中国人已经把礼貌升华到了一个完美的高度,一个西方人所不知道的、也从未体验的、想不到甚至几乎不可想象的高度,这是连对中国人有过分偏见的批评家,也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我们知道,中国的典籍上记载的礼仪准则有三百条,行为准则有三千条。一个民族背负着如此多的礼节,很难想象怎样将它延续下去。但是,中国人做到了,就像对待教育一样,他们设法把恪守礼节这种外在的需要,熔铸成了一种内在的本能。

在西方,一切繁文缛节只适用于宫廷和外交往来,而这个民族的圣贤,为人们的日常交往都制定了许多的规矩,但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也没有完全被束缚,他们把这些繁文缛节当成节日的盛装,该用的时候才拿出来用;至于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需要这样做,全凭一种准确的本能去辨认。在怎样的场合该用什么样的礼节,如果他不知道的话,就会像西方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忘记九乘以九等于多少一样,让人感到滑稽而且可笑。

“礼貌是某种善意的表达”,这是西方人的一种观念,也是我们不欣赏中国人的礼貌的原因所在。在西方,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看法,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态度是他整个内心的表达,但是中国人的礼貌却推翻了这个观点。中国人对人表示的礼貌只是心态复杂的内心部分的需要,就像所有的文艺表演一样。

在中国,礼貌用语的制定和使用,其目的只在于维护既定的关系。这样做,在西方人看来,即使不令人发疯,也会让人不知所措;而在中国看来,这是调解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对维护社会秩序至关重要。

凡事都有前后,前后也各有其秩序,这样才能各得其所,万事亨通。这就像下棋一样,先走棋的要说:“在下先走一子”,对手要说:“在下也走一子”;在要赢得一步棋的时候,棋手要事先告知说:“在下的士要吃尊兄的卒,走到在下的象位”,这就是在下棋。

虽然一局棋的输赢与说几句客套话没有关系,但是如果下棋人不事先说出下一步棋,就会显得荒唐可笑。而对于对手的棋若不能给予适当的回应,也会成为笑柄。对于中国人来说,客套就像在下棋,不懂这些客套就等于不会下棋。

中国人讲究礼貌的程度,在城乡也是有差别的。一个乡下人,他不知道像城里人那样的礼貌有些什么具体的要求,虽然他知道要有礼貌。

虽然如此,但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使不懂礼貌的中国人,也要比最有教养的外国人强得多。在礼貌问题上,外国人同中国人相比,就像个婴儿。一般说来,外国人要想做到像中国人那样有礼貌,他不仅要有在中国长期的生活体验,还要谨言慎行,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但是,那么多的“规矩”超出了外国人的理解范围,就算是学会了那些漂亮的礼貌用语,在运用上的表现也显得很呆板无知。在效仿中国人最基本的礼貌方面,外国人明显表现出来的无能,让中国的知识界总是带着一种毫不掩饰的轻蔑(理所当然的)的眼光看待这些“野蛮人”。

礼貌就像气垫一样,里面虽然什么东西都没有,但是却能很好地减缓颠簸。客观地说,中国人对外国人表现出来的礼貌(与他们之间表现的相同),首先考虑的不是客人的感觉,而多是为了显示自己懂得待人。

譬如说你到了中国人的家里,你不想喝茶,而主人偏偏为你生火烧水沏茶,结果你被烟熏得流泪,喉咙也呛得不舒服。他确信自己尽了待客之道,完全不去考虑客人是否乐意。

再比如,你在乡下租了一间房子,房子的主人认为自己应该把房子打扫一下、布置一下。虽然你已经来到了房间,他还在打扫,灰尘让你睁不开眼,你要他别做了,但他仍然继续。或者这就是《礼记》上所教诲的,一定要为客人打扫房间。

还有令初来乍到者生畏的礼节,那就是在请客吃饭的时候。中国人请你吃饭的时候,热情的主人会特地为你准备一大堆他以为你喜欢吃的食物,事实上可能你不喜欢吃,也吃不下那么多。可是如果你不吃的话,就是你的不对了,主人不会认为自己失礼,别人也不会那么认为。如果外国人不懂得这些规则,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一位中国新娘去拜访一位外国夫人时,正是按照这个原则的。行礼时,她背朝着夫人,女主人感到非常奇怪和生气。事后经过询问才知道,新娘按规则应该向北行礼,因为那是皇上所在的方位,她并没有在意女主人是站在屋子的南面。就是这样一个事实,既然外国夫人不清楚自己应该站在什么位置,新娘也就不在意女主人会怎么想了,反正她知道应该向什么方向行礼就够了!

中国人的礼貌也常常表现在送礼上。像前面讲到的,这是给受礼人“面子”,所送的礼物也都有着固定的样式。一个经常与中国人接触的外国人,时常会收到装着油腻糕点的礼品盒,他不想收,因为他根本不可能吃,但是即便他明确表示不愿意接受,接受了也只好拿去送人,送礼的人还是不会把礼品拿回去。

中国人的礼貌还表现在对礼貌的反应上。比如说,受礼人经常会问:“这些礼物花了多少钱?”或者做完客与主人告别时说:“给您添麻烦了”或“让您破费了”等话语。

下面我们看一下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参加婚礼的例子。在外国人应邀参加的婚礼上糕点非常丰富。在婚宴进行中,侍者端上一盘热气腾腾的糕点,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好像都喜欢热的)。由于这位外国人是贵客,糕点就端给了他,但他拒绝了这样的盛情。

令他想不到的是,由此给婚宴投下了一片阴影,那盘糕点撤了下去,也没有再传给其他人。原来,按照中国的风俗,参加婚宴的客人要送一份礼钱的,主人要在客人还在席上时收,但是中国人比较含蓄,就以向客人送热糕点为托词来收礼钱。除了这位外国人,每个人都知道送热糕点的用意,他的拒绝让别人也不便拿出自己的礼钱了。

更有趣的是,后来这家人在另一次婚宴上也邀请了他,婚礼主持人显然是吸取了上次的教训,直截了当地对客人们说:“请吧,这是放礼钱的地方!”

中国人礼貌中的繁文缛节固然令人厌烦,但是在社会交往方面,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果在西方人坚定的独立性中加入东方人的温文尔雅,继续保持我们的诚实,抛弃我们的鲁莽,那一切将会更好。

但是,许多西方人看待事物时,还不会运用这个观点。曾有一个熟人在巴黎居住多年,回伦敦后照样向每一个见到的朋友脱帽鞠躬,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接受了那里的风俗习惯。有一次,一位朋友和他开玩笑:“老朋友,你看看,这儿可没有你的法国猴子可耍!”如果人们都能够集东西方的精华为一体,能够熟练运用中庸之道,该是多么的惬意!

同类推荐
  •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神文化》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本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枝奇葩,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化色彩于一体,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青少年熟练地掌握大量成语,不仅可以使语句精练,条理清晰,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该书甄选的成语艺术性、思想性、故事性强,且在当代使用频繁,十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 《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这是一部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之书,在从容书写之间,极尽冲和淡雅之风度,书尽千年风骚墨事。
热门推荐
  •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房龙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娓娓道出西方早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及近现代音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音乐家们的身世行迹。
  • 冷清王爷替嫁妃

    冷清王爷替嫁妃

    她被迫嫁他为妃,心不甘情不愿。他娶她为妃,心里却念念不忘其他女子。他妻妾成群,她不争不抢,甘愿把他拱手送人。他和她却渐生情愫,看她如何玩转后宅,驯服小妾。
  • 福尔摩斯探案集1

    福尔摩斯探案集1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创作的一部长篇侦探小说,主角名为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又译作歇洛克·福尔摩斯),共有4部长篇及56个短篇。第一部长篇《血字的研究》完成于1886年,隔年与其它作品合集出版于《比顿圣诞年刊》。被多次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
  • 平台:自媒体时代用影响力赢取惊人财富

    平台:自媒体时代用影响力赢取惊人财富

    运用社交媒体创造一个赢得注意力的平台则是成功的关键。新媒体技术已经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一切。如此简单、如此快速,真正的竞争是获取那些有可能购买你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的注意。在如今这个日益喧嚣的世界中,如此低投入,如此的巨大成功,这是全球第一部让你的个人品牌、产品营销和服务迅速实现一夜成名、万众瞩目的奇书。这是一本教你怎样赢取话语权、怎样把滞销变畅销的分步指南。无名之辈也可以获得声明,成名要趁早,大赢特赢!他将告诉你一个很多人都不注意的秘密: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当今的商业环境中,真是前所未有!
  • 南宋浮生记

    南宋浮生记

    本文以古代历史为背景的穿越类作品,主角谷永宁是21世纪的现代人,在江边的一家修理厂里和一群人发生争执时,被人推到了江里,意外穿越到了宋朝。利用21世界的技术,他生产出了皇上需要的浸水不会模糊的纸,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技术。走上军队生活,利用火药技术,发明了各式火器,缴叛贼、杀敌寇,成为著名的抗金大将,名垂青史。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创新之神李健熙的思考方式:李健熙成功的木鸡哲学

    创新之神李健熙的思考方式:李健熙成功的木鸡哲学

    三星在李健熙的改革下,仅花12年就跻身全球前20大最有价值的品牌;企业的收益增加了66倍;品牌价值超过160亿美元……本书讲述了李健熙的人生智慧与管理理论,并全面而详细地剖析了他在个人成长、为人处事、企业经营和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试图为读者找到企业经营的要诀。本书结合崭新的人生智慧和前沿的管理理论,全面而详细地剖析了李健熙在个人成长、为人处世、企业经营和工作生活等多诸方面成功经验,试图为读者找到入山之门径,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 霸宋西门庆

    霸宋西门庆

    泱泱大宋,水深火热,朝政腐败,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外族觊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且看我,凭手中长剑,青锋三尺;唤世间好汉,铁血一心。虎贲三千,复收燕云旧地;龙飞九五,重开华夏新天!
  • 沉醉

    沉醉

    那一天,他是一轮明月,她不经意间仰望,就迷失在那皎洁的清辉里。从此,她梦里的那弯玉钩,夕夕成玦。浩荡的东海边,师父说,人就像贝壳,只有找到那相属的一半,才能牢牢护起一枚珍珠。她从江南的烟雨,一直走进塞北的飞雪里,身后依旧是当时的月光。然后才发现,他不是她的另一半贝壳,也不是她的月半弯,而是另一颗遥远的星子,无法触及。洞庭荷花盛开,姑苏枫叶转红,钱塘江潮涨起,大理春光明媚,我都会写下来告诉你,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知道这十年,你从来不曾在那日清晨离去,你只是藏在了我的心里,融入了我的生命里,陪着我一同呼吸。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