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一位文学院教授问了一个学生一个问题:有一个囚犯,被抓到警察局,并被单独关到了一间密封得非常好的小囚室里,在没有可能外人进入的情况下,第二天早晨,囚室里居然多出了一名男士!这是为什么?
学生苦思冥想,都想不出答案,在他的思维中,突然多出一个男性的可能性只有一个,那就是警察给多安置了一位男犯人进去。
不过,这个答案不对,教授摇了摇头。
学生又想了很久,还是没想出来。
后来,教授说,因为这是一名女囚犯,她进了小囚室之后,生了一个小男孩,所以囚室中多了一位男士。
这答案是不是很完美?大概不是特别完美吧,不过教授希望让男同学明白的是换位思考的重要性,男同学永远从男性的角度出发,那么他就永远不会明白女囚犯在囚室出现状况的各种可能性。诚如他在今后的人生当中,如果永远单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他就很难去思考别人的想法,从而没办法把事情做得更加完美。
"常规"有时是一个笼牢,要懂得重获自由
北大箴言:
生命都是太薄脆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
--沈从文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常规之下,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都会给我们制定出一个相对固定的框框。从咿呀学语到长大成才,从读书写字到努力工作,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固定轨迹。
难道你从没怀疑过这样的人生轨迹吗?你有没有想过,自己陷在一个牢笼之中,被常规的生活困住了双脚时,你是否有打破这种笼牢的冲动呢?
我相信,那些最终能够考上北大的年轻人,一定是不甘平庸之人,他们受够了牢笼的束缚,他们要打破常规。
是的,很多时候,过于平凡的生活常规,对个人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约束,从祖辈的生活经验,从周遭他人的际遇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随波逐流地走进这样的笼牢中,平庸一生。
人生是一个过程,高低起伏、成败得失都是互为转化的,在人生高潮时,稍有不慎便可能乐极生悲;在人生低谷时,换个思维,跳出笼牢,可能就会迈向更高的境界。
关键在哪里?
这是每一位北大才子都清楚的秘密,现在与大家共同分享:打破常规,敢于突破的勇气。
沈从文出生在美丽的湘西地区,小时候的沈从文并不是典型的乖书生,虽然6岁就入读书塾,但是他总觉得美丽的湘西大自然才是他的书本,所以很早就落下了逃课、不好好学习的病根。
到了1917年,沈家怀揣着"再来一个将军"的梦想,希望沈从文延续祖辈的光耀,从军入伍,一展身手。不过,入伍后,沈从文除了深深地感悟到人性的险恶和生活的痛苦外,似乎并无收获。到了1919年,沈从文被军队遣散回家,他渴望改变,不想再碌碌无为地在乡下打转了,于是便托关系,在芷江警察所找了一份办事员的差事,在这里,他还认识了让自己心驰神往的女神。不过,命运弄人的是,他的初恋是羞涩的、无疾而终的,美丽的女神没能成为沈从文的另一半,他想继续改变生活。
沈从文曾经说过:"假若命运不给我一些折磨,允许我那么把岁月送走,我想这时节我应当在那地方做了一个小绅士,我的太太一定是个略有财产的商人女,我一定做过两任县知事,还一定做了四个以上孩子的父亲;而且必然还学会了吸鸦片烟。照情形看来,我的生活是应当在那么一个公式里发展的。"
后来,辗转沉浮的沈从文继续游走在保靖、龙潭等多地,当过司书,做过书记,就这么几许变迁地过了五年。
直到1923年,由于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沈从文看到了生活中危机隐蔽的一面,他明白了人的境遇是可以打破的,于是二十出头的沈从文决定把自己的将来孤注一掷,前往北京考大学,希望一展拳脚。
从湘西军人到北京学子,沈从文拿出了极大的勇气,一到北京,他手上的钱就几乎花光了,由于学历低,没有接受到正规高等教育,他的生活非常坎坷,基本上是食不果腹,饥寒交迫。不过,沈从文相信,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的将来,是要付出努力的,所以,他没有绝望。
由于当时北大欢迎一切有志于学的年轻人,并且允许旁听生自由出入北大选课,因此,沈从文成了"旁听族",将自己看成是"北大人",孜孜不倦地学习,甚至比正式学生还要用功。他一边旁听,一边阅读大量书籍,由于是旁听生,沈从文觉得更加方便了,少了学科的约束,少了教授的约束,他每天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不同的科目旁听上,一时间,自身掌握的知识有了爆炸式的增长。
期间,沈从文还认识了不少北大学子,他不卑不亢地和来自不同领域的学子交流思想,成为了北大文学中的一片"小气候"。不过,沈从文的学习进步了,生活却依然艰苦,可以说是苦不堪言,房租、温饱都是大问题。他需要半工半读,需要利用业余时间去创造、探索自己的文学发展路,才能有饭吃,才能堂堂正正地考入北大,学习知识,怎么办才好?他开始向当时京城内几个知名的作家写信,倾诉心声,希望这些作家能体恤他这个年轻人,帮助他圆一个大学梦,圆一个文学梦。
在他的执着和努力下,沈从文得到了北大讲师郁达夫的帮助,最终成为了中国乡土文学创作领域上的著名作家。
从沈从文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发现,原来生活并非常态的,看似平凡,看似已经铺设好的人生轨迹,是可以根据我们的理想和规划进行突破和改变的,只要我们有改变现实的决心,有釜底抽薪的勇气,我们就能突破自己,突破常规,获取不一样的自由和进步。
当你决心进入北大的那一刻,就是打破常规的开始,如果你有幸梦圆未名湖,那么你的世界将会就此不同。即便最终无缘北大,敢于打破常规的思想也将深深植根于你的意识之中,它会带给你之前从未想过的改变。
北大行动指南:
1.告别漫无目的,学会和"常规"说"不"
生活就如一场苦行僧的修行,如果我们的脚步没有和目标联系在一起,那么就不可能创造出非凡的成果。见惯了漫无目的、虚度时日之徒,他们每天重复着机械性的工作、机械性的学习,无法挣脱常规的笼牢,成为被生活拴牢的人。
其实,只要我们能够像北大学子那样为自己设定一个较高的目标,就会很轻松地找到生活的动力,驱使自己努力去实践梦想,这样,我们就更具勇气去挑战常规,突破平凡,敢于和既定的未来说"不",下决心改变自己的将来。
所以说,动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要树立起有目标的人生,给自己突破常规的勇气,获取不一样的成就。
2.练就坚强的意志,突破常规的制肘
生活中,那些天生身体羸弱的人,可以通过积极和持久的锻炼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壮;懦弱的人,如果能看清楚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依靠努力和耐心也能让内心强大起来。所以说,如果我们意志薄弱,缺乏突破常规的勇气,同样可以通过意志训练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让目标变得更加坚定。
要训练自己的意志,我们可以向生活中的强者学习,向优秀者学习,向努力不懈的人学习,而北大精英绝对是最好的榜样。定下目标之后,借助"目标""意志"和"信念"这三种力量,支撑自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样,突破生命常规,就指日可待了。
北大思考题:
有一天,北大法学系的课堂上出现了一阵阵的哄堂大笑,因为风趣的教授向学生们提问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达可号"驶向了波涛汹涌的大海,虽然它可容纳50人,但这次却只坐了20个人。根据在海上巡逻的人说,"达可号"在离港仅40分钟后便开始突然下沉。据后来的调查指出,"达可号"突然下沉,并非因为它有破洞或发生爆炸之类的事故,那么原因是什么?
不出几分钟,同学们都想到了答案:那是一艘潜艇。
教授想考倒学生的如意算盘没有打成,但是却很开心。这个问题不难,关键是思维发散。我们常规中说到船只沉没,总以为是事故发生,却不想想,非常规的船只,如潜艇,其本身的功能就是会下沉的。
学生的回答让教授很满意,说明学生们初步具备了突破常规思维、发散思考的能力。
会思考的人从不闲着,闲着的人都很难成功
北大箴言:
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还想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中有一支笔,怕什么!
--沈从文
人生,活着就是一种竞赛,思考能力将决定你的路能走多远,走得有多精彩。所谓思考,其实就是表示我们要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在看待事物,面对事物的时候,能够依据自己的思考去应对事情的发展,不人云亦云,不被别人的思想和言论左右。虽然说很多时候,我们借鉴别人的想法来解决问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不假思索,全盘接受别人的想法,那么,只不过算是对别人思想的一种克隆。
对于北大学子来说,独立思考早已成为一种习惯,让他们全盘接受别人的想法,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生活中,很多年轻人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路毕竟要自己走,走弯路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怕犯错而不思考的人是愚蠢的,他们的人生毫无意义。
只有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吸取失败的教训,获取成功。
徐志摩从小跟随张树森老师学习古文,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古文基础,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刚满14岁的时候,酷爱文学的他就开始在校刊上发表论文,提倡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传统思想。
到了1917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成为了北大学生。在北大的两年,他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新鲜的内容,思维也开始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开始思考自己所学的古文,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在目睹了军阀混战、屠杀无辜的景象后,他开始厌弃所谓的古文学习和封建思想。他认为,要寻求改变中国现状的良方,唯有学习西方先进思想。于是,徐志摩在1918年,毅然离开北大,起程到美国克拉克大学,入读历史系,选读社会学,希望自己能成为中国的"汉密尔顿"。
在中西文化、新旧文化的冲击下,徐志摩彻底从古文根底中转求西方哲学思想和政治学思想。原本,他一心追求哲学,但是都说思考者是从不闲着的,当他成功获得克拉克大学历史学、经济学学士学位之后,他旋即转入哥伦比亚大学进修经济学。
不过,到了1919年,徐志摩永不停息的脑袋又开始忙起来了,因为1919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股巨大的思想旋风刮到了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中,爱国的徐志摩在美国经常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加深了对中国新思维的认识。他积极参加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爱国活动,自己的发展方向也渐渐从经济学、社会学向文学转型。
1921年,在林长民的推荐下,徐志摩认识了英国作家狄更生,在狄更生的介绍下,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身份入读剑桥大学,在英国的两年时间内,他充分接受了西方教育的熏陶以及欧美浪漫主义的影响,成为了新诗创始人。
当然,徐志摩的故事还有很多,他对爱情的追求,对真爱的执着,以及字里行间的缠绵等。不过,综观徐志摩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的跌宕起伏,以及不依不饶的坚持,每到人生的转折点,他都会认真地思考,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想好自己的每一步,走出自己独树一帜的风采。
或者,人生就是如此,你永远没办法为将来做好全盘计划,你也没法知道自己的下一步到底是对还是错,关键在于你对自己的思考。因此,我们要像北大学子那样建立一种善于思考的品质,让自己的思维别空闲着,无论是从个人经历,还是别人的经验中,我们都可以多想想,如何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北大行动指南:
1.做个有主见的人,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跟北大人聊天,就会发现他们的想法很特别,他们的思考力、洞察力、见解,等等,往往超出常人一个档次,随着你越来越喜欢跟他们聊天,也终于发现了自己的粗鄙与无知。
善于思考的人,往往比较善于生活,他们是这个星球上最有主见的一群人,他们引领生活,他们创造生活。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世界都是属于善于思考的少数人的,即便你无法成为这样出类拔萃的一群人,也至少要做一个有主见的人,敢于说出内心的想法,不要让他人操纵你的生活。
2.培养思考能力,就要敢于"做梦"
从各个伟大发明家的经历中,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想法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多么疯狂,他们发明的东西是当时人们想都不敢想的。那么,到底是什么驱使他们做出了如此伟大的发明呢?
其实,这源于"做梦"的动力,先要敢于做梦,敢于凭空想象,然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所追求的目标,努力思考和探索,然后才能获取成功。
世界的进步,源自梦想家的推动,他们不是疯子,他们是梦想制造者。
北大学子不仅善于思考,而且敢于做梦,他们很清楚,只有梦想才能推动人类的进步,才能撬动巨大的脑力风暴,所以他们要做一群"痴心妄想"的追梦人。
北大思考题:
在司法考试之前,教授为了缓解一众法学院学生面对司法考试的紧张气氛,问了学生们一道思考题:马路上发生车祸碰撞事件,当警察立刻赶往时,司机虽然全力相助,却有一人死亡。依司机的说法,此人并非死于车祸,而是因肺癌丧命。因同坐车的只有司机和死者二人,根本没有目击者;但是,警察却立刻明白,司机并没有说谎。这是为什么?
学生们可能是因为复习考试把脑子都填实了,习惯性地以为教授在司法考试前问这样的问题一定和法律有关,于是纷纷从法律角度对问题进行阐释。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这个司机是以灵柩车运送这位死于肺癌的人的,那么,警察自然知道他没有说谎喽。
教授把答案一说出来,学生们有一种被忽悠的感觉。其实教授的本意是希望告诉学生,很多时候,我们容易被惯性思维所左右,被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固定思维所左右。比如,你学法律,就以为任何事情都和法律有关。这样的想法不是不对,但是有点狭隘,如果可以的话,尽情发散自己的思维能力,往不同的层面想事情,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