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800000009

第9章 《论语》 好学还要善学 (1)

第四章 好学还要善学 (1)

承受住极限的考验,成功便触手可得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孔子说:既然爱他们,怎能不加以勤勉?既然忠于他们,怎能不给予教诲引导?

这句话既是讲教育,也是讲个人修养。“劳”并不是一定要让每个人都从事“田间劳作”等体力劳动,是要让他知道做学问和为人生的艰难困苦。因为只有吃得了苦,才能学到真本事、真学问。真正爱一个人,就应该让他学到真本事,去吃一点苦、受一点挫。能吃苦的人更容易受到别人的青睐。

1986年春,一个女孩报考了兰州大学的考古学专业,投在本专业最权威的导师杨教授的门下。杨教授早年毕业于北大的考古学专业,已经从事考古工作三十多年了。就连系主任提到杨教授,脸上也是一种少有的景仰。可是听说杨教授有很多的学术选题要做,还经常在外实地考古,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来带学生,而且,他对现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素质也表示很失望不愿接受新学生了。

她有些不甘心,却也无可奈何。如果是在对诸多学生的挑选中放弃了她,她至少还有努力的机会。而若是根本没有招研究生的打算,无论如何争取,恐怕也是无力回天。

那时候,考古专业有一个野外考古兴趣小分队,自己定选题,然后向学校申请一定的经费,就召集全校有兴趣的学生一起去。临放寒假的时候,她和几个同学在兰州城外发现了战国时期的一个战场遗址,因为地点偏僻和落后,很多古迹都保存得相对完好。于是就申请了这个项目,报到系上后,批了。大家很意外,因为临近毕业时的申报项目一般是很难批的,领经费的时候教务处的老师说了:“这次考古活动是一次大的活动,学校很重视,系里会派一个指导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学校还会另外组织别的考古队出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她与指导老师以及班上的另外3个同学一行5人出发了。那时,兰州地区刚下过大雪,出城后,四野皆白。大家又正青春年少、一腔热血,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点成绩来,也算给自己四年的大学做个总结。到目的地之后,同学们白天分头开始紧张的搜寻和采集工作,晚上住进临时帐篷,相互交流和学习白天的收获。

第5天的时候,下了一场更大的雪,这给考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大家觉得这样的地表情况根本不可能开展采集工作,讨论决定不要出去了。她却认为,虽然是困难了点,可是时间紧迫,一个星期的野外考古活动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总待在帐篷里行动就要前功尽弃。于是,她冒着风雪一个人出去了。

然而刚走不久,她迷路了。大雪天气里迷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没有参照物,手中的地图根本就不起作用。不知不觉四周就黑了下去。四年专业课的学习加上数次实习经历,她早已学会了不紧张、不恐惧。拿着指南针,背着背包,慢慢往前。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四个小时过去了,手表的指针愈来愈快,而她却感觉背上愈来愈凉——按地图的指示,她早应该到达目标营地,可四周除了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她突然感到害怕了,甚至有些绝望。是走错了方向么?那现在究竟走到哪儿了?离营地有多远?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夜幕渐渐降临,方向愈来愈不可测。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时候居然看见风雪中有一个人影。

“喂!你好!我是兰州大学历史系的学生。我们过来……”

“哦,这么大风雪路都认不清,该待哪就待哪啊!”听口音,是位上了岁数的人。

“您知道怎么走出去不?”

“知道走出去你还能看得见我?哈哈,看来我这把老骨头今晚要留在这里啦!”她本来是准备仗着自己年轻,体力好,熬过这夜,等雪停之后再找路回营地的。可是眼前这位老人,他那么大年纪,这么冷的天气,这么潮湿的气候……

“老先生,要不我们还是试着走走吧!”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他们相互搀扶,在雪地里相互提醒、相互打气。她告诉他,她是考古学大四的学生,梦想是做一个考古学专家,她本科马上毕业,想念本系最有名的杨教授的研究生……他们也不知道到底走了多远,两人都已体力不支。

“小姑娘,算了吧,明早天亮了,会有人找到我们的。”

她知道在雪地里停留一夜的后果是什么,即使明天天亮被人发现,他们就成了两个不会动的雪人。于是她决定再做最后一次努力:“这样,我们现在一起走,往前再走100米!”

此时的她其实并不知道这100米走完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她心里唯一的信念就是我不能放弃,我还年轻,还有梦想,我还想念考古学的研究生呢!

奇迹出现了!大约走了100米左右,他们同时看到了亮光!她敢肯定那是她们的营地。指导老师和同学在营地外面叫着她的名字。

“小蕙,你终于回来了——杨教授?你怎么和她在一起?”

杨教授?他就是杨教授?小蕙迷惑地看着老人。

一个月后,研究生录取名单公布的时候,她榜上有名,指导老师就是赫赫有名的杨教授。

他给她的评语是:考古学对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而我知道,小蕙同学具有这种品质。

比起小惠遇到的生死困境,我们遇到的都是一些小困难。有的时候,人的体力和意志都承受着极限的考验。在人的一生中,无论工作或生活,都有可能出现极限环境,或者可能说是极限困境。这时候就需要你能吃更多的苦头,咬牙挺过,成功便触手可及。

做一个深沉的思想者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思考是学习的最佳方法,只有思考,才能将自己的想法激活,然后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成果来。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旋涡总是向左旋的,也就是逆时针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题不放。他设计了一个碟形容器,里面灌满水,每当拔掉碟底的塞子时,碟里的水总是形成逆时针旋转的旋涡。这说明放洗澡水时旋涡朝左,并非偶然,而是一种有规律的现象。

1962年,谢皮罗发表了论文,认为这旋涡与地球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自转的话,拔掉澡盆的塞子则不会产生旋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谢皮罗认为,北半球的台风都是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旋涡是一样的。他断言,如果在南半球则恰好相反,洗澡水将按顺时针形成旋涡,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旋涡!谢皮罗的论文发表之后,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洗完澡拔掉澡盆里的塞子,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有的人从看似平常的事情中,用敏锐的眼睛看到常人所不注意的细节,用丰富的联想力进行常人所意想不到的深刻思索,终于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偶然之中,其实隐藏着必然。化偶然为必然,那就要多多思考。

古时有伯乐相马的故事,后来伯乐老了,有一次,秦穆公就请伯乐推荐相马的人才。伯乐极力推荐九方皋,说他的相马水平不在自己之下。

九方皋拜见秦穆公后,就开始奉命寻找千里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向秦穆公报告说:“千里马已经找到了,在遥远的沙丘地方。”秦穆公问道:“你找到的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是一匹黄色的母马。”

秦穆公派使者去取千里马,使者报告说,九方皋相中的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听了很不高兴,马上把伯乐召来,责备他说:“你推荐的九方皋根本不是相马的高手,他连马的颜色和公母都分不清,怎么会找到千里马呢?”伯乐听了感慨地说:“真没想到九方皋相马达到了这样专精的程度。他相马的时候,已经经历了一番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观察过程,他注意的是千里马应该具备的那些条件,而没有浪费自己的精力去注意马的毛色、公母这样无关紧要的细节。九方皋真正是相马的天才,远远超过了我。”

秦穆公听了伯乐的话,将信将疑,把九方皋相中的马取回来一试,果然是天下无双的千里马。

“学而能疑,已得知识之半”,不管学习有多紧张,断然不能忘记思考,思考并不是在浪费时间,经过思考,学问才记得更加牢固。

学问学问,有学还要有问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说:孔圉(yǔ)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孔子到了周公庙,每件事情都要问一问。有人看不惯他的行为,于是说他:“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谁说叔梁纥的这个儿子懂礼呢?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了之后便说道:“是礼也。”每件事情都向别人请教,这正是礼啊。

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shì)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予他的谥号为“文”,“文”是对人的赞美,表示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我们一开始要向老师求学,于是就将老师作为自己学问来源。其实,生活中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老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向别人提问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答案,但是可以启发自己的思维。

云雀见麻雀整天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就问:“麻雀太太,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

麻雀斜着眼睛瞟了它一眼,说:“难道我飞得还不高吗?你瞧瞧公鸡!”

“公鸡伯伯,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

公鸡骄傲地在房顶上迈着八字步,反问:“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鹌鹑!”

“你为什么不能飞得高一点呢?鹌鹑姐姐。”

鹌鹑奋力从草尖上飞过去,得意地对云雀说:“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癞蛤蟆!”

后来,云雀遇见雄鹰,便向雄鹰请教:“雄鹰叔叔,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呢?”

“不,不。”雄鹰谦虚地说,“离蓝天,我还差得远呢!”

“啊,我明白了!”云雀眨巴眨巴眼睛想,“谁如果想展翅高飞,就不能把目标定得太低;如果眼睛只盯在树冠以下,那就永远不可能在蓝天白云间翱翔。”从此以后,云雀努力向雄鹰学习,她终于能够像雄鹰一样搏击长空了。

云雀通过向不同的对象请教,得出了自己的志向。寥寥数语,麻雀、公鸡、鹌鹑等胸无大志、甘于平庸者的形象,鲜活地跃然纸上,同时反衬出雄鹰勇于进取、翱翔蓝天的远大志向。而云雀好问深思、向能者看齐的心态,同样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说:“打开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朝诗人郑谷自幼聪明,七岁就能吟诗作对。郑谷有一位诗友是个和尚,叫齐己。他年长于郑谷,经常和郑谷吟诗唱和,因此二人的友谊十分深厚。有一次,齐己做了一首诗,诗名是《早梅》。诗云: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笔落诗成,齐己吟诵再三,自我感觉十分好,便邀郑谷品评。郑谷看后,说此事都好,但须改一字就更加完美了。齐己听后,问:“哪一字?”郑谷微笑着说,诗中“昨夜数枝开”,如果改为“一枝开”,岂不是把早梅的这一“早”字写活了?齐己听后连连点头称是,十分佩服。时人于是称郑谷为“一字师”。

俗话说:“圣人无常师。”即使有学问知识的人也没有固定的老师。正如犹太法典所言:“能向任何遇到的人学习好处的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别人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别人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这句话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在经过学习后,应该具备一种举一反三的能力,能由一个道理而推知其他的道理。如果不能做到这点,那再怎么教也没用。

一座高耸入云的山上有两所寺院——普济寺和光度寺。每日清晨,两个寺院都会分别派一个小和尚——明悟和明心,到山下的集市买菜,两人每天几乎同时出门,所以总能碰面,经常暗地比试彼此的悟性。

同类推荐
  • 心灵10游戏:给你的心灵整整容

    心灵10游戏:给你的心灵整整容

    书中每一个游戏和故事,都让人的人生感动,本书内含十个游戏,让人的生命升华。即“给心灵整整容”、“没有一种草不是花”、“金钱买不来快乐”、“换一种心情去生活”等
  • 穷人好办事:创富与成功需要掌握的办事方法

    穷人好办事:创富与成功需要掌握的办事方法

    过去常说,一无所有的人办事,一个字:难。正所谓“人穷办事难”。贫穷失败、怀才不遇的人说话,一个字:轻。正所谓“人微言轻”。其实,办事不难,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决定办事成败的并不完全是你所拥有的关系、背景和财富。有那么多成功和富有的人都曾经一贫如洗,但最终靠着自己的奋斗精神和办事绝招,一步一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前程。本书概括起来将从三个方面提升你的办事能力:第一,树立正确的办事心态;第二,办事才能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第三,把办事当成人生的挑战和乐趣。
  • 方与圆全集

    方与圆全集

    方是为人之本,是做人的脊梁。圆是成功之道,是处世的锦囊。为人没有方,则会软弱可欺。做事不懂圆,则地处处受敌。为人做事太方正太圆滑则寸步难行。只有方圆相间,方圆并用,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进退自如,营造良好的人脉和生存环境,享受快乐惬意的人生,成就功名和大业。
  • 生气不如争气(大全集)

    生气不如争气(大全集)

    气是由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理它时,它就会消散。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未必都来得及享受,哪里还有时间生气呢?因此,做人以消气为上策。水中鱼编著的《生气不如争气大全集》正是为您顺心气、解怨气、化怒气的好助手。《生气不如争气大全集》把人生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气全部收纳进来,用志气、勇气、朝气、和气、才气、大气、运气、福气,来化解和取代闲气、闷气、怨气、怒气、傲气、泄气、赌气、小气、窝囊气,真正地帮助我们完成从生气到争气的改变,收获一个宽舒的人生和幸福的心态。
  • 大学该怎么读

    大学该怎么读

    作者的视野遍及诸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大学何谓大?非有大楼,找到光明的出路,本书值得当今所有大学生及其家长、大学教师,开创美好的事业。你做得也并不是那么糟糕。,刻不容缓!大学生们。你只要改变一点点,只要稍作一些努力,中学生及其家长、中学教师,就一定是个有价值的、优秀的、出色的好大学生,乃有大师焉!”科教兴国,一定能够有远大的前途,你的问题并不是那么严重,一定能够“畅销”,乃至一切教育工作者、教育官员、关注教育的各界人士阅读、反思和借鉴
热门推荐
  • 危情游戏

    危情游戏

    北方某大城市三个大学毕业生陪聊的故事。理医学系毕业的何婷婷、幼教系毕业的水莲、工程物理系毕业的程皓。这三个陪聊者,陪聊的心态悬殊,目的不一。对情感、对生活的态度迥异。现代生活最终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全面袭击了他们。陪聊生活中,真实的情感受到极端的考验,美丽的爱情被摧毁……一环一环的欺骗,一幕一幕的表演,却都是一点一滴的真实。
  • 超人特异(走进科学)

    超人特异(走进科学)

    《超人特异》内容主要讲述着一群在各个世界生活的人,他们与正常人有所不同,刺激着科学家们去解开它的神秘面纱。
  • 尸神决

    尸神决

    在一个神秘的小村庄中,一具神秘的尸体是怎么样突破桎梏?神秘老人又是谁?频频出现。神秘玉壁又是何物?它的主人又将是谁?少年,不拼血劲,何为少年。尸神决,斗天?斗地?
  • 优美的田园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田园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天香引

    天香引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霸上特工女军师

    霸上特工女军师

    睿智的目光快速地掠过一丝暗芒,西蒙焰环视四周一眼,沉声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手中的剑挽出一朵朵剑花,那锋利的剑刃令敌人的脚步无意识的移开,敌军的包围很快就被打开一道口子,西蒙焰护着众人急速往黑青谷撤退,“王爷,快走。兄弟们差不多都撤出去了。”已退出敌人的包围的祁勇,转身朝西蒙焰急急唤到。冷冷地扫了一眼那些包围着他的敌人,西蒙焰嘴角不屑地弯起,手中的长剑转了个圈,围着他的人瞬时……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品质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品质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工作在于配合

    工作在于配合

    当你去买鞋时,你需要配合店员进行试穿,才能知道鞋合不合脚;而店员也需要顾客的配合,才能使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当你去理发店理发时,也需要配合理发师,他才能做出你喜欢的发型;而理发师也需要你的配合,才能完成他的作品。当你在医院里看病时,需要你配合医生,医生才能了解你的病情,才能对症下药。在一个企业里,工作中的每个人都需要配合别人,如果没有他人的配合,那么整个工作流程就会出现问题。任何一个企业、一个团队、一个国家,都需要彼此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效的配合才能使人得到更多,真诚地与他人配合的人也才能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