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9100000018

第18章 做人要有一定的原则(1)

做人,需要讲究原则。原则是为人处事的一个最底线,没有这条线,就好像长跑运动员起跑的时候没有起跑线,该结束时又不知在什么地方结束一样,前进没有了目标,后退也乱了分寸。人的轻举妄为、胡作非为、无效劳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以至自讨苦吃的种种行为,无不是在丧失原则,乱了分寸,没有守住自己人生的最底线而发生的结果。做人,应该守住自己人生的底线。

信任是一切人类关系的基石

商鞅是秦国由弱到强的关键人物。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之前,首先解决了信任问题和忠诚问题。当年,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又怕老百姓不相信他,于是就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很高的木头,并说,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谁十两金子。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开玩笑。商鞅知道老百姓不相信他,就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金子。人们在木头旁议论纷纷,终于有一个人把木头扛起来,一直扛到了北门。结果商鞅真的赏给那人五十两金子。这件事在秦国引起了轰动,商鞅说到做到,在老百姓中有了威信,于是商鞅就把新法令公布了出去。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商鞅有令必行、言而有信的作风是赢得信任的关键,同时也为秦国国君赢得了百姓的忠诚。

没有信任就没有成功的希望,没有公正坦诚也就谈不上什么相互之间的信任。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在人际关系方面,掩饰只会破坏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虚伪只能使人际关系更加不稳定,并且最终在决策时犹豫不决。遮遮掩掩的事实就像谎言一样令人无法忍受,任何掩盖和歪曲都是对事实的不信任,都是对人格的践踏。同时相互信任还表现在行胜于言。信任不能指望仅仅靠停留在嘴上的言语就能体现,必须用行动来体现。信任是一切人类关系的基石,信任是一个团队或个体获取长远利益的唯一途径。只有团队相互信任,才能使团队经久不衰,使团队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这个团队才有能力来回报成员的信任。

忠诚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忠诚能够体现个人的价值。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忠诚就是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就是以不同的方式为一种事业做出贡献。在组织中,忠诚表现在工作主动、责任心强、细致周到地体察上司的意图。同时忠诚是不以此种表现作为寻求回报的筹码,但是在个人忘我的工作中,价值会得到最大的体现。

下级对上级的忠诚可以增强上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可以增强团队的竞争力,使组织更兴旺发达。这就是许多决策者在用人的时候,要考察其能力,但更看重个人忠诚度的原因。一个忠诚的人十分难得,一个既忠诚又有能力的人更是难求。忠诚的人无论能力大小,决策者都会给予重用,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有扇大门向他们敞开。相反,能力再强,如果缺乏忠诚,也往往被人拒之门外。毕竟在人生事业中,需要用智慧来做出决策的大事实在是太少,需要用行动来落实的小事相比较而言太多。也许少数人需要智慧加勤奋,但是多数人绝对需要忠诚和勤奋。

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远行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只要签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一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这是一件谁都可以做到的事,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个人去做了,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华、能力都在他之上,可是到最后,只有他当上了董事长。

奉献是人生天平上最重的砝码

人需要有一种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是指为实现某一理想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乃至生命。在我们民族的发展史上,多少人为了国家的生存、民族的兴旺而英勇献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一页页不朽的篇章,他们的道德情操和英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不断奋进。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屈原一生洁身修行,“虽九死其犹未悔”,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以身殉道不苟生,道有光明照万古”。所有这些,都是这一精神的生动写照。

一个人拥有奉献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奉献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壮举。正因为如此,这个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是需要有奉献精神的。如果每个人都自私自利,尔虞我诈,那么人类怎么会发展到今天,明天又能发展到何处?

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只为自己而活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一具臭皮囊;只有为他人、为社会、为民族、为祖国而活的人,才是真正高尚的人,这种人就是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体现,不在于其地位多高、权力多大、财富多广,不在于高低贵贱,而在于为社会为民族付出的爱心,做出的奉献。可以说,奉献精神就是人生天平上最重的砝码,是人世间最宝贵的财富。一个人生活在世,渺小得如同大海里的一滴水,但只要有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奉献的意识和行动,真心真意地付出,即使是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成为最美丽的风景。

信任他人才能获得他人信任

一位女教师刚当高三班主任不久,班里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一个学生价值近千元的快译通在教室里丢了。一切迹象表明,偷东西的人就是本班的学生。

如何处理这件事,这位老师考虑过许多方法,最终她是这样做的:那天放学前,她像往常一样站在学生们面前,尽管她心里波涛汹涌,脸上却显得风平浪静。学生们似乎都很紧张,一双双眼睛神情复杂地看着她,他们在等待老师“破案”。这位老师说:“大家都知道了,我们班里发生了一件不该发生的事情,有个同学错拿了别人的东西,我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他很后悔。我很了解他,我知道他一定会把这件东西还给同学的。我相信他,我敢用自己的生命打赌,他一定会这样做的!是的,我打赌,从现在开始我不吃饭,等拿错的东西还回去后我再吃饭。好了,现在放学吧。”学生们都背着书包回家了,没有一个人留下来。

第二天早上,仍然没有人来找老师承认错误,也没有人把东西送回来,当然,这位老师也没有吃饭,可是她依旧打起精神去上课。

第三天上午又是这位老师的课,她的胃里空荡荡的,强烈的饥饿感揪心抓肝,她喝了一杯水,坚持上完了这堂课。走下讲台的时候,她感觉到腿有些发软,头上冒出许多虚汗。学生们都在静静地看着她,目光中充满关心。她知道,这些眼光中一定有一道是愧疚的,她要给他时间。

晚上放学之前,这位老师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看到了那个失踪的快译通、一块三明治和一封信。信上写道:“老师,谢谢你的信任。我一定会改正错误的。”下面没有署名。她没有再追查这个学生是谁。她想他也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事是他做的,但她坚信,他再不会这样做了。

豁达是一种境界

楚庄王时,大臣斗越椒起兵谋反。楚庄王听后,赶紧带兵回国平叛,几经辛苦,楚庄王才算平了这场动乱。

平叛后,楚庄王大摆宴席庆贺,他说:“今天叛贼死了,国内平安,我们这个宴会就叫‘太平宴’,大家尽情吃喝,玩个高兴。”大家一听十分高兴,就边吃边喝,边喝边说,直到日落西山,仍不尽兴。楚庄王一看,就叫人点上蜡烛,继续玩乐,并让自己最宠爱的妃子许姬给大臣们敬酒。这时,忽然一阵风吹来,蜡烛吹灭了,管灯的赶紧去取火。这当中,宴席中有一个人,见许姬长得很漂亮,就乘着酒兴,趁蜡烛灭时,伸手拉住许姬的衣袖,许姬大吃一惊,赶紧用左手把袖子扯回,同时右手把这个人帽子上的缨花拔了下来,吓得这个人赶紧放手。

许姬拿着缨花走到楚庄王跟前说:“我去给大臣敬酒,没想到有个人竟然对我无礼,趁黑扯我的袖子。我已经拔下了他头上的缨花,只要蜡烛一亮,您就知道他是谁了。”庄王连忙对大臣们说:“今天这个宴会,大家都把帽子取下来,喝个痛快。”等到大家都把帽子脱下来,楚庄王才叫人把蜡烛点亮。这样,到底是谁扯许姬的袖子就不得而知了。

宴会散后,许姬责怪庄王不逮住那个扯她袖子的人,庄王笑道说:“酒后失态,是人之常情。今天我们是要图个高兴,如果因此而惩罚那人,就会伤大臣们的心,这就违背了我举办这个宴会的本意。当然,你也不要介意了。”后来楚庄王率兵攻打郑国,副将唐狡特别勇猛,率领一百多人,一直打到郑国城下,最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楚庄王听到这个消息,就把唐狡找来,要重赏他,但唐狡说:“上次在宴会上,扯许姬袖子的人就是我,感谢您的不杀之恩,今天我舍命以报。”

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做人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嫉妒别人。

看到他人某方面比自己好,人们产生羡慕的心理是完全正常的。但如果因为自己达不到他人的水平而发展到不甘心,并达到恼怒他人的程度,这种心理就成了“嫉妒”。

嫉妒是一种心理状态,属于情感范畴,是后天形成的。嫉妒的心理是:我坐着,你也别想站起来;我躺下,也要把你拉倒。嫉妒心理是非常普遍的,不但成年人有,而且学生也有,甚至儿童也有,可以说几乎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嫉妒是人和人之间进行比较的结果。一个人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或别人的家庭比自己的家庭幸福,往往会心怀嫉妒。

一般说来,嫉妒心理分三个层次。首先是原初层次,又叫似有似无层次。这一层次的嫉妒心理往往深深地埋藏于人的内心,不容易被他人察觉。第二层次是浅层次。这时的嫉妒已由无意识进入到有意识,开始表现出行动,如讽刺、疏远自己嫉妒的对象,耍小手腕等等。严重的还有攻击、造谣中伤他人等等,目的是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嫉妒发展到这个层次,就需要及时控制。第三层次是深层次。这时人的嫉妒心理已经是一种变态的心理,表现为猖狂进攻等,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心理。每个人都应该抑制、克服嫉妒他人的心理。正确的行为方式是,在人际交往中,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时,要承认差异并努力进取,缩小差异;当嫉妒心理刚刚出现时,应想到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要承认他人的优点,正视他人的优势;希望他人进步,自己也有收获。这样能使他人快乐,自己也快乐。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同类推荐
  • 淡定的人生才幸福

    淡定的人生才幸福

    本书从人生、态度、工作、心灵等方面入手,探究淡定的奥秘,寻找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淡定的方法。
  • 说话说到位

    说话说到位

    说话很难,难就难在说话太容易。这并不矛盾。薛维的话可以张嘴就来,骂人的话可以脱口而出,吹牛也用不着上税,实在自己一个人寂寞还可能自言自语。但在这人声鼎沸的世界里,让人们挑着听你的声音就不太容易了,再让人为你的话而鼓掌喝彩更是难上加难。有时候使尽全力去喊未必让人震惊,一声叹息却让人心潮澎湃;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常有鼾声相伴、平平淡淡的只言片语指不定就能换来掌声雷动。看来说话确是一门学问。
  • 8种成功个性

    8种成功个性

    你知道哪8种个性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么?你知道你具备了哪几种么?你想获得成功么?这本书将要告诉你。
  • 请给我1分钟:瞬间展示自我、看穿对手

    请给我1分钟:瞬间展示自我、看穿对手

    ,续而成为一种本能,于是,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在每一次会面中,学会展示完美自己的技巧,熟练使用下去,你自然而然地展露出迷人的微笑、生动的眼神、无可挑剔的着装……一个完美的自己!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是长期交往的基础、示人以优:一分钟展示最美的自己、变短为长:一分钟让人刮目相看克服自卑、善辨真伪:一分钟洞察人心有的放矢、一锤定音:一分钟内塑造万人迷形象、交友之道:一分钟赢得好人缘、异性交往:一分钟打动他(她)的心等
  • 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

    一直来,我们推崇敦厚、谦让的品格,从小,父母一边潜移默化一边耳提面命地教育我们要谦让,要相信吃亏是福,从而导致了大部分人不好意思,所以遇事不争,委曲求全。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社会越来越遵循丛林法则,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之下,不好意思已经是懦弱、无能、自卑的代名词。
热门推荐
  • 一九八四(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一九八四(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一九八四》是乔治·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 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 新话”等词汇都已收人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 “奥威尔式”(Orwellian)、“奥威尔主义”(Orwellism)这样的通用词汇,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 之深远。
  • 成功人士99个领导细节

    成功人士99个领导细节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当代社会,粗放的经营和低效能的增长模式已经越来越别人们所放弃。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细节决定成败》作为影响深远的畅销图书,把“细节”理念深植入社会各阶层的头脑当中。可是《细节决定成败》宣扬的是一种理念,却没有具体的方法和实践方面的指导,市场上试图填补这一空白的图书甚多,但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实用性图书,应该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 玩转职场和人脉场的50条权利法则

    玩转职场和人脉场的50条权利法则

    为什么工作上毫无起色,人缘也不是很好;为什么一直自认为踏实勤勉,升迁的机会却总是轮不到自己;为什么对人推心置腹,却得不到一个长久的朋友……本书通过分析成功人士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适用于职场和人脉场的50条权力法则,帮助你玩转职场和人脉场,让你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引导你走向成功的道路。
  • 谁在喧哗

    谁在喧哗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姐姐好温柔

    姐姐好温柔

    叶冷君一身黑色秋季呢绒套装,酒红色的卷发慵懒的搭在肩上,任何一个男人都无法拒绝她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性感,然而,她精致妆容的脸上,却有一双凌厉的眼睛,透着丝丝寒入骨髓的冷漠,像一把锐利的尖刀,随时能刺透人心。她眼睛从上到下打量着此刻站在她面前的少年,仿佛她一眼就能看透他的全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朕的爱妃很轻狂

    朕的爱妃很轻狂

    再敢戏弄我,请放心阅读】千算万算,我给你好看。却终究逃不出他的手掌心。”某王妃浑身散发慑人的寒气。“爱妃如此冷冰可不好,本王愿意牺牲自己把你捂热,生性薄凉冷酷的她百般逃脱,可好?。更加狗血的是竟然误入一个痴傻王爷的洞房,不要以为你是王爷本小姐就不敢杀了你。。“臭男人,雨艺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狗血的穿越了。。”某王爷嘴角勾起邪魅的笑容。他,【本文已完结,人前是疯癫痴傻的王爷,人后却化身腹黑狡猾的大灰狼,莫名其妙成为他的王妃,明明宠她宠得无节操,却总是对她百般捉弄
  • 精河

    精河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