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8900000003

第3章 从不可能开始——朱新礼论创业精神(2)

1993年,第一批浓缩苹果汁生产出来了。

望着金黄色香甜沁人心脾的苹果汁,朱新礼和工人们有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他们激动地相拥在一起,庆祝罐头厂的新生。

可是,等高兴也高兴完了,激动的心情也略微平静了,问题也来了:这些果汁的销路在哪儿呢?

而如果没有销路做保障,那么,这些果汁生产得越多,朱新礼他们赔得也就越多——可不是,如果不榨成汁,最多就是苹果烂在树上地里;可一经这上千万美元的设备,恐怕就是连果园算上都不够赔的。

路是人走出来的。

是活路,是死路,只有走了才知道。

国内人不认果汁,那就到国外去找生路。

朱新礼带着刚刚生产出的金黄色苹果浓缩汁,背着一摞山东煎饼,一个人去了德国慕尼黑食品展览会。

请不起翻译,就请朋友在国外读书的孩子客串帮忙;没钱吃饭,每天在宾馆用煎饼充饥。

尽管语言不通,由于设备好、工艺先进、产品质量过关,连同朱新礼的真诚,终于打动了外国公司,朱新礼的果汁样品被瑞士商人带去检验,非常满意。

瑞士公司派飞机把他从慕尼黑接到瑞士洛桑,签完合同又把他送到德国法兰克福机场,登上飞回中国的飞机。当朱新礼落地北京时,瑞士公司的信用证已开到了他公司的开户银行。

展会还没结束,他已是满载而归。第一批价值500万美元的订单拿回来时,许多人仍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胜利初体验。人生乃小成。

或许对于朱新礼的“第一桶金”,短短数千字的叙述过于简扼,过于平淡。

简扼得令人感觉不到艰辛,平淡得让人体验不到精彩。

事非经过才知难。

有些事情,有些经历,表面的从容淡定,内心的狂野热情,作为旁观者,我们永远无法再去经历复制体验感受——甚至彼时我们连旁观一下的兴致都没有。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而且朱新礼的行动也证明了这一点——成功者的足迹总是与众不同。

成功?

我们才刚刚上路耶。

1994年,朱新礼带领不到30人的队伍来到北京顺义安营扎寨。亲人和员工十分不理解:刚过了几天安稳舒服的日子,又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创业,岂不是冒险!

如果说当初的补偿贸易、去德国找定单都是恶劣环境下的无奈,那么汇源从山东搬到北京顺义北小营则完全是朱新礼的自发之举。

其实不迁址时,汇源在山东的工厂利润非常高,朱新礼算了一笔账,1毛多1斤的苹果,3、5块钱买一吨。8吨苹果能做1吨浓缩果汁,卖到1800美元。总成本才2400元,人工、水电等加在一起也就3000~3500块钱,出口国家还免税,“你说这是几倍的利润。”汇源生产的半成品浓缩果汁主要出口美国,每年出口额都有一两千万美元,将来的市场也被普遍看好。

工厂一切都好,前景光明,所以朱新礼的进京计划遭到了众人反对,当地政府更因为汇源是利税大户,不愿放走。

据说,打动朱新礼“迁都”北京心弦的,是一次招聘会。

1993年,朱新礼在报纸上看到北京一个高级人才竞聘会的广告,就赶来参加。会上,全国的很多高级人才进行自我推销,企业家、厂长在下面举牌招聘。当时山东省只有朱新礼一家公司参加,公司的名称是山东淄博汇源,没什么名气。

因为确实需要人才,朱新礼坐到了会场前面,很多次迫切的举起牌子。朱新礼连续找了9个人,每次具体面谈的时候,虽然汇源的工资水平还算比较高,但是人家只要一听是沂蒙山区的就不去了,同时表示:在北京年薪2万就干,在你那里4万也不干。

朱新礼告诉其中一个人,“你等着吧,2年以后我就到北京去办厂。”

结果是不到2年时间,在1994年汇源的总部就搬到了北京,这个人后来也如约加入汇源。

对于这样的叙述,即使证明这不是杜撰,我们也宁愿相信这是汇源创业传奇中的一个善意的插曲。

其实关于迁址,朱新礼有自己的看法:

风险肯定有,但怕风险,一辈子也成不了大事。

汇源一开始是出口浓缩果汁,在出口的过程中,朱新礼发现国外的果汁市场非常大,欧美国家人均年消费果汁达到40-70公升。国内在1994年的时候,还不到0.5公升。

朱新礼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这个市场肯定很大。当时想,不能光出口,万一欧美市场不行了怎么办?必须国外、国内一起抓。

生产果汁饮料也不能再在沂源了。朱新礼做了很多调查,最后的结论是这样的:对于果汁产品北京人还是比较欢迎的,但是北京人要看到是沂源的,他不会购买,除非是沂源特产。

当时,把总部从沂源搬到北京的时候,朱新礼内心里也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更多地是以成功案例激励自己和他的同事们:可口可乐产自美国,在二战时因为美国大兵都喝而带去消费,所以风行世界。

“如果可口可乐在柬埔寨或者越南,他是做不起来的。所以说,地方的含金量给企业的产品带来的效益是非常重要的。”朱新礼对于总部的选址非常看重。他考虑如果只是在山东做果汁饮料,离消费市场很远,没有知名度,将来销售会比较难。

朱新礼想着如何把北京这个地方的含金量加到“汇源”上,“而且靠近市场,人才、信息、资金聚集,交通也方便”。

后来朱新礼下定了决心,浓缩果汁继续在沂源做,果汁饮料在北京做。

“没有品牌不好推开,树品牌,首先要有一个非常好的产品,要有规模,如果没有规模,你做了大量的广告,品牌树起来了,知名度有了,但没有规模,成本降不下来。”

经过这一系列显得似乎有些拗口的演绎推理后,目标明确了,1994、1995、1996这三年,朱新礼和他的创业同伴们在北京埋头苦干,练兵。

1997年在中央电视台推出广告,一直到现在,把汇源果汁这个品牌建立起来了。

每每回想起在北京创业的艰难日子,朱新礼显得有些动情:

“我们30多个人,夜间是车间工人,白天是营销人员。几辆老掉牙的破旧面包车,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

“虽然困难重重,我却信心百倍。

“因为我坚信我的选择,坚信我的产品。”

正是朱新礼的坚持,让他的汇源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北京独特的地理、交通、信息、人才、市场优势,是一展身手的最好选择。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汇源果汁”终于叩开了北京市场的大门。从此,汇源的名字叫响了京城,叫响了全国,叫响了世界。

在汇源进京后的5年,其他饮料企业才想到要迁址大城市,朱新礼的远见使汇源早行动了5年。更重要的是,迁址北京帮助汇源躲过了一场果汁业的“生死劫”。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很多受到牵连的外国企业中止从国内进口浓缩果汁。这给大多数地处偏远、没有创出品牌、仅靠产品出口国外的果汁工厂带来了灭顶之灾,大批工厂无法在短期内迅速转型,纷纷倒闭。汇源在危机来临时,则因为已经打开了国内市场面幸免遇难。

痛并快乐着

创业不在于大小,有的做得很大,有的做得很小,但起码精神是一样的。有创业精神,他就愿意去努力地工作,而且享受着一种创业的乐趣。创业中的人,他看到自己的价值每天在变化,一个品牌一样从无到有,一个公司一样从小到大,就会由衷地愉悦,这是一份享受;不创业的人就体会不到这份幸福和享受。企业家本质就是创造、创业,我觉得这 本身就是一个享受。

2007年2月23日,一个让朱新礼和汇源人永远铭记的日子。

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公开招股超额认购937倍,冻结资金2300多亿港元,汇源果汁成为香港联交所此前历史上超额认购第4大和冻结资金第5大新股。上市首日,汇源股票收盘价高出上限发行价66%。

上市意味着汇源真正跨入了国际化公司的行列。汇源的资产与资本实现了成功对接,汇聚了全世界3万多股东和巨额资金。朱新礼回忆当时的荣耀,依然为一家中国新兴行业的民营企业能取得如此的成绩深感自豪。

朱新礼说,没上市的时候多半是自己给自己打工,汇源发展得快慢都无所谓,总裁心中有数就可以了。但现在,如果汇源没有使世界3万多股东的投资增值,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信誉会打折扣。

他的心里自然多了一份责任,很清楚自己肩上的重担。

用朱新礼自己的话说就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回忆创业初期,朱新礼坦言,并没有想到汇源能有今天的规模。

时至今日,他自信“不要说汇源是不是以国际化为目标,它从一成立就已经具有国际化的特征。”

对“国际化”的解释,朱新礼也更加宏观,“看一个企业是否国际化,不是以产品市场是否国际化为标准,主要还取决于企业的视野、团队和目标。”

汇源无论从设备、技术、产品,还是人才引进,都是以国际目标为背景。现在,汇源的高管团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公司的战略副总裁是美国人,品牌副总裁是台湾人,财务副总裁是香港人,财务总监是澳大利亚人,研发副总裁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上市之后,法国、美国、荷兰、香港四家投资方的进入形成了汇源更加多元化的董事会,为汇源带来了更加国际化的视野,以及更高质量的公司治理结构。

朱新礼最为得意的是,“汇源果汁”这十几年来,不光是创造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更重要的是,它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

汇源在做果汁的时候,全国没有做的。2003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曾培炎到重庆参加三峡大坝通航,到了汇源在万州的工厂,看了后,赞不绝口。

在万州的工厂,除了加工浓缩汁之外,更重要的是建了一个20万亩的柑桔园,苗子和种子是从美国引进的,滴灌技术是从以色列引进的,当地品种原来每亩产量不到一吨,汇源引进的新品种,一般能达到6到8吨,最高能达到12吨。而且,柑桔园的建设,对防止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对改善生态环境,都有很大贡献。

像这样能带动产业发展的工厂,汇源目前已在全国布置了二十多个。发展了上万家经销商和分销商,建立了基本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

朱新礼带领汇源集团连续8年跻身于中国饮料工业“十强”,生产规模、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同行业第一,产品出口3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上缴国家各项税金20多亿元。现在,汇源年水果加工量在200万吨,直接带动了数百万果农奔小康。

2008年,北京。

经过奥运洗礼的这座古老城市更加焕发了迷人的色彩。

每天上午10点钟,是汇源办公大厅员工出操跑步的时间,在操场上的队列中,跑在前面的总会是汇源的掌舵人朱新礼。

只要在北京,朱新礼一定参加。

16年来,无论在勤奋程度上,还是在思想观念上,朱新礼都走在前面。

56岁的朱新礼,现在依然葆有创业初期的热情和干劲,丝毫没有因为时间和成功而减弱,汇源员工们戏称他是集团“最勤奋的人”。

“我没法不勤奋”,朱新礼坦言:中国是世界上水果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水果品种最丰富的国家,并且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他想的更多的不是成功企业家个人的荣耀,而是如何令中国的果农真正笑起来,他觉得自己的使命、责任与市场空间比起来,任重而道远。

同类推荐
  • 成就霸业:管仲

    成就霸业:管仲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杰出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他的治国方略,影响了此后中华民族历史的全过程。他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富国强兵第一人。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冯国璋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难以忘怀的旧上海,还有那让人沉醉的男女情爱是张爱玲带给我们的印象。本书将把张爱玲的人生细细解读,佳人不再,岁月依旧。
  •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以春秋战国到清末历朝历代著名的帝王将相作为抒写对象。帝王的聪昏周期率、宫廷喋血、将相的作为与专权、腐败贪官的触目惊心……历史钩沉,广征博 引,文笔老辣,入木三分。浓缩了帝王将相历史,读之大开眼界。
  • 丘吉尔大传

    丘吉尔大传

    没人怀疑丘吉尔是20世纪英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超群的政治家、雄辩的演说家、杰出的外交家、天才的画家、“现代坦克”的发明家、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费油传奇色彩的战争英雄。一生傲视群雄的斯大林由衷地这样评价他的盟友兼对手丘吉尔:“他是人类一百年才会诞生的一位大人物!”美国总统肯尼迪更是把丘吉尔视为心中的英雄,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效仿丘吉尔。本书不仅介绍了丘吉尔一生的传奇经历,更有他为人处世、领军治国的技巧和谋略,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评价客观,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 古龙文集:风铃中的刀声

    古龙文集:风铃中的刀声

    花错向着白色的小屋里的爱人狂奔而来,可是还未奔到身子便已断开成两截倒地死去,鲜血染红沙地。屋子里面的花景因梦经历从激动到狂喜到恐怖到绝望的心情……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至尊灵气师:天帝盛世毒宠

    至尊灵气师:天帝盛世毒宠

    痴呆无知没头脑?大可试试,天现异象,烧得你面目全非。锋芒尽显,震惊朝野。灵气,一团色彩而已,不用时间不花精力,再次回归,功力自涨,一夜升两级。“不吻我,你想中毒身亡?不洞房,千家三小姐脱胎换骨,你想七窍流血?”说完,他欺身下去,许她一世恩宠
  • 最佳商业模式

    最佳商业模式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面临发展困惑,制定决策时摇摆不定,怎么办?企业处于盈亏边缘,前进之路,举步维艰,怎么办?战略目标模糊不清,乱打乱摸毫无收益,怎么办?选对商业模式,就可以找到出路。跨国企业靠什么成功?百年老店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全球500强企业只是卖产品的价值本身吗?林伟贤老师引领您共同探索全球著名企业的商业模式,与您分享优秀企业成功的奥秘!
  • 愁容骑士

    愁容骑士

    他们阴郁,忧愁,他们渴望女人,他们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但却不可能。因为他们是特殊的人类一群。他们是浪漫派最后的骑士。,一群患了性饥渴的健康男儿。一群被性压抑深深煎熬的剽悍汉子。在亘古的漠漠荒原上,他们像公骆驼发情那样追逐异域女子,嘴里发出“咻咻”的可怕叫声
  • 让孩子成为“富一代”的教子圣经

    让孩子成为“富一代”的教子圣经

    要想让孩子成为富有的人,并不需要给他留下一大笔财产,而是应把他培养成一个可以创造财富的人!本书汇聚了多位成功父母的经验,讲述了如何让孩子拥有比金钱更重要的学习能力,如何与命运抗争。用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世界,以诚实的态度与人交往,如何对孩子的财商进行开发。有了这些,让孩子成为“富一代”将不再是梦想!
  •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这是一本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知识性写实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修志人眼中的北京——志说北京》的姊妹篇,是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晨报合作,由晨报编辑记者撰写,陆续在晨报《志书撷英》专栏发表,经两年多的辛勤劳作,在专栏刊出100期后,集结而成。
  • 只做帝妃一个月

    只做帝妃一个月

    苏夏去时空旅行社交了五万块钱到古代后宫去体验生活一个月,决定回来之后写一本畅销小说,编辑布置给她的任务是,必须要做宠妃,写出最真切奢华的宫廷秘录。所以她削尖脑袋爬到宠妃的位置,那么她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体验,且看她如何争夺,如何抉择去留……
  • 代课总裁狠霸气

    代课总裁狠霸气

    缘浅情深?那只是她年少时的一场梦罢了,梦醒了,情也就淡了;此生也就如此,无缘,至少可以回忆。她是这么认为的。真爱难寻?那只是他人生的一个插曲罢了,走过了,心也就宽了;此生必不会如此,缘分,需要自己争取。他是这么认为的。这些年,为了心中所爱,她失了自我。回过头,真爱已等在身后。这些年,为了心中执念,他封闭自我。抬起头,真爱已站在眼前。等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愿意等。从来爱情与时间无关,它只是一种两人间的情愫。
  • 女人的修养与智慧

    女人的修养与智慧

    女人可以不漂亮,但不能没有修养。在高雅女性的重要因素中,修养可以说是最高的追求与境界,它赋予女人一种神韵、一种魅力、一种气质、一种品位。修养是一种潜在的品质,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肃然起敬;修养是一种内敛的修为,是潜移默化中的体味和感悟;修养是一种沉淀的魅力,是足够的历练和智慧的浑然天成。一个有修养的女人静若幽兰,芳香四溢,让人如沐春风。智慧是美丽不可或缺的养分,智慧之于女人是博爱与仁心,是充满自信的干练,是情感的丰盈与独立,是不苛刻的审读万物,更是瞳得在得到与失去之间慧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