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200000013

第13章 中华民俗民风 (1)

第三章 中华民俗民风 (1)

婚嫁礼俗

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旧时人们将婚姻视为神圣之事,《礼记》中记载:“昏礼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婚姻的实质在于宗族的延续。传统汉族婚俗基本上延续了古代的“六礼”制度。传说周文王卜得吉兆,亲迎太姒于渭河之滨,整个过程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仪式,后来此仪式演变为婚俗仪礼的范本,即为六礼。

纳彩——传统婚聘第一礼

纳彩即男方父母托媒向中意的女家表达求婚之意。旧时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自由恋爱。男孩子长到十七八岁,家长就开始托媒找女家,如果相中哪家姑娘,就托媒人去提亲。若女方不允,也会婉言谢绝,俗话说“一家女,百家求”,女方可以不允,但不可以得罪媒人。若女方同意婚事,男方才能再去女家求婚。

古代纳彩所带礼物用雁,因为人们认为雁“木落南翔,冰洋北徂”,顺乎阴阳往来;二是雁失配偶,终身不再成双,取其忠贞,以雁为礼表达求婚之诚意。

问名——批生辰八字定婚嫁

问名是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请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以及生辰八字。取回庚帖后,卜吉合八字,查其是否相生相克,谓之合八字。

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配以天干地支,两字一组,四组共八个字。据五行之说,相生相克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有的地区还根据双方的属相合八字,有“白马怕金牛,鼠羊不到头,蛇见猛虎如刀锉,猪见婴猴泪长流”等迷信说法。

纳吉——婚约达成

纳吉是将合婚得吉的结果通知对方。这一礼俗唐代叫“报婚书”,近代又称“换帖”,即现代意义的“订婚”。纳吉时,男方要备礼到女家,双方互换婚书,表示婚约达成。旧时男方备礼用雁,到了近代逐渐演变为如耳坠、戒指、银帽等饰物。纳吉之后男女双方就算定下了婚事,至此,女孩子就是“有人家了”。

纳征——下聘礼

纳征亦称下彩礼、下财、下礼、过礼、过彩礼、放定、下定、行大盘、行聘、行聘礼等。即完婚前男家向女家送彩礼。彩礼的数量和品质,各地不同,主要视家境的贫富而定。下彩礼即依礼制,也要征得女方同意,实质是送和要结合。行聘前,先由媒人执彩礼帖(礼品清单)与女家商议,往往双方对数量、品质多存争议,需商议多次方能定下。

在古代行聘时,男家备礼书,置于红漆木盘上,排队手捧肩挑礼品,伴以鼓乐送至女家,女家协助将礼品摆开,供女家亲友邻人观赏过目。女方收下,下彩礼毕,婚约正式成立。聘礼中的物品多用双数,忌讳单数。

请期——选择良辰吉日

请期又称看日子、送娶牌、下婆帖,旧时只是男方查定迎娶日期,同女方商议。其程序是先请算命先生卜得吉日,再将日期及迎娶事项写成帖,请媒人送至女方家中征求意见,故称“请期”。一般要卜得两个吉日,一个在上半月,一个在下半月,然后经女方筛选,将选中的日子确定,俗称“定日子”。

在迎娶之前还要进行迎亲“过礼”仪式。过礼多在上午进行。礼品数量不限,但必为双数。必备礼品为活鹅一对,代雁;酒一坛;衣服、首饰、衣料;喜饼,为大盒酥皮点心;喜果、干鲜各四盘,多为枣、栗子、花生、桂圆,取吉祥寓意;茶叶,取“三茶六礼”之意。

亲迎

亲迎是迎娶新娘的仪式,俗称娶媳妇,它是婚嫁礼仪的中心环节。汉族地区大致有迎亲、祭拜天地、行合卺礼、入洞房等多道程序。吉日确定后,男女双方都要为婚嫁做准备,称为“备嫁”。

到了娶亲之日,一般都是新郎亲自去迎接新娘。早晨吃过喜面后,迎亲的花轿就要启程。新郎换上礼帽,胸前系大红花,一切就绪后,迎亲的队伍夹带着鼓乐队浩浩荡荡去迎接新娘。

花轿到女家门前,鼓乐队要吹三遍才开门,意为“憋性”,故意把新郎拒之门外。新郎进门后,首先要拜女方祖先和家长。新娘出嫁的着装不论哪个季节都是一袭红,通常喜棉忌单。若是夏天出嫁即在腰间缠一缕棉絮,据说这是寓意“儿女厚实”。新娘离屋上轿时,足不着地,一般由新郎或家中兄长背出或抱上花轿。待新郎、新娘在轿中坐稳后,同时起轿,一前一后,娶亲的队伍开始返回男方家中。起轿后,走在最前面的人要撒青龙帖或喜字帖,遇到桥、井、庙宇或拐弯处都要贴青龙帖,中途不能落轿。

等到迎娶队伍返回男方家中,花轿冲着喜神的位置落定,迎亲的姑娘们铺下红毡,掀开轿帘,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下轿后,就开始拜天地仪式。一般天地桌摆放在堂屋门前,女东男西站定,在司仪的喊声中,开始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的仪式,随后送入洞房。

离娘肉

男子娶亲时,要准备几十公斤的猪肉给女方送去,此肉称为“礼肉”或“离娘肉”,这是数十种彩礼中必不可少的一种。

离娘肉的选择很有讲究,一般多为新鲜的生猪肋条肉和猪后腿。有些地区习惯送一块,这块肉就要大一些,少则15公斤,多则20公斤。送肋条肉时,肉块以有6根肋骨为最好,以求吉利。有些地区送肉的数量要根据新娘亲戚的数量来决定,像新娘的外祖母、姨、舅、叔、伯、爷等亲属,每家都有享受一块礼肉的权利。所以,男方家要准备数十块2~3公斤重的肉块,到女家时分送给新娘的各门亲戚。若是送猪后腿,必须是整腿赠送,不能切开。这叫“有腿去、有腿回”,表示两家以后将常来常往。

婚宴

婚礼设宴是一种庆贺形式,对送礼者来说也是一种答谢。无论是在饭庄设宴,还是在家摆席,按传统成规,席次要依礼而行。由于中国传统观念强调男女有别,一般来说婚宴上男女分席而坐。未成年的孩子不分性别随家长一同就座。最早的是6人席、8人席,后来兴起圆桌9人席,又出现10人席。

席的类别大致可以分成:1贵宾席:(上宾席)如邀请来的娶亲人员(娶亲太太、送亲太太、娶亲官客、送亲官客)、做官的、有功名的人、社会名流等。按官位大小及社会威望排列桌次、座次。一般由本家邀请其社会地位身份相等的人物作陪。2新亲席:男家招待女家主婚人及家庭成员,由男家主婚人及其家庭成员作陪。女家招待男家主婚人及其家庭成员,由女家主婚人及其家庭成员作陪。3近亲席:父系的近本家、姑姑家、母亲的姥姥家、姨家、表亲家等来宾单开席。4朋情席:根据来宾情况,按长幼次序,年长者上座,年轻者下座,安排桌次、座次。席间,本家要挨桌谢席。新郎、新娘一般也要敬酒、布菜,说客气话。

进洞房的礼俗

1坐帐:新娘被送入洞房后,朝着喜神的方位坐下,谓之“坐帐”。

2撒帐:将栗子、红枣、花生等撒在新人的床上,边撒边念“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此谓之“撒帐”。过去坐帐要坐三天,为此新娘在婚前几天便要节食,避免坐帐时难堪,后改成一天,或者象征性地坐一下午。

3吃“子孙饺子”:旧时,京西一带结婚前一天,男方要给女方家抬去食盒,内装米、面、肉、点心等,娘家要请“全福人”用送来的东西做饺子和长寿面,所谓“子孙饺子长寿面”,把包好的饺子再带回家。结婚这天,新娘下轿,先吃子孙饽饽长寿面。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同坐,并由“全福人”喂没煮熟的饺子吃,边喂边问:“生不生?”新娘定要回答:“生(与生孩子同音)!”

4“同牢”:古人的结婚仪式中有“同牢”之举。就是新郎、新娘同吃一份肉(很可能这肉是放在一只碗里),以表示共同生活的开始。

5合卺:新婚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此风俗起于上古。本用匏(葫芦)一剖为二,将两器(瓢)之柄相连,以之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名为“合卺”。后世改用杯盏,乃称“交杯酒”。

6结发:结发本来指束发,即将新婚夫妻的头发象征性地结扎一下,也有新郎、新娘分别剪一绺头发用彩线扎在一起做信物的。后世把元配夫妻称作结发夫妻。

闹洞房

结婚当晚,亲友不论老幼都可闹房。闹房前,新房门紧闭,闹房者要在外高唱闹房诗,直到守门人感到满意才开。入房后,还要取预先摆在床上的物件,由闹者结合物品内容唱赞诗,逐件取完后才能看新人。然后,要求新郎、新娘表演戏谑性节目。闹房可以增加新婚的欢乐、热闹的气氛,是婚礼的最高潮。

闹房节目,又叫“戏出”,内容有文明与粗俗的,有高雅含蓄与情趣低俗的。常见的有“姜太公钓鱼”、“双龙抢珠”、“挟泥鳅”、“水底捞月”等。如“姜太公钓鱼”,是用一个面盆盛半盆水,水面浮动一块小木板,板上放块蛋糕,上面插几个小鞭炮,新娘站在高高的椅子上,手提一根钓竿,下垂一支点燃的香,用这香去点燃下面的小鞭炮。“戏出”做完,宾客散去。喜娘领了“花彩”(即红包)退出新房,新婚夫妇始上床安寝。

回门

旧称回鸾,又叫请回门。新娘小弟乘轿到男家邀请姐姐、姐夫回家。男方要备“太平面”请郎舅,并给红包,然后新婚夫妇乘坐女家来接的轿子回娘家。回门的礼节与新婚典礼的礼节大体相同,要叩拜祖先、岳父母、亲友长辈,并参加饮宴。新婚夫妇多在酒席结束前赶回男家。新娘要亲自下厨,象征性地烧一两道菜答谢结婚之日前来帮忙的亲友,此谓“试厨”。

婚典俗信

礼中有俗,俗中有礼,是中国传统礼仪的特点。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即是如此。比如婚礼前需要准备的大棚、喜字、礼堂、喜房等就有许多俗信。

喜棚主要是用来设宴招待亲友的,因而也称酒棚。

喜字是民间的吉祥图符。按习俗,娶亲用双喜字,嫁女贴单喜字。

礼堂是新婚夫妇拜天地的地方。礼堂要设天地桌,所谓天地桌就是供奉天地诸神的香案,新婚夫妇拜天地用。天地桌要用红缎子围起来,地上铺红地毯。

喜房就是洞房,洞房门口要贴喜联,窗上贴红喜字,炕(床)上面吊着红罗帐。炕(床)上有红缎、绿缎绣被各一床,鸳鸯绣枕一对。炕前铺红毡。

中国传统婚礼,对礼仪人员有特殊的要求。第一,必须是全福人(也称全合人),即应有配偶和子女,父母在堂更好。在人伦关系上四世同堂、五世同堂更理想。鳏寡孤独者是不能做礼仪人员的。第二,礼仪人员的属相不能与新郎、新娘犯相。第三,必须懂得传统婚嫁礼俗,善于应酬外场。第四,面容、体态无显著残疾,仪表端庄,举止大方。

寿诞礼俗

寿,是年龄久长之称。古时候,人有上、中、下寿之分,100岁称上寿,80岁称中寿,60岁称下寿。所以年轻人庆祝生辰,只能称“做生日”,不能称“做寿”。50岁或60岁以上者庆祝生辰,才可称“庆寿”。

祝寿礼仪

从60岁开始,各地风俗每逢五、逢十,或者逢九就要为当事者举行祝寿活动。

一般不能自己给自己庆祝,而应由子女或亲戚朋友出面举行。子女或亲朋在决定给“寿星”庆祝寿辰之后,较讲究的做法是预先发请帖给其他的亲朋好友。请帖要大方、庄重,措辞要精练达意。内容主要说明:为谁祝寿、寿期何日、地点何处即可。

寿礼的范围很广,但最常见的有寿糕、寿桃(如季节不当令,也有用面粉做成桃子样的)、寿面、寿联、寿幛等。只准备其中一两样即可。

主办庆寿活动的人家,应预先设立“寿堂”。寿堂正中用纸或绸剪贴一个大红“寿”字,有的则挂一幅书法家书写的“百寿”中堂,两旁张挂寿联。

寿庆柬帖

这是庆祝生日应用的柬帖。寿庆柬帖与其他喜庆柬帖不同,通常都是由子孙或亲友具名的,不由自己具名。

子孙具名

为子孙具名的寿庆请帖。父寿用“家严”或“家父”字样,严母寿用“家慈”或“家母”字样,双寿则用“家严”、“家慈”字样并列。兄弟众多的,可由长子或推兄弟中对外最有声誉的代表具名,数代同堂者也可用“率子孙鞠躬”字样,不必全体连署。

同类推荐
  • 中华美德4

    中华美德4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热门推荐
  • 反派女配又作妖了

    反派女配又作妖了

    她是盛世骄阳,盛气凌人,恶毒狠毒,邪魅艳冶!她是恶毒女配,不停地刷女主,害男主!她是奸臣,不停地害忠良,夺权势!她谋朝篡位,通敌叛国,陷害女主,杀害男主!恶毒男配,他们骄傲自负,歹毒,邪恶,仗势欺人。炮灰表示:珍爱生命,远离女主。恶毒女配表示:打败男主,战胜女主!主角骄阳非穿越,非重生,她是彻彻底底的恶毒女配,大反派,阴狠毒辣,不择手段。(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二品嫡女

    二品嫡女

    她是堂堂国舅的一品妻,奈何--成婚三年,一无所出。婆婆慈和,相公恩爱,三年坚守当日求娶之诺,今生绝不纳妾。然,这妾终究还是要纳,还得她亲自帮他纳。但是--谁能料想,一个妾,竟能挑起那么多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当她以退为进,隐忍布局,终使真相大白时,良人不再是良人,所谓的夫妻之亲,结发之情只不过是他人的苦心筹谋。她到底还是输了,输在这以夫为纳,以男为尊的时代。面对亲人的泪,仇者的快,她浅笑安然。谁能知道,她本不是她!一场和离,只不过成全了她最初的梦……可是,为什么会突然蹦出个王孙,还说对她一见钟情,非她不娶?果断决定,逃!能逃多远,就逃多远!只是姑娘我嫁不嫁,嫁给谁,这是我的事,与你们这些闲人何干?竟然编排她是二品的嫡女?靠!姑娘我若是二品,这世间谁敢说是一品要抢要斗是吧?行!姑娘我就--不择手段、丧尽天量、神怒鬼怨的嫁给你们看!*****推荐自己的新文******《重生之高门奴妻》她嫁他三载却在一朝分娩时,胎死腹中,她亦被谋而死。重生回到当初,她将步步为营,借那倾世男子之势,为自己为他谋一个锦绣未来。
  • 完美世界

    完美世界

    一粒尘可填海,一根草斩尽日月星辰,弹指间天翻地覆。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乱天动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个少年从大荒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永远的情歌(乡土新故事)

    永远的情歌(乡土新故事)

    说到爱情,人们自然会认为是城里人和小资才享有的专利,农民被屏蔽于爱情之外。农民有爱情吗?答案是肯定的。农民的爱情不乏浪漫与温暖,还实实在在多了踏实的成分。农民的爱情就是锅碗瓢盆、柴米油盐,虽说平淡,却也不可或缺。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兴起。乡村的精神生活也在急剧地发生着变化。物质化、世俗化,极大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们在情感和审美方式上的变化也令人震惊。
  •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谜语文化:自然谜、植物谜、动物谜、常用物谜、工矿交通谜、军事武器谜、商业贸易谜、海外港台谜、文化体育谜、书报刊谜、字谜、词语谜、歇后语谜等。
  • 穿越红楼之林家双玉

    穿越红楼之林家双玉

    林紫玉怎么也没有想到,被牛头马面勾错魂的事居然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林黛玉是谁啊是她最喜欢的人既然有机会去做她的姐姐又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呢看看有林紫玉的红楼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红楼整个红楼因她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可是等待着她自己的又将是什么样的命运呢?这具身体的母亲留给她的紫玉又意味着什么呢?当谜底被揭开后,等待着她的是什么?是幸还是不幸?小蝶新建了一个群,群号是:83839682,如果亲有意可以加群。验证码写紫玉(笑脸)小蝶隆重推出另外一个群红楼情思群,群号为:36840339欢迎光大红楼迷前来交流。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笑蝶拜求点击+票票+留言+收藏!其实我一直想写有关红楼梦方面的穿越小说,看到一个个的都写得那么好,有点不太敢动笔,一直在想应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写来,后来才决定虚构这样的人物来写,来圆自己的一个梦。借此机会,小蝶推荐自己的文:《一个女人三个老公》的下部《草根妈咪》粉墨登场,地址:《一个女人,三个老公》离婚了,没什么很平常净身出户,没什么大不了带着女儿,是天下最幸福的事离婚后的第一个愿望就是有份工资高的工作,把女儿接到身边来亲自教育,至于男人如果碰到合适的坚决不放过,当然最起码是在拥有一份固定的工作的情况下,谁叫咱是新世代的女性,谁叫咱是坚强的单妈呢?看着哥嫂的脸色过日子,那是没办法的,谁叫咱现在没有能力把女儿带在身边呢?面对前夫的骚扰,坚决反击,也不想想不离婚时忍那是为了家庭和睦,现在离婚了,就算是当炮灰的命,也不应该当你的炮灰。想和心爱的男人生活在一起,本以为水到渠成,谁知道天意弄人,真的是有缘无份吗?出去爬个山吧居然落水,欠了别人一条命。本想要个电话号码以后报答救命之恩,可是人家不稀罕。很好!是你不要报答的,可是为什么再次碰到时,非要逼着人报恩,什么世道!好友的文文:四兄妹的酷乐队:(小四酷=影子宝贝)穿越红楼之甄巧儿:(飞雪若影)红楼之玉落谁家:(玉人何处)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1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1

    为什么有些人有自残倾向?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难以面对人生?是什么使人脱离现实?很多人,要么本人、要么通过家人或朋友,都曾经有过这方面的体验。变态心理和变态行为离我们关不遥远,它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 孙子兵法(国学启蒙书系列)

    孙子兵法(国学启蒙书系列)

    《孙子兵法》(作者孙武)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卓越兵家的智慧结晶,是世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之一。《孙子兵法(双色注音版)》是“国学启蒙书系列”系列中的一本。在书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孙子兵法》,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孙子兵法》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