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500000013

第13章 神经麻木

“nervous”这个词的原意是“神经的;强有力的,刚强的;有活力的”。从它的用法可以引申出“有神经衰弱或神经疾病的;神经过于紧张的;易激动的;有病的”的意思,这也是我们经常碰到的,用来表述神经疾病处于不同阶段的专业术语。现代的文明使人们的神经过于紧张,神经疾病也变得很常见。

当然,现在我们要说的是一般的西方人,不是那些患有神经疾病的人。“神经过于紧张”的人,是那种健康状况良好,也时常提醒自己注意神经不要太紧张的人,这也包括我们的读者。

对于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说,我们这些生活在蒸汽机和电力时代的人,神经的紧张程度当然是生活在帆船和马车时代的人所不能比的。这个时代日新月异,连吃饭的时间都很少,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其结果完全可以想象得到。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的商人都有一种急切、不安的心态(西方国家的商人都是这样的),他们好像时刻在盼望一封关系到他的命运的电报一样。我们坐立不安、心情烦躁,在无意识的行为中,我们处处透露着这种精神状态。

一边说话一边拨弄着铅笔,好像此刻必须写点什么;我们搓着双手,好像跃跃欲试去干一番大事;我们拨弄着大拇指,突然转过头去,好像有什么危险事物没有被发现;我们还都有种感觉,某件事情正迫切地等着我们,必须尽快完成手头的工作,然后立刻投身于那件事。就这样,神经的过度紧张,不仅导致了像“拉琴痉挛”、“按键痉挛”、“书写痉挛”一类的病,而且导致了普遍、全天候的紧张。

我们的睡眠大不如从前,树上的鸟叫声、射进房间的光线、微风吹动百叶窗的响声、说话声等等,都会打断我们的睡眠,而一旦醒来,就别想再睡着了。每天的生活被我们安排得没有一丝空闲,根本就没有休息的时间。有人说,银行家只有抱着银行才能安稳地睡觉。可见,股东们获利的时候,也正是银行家痛苦之时。

现在,我们已经对西方人的生活做了一番描述,即精神高度紧张,如果以这样的眼光去看中国人,肯定会感到某种强烈的反差。即使对死去的中国人进行解剖,也没有发现“黑头发人”的神经组织与白种人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事实证明,中国人的神经组织和西方人是“相似的”,但是,他们的神经紧张程度远远逊于我们。

中国人习惯于一成不变,对他们来说,在一个位置上待多久似乎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差异。如果他是一个文员,他可以像一台自动写字机,整天写个不停;如果他是一个手艺人,他可以从早到晚站在一个地方,编织、打金箔或做其他的事,天天如此,没有、不需要有、也没想过要有变化。

中国的学生也是一样的,他们长时间地被限制在某个地方,没有休息、没有运动。如果是在西方,孩子们一定会被逼得发疯。西方的孩子几乎从出生就好动,大一点,还会像猴子一样做着各种滑稽的动作。而中国的婴儿,抱在怀里只会静静地躺着,大一点,也只是会长时间一动不动地坐着、站着或蹲着。

中国人不爱动,他们觉得活动筋骨对身体来说是没必要的,对外国人都爱散步也很不理解。一名外国女子在打网球,中国的教师就问佣人:“她这样跑来跑去的,要付给她多少钱?”他根本不会相信“没钱”这样的回答。在他们看来,这么累的事,完全可以雇苦力去做,何必自己去呢?要是告诉他这么做有什么好处,那他就更听不懂、更不能理解了。

在睡觉方面,中国人与西方人也是不同的。对中国人来说,什么地方都是可以睡觉的,影响我们没法睡觉的因素,对他们一点都不起作用。他们睡觉的时候,房间太亮、别人说话太吵、婴儿啼哭,根本就吵不醒他们,依然鼾声如雷。

夏天午后的两个小时,不管在什么地方,所有的人,不论是干活的人,还是其他什么人,都本能似的“像越冬的熊”躺下睡觉,整个世界一片寂静。横卧在三轮车上的人,脑袋垂着,张着大嘴,任由苍蝇飞进飞出。如果以这样的睡觉本事为标准,招募一支部队,那么,数以百万计、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人会很容易地通过考试。

另外,中国人对空气的质量也是不讲究的。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居住的环境,空气是不流通的,除非台风掀掉屋顶,或者房屋的主人迫于饥饿,拆掉房子卖木料。中国人住得非常拥挤,但他们认为这很正常,也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但是,如果他们像盎格鲁—撒克逊人那样,神经紧张并容易激动的话,无疑他们的处境是非常不幸的。

中国人极能忍受身体的疼痛,这也是他们神经不会太紧张的表现之一。如果你对中国医院的手术情况有所了解,就会知道,即使我们外国壮汉都难以承受的疼痛,中国的病人却能坦然、勇敢地面对。“最高的感召与选择是不用麻醉药,眼睁睁地去忍受疼痛。”这是乔治·艾略特在一封信中说过的话,但这肯定不是出自本意,如果她是对的,那么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能达到他们感召和选择的最高境界。

著名女诗人布朗宁夫人说过:“不抱同感去看,只会造成曲解。”但这只是对像她一样有着敏感神经的人而言的,西方人不喜欢被别人看,尤其是他正在做事的时候。在中国,如果我们到了一个外国人不常出现的地方,无疑,会引出一大群人来观看,他们好奇的目光,让我们一下子就产生了厌烦。我们时常抱怨,他们的围观简直可以让我们“发疯”,其实,他们只是不带感情地看,无意伤害我们。

中国人愿意在别人的观看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对他们来说,西方人的这种本能感觉很奇怪。他并不在乎有人看他,什么时候看,看多久。但是如果有人对别人的观看不满,那么他自然怀疑那个人不正常。

中国人和外国人最大的区别表现在如何对待病人上。对西方人来说,睡觉需要安静,生病的时候更需要安静。不管他平时是否有这样的要求,他病了就有权要求不受打扰。当然,为了确保尽快治好病,朋友、医生、护士也会全力配合的。如果病人的病已经无药可救,那么他所处的环境,会更加的安宁。

对中国人来说,某人生病时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某人得病的消息一传开,四面八方的干扰接踵而来,病情越严重,干扰也会越多。在这个时候,没人想到需要安静,也没人要求安静。探视病人的客人来来往往,热闹地迎送、招待;亲人担心病人不久会死去,在病房里痛哭不止;甚至请来和尚、尼姑或者驱鬼的巫师来大闹一场。

这些场面,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还不如死了的好。“她正在死去,请原谅,不要打扰她。”法国夫人对探视者说的这句话,西方人都抱有同感。但是在中国,人们决不会有这种原谅,即使有,也不会被接受。

在这个动乱的世界里,担忧和焦虑笼罩着所有的人,中国人不仅像其他民族一样受到外界的压迫,而且还要深重得多。中国的许多地方,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有相当比例的人挣扎在死亡线上。他们纯粹是靠天吃饭,雨水减少带来的干旱,会导致成千上万的人挨饿;雨水增加引发的洪水,会毫不留情地冲毁他们的家园。如果惹上了官司,即使他是完全清白的,也难逃倾家荡产的厄运。

对西方人来说,等待一场必定会出现并会带来可怕后果的灾难,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但是中国人面对灾难,会“眼睁睁地去忍受”,这也是这个民族最显著的特性之一。成千上万的百姓,在灾荒年月默默地死于饥饿,亲眼目睹这些的人,会更能理解其中的含义。西方人很难真正了解、懂得中国人,就像中国人很难正确理解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个人自由和社会自由的理念一样。

中国人一直是一个谜,不管我们从哪个方面去看都是如此。除非我们心中深信这些人与我们相比是“缺乏紧张”的,否则我们更加无法理解他们。我们不想盲目地猜测这种说法对这一民族未来的影响与我们民族有什么关系——这一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显巨大,但是,我们相信适者生存这一普遍规律。在20世纪的生存斗争中,谁能更适应呢?是“神经过于紧张的”欧洲人,还是不知道疲倦又不焦不躁的中国人呢?

同类推荐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他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兵家思想等。后面还有一个等)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说明国学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偶尔在聚会间,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说一说这些话,即能增长知识,所谓国学,又能高谈阔论,而有很多,这有多好,尤以先秦诸子学说为重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传统文化指要

    中国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等。
热门推荐
  • 独宠无盐悍妻

    独宠无盐悍妻

    (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角绝对干净不容插足。)她,容貌太“出众”,却是丑的。长得太美不容易,但丑成那样也不容易。不过,老天爷是公平的,给了她聪明的头脑。他,才智太“出众”,却是笨的。聪明绝顶不容易,但笨成那样也不容易。不过,老天爷是公平的,给了他绝世的容貌。一个是王府嚣张的丫鬟偏偏没人敢惹。一个是将军府高贵的嫡子过得还不如个丫鬟。偏偏他们却自小一起长大,彼此熟悉的不行。装吧,看谁更能装。一夜好眠,睁眼一看,坑爹的谁把她塞花轿里了?自此,丑丫鬟成了将军府少夫人。再一回头,艾玛,郡主主子怎的从庶弟院子冲出来了?自此,郡主成了弟妹。说我嚣张?那就嚣张吧。敢算计我?那就来吧。反正我长得丑,温良恭俭让一条也沾不上。喜欢斗,那就斗个天翻地覆。欺我者,我必千倍奉还。毁我家园?我便夺你江山。管你什么皇帝妃子,皇孙郡主,将军后母的,惹恼了老娘,只有一句话奉上“打你丫的。童叟无欺。”片段一某男在某女面前喋喋不休。某女斜睨他一样。“你眼睛有问题?”“并无。”“脑子有问题?”“没有。”某女刷的掀开自己宽大的衣袖。“仙女若是都长这样,这世界上恐怕没人希望有仙女。”滑落的衣袖下,一截如玉似藕的手臂晶莹的散发着淡淡地光晕,怎么看怎么诱人。如果,你可以忽略覆盖在它上面那蝴蝶斑的狰狞青紫痕迹。长孙元轶却好似并没有被她吓到,低语道:“阿奴若是再脱下去,我就必须得娶了你了。实际上当年你在我面前肆无忌惮的沐浴,我就想这么做了。”“长孙元轶,你给我滚。”片段二“少将军,新夫人把您院子里的侍妾丫鬟全给打跑了。”某男呲牙一笑,雪白的牙齿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这么彪悍?天生就该嫁进将军府。”本文不小白,不慢热,斗争激烈,情节精彩坑品良好,欢迎来跳。记得收藏哦,么么哒。
  • 公园里的谋杀案

    公园里的谋杀案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皇后大道

    皇后大道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如果是朋友

    如果是朋友

    她们,不一样的成长,却收获同样的爱情。如果没有遇到你,我会一如既往地孤独,以及莫名地无助,是你给了我勇气、坚强以及对友爱的信仰!两个女孩,一样的童年。她们相互倾诉,彼此温暖。孰料命运弄人,将她们彼此分开。当她们再次相遇……一个在平静中长大,她文静、善良,她渴望再次拥有曾经的温暖和友情。而她遭遇亲人的背叛,家庭的破裂,因此变得偏激,倔强甚至残忍。她要拯救偏离正轨的她。更让人揪心的是,不安稳的爱情夹杂在她们之间。她,如何拯救这份破裂的友情?也许,成长,总要经历迷茫、误解和委屈,才能明白人生里最美好最纯粹的爱情。
  • 婚后的平淡生活

    婚后的平淡生活

    一场巨大的商界联姻,新郎却在婚礼进行时拥着别的女人。
  • 勇于品尝苦涩人生

    勇于品尝苦涩人生

    本书告诉我们只有勇于品尝苦涩人生的人才能真正领悟人生的真谛
  • 死亡神座

    死亡神座

    带着巫妖王的记忆,踏入与游戏一样的世界,有着掌握死亡的心,必会重新踏上死亡的神座,成为史诗中的一员。
  • 花落剑相依

    花落剑相依

    花弄月身世坎坷,幸得盖世武学秘籍,遭遇各色江湖浪子,征服绝色女侠,荡尽世间不平。青龙剑号称江湖第一神剑,一出世便引发腥风血雨!玄武刀,千年不传神兵,一刀斩尽天下利器!当两柄绝世神兵的主人傲然相遇之时,是否能惊起无穷涟漪!
  • 女大当婚

    女大当婚

    尹清清第一次见武师益就看了不该看的,以致于武教授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时候她总集中不了精神。事实证明尹清清跟武教授猿粪不浅,因为,无论她做什么都能遇到他。当她以为毕业了她跟他的孽缘总算了了时,谁知道他竟然是她第十个相亲对象。相亲篇:相亲第十场,陈女士千万保证的最后一场。十分钟后,尹清摊牌:“我觉得我们不合适,这么说吧,你太老了,按辈分你都是我叔了。”某人咬牙,“配你刚刚好。”“可是,教授,你是我导师,你不觉得这样会破坏我们之间纯洁的师生关系吗?”“亲力亲为教导自己老婆,我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宠妻篇:亏得她一直认为武师益是教师中的典范,没想到他却是禽兽中的模范。温情篇:青江市一夜之间几位风云人物全部落马,而被媒体发现跟几位高官都暧昧不明的陈素素再度被推至风口浪尖,社会舆论纷至沓来。“我不想考了。”“因为母亲的事吗?别担心,就算天塌下来,还有我给你顶着。”尹清双手捂脸,“你是不是后悔娶我了?”“我后悔没有早点娶你,”“我担心陈女士……”“不会,有我呢。”怎么会有事?
  • 魔力公众演讲:顶级演讲者养成全书

    魔力公众演讲:顶级演讲者养成全书

    本书内容详尽,它能使你循序渐进地获得极致的演讲效果。书里的方法源自对现代社会1000位顶尖演讲者的悉心研究,并且得到了数百位职业演讲家的亲身验证。你会了解到如何做才能持续地抓住听者的心。作者选用了许多真实的演讲案例,不仅浅显易懂,而且饶有兴味。它将使你的每一次登台都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