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3800000006

第6章 军功之路(1)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历史上破天荒地发生了两件大事,这两件大事,打破了清王朝200年来的政治平衡,决定了此后中国百年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一件是西方列强全方位的侵略。在英国坚船利炮的叩门声中,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的失败是清王朝皇权危机的前奏。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误认为西方国家入侵中国是暂时的,他们在要求得到满足之后便不会再来,《南京条约》不过是暂事羁縻的一种政策而已。但事实证明远非如此,殖民主义者的欲望是永远不会得到满足的。1860年,英法两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次以失败而告终,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规定中国向英法赔款,增开通商口岸,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并允许传教士到内地自由传教等等。更要命的是,北邻沙皇俄国乘虚而入,一下子就夺走了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以此为开端,西方国家终于看清楚,大清帝国原来已经成为一只不堪一击的纸老虎,于是,他们胆量顿生,欲望大增,不再有所忌惮,频频东来挑起事端,对中国的权益的索求不断增加。清统治者经过两次惨败的教训,对西方国家的看法也由一贯的蔑视变为恐惧与忍让,失败接二连三,除了满足西方列强无止境的要求外,清政府已经别无选择。自古以来至高无上的皇权,破天荒地受制于西方列强,并开始出现了生存的危机。

此后,伴随着外国公使的进驻、不平等贸易的往来、通商口岸的开放、传教士的到来,西方对于中国立体交叉式的影响在逐步扩大并不断深入。西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终于成为中国人日渐关注的焦点。

另一件是太平天国的沉重打击。1851—1864年,洪秀全发动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造反运动。

1851年金田起义后,洪秀全将矛头直接指向清朝最高统治者,公开向清王朝的政治权威发起挑战。

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金陵”并定都于此。

随后,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机构,颁布了一系列内政外交的政令,并派兵北伐、西征,继续扩大战果。这样,太平天国雄居东南半壁江山,与清政权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太平天国的猛烈冲击下,清王朝的地方政权力量,尤其是清政府的军事力量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和削弱。太平天国基本上摧毁了作为清政府军事支柱的八旗、绿营武装,使满洲贵族失去了控制国家武装力量的实际能力。除了依靠地方上的政治与军事力量,清政府已经难以再同太平天国进行有效的对抗与较量。

这两件大事共同运动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分水岭,造成了一个注定中国历史前进方向的运数,这个运数改变了清帝国两百年来稳固的统治局面,打破了中央和地方的平衡关系,从此,传统文官操纵政治的局面被迫开始让位于武人干政的舞台。这,就是当时的真实国情。

继续走传统的科考功名道路,还是从实际出发、开辟军功起家之路,这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一切梦想有所作为的人们重新进行社会价值选择的一个分水岭。

毫无疑问,晚清社会剧变的结果,导致了社会重心逐渐向近代军人群体倾斜。这种情况,从根本上破坏了原有政治与社会秩序的运转机制。社会结构的裂变所导致的士绅与兵的地位变动,使晚清失衡的政治和社会秩序不得不进行一种必要的调整,从而要求人们的价值观重新进行定位。

晚清社会发生变动的一个重大趋势是科举制度的衰亡和军功入仕的兴盛,科举做官之路开始逐渐让位给军功之路。

鸦片战争以后,欧风美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科举制所维系的社会价值与秩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特别是自湘军、淮军、北洋军崛起,大批军功入仕者纷纷通过行伍途径进踞军政要津之后,科举与行伍的消长之数便一发而不可收拾。

晚清做官路径的重大变化,应以太平天国运动为分水之岭。这是因为,在此之前,清王朝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和极端君主专制的国家政权,文官体制根深蒂固。然自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以来,随着内战的不断扩大,清王朝赖以维持统治的国家机器——经制兵八旗、绿营先后土崩瓦解,其权力结构从中央到地方都被迫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清代的正规军是八旗和绿营。八旗兵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由入关前降清明军组成的汉军八旗,共20余万人。八旗军兵籍世袭,占有圈占的土地,不同于一般军队,是享有一定封建特权的军事集团。入关后,八旗仍沿用以旗统兵的建制,分为“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两种,但已不归旗主所有,而直属国家指挥调动,构成清朝军队的骨干。禁旅八旗接近10万人,负责守卫宫廷和京师。驻防八旗10多万人分布于全国各军事要地。绿营兵是入关后招募和收编的汉族地主武装,以绿旗为标志,约60万人,配合驻防八旗屯戍全国各地。驻防地方的绿营兵要受驻防八旗监视、控制,绿营中的重要官职规定为满官缺,必须由满洲将领担任。八旗兵的训练、装备、兵饷待遇都远比绿营兵优越。八旗和绿营正规军直接归皇帝统辖,不另设统一指挥全国军队的统帅。所有军队调防均须向皇帝奏报,各级武官的任命亦须经皇帝批准,皇帝通过军机处直接控制军队,比起历代皇朝军权更加集中。除正规军外,清代前、中期的地方军事力量,尚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武装;汉族地区则有地主阶级招募的乡兵团练。一般战事结束,团练即告解散,并非正规军队。清中期后,八旗和绿营腐败虚弱,不堪重用,清廷主要依靠乡勇镇压民众的反抗运动,团练逐渐演变成为正规的“勇营”。

清政府是在大规模军事征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军事统治是其政治控制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其皇权权威的建立仅限于此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中人们对政治态度的反映,是政治行为的基础。儒家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影响中国传统政治的基本观念形态。长期以来,儒家的政治思想对于稳定国家的政治秩序、满足中国人的价值认同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中国政治中尤其突出。正是利用这种政治文化,清王朝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权威。一方面,它继续推崇和利用儒家政治思想,任用大批汉族儒生,希望改变异族征服者的形象,极力把自己打扮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卫道士和继承人;另一方面,清统治者又仿效秦汉以来中国的君主官僚政体,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政治体制,以便加强君主集权。

但嘉庆、道光以来,清王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败。政治黑暗、国防空虚、财政拮据、吏治腐败等现象一天比一天严重。随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日渐尖锐,白莲教、天地会等农民起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导致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开始失灵,军事体制运转失灵表现的更为明显。由于军队腐败和军事体制的弊病,清政府在镇压白莲教、天地会等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已不得不用绿营佐以乡勇;鸦片战争中,八旗军更是一败涂地。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对清王朝的经制军八旗、绿营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性的打击,形势已经发展到不改变现有国家的政治、军事体制,清政府就无法生存的地步。

为了度过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朝统治者不得不顺应形势,下放权力,允许地方建军自救。以此为起点,在晚清,进入官场之路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咸丰三年(1853年),为了对付太平天国,曾国藩奉“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的谕令,出任湖南团练大臣。至于借此机会创办湘军并且担任起镇压太平天国的重任,完全是他自作主张,并未接奉明确的上谕。因此,曾国藩所创办的湘军最初只处于半合法的地位,一旦军事受挫,就会出现生存危机。咸丰四年(1854年),曾国藩率军东征之初,一败岳州、再败靖港时,长沙立刻出现一片解散的喧嚣声,朝中也有人借此大肆诋毁,咸丰帝也要对曾国藩从重治罪,若不是湘军在湘潭战役中取胜,湘军很可能就会从此夭折,曾国藩很可能也会受到严谴。后来,咸丰帝虽然迫于太平天国的军事压力,准许曾国藩独自带兵,但决不允许他兼领地方行政事务。一直到咸丰十年(1860年),江南大营再次被太平军捣毁,清政府再也无力调集大规模军队的时候,咸丰帝才从湘军苦战、绿营收功的美梦中觉醒过来,不得不将两江大权交给湘军领袖曾国藩,以激励他努力与太平军作战,确保清政权度过严重的生存危机。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为了激励湘军作战的积极性,曾国藩大批保举作战有功人员担任地方疆吏与拥有各种职衔。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后,清王朝虽然摆脱了生存危机,统治秩序重新走向稳定,统治权威得以继续保持,但是,这只不过是一种历史的表象。“同治中兴”的背后,一个巨大的阴影同时也在日益扩大起来,这就是随着军人阶层的抬头与军功之路的发达,清王朝原有的用官体制遭到了极大的冲击。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为了便于作战,曾国藩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把大批湘军将领举荐为封疆大吏。咸丰三年(1853年),清政府任命江忠源为安徽巡抚;咸丰五年(1855年)任命胡林翼为湖北巡抚;咸丰十年(1860年)闰三月任命刘长佑为广西巡抚;十月任命严树森为河南巡抚;咸丰十一年(1861年)正月任命李续宜为安徽按察使署理巡抚;二月任命毛鸿宾署理湖南巡抚;五月任命张运兰为福建按察使;七月,实授毛鸿宾湖南巡抚,补授骆秉章四川总督;九月,任命彭玉麟为安徽巡抚,李续宜调任湖北巡抚,刘坤一补授广东按察使;十二月,任命左宗棠为浙江巡抚,沈葆桢为江西巡抚,李桓为江西布政使,李续宜调任安徽巡抚,严树森调任湖北巡抚,彭玉麟辞安徽巡抚,改任兵部侍郎;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曾国藩升为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他推荐任命鲍超为浙江提督、蒋益澧为浙江布政使、曾国荃为浙江按察使,陈士杰为江苏按察使;三月推荐李鸿章署理江苏巡抚;五月曾国荃升浙江布政使,刘典补授浙江按察使;闰八月刘长佑补授两广总督;十月李鸿章实授江苏巡抚,阎敬铭署理山东巡抚;十一月丁宝桢补授山东按察使,厉云官补授湖北按察使;十二月,刘长佑调任直隶总督;同治二年(1863年)三月,左宗棠晋升闽浙总督,曾国荃升补浙江巡抚,万启琛补授江苏布政使;四月,唐训方补授安徽巡抚;五月,毛鸿宾迁两广总督,恽世临补授湖南巡抚;六月,郭嵩焘补授广东巡抚;七月,刘蓉补授陕西巡抚;十一月,阎敬铭实授山东巡抚;同治三年(1864年)五月,杨载福补授陕甘总督;六月,曾国藩授一等侯爵,曾国荃、李典臣、萧孚泗依次授一等伯、子、男爵;九月,左宗棠授一等伯爵,鲍超授一等子爵;在此前后,李鸿章亦授一等伯爵。朱东安:《太平天国与咸丰政局》,《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2期,第47—48页。

这样,经过“太平天国一役,自为近世武人抬头之开端,湖广总督以诸侯实封其上,曾国藩以操演武艺为富贵利达之捷径,清廷在增减廉俸定文武品级之不同,此皆重武轻文之表示也”陈登原:《国史旧闻》第三分册,第659页。。“同光之间,不由科第而致身通显者,时人目为八大生员。曾忠襄公国荃以优贡官两江总督,彭刚直公玉麟以附生官兵部尚书,刘忠诚坤一以附生亦官两江总督,刘壮慎长佑以武生官云贵总督,张树声以附生官两广总督,岑毓英以廪生官云南巡抚,李续宾以附生官安徽巡抚,刘蓉以廪生官陕西巡抚,他如杨岳斌刘铭传等皆纯以军功进,时人尚不以与八大生员等量齐观”同上,第662页。。鉴于此,薛福成在《选举志》中认为:军功入仕已为其时人才进身之主要渠道,而科举选士则百病丛生,弊不可救。这些现象预示着晚清用官机制已经开始发生重大的转变,“进身之阶,军功捷于科举,则是武人之重,其重极矣”陈登原:《国史旧闻》第三分册,第662页。。其后随着军事近代化和近代兵学的兴起,以科举与行伍为渠道的做官路径进一步发生逆转。

清末,清统治者以兵立国,练兵为第一要政。以近代兵学为先导的西方“新学”首先在军事领域打开缺口,旧式武科陷于绝境,不进行改革已无出路。尤其是甲午惨败,举国震惊,朝野反思,科举制更成众矢之的。

1895年6月,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四书》中提出了“稍改科举”、“大增学校”的主张。

同类推荐
  •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要把握方向做好大事,对于每一件小事,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高度落实。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阐释了公务员工作的基本态度、基本原则等,并提供了一些详细的调查、沟通等工作技巧,帮助公务员提升提高工作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能源博弈大战

    能源博弈大战

    以世界油气资源大势为背景,透过大国能源战略解读能源安全与能源外交博弈,针对科技进步下油气资源的延伸、替代能源的最新发展、各国对节能减排的共识、能源冲突解套以及国际合作中的求同存异、共谋多赢等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述,提出了独到新颖的见解。
  • 责任胜于能力(公务员读本)

    责任胜于能力(公务员读本)

    畅销100万册,公务员责任意识与职业精神养成的第一读本。立党为公,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执政为民,贯穿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作一名有责任心的公务员,做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人民与社会。
  •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关于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特征、价值取向、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政治制度文明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的根本手段、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中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等等。
热门推荐
  • 错嫁王爷

    错嫁王爷

    我穿了,我竟然真的穿了,还直接被架着去拜堂,新郎却是一只猪?!老天,我竟然沦为猪的新娘,不要开这样的玩笑吧?半夜醒来,猪相公却摇身一变成为绝世冷美男,这……这是怎么回事?
  • 中国智慧故事全集

    中国智慧故事全集

    走进五彩斑谰的故事世界,品味发人启悟的智慧甘泉。凝练千年思想精华的经典智慧书,开启一生成功思路的宝贵箴言录。
  • 贵女种田记

    贵女种田记

    现代中医林小宁穿到古代猎户之女林小宁的身上父母双亡,爷爷与哥哥,坚信她是贵命还有贪吃的妹妹与傻子弟弟,外加一条神志不清的狗这是什么样的人家哦唉,幸好还有空间相助……千年因缘本是天注定且看林小宁如何带家人致富做地主如何获得如意郎君……不用俚语,不写猪下水,不写美食,不写一文文攒钱,也不重点写医术……不一样的种田文,不一样的麻雀变凤凰……新人新作,请读者大大们支持!
  • 前妻带球跑

    前妻带球跑

    ▁▂◇▂▁看着他们十指紧扣的手,看着他温柔的眼神,她的心仿佛就这么被血淋淋的破开,再被人活生生的取出来了一般,呵呵…终于她还是麻木了,麻木的看着他们,麻木的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麻木的走出了才住了1年的新婚之家——那个她原本以为是她幸福的归属的家,谁知道它最终竟然成了她幸福破灭的地方!呵呵…可是——就算她离婚了,就算她被最心爱的他抛弃了,就算他跟她说他找到了心爱的女人,但那个女人并不是她,就算她从8岁起她就一直一直爱着他,从未变心过,那又怎样?在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谁少了谁就不能活的,不是么?再说,她还有——肚子里才2个月大的孩子陪着她呢!她绝不会告诉他她有了这个孩子,因为她怕他要她去打掉这个孩子!既然如此,还不如不让他知道的好,孩子是她一个人的!她以后只会为了她的孩子而活!爱情——对于她来说,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回忆罢了。他走了,连带着把她的心也带走了,她知道自从爱上他的那刻起,她便不会再爱上别人了。▁▂◇▂▁【本篇作品版权归本人所有,未经本人同意谢绝一切转载!】这是小七为本文做的视频哦!黙个人觉得很漂亮,亲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哦!▁▂◇▂▁现代都市言情文!如果各位亲喜欢的话,不妨收藏个!如果各位亲比喜欢还要再多点喜欢的话,不妨推荐个!▁▂◇▂▁黙的群号是:85032737!▁▂◇▂▁黙的作品:【前妻带球跑】【暴女虐夫】【女巫翩翩闯古代】
  • 懒神附体

    懒神附体

    自从被懒神附体,体内有了一股妙用无穷的能量后,南冥整个人都变懒了……干啥都消耗能量,不懒好心痛啊!走两步,浪费的能量可以把手电变成激光剑了。扫个地,浪费的能量可以把语音助手变成人工智能了。拎桶水,浪费的能量可以把四轴飞行器变成无敌飞行机器人了。除了食物,能量还需要各种正能量来补充。成就感、满足感、幸福感……为了搜罗更多的能量,南冥开始了自己好吃懒做爱享受,乐于助人好少年的梦幻人生。这世界上最奢侈的事,就是和你一起走过漫漫长街。……还是哈叔的风格,满满正能量的小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大明审死官

    大明审死官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无话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问出来的事

    问出来的事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