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700000008

第8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1)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和鼓舞——第斯多惠

【学海泛舟】

第斯多惠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1813~1818年任模范学校教师,开始接触裴斯泰洛齐的思想。1820年出任德国著名的梅尔斯师范学校校长,成绩显赫。1832年任柏林师范学校校长。主要教育著作是1835年出版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他的教育思想中,极为看重学生个人的主动性。当时欧洲教育界一直在争论: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还是发展能力?第斯多惠则坚定地表明,仅仅传授知识的教学或只是发展能力的教学都是片面的,教学应当兼顾这两个目的,以发展能力的教学为重。在他的理念中,启发式的学习方法是唯一正确的方法,并认为:“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一直被他看作是“最高的教育原理”。他说:“教育不是要人消极接受,而是要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最终帮助学生获得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目的。”。所谓“主动性”,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对现存世界的事物抱积极的态度,用实际行动来完成自身的使命,即自发自动、自主自觉、自决自由。

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让他坚信: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和鼓舞。因为每一个儿童身上都具备人类的普遍天资,但人的天资只能为一个人的发展与活动提供可能性,并不是发展本身,它必须要有外界因素的推动,才能发展成为现实的能力。也就是说,没有激发,就没有发展。而且,每一个人都有可被激励性,激发适合每一个人的天资发展。所以说,教育就是激发,教育理论就是激发理论。

【智慧心语】

如果将全人类的智力水平汇总,我们不难发现,绝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都是不分上下的,天资异常聪颖或异常迟钝的,只占小部分。那是什么决定着我们的表现或能力的高低呢?毋庸置疑,主动性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费希特曾表示:“人的教养不能靠别人传授,人必须进行自我修养。一切苦修也绝不是文化修养,教育是通过人的主动性来实现的,教育牢牢地钉在主动性上。”

学生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就表现在,他不仅懂得如何积累知识以促进智力的发展,此外还能够活用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的实际需要联系起来。教师应当教给学生最有用的和最成熟的知识,第斯多惠坚决反对教师迫使学生去死记硬背那些他们根本不理解的东西。他反复强调:“一切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就形式而言,就是启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更高的能力,积极唤起他们的主动行为,以便使他们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为了激发学生的智力,第斯多惠要求教师必须采用最正确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看教学”,“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每一个具体的观点和意见”。“教师首先应当理解生活,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别要理解具有健康人的理解力和具有一般经验的成年人的实际观点,教育科学应当摆脱一般的经验”。

我们的家长则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们主动利用自己的天资的能力,而不是将自己看作是救世主或保护神,误以为自己的力量可以帮助孩子实现人生的价值。不论外部的力量是强大还是渺小,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只能起到激发和鼓舞的作用,任何个体想要得到发展或从培养中获益,必须依靠自己内部的活动与努力。

人必须主动掌握知识,占有知识。一个人要不主动学会些什么,他就一无所获,不堪造就。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永恒的财富,而这种财富决不是可以外部转让的,因为它是精神的本质与行为。当孩子们意识到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并且有毅力有力量保持学习状态时,父母和老师所付出的努力才是值得的。

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苏格拉底

【学海泛舟】

苏格拉底,一位把个人全部时间和精力献身于教育事业的伟大教育家。他的教学没有特定的对象,也没有固定的学堂,而是一种随时随地、面向大众的教育。他的门生中,有贵族,也有平民;有本邦人,也有外邦人;有政治家,有学者,也有将领。他的教育对象遍布了各个阶层、各个年龄的人们。苏格拉底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意奉陪。”他的智慧、他的品行吸引着大家自觉自愿地聆听他的教诲。然而,最令人称赞的,恐怕要数他的教学方法,即著名的“苏格拉底法”,也称作“产婆术”,这主要源于他的母亲深谙产婆术,他受母亲帮人助产接生的启发,将他的教学方法定义为“产婆术”。

“产婆术”源于苏格拉底自身的一个矛盾,他本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也就是他常宣称的一句悖论:“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因此,他提出,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所以,他教授知识并不是灌输给别人知识,而是启发人们发现自身原本就拥有的知识。也就是说,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不能全凭个人之力生下“胎儿”,他作为教师的作用就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或学说中的矛盾,但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只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目的在于动摇对方的论证基础,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

苏格拉底方法包括讽刺(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以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因此,他的教育基本上是在问答与谈话中进行,这种问答与谈话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借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第二,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问,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

【智慧心语】

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是一种启发式教育,后来的启发式教育都难以超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苏格拉底总是将自己类比为“智慧的产婆”,先是采用“讥讽”的办法使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识或无知,在启发对方发现自己认识的混乱,并否定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人们走上正确认识的道路,即“帮助真理出世”。

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一书中,有一段苏格拉底教育自负青年尤苏戴莫斯的对话,探讨“正义vs.非正义”。

尤苏戴莫斯想作一名政治家,苏格拉底便问:“什么是正义,可否举出什么是正义的作为,什么是非正义的作为?”

尤苏戴莫斯回答说:“可以。”

苏格拉底便建议他把正义的作为放在一列,非正义的作为放在另一列。

接下去苏格拉底问道:“虚伪是人们中间常有的事,是不是?”

尤苏戴莫斯回答:“当然是。”

“那么,我们把它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

“显然应该放在非正义的一边。”

“人们彼此之间也有欺骗、偷盗、奴役,是不是?”

“肯定有。”尤苏戴莫斯回答。

“这应该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

“当然是非正义的一边。”

“如果将军惩罚了敌人,奴役了敌人,战争中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作战时欺骗了敌人,这些行为是否是非正义的呢?”

“当然不是。不过,我起初以为你所问的都是关于我们的朋友。”

“那么,所有我们放在非正义一边的事,也都可以放在正义的一边了?”苏格拉底问。

“好像是这样。”

“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再给它划个界线:这一类的事,做在敌人身上是正义的,但做在朋友身上,却是非正义的,对待朋友必须绝对忠诚坦白,你同意吗?”苏格拉底问。

“完全同意。”尤苏戴莫斯回答。

苏格拉底接下去又问道:“如果一个将领看到他的军队士气消沉,就欺骗他们说,援军就要来?因此,就制止了士气的消沉,我们应该把这种欺骗放在两边哪一边呢?”

“我看应该放在正义的一边。”尤苏戴莫斯回答。“

“又如,一个人因为朋友意志沮丧,怕他自杀,把他的剑或其它这一类的东西偷去或拿去。这种行为应该放在哪一边呢?”

“当然也应该放在正义的一边。”尤苏戴莫斯回答。

苏格拉底又问道:“你是说,就连对于朋友也不是在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坦率行事的?”

“的确不是。”尤苏戴莫斯回答,“如果你准许的话,我宁愿收回我已经说过的话。”

……

苏格拉底就是这样和人们讨论各种人生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给予苏格拉底以及高的评价,他认为:“有两样东西完全可以归功于苏格拉底,这就是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这两样都是科学的出发点。”

苏格拉底的谈话式的教学方法,其显著的特点是引导人们去思索,学会有逻辑地思考问题。他不是将系统的具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受教育者,也不是将现成结论强加于对方,而是通过问答、交流和争辩的方法来宣传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种方法含有归纳的因素,但又不是单纯的归纳。它有助于人的积极思维,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望。

不过,这种问答法需要建立在受教育者能够进行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并不完全适合幼年儿童,对大多数少年儿童,还是应该讲授系统的文化知识,但可以将问答法配合使用,以帮助少年儿童的思维成长。在信息轰炸的年代,我们愈需要“反诘”的方式来启发孩子们思考,以帮助他们明辨事理,获得智慧。孔子有言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用意也是在告知我们,受到启发而获得的知识,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雅斯贝尔斯

【学海泛舟】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是存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大学的观念》和《什么是教育》,集中反映了他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雅斯贝尔斯反对采用强迫的方法使学生学习。他强调说,“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所以,应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他又指出:“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他批评当时一些学校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认为那样削弱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反复思考的习惯”。在雅斯贝尔斯看来,“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

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里,雅斯贝尔斯分别分析了两位教育家,苏格拉底和孔子。在雅斯贝尔斯看来,其实这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方式,是有很多的共同点的。他们与学生之间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都使用“善意的争辩”,一步一步,循循善诱,使学生获得“道”,也就是真理。

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使“双方均可自由地思索”,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与论辩中,学生获得了强烈的求知欲,也就是对真理不懈探求的动力。《论语》中孔子和学生们的对话,充满了智者的善良与幽默,他给学生探索的自由,而不是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他常常在问:“尔何如?”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作为一个老师,他真挚,谦虚,讲究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注重启发学生自己的思维。

雅斯贝尔斯所提倡的正是苏格拉底和孔子式的启发教育,他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的天性。”他也不否认,教育需要权威,“权威就像人们所呼吸的空气,不可缺少”,但教育的权威不应该是强权,而应当建立在对真理的自由追求之上,因为人的求知欲只有在自由中才体验到。

【智慧心语】

早在孔子、苏格拉底就已提倡的自主自觉式教育,雅斯贝尔斯更以《什么是教育》来寻找一种最完美的教育模式,可时至今日,我们的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都还在以一种“非教育”的方式进行着,始终不改其浓厚的师徒式教育或经院式教育的味道,浇灭了许多学生的求知热诚。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就业,一切从实用出发,等等,成了当前教育的主流。日复一日,教育已难以培养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丰富的精神世界、灵动的想象空间的现代人。学生逐渐地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和独特的个性,也失去了学习与自我发展的自由。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当你忘记了你在学校所学到的一切知识之后,留下的便是教育。”俄罗斯白银时代思想家洛扎诺夫曾说:教育应尽可能地保持个性,“因为这是人及其创造中最可珍贵的东西,是其中最美好的东西,哪里的个性没有得到保存,受到压抑或被忽视,哪里的教育就完全不能实施”,他设身处地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说:“只有作为个人,作为这一个人,而‘不是一般的人’,我才能在思想和感情上有所建树,才能坚持不懈地追求。”这与雅斯贝尔斯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重温他们的思想,能够让我们再次审视现行的“素质教育”。在应试强权的压制下,很多课程都背离了它应尽的职责。选修课没能给予学生拓展视野、丰富心灵的可能,而仅仅是空有其表的摆设;研究性课堂最后也只是学生自习,提前做好家庭作业的一段“自由时间”;社会实践和动手技能的培养就更提不上教学日程。如果变得日益严重的教育本质问题,竟被人们如此地忽略,那么教育就会变得丧失根本目标而不稳定和支离破碎。它带给学生的不再是包罗万象的整体教育,而是混杂的知识。

学习行为的目的不但要把我们带到某处,而且还应当让我们日后再继续前进更为容易。——布鲁纳

【学海泛舟】

布鲁纳,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教育著作有:《教育过程》等。

他在《教育过程》中提到:任何学习行为的首要目的,应该超过和不限于它可能带来的乐趣,而在于它将来为我们服务,“学习不但应该把我们带往某处,而且还应该让我们日后再继续前进时更为容易。”

同类推荐
  • 每天一堂责任课

    每天一堂责任课

    生命意味着责任。你就是责任的主角;责任不是口号。落实才是目的责任是个人精神素质的基本体现,责任是职业素养的灵魂核心。最快乐的人生是尽职尽责、问心无愧,最高效的工作能力是勇担责任、负责做事。懂得责任、学会负责,快乐与成功会环抱左右。
  • 当下的活法:幸福人生的经营之法

    当下的活法:幸福人生的经营之法

    你思考过自己的人生吗?为何成功遥遥无期?为何平凡如影相随?为何幸福总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怎样冲破平凡,创造生命中的高峰?本书将心理治愈法与成功学完美融合,教你一步一步从掌握自信开始,唤醒强大的自我,找到自身的价值,最大限度释放潜能,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相信自身,你就是自己的王!
  • 做人要有心机

    做人要有心机

    成功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他不可能比你多,你也不会比他少,你唯一能胜过别人的地方就是你的“心机”。如果你缺少“心机”,就只能默默无闻、暗淡无光地走完一生。如果你不甘落寞,期待富有、高质量的生活,就一定要有“心机”。“心机”是做人的智慧和谋略,是助你通往成功的桥梁。
  • 幸福密码:改变千万人命运的幸福法则

    幸福密码:改变千万人命运的幸福法则

    《幸福密码》是一本畅销百年的励志图书。希恩用清楚易懂的文字和许多实证小故事,尤其是《圣经》中的故事,缓缓道出宇宙真理及简单实用的生活方法。《幸福密码》阐述正面的态度与肯定的思想,让人们得以主宰人生,运用心灵法则让富足自然降临,成为生命的赢家。
  • 改变你一生的情商全集

    改变你一生的情商全集

    情商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重要因素,无数事例表明绝大多数的成功者都不是那种才华横溢却不通世故的人,而是那些也许智商不是最高,却能把情商发挥到极致的人。本书通过解密情商的由来、挖掘情商的价值,来帮助人们认识自我、修炼情商,从而得以调控情绪,把握爱情,协调家庭,赢得交际,玩转职场,成就一番事业。
热门推荐
  • 创世礼赞

    创世礼赞

    看一个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奸馋懒滑坏、阴险毒辣狠的小人物,如何成长为这个世间的创世之神!
  • 天魔恩怨录

    天魔恩怨录

    一个众人眼中的废柴,斩妖兽,历劫难,终获绝世功法!但问鼎修真的顶峰,妖兽肆虐,魔怪横行,他将何去何从?修真路上邂逅了人界公主和妖界的女妖,在恋人和情人间他又该如何抉择?
  • 妃逃不可

    妃逃不可

    收拾金银,本小姐开溜!看你炸毛王爷还不干瞪眼!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小丫头看你往哪跑!你追我赶之间,刚穿越过来就被人吃干抹净!本姑娘可不是吃亏的主!装满首饰,两个冤家要聚头!
  • 重生之娇女

    重生之娇女

    一朝重生到古代,富贵家门里,上有爹亲娘疼爱,下有两个妹控哥哥捧若珍宝。张烟表示,这样的美好生活,要是不能叫自己过得痛快了,还真对不住大神的青睐。呃!小日子过得挺顺,只这嫁人太愁人了有木有?嗯?这个蹦到自个儿碗里的大黑脸,左瞅右看还凑合。算了,嫁吧!哼哼!你要是敢有歪心思,看姑娘我怎么收拾你!
  •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全书共分12卷128篇,全面概括了针灸史、脏腑经络、病因病理、俞穴、刺灸临床治疗各个方面,是一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丰富宝贵临床经验的精华。
  • 走出蓝水河(名家小说自选集)

    走出蓝水河(名家小说自选集)

    名家小说自选集 (共6册)丛书。包括《涸辙》、《蝙蝠》、《营生》等篇目,体现了赵本夫独特粗犷的美学意境和语言风格。丛书中还有 《桃花灿烂》,《访问城市》,《单身贵族》,《伏牛》,《天缺一角》。
  •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我为纣王之傲啸封神

    新书《无量帝尊》已经发布,希望能写出有自己特点的东方玄幻,《魔界的女婿》番外将在新书放出,请大家多多支持!简介:沧溟大陆,造化无穷,人类能以各种修行之法突破自身极限,强者可呼吸杀人、御空飞行,当中以无量之体、无漏之体、无垢之体为三大顶级资质。极限运动爱好者灵魂重生少年林珝,不断突破自我,一步步走向巅峰。等一下,这少年体质好像很渣?你确定这是无量之体?什么!这货人品更渣?这只萤火虫挺有趣的……啊啊啊!它吸我的血!这是能灭绝整座城市的噬心虫?
  • 黛颜

    黛颜

    两位倾国传奇女相,在她们柔弱的外表下是怎样的深谋远虑。而有是什么让她们凤凰涅槃,泣血重生。他们幸福得不似真实,亦残酷得不像虚幻。佳人轻纱衣,万千丝,怎道这愁?君子眉目清,气宇轩,怎道这苦?转来转去,原来只是她这一切都是局,局罢了,把我围了进去,也把你自己围了进去,绿弦轻颤,繁星为烟,红衣漫天,珠花四溅,至上莫雪,傲冷赛寒,六月飘雪,沾湿屋檐,浮华流年,绚烂如昙,倾国倾城,奈何红颜,心疼可怜,终是无缘,泉溪潺潺,琴音颤颤,光华流转,再续前缘,掀去薄帘,竟是这般,千世无眠,一世缠绵,为卿点钿,此是佳篇,既然如此,不如趁早放手。不能依靠任何人。
  • 橡树路

    橡树路

    “行走”,始终是作者心中一个永远排遣不掉、充满了诱惑和诗意的童话。橡树路,这条已有200多年历史的“租界”,是一座充满了传奇和神秘色彩的古堡,主人公的这次行走是从进入古堡开始的,跨越久远又如此斑驳,但最终他还是立足在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批人的故事中,因为作者始终认为: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本书充分书写了令人揪心的一段现实苦难,但却将最不可思议的一曲童话榫卯契合地嵌入其中,将现实中的“王子”和“仙女”与童话中的一一对应,并将二者的历史渊源神奇地探求追溯,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童话与真实的一次无缝衔接。
  • 花神归位之:美男身边绕

    花神归位之:美男身边绕

    【沂羽谷出品】(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模仿)本文已完结,本文小清新,小虐情,不女强,不喜勿进。简介:莫白:一头深蓝色的发,披散在身上,墨黑色的眸子,清澈纯净,宛如天上的月神,纯净如初生的婴儿,如梦如仙的轮廓美得让人觉得像蒙了一层雾色,看不真切,却依旧美到极致,妖冶的五官和冷漠眸子里的复杂表情,行成了强烈的对比。烈炎:深紫色的发,看起来是如此的顺滑。他的眼睛是浅蓝色,如最蔚蓝的天空,是如此清澈。他额间的花朵让那张如谪仙般的脸,更多了丝女子的娇媚之气。姬夭天:火红的发像火焰般耀眼,他的轮廓很美很飘渺,他额头上朱砂红梅花图案透着神秘,花洛很喜欢。他的轮廓自然更是天神的杰作,完美至极。粉色的眸子拥有着魅惑人心的能力,不过最让花洛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的笑容有种特殊的魔力,会将所有目光吸引。墨轩:绿色的长发,在发尾绑了一个青色的蝴蝶结。他看起来十分柔美,脸色一年四季都显得苍白,也许跟他本人的柔弱体质是很有关系的,浅绿的眼睛,很有灵气,是一个非常惹女人疼爱的类型。花洛,神界的花神,因痴迷冥界的曼珠沙华,经常浇灌最终爱上了冥王莫白,天神大怒,月神袒护,最终他们三人一同历劫,在她的历劫途中,究竟是谁住进了她心中,又是谁牺牲了自己成就了她的花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