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400000046

第46章 右手《道德情操论》卷三(6)

当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亲朋好友,或是那些巴结奉承你的人中间;也不要局限在那些有求于你的人中间。你应该到和你交往不多的人中间去,和只根据你的品质和行为来评价你的人相处。对于地位比你高的人,既不要嫉妒也不要回避,他们因为你的地位提升而感到不舒服,他们的轻慢无礼也会让你十分不快。如果他们表现不那么傲慢,就可以算作是你的知己了。如果你的谦逊坦诚赢得他们的好感,你就可以很满意地相信你的谦逊,以及面临好运时冷静。

我们的道德感是一种独立的情绪,不会因为身边人的白眼或者公正旁观者的缺席而失衡。

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对别国采取的行动,中立国是最公正的旁观者。但由于遥远的地理距离,他们难以了解事态的真正原因。当国家间发生冲突时,各自的公民关注的焦点就是获得本国同胞的赞同,而不会想到外国人对此事的态度。这种行为的必然结果,就是煽动公众的支持,激怒他们的敌人,最后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此时,偏执的旁观者近在眼前,公正的旁观者则远在天边。所以,在战争和谈判中,几乎没有人会重视真理和平等,也没有人会遵循正义公正。条约是容易被违反的,如果背叛条约能够带来某些利益,执政者就不会受到什么指责。能够欺骗外国权臣的特使会受到人们的赞扬。

如果一个人不屑于追逐利益和施舍好处,但比起追逐利益,他还会施舍一些好处的话,那在私生活中他会是最受人尊敬的好人,但在国际事务中却会成为冤大头,并会遭到自己同胞们的轻视和批判。没有人会在战争中真正遵守国际法,那些违反国际法的人,都只关心本国同胞对自己的看法,所以他们的行为也不会受到同胞们的批评。而大多数的国际法,通常在制定时就没有最简单明了的正义原则做指导。清白的人可能和罪人相互利用,但不会因此被当做罪人,这是正义原则最简单的体现。在最为邪恶的战争中,通常只有君主或统治者才是真正有罪的,老百姓则几乎是无辜的。但无论何时,敌国都会在海上和陆地上抢劫老百姓的财产,使他们的田园荒芜,并烧毁他们的家园。如果这些老百姓敢于反抗的话,就会被屠杀或囚禁,这些暴行通常和所谓的国际法并无冲突,甚至完全一致。

无论是教会还是民众,对敌对派别间的积怨,往往比对敌国的仇恨更深刻,他们参与斗争的方式也更加残酷。那些所谓的派别规范,往往比国际法中体现的正义原则更少。最狂热的爱国分子也不会完全丧失对敌人的信任,但对于是否可以信任叛乱者和异教徒,常常是教会和民间争论的最激烈的问题。毫无疑问,争论的最终结果,一定是叛乱分子和异教徒成为不幸的弱者。当一个国家由于派系斗争进入混乱状态时,总会有一些人可以不受舆论蛊惑,保持清醒的头脑。但他们数量太少,并且彼此隔离,相互孤立,因而他们也不会得到什么党派的信任。尽管他们才智过人,也会成为社会上最无足轻重的人。这些人还会经受两个派别的一致的嘲弄和排斥。真正的党棍都仇视慷慨正直的人。具有美德的人都不会成为党棍。真正公正的旁观者,不可能处在敌对斗争的激烈冲突中。这些党棍把自己的那些恶毒的偏见都归于上帝,甚至认为是神圣的上帝给了自己残酷报复的权利和勇气。因此,派性和斗争狂热是道德情感最大的败坏者。

关于自我控制,另一个需要阐明的问题是,面临最严酷的不幸时,能够赢得我们由衷钦佩的,是那些努力继续前行的强者。因为他需要用强大的自我克制才能控制他的痛苦。对痛苦麻木不仁的人,不会试图通过坚忍和镇定赢得称赞;对死亡漠然处之的人,也无须在危难中保持沉着和镇静。塞内加的话有些言过其实,他说:“斯多葛学派的哲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甚至超过了上帝。上帝的安宁来自自然的恩惠,而哲人的安全完全是来自个人的辛苦努力。”

但总有一些人,对与自己有关的事物的反应过于敏感,甚至根本无法进行自我克制。在危难关头,有的人会因为惊恐而陷入无知觉状态,此时,荣誉感对他毫无意义,循序渐进的锻炼和训导也不一定能治疗这种神经质的软弱。这种怯懦的家伙坚决不能得到信任和重用。

自我欺骗的天性及一般原则的起源和作用

即使真实而公正的旁观者就在我们身边,也不能完全阻止我们做出有悖常理和道义的事情来。我们的良心被强烈的私心蒙蔽,甚至为得出利己的结论而掩盖实情。

在行动之前,冲动使我们难以公正地评估自己的计划。我们努力用他人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处境,我们强烈的冲动也会不断曲解各种现实,使我们回到自身的立场上去。我们也许隐约感觉到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但这无济于事。我们无法听从那个公正法官的劝告,也无法避免那种狂热的冲动,只愿把旁人的看法当成一种虚假的幻象。正如马勒伯朗士神甫所说,只要我们愿意,任何冲动都能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和对它们对象的合理性。

在行动结束后,冲动逐渐平息,我们才能冷静地理解那个公正的旁观者的感受。就像那个旁观者预料的一样,原来曾让我们充满激情的事物,现在变得了无生趣。我们可以像旁观者一样,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公正坦率的考察,不用再被那些行动打扰。激动的情绪就像突然发作又突然停止的阵痛一样,等到风平浪静之后,我们就会依照最公正的眼光来揣测自己的行为。这次的评估除了徒增沮丧和悔恨外,并不能保证我们下次一定不会重蹈覆辙。但这些评估也是不完全客观公正的。我们对过去的行为所抱有的看法,决定了我们对自身品质的定位。几乎没有人会正视那些让人觉得麻烦和难堪的过去。就像只有勇敢的外科大夫才会若无其事地给自己的亲人动手术一样,也只有那些勇敢的人才会直面自己行为的缺陷,揭开自欺欺人的面纱。我们努力唤起那些让我们误入歧途的冲动,并激起对过去罪恶的憎恨,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恶,逃避良心的谴责。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甚至全力以赴。

无论是行动时还是行动前后,人们都无法用旁观者的眼光来公正地审视自己行为,而只是片面地思考自己行为是否适宜。如果人们能够具有某种特殊的能力——假定是道德感,应该就能准确判断自己的各种行为了。与感受别人的激情相比,感受自己的激情更直接,因此判断也更为准确。

我们最致命的缺点就是竭力否认自欺欺人,这是人类生活中很多纠纷的根源。如果我们能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自己,或者用洞悉一切的眼光看待自己,那么我们就会有所改进。

上帝不会放任我们的缺陷,也不会允许我们永远自欺欺人。在生活中,我们在不断考察他人的行为的同时,形成自己关于道德的普遍原则,由此我们判断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我们的天性会被他人的行为触动。当所有人都对某个行为进行批评和指责的时候,我们就更加认为那种行为是错误的。当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公众一致时,我们就会觉得满意。我们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也不会成为公众指责的对象。此时我们已经自然而然地形成一条行为准则——避免所有让我们变得可恨并会遭受指责的行为。相反,能够被我们和他人称赞的行为,会让我们渴望受到人类的爱慕、感激和钦佩之情,我们开始希望实践这些相同的行为,并用它来规范我们的行动。

我们的天性和对善恶美丑的天生感受,使得普遍道德准则得以建立。我们凭借直觉对不同环境下的事物表示赞同或反对,由此形成普遍道德准则的基础。我们并不是通过研究和评判才对它们表示赞同或反对。我们只是通过经验,对行为进行判断,形成了普遍原则。如果一个人死于朋友的嫉妒或谋财害命,旁观者看到他的垂死挣扎,听到他只是抱怨朋友的忘恩负义,而不控诉朋友的残酷暴行,那么不用等他认真考虑神圣的法则是如何禁止图财害命,以及这种行为究竟违反了哪一条准则,人们就已经对这种暴行产生反感和恐怖。显然,人们对罪行的憎恶感在普遍原则之前产生,这也是罪行的普遍原则建立的基础。

我们在历史或小说中读到有关高尚或卑劣的行为时,自然会敬仰高尚者,鄙夷卑劣者。然而,普遍道德原则告诉我们,高尚的行为应该被敬仰,卑劣的行为都应该受到鄙夷。但我们的情感并不是因为普遍原则的出现才产生,反而是我们对这种行为产生的切身体会和经验形成了道德的普遍原则。

旁观者对观察到的行为产生相应的情绪。亲切、庄严或恐怖的行为会使旁观者产生喜欢、敬仰或惧怕的感情。只有实事求是的观察行为激发的感情,才能确定关于对象和感情的普遍原则。

这些普遍原则通过人类感情的一致认可之后,当我们再争论那些难以判断的道德问题时就有了统一的是非标准。我们的行为是否正义,都可以由这个普遍原则进行判断。这就使一些著名作家迷惑不解,因为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人类应该像法官审理案子一样判断正误,先考虑普遍原则,再评估行为是否符合与之相应的原则。

我们习惯性的反省使我们铭记那些普遍原则,用它们来纠正我们那些利己的感情。我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自私的情感会扭曲我们的判断。普遍原则指导我们此时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当我们遭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冤枉时,出于自私的愤怒,可能会用对手的生命补偿自己。但对别人行为的观察,使他明白这种报复是过于残酷的。只要他受过适当的教育,就会在任何场合都禁止自己有那种残忍的报复行为,并把这一观点当做普遍原则来对待。也许他是非常暴躁的人,第一次思考这种行为时,他会觉得合情合理,每个旁观者也都会深表赞同。过去的经历已经让他对这种规范抱有敬重之情,并且阻止他因利己之心作出冲动的行为。即使他真的冲破普遍原则的约束,作出了过分的行为,他的心里仍会对普遍原则怀有尊重和敬畏。就算他正在行凶作恶,也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犹豫和害怕。

他会在下意识中明白,自己正在违背他心中那些道德准则,这些准则是他曾经立志永远遵守的原则,也是他从未见过别人违反的原则。他逐渐预感到自己就要成为公众憎恨的人。在违背道德准则的不安和内心欲望的驱使下,他备受煎熬之苦,惶惶不可终日。当他决定坚持原则,不使羞耻和悔恨伴随自己一生时,他的灵魂就会感到平和。相反,更加猛烈的冲动驱使他投身刚刚决定放弃的事情。这些矛盾搞得他精疲力竭。最后,他在绝望中作出了事关重大又无法挽回的行动。他的心情充满恐惧,仿佛为了逃避那些可怕的敌人,身不由己地来到悬崖之上。此时他的境遇肯定比之前更加可怕。也许在后来的行动中,他会越来越少地认为自己的行为不合常理,但是等到冲动过去,他站在公正的旁观者的立场上看待自己所做的一切,才会感到那些所谓完美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在使他悔恨和焦虑。

道德普遍原则的影响和权威

责任感,即是对普遍道德规范的遵守。这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也是很多人唯一的行为准则。许多人的一生中规中矩,丝毫不敢逾越那些已经存在,并让他们尊重的行为原则,这使他们从未感受到别人的称赞之情,也没有受到过任何责备。一个天性冷漠的人如果受到别人巨大的恩惠,也许只会报以微小的感激之情。但如果他富有道德修养,他会明白缺乏感恩之心的人是让人讨厌的,知恩图报才会让人喜爱。所以即使他的心里没有感恩的念头,也会努力表达对恩人的感激和恭顺。谈到自己的恩人时必须表现出高度的敬意,并把自己得到的种种恩惠都挂在嘴边上,而且他会抓住一切可以回报那些恩惠的机会。他这么做也许是出于对行为准则的尊重和衷心按原则办事的愿望。

这是他真心实意的行为,也不打算因此获得更多的恩惠,更没有欺骗公众和恩人的想法。同样,一个妻子也许并不深爱丈夫,但如果她具有道德修养,就会努力表现出她对丈夫的爱,并且恪守一个妻子的本分,对丈夫关怀备至,贤淑忠诚。这里谈到的这位朋友和妻子,肯定都不是最好的朋友或者妻子。他们认真而迫切地想履行自己的愿望,但还是难以发自肺腑,体贴入微。如果他们具有和自己身份地位相符的感情,就不会错过许多能显示自身存在的机会。但即使不够完美,也是第二流的,因为他们出于对普遍行为原则的尊重,才会在绝大部分场合保持完美。只有最幸运的人才能把自己的感情和地位配合得天衣无缝,让自己在所有场合都应付自如,左右逢源。通过教育和训练,要使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深入了解并掌握这些普遍原则,并在一生中都避免遭受重大的指责。

同类推荐
  • 畅行天下的女人社交书

    畅行天下的女人社交书

    拥有好人缘的女性,不仅修养佳、EQ好,外貌不重要,人情世故占第一。社交是一门艺术,需要每一位女性从外在修饰到内在涵养,从知己到了解他人心思、博得人心,进而赢得信任及好感。
  • 名人的做人智慧

    名人的做人智慧

    做人是一生的修炼,学会做人,可让我们在路途中的风景更加惹人留恋。而读名人的故事就是探求人生,探求名人、伟人是如何成长、如何学习、如何生活,以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来直面人生的风雨。他们崇高的理想及不平凡的经历时时鞭策着后人不断前进。
  • 改变你一生的小故事(增订版)

    改变你一生的小故事(增订版)

    想一想在平日的生活中,你是否因为找不到明确的人生目标而感到彷徨无依?你是否因为周遭环境的困扰而倍感焦虑,怨天尤人?又是否因为信仰的缺失而时刻感到处在人生的边缘?如此种种心灵困惑和迷惘究竟应当怎样解决呢?本书为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和出口。本书精选了上百个通俗易懂、发人深省的寓言及哲理故事,并在每个故事的结尾处加入笔者的体悟,力求用平实生动、明白浅近的语言阐发深刻的人生哲理,使人读后如闻金石之声,豁然开朗。
  • 高效能人士的管理法则

    高效能人士的管理法则

    具有高效能成功素质的人,到哪里都是人才,到任何岗位上都会受到重用本书综合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人才学、成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了高效能人士成功背后的黄金法则,这些法则会帮你发现成功的真相,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人性和竞争的本质,合理运用它们,成功会越来越近...
  • 哈佛口才课

    哈佛口才课

    150年来,很多从哈佛大学毕业的人,进入美国军界、政界和商界等领域,获得显赫的职位。
热门推荐
  • 修剑城

    修剑城

    人们说:一将成,万骨枯!人们说:残阳剑天下第一!人们说:“热浪”杀人从没失手。人们说:修剑城,是一个人的传说人们说:杨将军是修仙的人,早就封神了。只有他,杨见龙,杨将军,才知道,到底人们说的准不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农门贵女:地主来袭

    农门贵女:地主来袭

    慧剑一出满堂辉,作为穿越女,带着养父养母,还要被极品家人抛弃,奔小康,当地主,看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寻良婿,我胸中自有丘壑,进财宝,姚六六表示很无语。玩阴谋?斗极品?磨嘴皮?算了吧,千里姻缘一线牵!
  • 祸水红颜倾城笑:妖姬媚颜

    祸水红颜倾城笑:妖姬媚颜

    她,苏云姬是那个首屈一指的怪盗,绝美的脸庞下透露着那一丝丝妩媚的气息。可是谁知,这一次她和那个对手的第一次分高低却莫名其妙就死了,醒来后就发现自己穿越了。她是妲己转世,褒姒投胎,注定亡国。可是又阴差阳错地帮公主代嫁到了云旌,后宫深深,邪魅地皇帝一直霸道地霸占着他。可是,为什么当自己喜欢上他的时候,他却变心了?冷冷的夜里北风吹,找不到人安慰。当初的誓言太完美,让相思化成灰。他们最终能否在一起呢?
  • 青梅竹马:大少请再说爱我

    青梅竹马:大少请再说爱我

    结婚五年的丈夫,两人相敬如宾,本以为相安无事,细水长流一起走到老。可林皎却发现错了,当她抓着他一手出轨证据之时,不是要挟。而是公诸于众,让他鸡飞狗跳。她不介意他有女人,可若是拿着她的钱在外面包养女人,林皎决不答应。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当青梅竹马的恋人回国两年,对她处心积虑的诱惑,算尽心机给她布了一张网后。她却一步一步弃械投降,坠入那无言的温柔中。等她坠入后,才发现,温柔里面包裹着刺。爱情或许真如初见时美好。老公拿钱包养大明星,青梅竹马的爱情别有心机,林皎觉得,上辈子她到底是干了什么刨祖坟的事,如今这全世界最极品渣男都能够让她遇见,真是印证一句话,谁年轻时候没爱过几个人渣?
  • 小数字大学问:写给爱思考的那些人看

    小数字大学问:写给爱思考的那些人看

    阅读本书,话题从这些关系国计民生、贴近百姓生活的经济参 数开始。不仅可以给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兴趣、增加经济学知识,本书选择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从经济学中的“数字”入手,比如 GDP、CPI、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比如幸福指数、巨无霸指数、生活成本指数、贴现率、赔率等,而 且可以对读者的生活与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介绍这些数字、指数、常数的渊源、发展、运用、计算、作用、我国目前所处的水平以及和老百姓的关系。本书稿内容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领 域,语言生动、幽默,既是一本普及读物,又可当成一本工具书
  • 母仪天下之风雨夺嫡路

    母仪天下之风雨夺嫡路

    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谢绝小三小四小N,说的是执了王子殿下你的手啊,我就和一起去夺了太子的皇位,挑了老皇帝的冠冕可好?TMD,贼老天肯定没有长眼睛,竟然狗血地和EX一起被车撞飞,然后…阿嘞,穿越?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疼爱自己的丞相爹爹,和貌美如花的娘亲,泥煤,怎么就是个私生女?爹爹的正牌夫人嚣张地赐死了自己的娘亲,总有一天,她会把她的四肢剁了,挖出眼睛,用铜注入耳朵,割去舌头,再放在茅房里做成人彘。要努力学制毒和蛊术,这样才能在乱世中存活下来,变强再变强!遇到被自己老爹挑断手筋脚筋灌了了毒的墨蛟国九皇子,好吧,反正她和他同命相连,不如索性就如预言所说的那般,把墨蛟国的王位给夺了吧。凤水問:素素,你嫁衣如火灼伤了天涯,从此残阳烙我心上如朱砂。都说你眼中开倾世桃花,却如何一夕桃花雨下。问谁能借我回眸一眼,去逆流回溯遥迢的流年,循着你为我轻咏的《上邪》,再去见你一面。在那远去的旧年,我笑你轻许了姻缘。是你用尽一生吟咏《上邪》,而我转身轻负你如花美眷。那一年的五蕴城飞花漫天,我听见塞外春风泣血。轻嗅风中血似酒浓烈,耳边兵戈之声吞噬旷野,火光里飞回的雁也呜咽,哭声传去多远。那首你诵的《上邪》,从此我再听不真切。敌不过的哪是似水流年,江山早为你我说定了永别。于是你把名字刻入史笺,换我把你刻在我坟前。飞花又散落在这个季节,而你嫁衣比飞花还要艳烈,你启唇似又要咏遍《上邪》,说的却是:“我愿与君绝。”(选自小曲儿的《上邪》)苏墨卿:三岁识地诘屈磝碻的字,四岁便诵尽了百家之言,六岁能解属文,词情英迈,而那一年,竟能在七步之内出口成诗,满腹经纶才高八斗,才情艳艳,十一岁能够一心六用: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口诵经史,目数羊群,兼成四十字诗,足书五言一绝,然而天纵才华却比不过你眉间的一抹灼灼桃花雨纷纷,素素,我曾听闻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所以,我只要心不动便可以了。可是,为什么,你不在我身边我却心如刀割,倘若你要走,请将我的心一起带走。白素素:殿下,不如与臣妾执手指点江山可好?
  • 胭脂醉

    胭脂醉

    "腻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矫揉造作,厌了六朝金粉的绮丽韶华,南来的风落尽了繁花,唯独绽放在辛酸与痛楚中的那朵奇葩。她,出身卑贱却走进将相帝王家。她,沦落青楼却将旧主恩情牵挂。暮然回首,耳边那一句句的海誓山盟在岁月里崩塌,蹙眉追忆,枕边那一幕幕的温情被时光摧垮。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