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500000023

第23章 于传统中探求当下正道 (1)

第四篇:儒学里的生活经

烦恼加身,乐趣日减,常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似乎这个时代的种种都让我们失望,不过,这一失望源于自身,还是在于别人呢?可能我们自己人格精神的日趋沦落才是一切的根本。禅说“诸孽在我”,儒家说,行人道,方为人情。牟宗三先生告诉我们,孽也好,人道也罢。都是一个方向,一种指引。于我们当下的生活,更有着切实的意义。

第十一章 于传统中探求当下正道 (1)

和为贵:少些埋怨,远离仇隙

牟宗三先生指出,“以和为贵”是儒家在处理人际关系当中最为看中的一项品德,子有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都是在强调这一品德。牟先生认为,“以和为贵”能够让我们少些埋怨,远离仇隙,是一种“制动的能力”,这种能力是让我们为达到一个共同目标放弃个人私益与成见,故此,众志成城大事可成。

曾国藩在家守孝期间,他的弟弟曾国荃与一乡绅发生了口角,对方说曾国藩是假道学,是想借着守孝的名义博取好名声,今后能做大官,曾国荃替哥哥气愤不已,与那乡绅大打出手,说他骂曾国藩是为了出名。

这件事传到曾国藩的耳朵里。此时,他正在书房看书,得知此事后,就让人叫来曾国荃,对他说:“心中痛快了?”

曾国荃气呼呼地回道:“不痛快,要不是你让我回来,我还得在那里骂他。”

曾国藩继续问道:“骂完之后,是否会心中痛快?”

曾国荃回道:“这种事,过个十天半个月我的气也消不了。”

“既然骂人时心中不快,骂人后还是心中不快,那骂来骂去有何意思?”见曾国荃不吭声,曾国藩继续说道:“况且,大家彼此为邻居,这世上的事,向来讲以和为贵,才能百业繁盛,而不至于生出邪念之心,为一时口快伤了和气,见面冷眼相对,背后诽谤诬陷,这日子我看也就没多大意思了。”

后来,曾国藩带着曾国荃向那个乡绅道歉,那个乡绅也说自己太过无礼,向曾家赔罪,两家和好如初。日后,曾国藩办团练,这个乡绅出力不小。

在曾国藩的处世之道中,“以和为贵”一直是他非常看重的一点,他日后成为清廷的“中兴之臣”,于这一点上得力不少。曾国藩所说的这番话,即使放在现在,依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人们常说,相见容易,相处难,难就难在我们有各自的打算需要实现、各自的利益需要保护,于是难免斤斤计较。也正因为这样,一个会争执半天定不下方案,只为甲乙想如此,丙丁欲这般;一对夫妻吵闹多日,只为一个爱看喜剧,一个要观悲剧。旷日持久的相互对峙,消耗了彼此的精力,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企业无法快速发展,家庭难以幸福和睦。小到个人的安生立命,大到社会的和睦,无不因为争一己所需,人人不能包容,事事不能调和,以至于不能团结一致,犹如残破的蚁穴,被外力轻轻一挑即支离破碎。

牟宗三先生说,外国人遇事喜欢上法庭,唇枪舌剑,怒目圆睁,中国人遇事喜欢底下商量,求得共同能接受的办法来,这就是“以和为贵”。“以和为贵”不是圆滑的和稀泥,而是儒家讲的“和而不同”,“不同”是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主张,原则依旧坚持,信仰还是照旧,但是同时还要包容他人的坚持和信仰,并在这种包容中觅出一个基本的解决方案,照牟先生的话说,就是“仁德的境界”。每个人的人生经历、生活背景、成长环境都不尽相同,而人们能相处于社会、相爱于红毯、相交于友情,是因为彼此有共同的目标,既然如此,舍弃一己的私利与成见又有何妨呢?

唐朝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当时郭子仪被任命为朔方节度使,攻陷河东地区的战略重地静边军城,斩杀胡兵七千多,是“安史之乱”后唐朝首次大捷。日后,郭子仪大败史思明,又率兵攻入东都洛阳,陈兵于天津桥南,士庶欢呼,后又收复长安, 因军功卓著,郭子仪加封司徒,封代国公。

看到郭子仪一步步晋身显位,大太监鱼朝恩怕与己不利,于是不断进谗言于唐肃宗,说郭子仪意欲谋反,唐肃宗听后,虽然不太相信,但还是削夺了郭子仪的兵权,让他担任位高权微的官职。郭子仪欣然接受,没有任何怨言。听到这一消息,很多郭子仪的朋友部署纷纷为之不平,要上朝面圣,澄清事实,诛杀鱼朝恩。

郭子仪摇摇头,对他们说道:“现今国家危难之际,各路敌军尚未剿灭,如果这个时候,朝廷因为我的事,相互猜疑倾轧,这不是给了敌人可趁之机吗?外患未平而国家动乱,那我的罪过可就大了。我这么做,无非是不想让国家再出现无谓的争斗,一致平叛,这样我大唐才有希望。”

郭子仪之所以成为被后人景仰的一代名将,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不以个人沉浮而争执抱怨,他知道在国家危难之际,唯有内部团结,才能力挽狂澜于即倒,“内和”方能消除毫无意义的争斗,才能一致对外。

牟宗三先生有言,以和为贵是一条健康有为的道路,它并非工具,而是一种精神的超越。儒家说的“亦有和羹,既戒既平”真意也就在于此。

儒音凡录

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朝的一次叛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郭子仪:传说在他20岁的时候,在河东(今山西)服役,曾犯过军纪,按律处斩。在押赴刑场的途中被当时著名诗人李白发现。李白见他相貌非凡,凛然不惧的样子,甚感可惜。他认定此人将来一定会大有造化,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于是便以自己的官职担保,救下了这条年轻的性命。郭子仪果然不负所望,参加武举考试后,便获高等补左卫长史(皇帝禁军幕府中的幕僚长)之职。因屡立战功,多次被提升晋职。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

宽容是一种人生意境

净禅法师是永济寺的住持,是当地有名的高僧。有一次,净禅法师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椅子,顿时明白是有人借此越墙跑到寺外去了,此刻天色已黄昏,他感到越墙出去的人应该回来了,因为还要做晚课。净禅法师便搬走椅子,自己在墙下等候。

过了半个多时辰,外出的小沙弥爬上墙,当他跳到“椅子”上的时候,发觉有些不对劲,原先的椅子是硬的,而此刻的“椅子”却很柔软,很有弹性,似乎还有温度,小沙弥犹豫了一会,踩着椅子落到地上,定睛一看,这才发觉自己踩的“椅子”竟然是住持,他明白过来,原来是住持用脊梁来承接他。看来住持已经知道了自己翻墙出去的事。想到这里,小沙弥羞愧难当,慌忙离去。以后的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等候着住持的发落,认为自己要么被赶出寺庙,要么就是被罚做苦活。

但是一个多月过去了,净禅法师并没有像小沙弥想的那样做,依然如从前那般对待他。净禅法师的宽容之心让小沙弥从中获得了启示,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一心向佛,再无杂念。通过刻苦修炼,佛法精进。几年后,当净禅法师圆寂之后,这个小沙弥成了永济寺的住持。

净禅法师以宽厚容纳之心让这个小沙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而抛诸一切杂念,专心修法,成就大德,在牟宗三先生看来,这就是“人心不至模糊的要理”。

牟宗三先生讲宽容,说它是一种“感化的过程”。我们原谅别人的过错,不是因为我们毫无原则的去容纳一切的“失德之举”,而是让对方在我们的宽宏大量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自觉的改正,唯如此,宽容才能起到儒家所倡导的“以言行来归化之”的作用。正因为“以言行来归化”,所以必先律己,方更能以平心容人,以直抱怨。牟先生认为这是一个人对自己基本的道德要求,“君子惠然肯来,定常高朋满座。”

我们面对的世界,万象迷离,诱惑太多,所以在很多时候,往往是选择过后才蓦然发现自己做错,或是所托非人,或是所言非是。有的是无意识的过错,有的则是一时的贪念所致,而有的人则是自身性格所致,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牟宗三先生将宽容归于“德性”的范畴,认为红尘中的人们常常以嘲弄的姿态来看别人犯错、出丑,甚至有的是“故设陷阱,令其着道”,上去一顿奚落,指责,以此达到自己内心的满足,所以牟先生说一个人能有容人之心、宽厚之意是十分可贵的。

同类推荐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热门推荐
  • 把困难留给谁

    把困难留给谁

    ”逃避困难的人,从而缔造了伟大的红军;在面对百万敌军四面“围剿”的万分危急中……,将永远是强者。红军及其后继者一次次穿过重重困难的荆棘才摘取了胜利的果实。回顾新中国的建立。在敌人无情屠杀镇压的生死存亡的关头下,美国著名将军乔治.巴顿说:“困难像弹簧,敢打敢拼的人民军队毅然决然地举起起义的大旗,永远是弱者;用微笑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人,打响了反抗的第一枪,其实就是一部与困难抗争的历史,你弱它就强
  • 许你三世一见如故

    许你三世一见如故

    本文1V1。彼时,她还是三大神君之一的无虞山七月庭神君之女,七月离女,她好玩偷偷溜到天界之上,误打误撞到了拥华庭当了个小花仙。而他,是拥华庭的主子,天君的大儿子,颠倒众生,万众瞩目的未白殿下。两万五千年前,她成为了鬼界之内,鬼君之下,万鬼之上的冥司女君。之后,他成为了鬼界之王,与世无争的未白鬼君。一万四千年前,妖颜祸世,一场鬼乱,一场浩劫,她被打入轮回道。他却不知踪影,是忙着他与神女姽画的婚事,或是不堪离别。今生,为找到她的转世,他寻到人间。转世后的她因为体内情之圣物镜花水月,遭遇了三段鬼灵间的虐恋故事,身体却越来越虚弱。镜花水月究竟藏着什么秘密?他为了她,一路调查,顺藤摸瓜,查到了当年母上天妃被杀的惊天真相。她,该何去何从,生还是死。他,又该如何选择,杀还是留。三界之内,又将引起一阵怎样的风波动荡。
  • 本草纲目补益中药养生速查

    本草纲目补益中药养生速查

    汇集《本草纲目》智慧精华,将古代本草进行系统全面整理,选录最安全、最健康的家庭实用补益中药,完全破解中药养生密码,可有效增强国人身体免疫力和唤起身体正能量。详细而科学地介绍每味药物,如名称来源、性味归经、选购保存、备用成药、经典药膳等,从流传千年、功效显著的中药材,到人们熟悉的各种饮食、蔬菜、水果,再到百病的治疗方法,教给你一年四季养生首选药膳,常见病与慢性病的对症养生,一看就懂,方便操作,选方安全,适合老百姓随用随查。
  • 迷糊小红娘

    迷糊小红娘

    她是红娘,却牵错了红线,为补偿,她降到人间,但是……该死的月老,怎么不事先通知她要补偿的对象竟是个态度恶劣,脾气暴躁,蛮横无理的冰山男!!为完成任务早日升天,她处处诱导。暗恋有没有?不会!谈恋爱呢?太累!网恋?没味!好吧,她亲自追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一等庶女,嫁值千金

    一等庶女,嫁值千金

    抽风版:什么?以皇后的宝座诱惑她?切……皇后的那个印能卖多少钱?值一百两么?什么?无价之宝……某女摸着尖尖的小下巴,大眼珠滴溜溜的乱转起来,嘴边荡起一丝猥琐的笑:“可以考虑……”——女主不会聪明、强大到天下无敌,也不似云中仙子般善良慈悲,总之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喜富贵,我以这江山为聘。人若犯我,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深夜,她的惨叫划破长空,伴随着孩童啼泣!心心念念的结发夫君,情如手足的‘善心’嫡姐,却是将她推入地狱的操刀刽子手。她亡……受尽凌辱。冰凉的房里是几名彪形大汉残淫的喘息和咒骂声,她的孩子本该是高高在上的睿王世子,如今却被人只手捏断颈骨,出世则亡……庶女重生,她索命归来。那些伤她害她的人,她一个也不打算放过。说白了,这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懦弱庶女重生翻身的故事她是袁府小小的庶女,亦是世人嘴里惊才绝艳的女中诸葛。同一张面容,同一副皮囊,重生后,却是桃花四处开,她想避也避不开。——什么皇权贵胄都靠边站,本姑娘不畏皇权,我必十倍偿还(捂嘴奸笑中……)。至于男主……呃,不贪虚名!只是,这一只、二只、三只……后面的那些笑得像八百年没近过女色的皇子、公子们,请你们立正向后转,本姑娘哪里啃得下这么多?但是……(沉思苦想中)正所谓,食色,性也!最妖孽的那位留下,吃多了素食,偶尔开开荤,其实也不错!只是……只是……为毛被吃干抹净的人却是她?“娘子,为夫美么?”某妖孽笑得像只狐狸,双眼放光,手脚并用,还不忘伸出舌头……呃……妖孽啊……某女长叹一声,鼻血直流!——^^正剧版:上一世,视她为草芥的人,这一世是这样的:“锦心,我愿与你携手这江山,你做皇后我便是皇上,你若不要,我便陪你浪迹天涯……”上一世,连正眼都未瞧过她的人,这一世是这样的:“锦心,猜猜我是谁!嘻嘻!,天地神灵为媒,此生此世,只娶你一人……”上一世,处处打压她的人,这一世是这样的:“锦心,我知你不喜这深宅大院的尔虞我诈,跟我走吧,我经商,你守财,我生火,你做饭,这种生活,可好?”——深宅大院,危机四伏,一步走错,便有可能长睡不起。
  • 激励孩子成长的108个好故事

    激励孩子成长的108个好故事

    经历欢笑,经历泪水,才真正是一个完整的成长,因为有我们身边讲不完的故事,也因为有我们所熟识的人的陪伴,我们的成长才会那么丰富多彩,才会令我们心动着去等待下一站将要带来的转变。成长中的经历,永远是一本写不完的书,它的主语应该是人间的情感和所觉察到的人生之味,即生活所带来的痛苦、忧愁、快乐、思索与感悟。人生拥有成长,拥有智慧和感悟的成长,也将看到梦想的光芒,即在成长中能够触动心弦的那一抹青涩而诱人的颜色。追寻梦想和理想的脚步,其实也是成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