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00000033

第33章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2)

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只专心做好一件事,不会动摇、分心,而是完全专注于任务本身。这需要极强的自律、不断地练习实践,以及对本任务的极大兴趣。从组织的角度来看,专注意味着从纷繁杂乱的目标中,选出并专心于唯一的目标。如果一个组织同时想做的事太多,那么将一事无成,因为组织总是处于一种基本物质和管理资源均匮乏的状态之中。

三、重视贡献

在书中德鲁克指出,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所谓有效性包括:自己的工作——其内容,其水准,及其影响;还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对上司、对同事和对下属。也包括各项工具的运用,例如会议或报告等。

可是大多数的管理者都是眼光朝下。他们重视勤奋,而忽略成果。他们耿耿于怀的是:所服务的组织和上司是否亏待了他们,是否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他们抱怨自己没有职权,结果是做事没有效果。

是否重视贡献决定了一个人真实的职位高低。一个人不论其职位多高,如果仅仅是勤奋,如果老是强调自己的职权,那么他永远只算是别人的“下属”。反过来说,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注意对成果负责的人,尽管他位卑职小,他还是可以位列于“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他以整体的绩效为己任。

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为其本身的专长所限,不为其本身的技术所限,不为其本身所属的部门所限,才能看到整体的绩效。同时也才能使他更加重视“外部世界”,唯有“外部世界”才是产生成果的所在。因此,他将会考量自己的技能、专长、作用,以及所属的单位对整个组织及组织目标的关系。只有如此,他才会凡事都想到顾客、服务对象和病人。事实上,一个组织之所以存在,不论其产品为商品、为政府服务,或为健康医疗,最终目的总是为了顾客、为了服务对象,或为了病人。因此,重视贡献的人,其所作所为是卓然不群的。

管理者如果不自问“我可以有何贡献”,则目标不但短浅,而且往往错误。他们总是把自己的贡献限制得很窄。

“贡献”这个名词,其含义非常广泛。每一个组织都需要三个主要方面的绩效:直接的成果,价值的实现和未来的人力发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的绩效,组织都无法生存下去。因此,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须在三方面均有贡献。当然,三者之间,可以有轻重先后之分,这要看管理者本人的个性和地位,以及组织本身的需要而定。

重视贡献,足以消除管理者的一个基本问题:让你在一团乱麻似的事务中理出轻重缓急来。重视贡献是一项组织的原则,使管理者能掌握各项工作的关联性。

重视贡献,还可将管理者的先天弱点——过分依赖他人,以及属于组织之内——转变为力量,进而创造出一个坚强的工作团队来。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常有一种倾向:为组织内部所惑,跳不出组织之外。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的视线从“勤奋、工作和内部关系”转移到“外部世界”,转移到组织的成果。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努力与外界进行直接接触,包括市场和顾客、病人、社团,及政府机构以外的公众。

总之,着眼于贡献,就是着眼于有效性。

四、使员工工作更具挑战性

现代组织的有效绩效,取决于在某些专业领域对知识和对各项技能的应用。只有让每个人适才适所,在一个和谐的团队里工作,组织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没有一个管理者可以奢望具备所需要的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他只能在某一个领域是专家,并在与其他专家的成果相匹配的情况下,他的贡献才是最有成果的。由于他的主要工作是产出新思想、概念和理念,在很多方面,他的绩效是无法衡量的。

此外,德鲁克认为,我们对自我发展知之甚少。为此他建议,使知识工作者得到自我发展的唯一方法,是循序渐进地安排他们承担更为艰巨的工作。一个管理者要发展他的下属,也应该采取类似的方法。他必须意识到坚持提高员工绩效的必要性,必须分配给员工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使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并密切注意着他们的进步,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德鲁克进一步建议到:管理者有许多方式来丰富下属的工作。在任何组织中,对职位潜能还尚待充分开发。比如,一个维修工程师可能对工厂和机器改进提出重要建议,事实上,他甚至还能设计出更好的机器。

如果管理者要发展他的员工,必须从发挥本员工的优点入手。他们不应该关注这个员工的弱点、缺陷。一个组织的功能达到最佳状态的时候,就是发挥所有人长处的时候。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人们的瑕疵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弥补。当鼓励人们做得更好的时候,他们就能得到自我发展,而在此过程中,组织也得到了自我发展。管理者的责任就是使员工得到施展,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予他们机会,并排除他们工作中的障碍。

五、不要去评估潜能

绩效评估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通常,人们认为绩效评估是一件不愉快的差事,并尽可能回避它。绩效评估的致命缺憾,就是总是在强调人的弱点、缺陷和失败之处。

日本人对绩效评估根本不抱任何信心。他们根本不需要它,因为日本实行的是终身雇佣制度,其升迁制主要依据年龄和资历。

德鲁克对绩效评估有着其独到深刻的见解。他并不赞成效法日本,根本不做绩效评估。但他提议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绩效评估的方式。

绩效评估的目的必须是积极的,为的是发现每个员工的成绩,以及哪些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绩效评估不应该去评估某个人的潜能,潜能是根本无法评估的。一句话,绩效评估必须强调人的优点。

德鲁克建议管理者在做绩效评估时,应该问四个问题:

问题一:“哪方面的工作他做得比较出色?”

问题二:“那么因此,哪方面的工作最能发挥他的长处?”

问题三:“若想充分发挥他的长处,他还需要学习或者获取哪些知识?”

问题四:“如果我有一个孩子,我是否愿意让他/她在这个人手下工作?原因是什么?”

很明显,以上所有的问题都在强调人的长处,以及如何能更强化这些优点。第四个问题第二问的意义在于,没有人能容忍一个道德败坏的管理者。

六、管理者的决策类型

有效的管理者,做的是有效的决策。

他们的决策,是一套系统化的程序,有明确的要素和一定的步骤。我们常常读到有关决策的著作,然而管理者决策时实际采用的程序,与那些著作讨论的程序几乎完全不同。

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决策。他们所做的,都是重大的决策。他们重视的,是分辨何者为例行性,何者为策略性,而不重视“解决问题”。他们的决策,是最高层次的、观念方面的少数重大决策,他们致力于找出情势中的“常数”。所以,他们给人的印象,不是决策最快。他们认为操纵很多“变数”的决策技巧,只是一种愚昧的思考方法。他们希望知道一项决策究竟涵盖什么,应符合哪种基本的现实。他们需要的是决策的冲击,而不是决策的技巧;他们需要的是好的决策,而不是巧的决策。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什么时候应依据原则做决策,什么时候却应依据实际的情况需要做决策。他们知道最骗人的决策,是正反两面折中的决策,他们能分辨正反两面的差异。他们知道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最费时的不是决策的本身,而是决策的推行。一项决策如果不能演化为“工作”,则不成为决策,至多只是一种良好的意愿。这就是说,有效的决策固然是以最高层次的观念理解为基础,但是决策的推行却必须力求接近工作层面,必须力求简单。

决策有五个方面的要素: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什么以及需满足哪些条件;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然后再解释什么是有效的决策——决策其实是个人见解(Opinion)之间交换意见,而不是用一系列数据来做决策,大部分是个人的假设,是个人消化后的见解,并且要找出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见解。

有效的决策,一定要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需要个人大胆地假设,没有意见才是最大的错误。做决策的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意见,当然也有反面的意见,“反面意见”的运用,是不同见解的激荡,更有利于找出问题的本质。

德鲁克认为,管理者一般分两种类型。一类管理者总是忙忙碌碌,但是通常没有什么绩效。他们总是公务缠身:记笔记、参加无数的会议、不停地出差;总是有许多想法——差不多每天一个新想法。今天他们可能想着成本节约问题,明天也许在盘算着举办一场大型的活动。他们总是浪费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却一事无成,大多数管理者都属于这一类型。另外一类管理者,他们冷静而深入地思考问题,然后埋头完成那些重要的工作任务。他们工作踏实而有条理。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只集中精力完成一项任务,在这一项任务做完后,才着手完成下一项任务,他们才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他们只做正确的事情,而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最后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二是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而且是必须学会的。管理者的自我提高往往要比卓有成效的训练更为重要。当一名管理者,并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因为管理者与其他千千万万人一样,都是做他自己应做的工作。今天的组织,需要的是由平凡人来做不平凡的事业,这正是有效的管理者所应自勉的目标。如果我们从上到下每一个人都能将自己看成管理者,提高有效性,企业的工作不但能蒸蒸日上,而且自己能承担新的任务,追求新的目标。

精彩语录

1有效的管理者,必注重贡献。他会眼光朝上,使自己的工作朝向目标。他常自问:“对我服务的机构,在绩效和成果上,我能有什么贡献?”他强调的是责任。

2一个人不论其职位多高,如果仅仅是勤奋,如果老是强调自己的职权,那么他永远只算是别人的“下属”。反过来说,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注意对成果负责的人,尽管他位卑职小,他还是可以位列于“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他以整体的绩效为己任。

3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什么时候应依据原则做决策,什么时候应依据实际的情况需要做决策。他们知道最骗人的决策,是正反两面折中的决策,他们能分辨正反两面的差异。

4一位管理者之所以受聘为管理者,并不是要他做他“喜欢做”的事,而是要他做他“该做”的事——尤其是要他做有效的决策。

5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实务的综合。既然是一种习惯,便是可以学会的。

推荐阅读

《公司的概念》一书是彼得·德鲁克对通用公司研究的结果。本书对通过公司内部复杂的工作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揭示出汽车巨人不再只是经济机器,还将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系统。这一工作有效地推动了20世纪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职业发展。《工作绩效对工作满意感的影响》

同类推荐
  • 李世民管理日志

    李世民管理日志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魏徵、王硅、房玄龄、杜如晦等一班名臣贤士的“老板”,是如何知人善用、运用团队力量共同奠定“贞观之治”的盛世之基?面对百废……
  • 罗伯特议事规则操作指南

    罗伯特议事规则操作指南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美国民间流传150余年的会议组织指导手册,被称为“美国民间的议事宪法”,它被广泛运用在政府机构、企业组织、民间团体的议事活动之中。本书既忠实于原著,对罗伯特议事的原则。规则、操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又结合中国的国情,对《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本书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每节内容后,配有结合实际的各种练习,是一本操作性强的会议组织指导手册。对中国各种组织如何组织好会议、提高会议效率,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 销售员的28堂效率提升课

    销售员的28堂效率提升课

    为什么那么多的销售人员在同一家公司,一天同样的24小时,销售一模一样的产品,别人的业绩总是比自己高?你知道全世界所有的成功人士是怎么成为成交高手的吗?你在销售工作上,是否已经发挥了个人100%的能力与潜力?你现在的成交率高吗?如何才能顺利获得订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签单高手?如何才能使小订单变成大订单?你想改变现状吗?你想成为超级销售战将吗?那么,别在犹豫,现在就请你打开这本《销售员的28堂效率提升课》,它能帮你实现这些梦想!
  •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

    这是一本可读性很强、很有针对性的实务管理书,他的特点是将那些每天发生在管理者身边的“平凡琐事”、“日常烦恼”提炼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用作者自己的感悟与读者交流,提供解决之道。
  • 做生意必懂的9大算计

    做生意必懂的9大算计

    ,生意人纷纷钻进这个充分体现精明与算计的“龙袍”里,乐而忘返。环境在改变,不同的时代,总会有不同的问题。时代在改变,生意人几乎人手一册《孙子兵法》;90年代,“温州热”“犹太热”席卷生意场。20世纪80年代,商业处于排列布局的阶段,生意场上出现兵法热,但唯一不变的就是生意人那种如醉如痴的热情。我们不难发现,商业处于上升期,三国文化顿热,凝结胜算与谋划智慧精华的《三国演义》几乎现身每个生意人的书架之上;21世纪,商业急速发展,竞争合作变化无常,有一条神秘的隐性线索贯穿始终。那就是富于智慧的算计。做生意更是如此
热门推荐
  • 办公室潜规则

    办公室潜规则

    “潜规则”不仅仅存在于演艺圈,在许许多多的行业和领域中,在其冠冕堂皇的外表下都有一套看不到的游戏规则,职场也是如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迹的办公室就会存在“潜规则”。这是利益所使、利益所趋,本是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却始终不能摆在台面上给众人来看,正因为此,才有“潜规则”一说。
  • 危险恋人:萌妻养成记

    危险恋人:萌妻养成记

    家族世代之间的恩怨与纠葛,感情上的扑朔迷离,就此展开……
  •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本书记录着作者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以及和学生高山流水般的情谊。在她的心中,教育无小事,她把每一个孩子都看作是一个世界,细心的雕琢,耐心的呵护。
  • 曾经那些飘落心碎的日子

    曾经那些飘落心碎的日子

    相遇的简简单单,相识的不明不白,是宿命还是缘分。一直到她离开的时候,她也不明白。原来蓝色混合红色是紫色。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异神传说

    异神传说

    本人新书《我的老婆是幻想少女》已经上传,书号2443371,阔别两年强势回归之作,请新老书友多多支持。
  • 巴黎圣母院(青少版)

    巴黎圣母院(青少版)

    本书是法国大作家雨果写于1831年的一本爱情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30岁前男人应该悟透的人生问题

    30岁前男人应该悟透的人生问题

    我们每天都在做事,做的事也不尽相同,但我们的做法却只有两种:聪明的和愚蠢的。由此,做事的人也可以分为两种:聪明的和愚蠢的。聪明的人绝不会像凡夫俗子一样浪费时间,他要以并不长的生命,完成许多一流的事。如何曾为一个聪明男人,这本书可以给你很多中肯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