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第五章 影响力铸就感召力 (2)
奥巴马说的干干净净选举是指不通过绯闻、丑闻等不良手段攻击对手,而是凭借自己的真正本领与对手竞争。在美国,无论何种竞选,只要挖出对手的一丁点儿不利消息,对对手的打击可能就是致命的。但奥巴马不希望这么做。他不希望被别人说是通过旁门左道获得最后的胜利。在麦凯恩刚刚参加竞选的时候,他早期的一条绯闻被媒体曝光。这条传闻是关于麦凯恩的竞选助手的。报道中说这名助手与一年轻女子有不正当关系。舆论得知后遂即展开对麦凯恩的抨击,说他“没有过硬的判断力,政治目光不坚定”。
在2008年的总统大选中,麦凯恩选择的助手佩林在刚开始的时候被众人看好。她气质高雅,待人热情,丈夫有着不错的职业,最大的孩子即将赴伊参军。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好。但媒体随后报道她的女儿未婚先孕,佩林的形象大受影响。人们也再次怀疑麦凯恩的选人眼光,质问他到底有没有选择一个优秀助手的能力。麦凯恩也处于尴尬境地,形势不容乐观。但当媒体就佩林女儿的事情采访他的时候,他却说女儿怀孕与政治没有关系,他母亲也是在18岁的时候怀上他的。面对对手的绯闻,奥巴马没有火上浇油,而是想凭借自己的真正本领,在演讲台上,在某个贫民社区里,在所有公众面前以令人信服的方式战胜对方取得胜利。他的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德”,是高尚的品行。无数人包括他的对手也因此对他刮目相看。他正是凭借自己高尚的品德折服了众人,获得他人的支持。
一个想成功的人,也需要具备像奥巴马一样的德行。“德”是指一个人的品性、德行。
卡耐基说,很难想象,一个品行不端、德行糟糕的人能结识真正的朋友,获得长久的事业成功。这样的人很难有人能与之长期合作,因为这种人不是搞一锤子买卖,就是过河拆桥;这种人在家庭中,也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极有可能给家人造成痛苦和不幸;他们甚至还可能因为某种利益的驱动,铤而走险而落入法网。
要走向成功,需要以德立身,这是一个成功者必须确立的内在标准。没有这个内在标准,人生之路就会失去支撑,最终走向失败。但必须知道,以德立身,还必须以自律为前提,一味讲哥儿们义气并不在以德立身之列。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社会上,缺德之友最终会成为自己成功路上的定时炸弹。例如,明知这笔贷款不合手续,但因为对方是朋友,所以大开绿灯;明知这个项目不能担保,因为受朋友的委托,所以还是办妥了。诸如此类经济犯罪案件多数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他们重朋友、讲义气,交往中自以为彼此很了解底细,因此在合作中绝对信任对方,毫无防备,不能办的事也不好意思拒绝,这样,如果被缺德之人利用,必然会毁了自己的前程。
以德立身贯穿于每个人的人生过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道德对于人的要求虽有着不同的变化,每个人体验和经历的内容也不一样,但是,“以德立身” 的人生支柱是不变的,它对每个人人生大厦起着支撑作用的定律是不变的。富兰克林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民主主义者、著名的科学家,一生受到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但是,富兰克林早年的性格非常乖戾,无法与人合作,做事经常碰壁。
富兰克林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他为自己制定了几条行为规范,并严格地执行,他很快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1.决断:决心履行你要做的事,必须准确无误地履行你所下定的决心,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改变初衷。
2.勤奋:不要荒废时间,永远做有意义的事情,拒绝去做那些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事情,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的追求永不间断。
3.真诚:不做虚伪欺诈的事情,做事要以诚挚、正义为出发点,如果你要发表见解,必须有根有据。
4.镇静:遇事不要慌乱,不管是普通的琐碎小事还是不可避免的偶然事件。
“条条大路通罗马”,让道德的光环围绕自己就是其中一条。所有想成功的人在完善自身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道德修养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感恩,需铭记一生的事
我要感谢很多人,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和支持过我的人。
——奥巴马
奥巴马历来是个懂得感恩的人。无论是功成名就后,还是先前默默无闻时,他都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他人、面对曾经的过往。在奥巴马心中,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给予自己爱的人就像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在被众人熟识之前,有许多经历是奥巴马难以忘怀的。无知的少年时期,慢慢崛起的大学岁月,初入政坛即风生水起的激荡时光。每一个过程都让他铭记。在他的演讲中也有所表述:他说他的工作让他有机会去拜访了几个芝加哥最贫穷的社区。大量工厂的关闭给这些社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奥巴马就加入到牧师与普通教职人员的队伍中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但他发现人们遇到的并不只是地区性的问题——关闭一家钢铁制造厂的决定来自遥远的行政主管;学校里书本和电脑的缺乏可以归咎于千里之外政治家们倾斜的工作重心;当一个孩子诉诸暴力时,他的心灵空洞政府永远无法弥补。
正是在这些社区里的经历,使奥巴马受到了有生以来最好的教育,并且理解了基督教信仰的真谛。经过3年的工作,奥巴马报考哈佛法学院,他想通过了解法律来为更多的人服务。之后,他就成为一位民权律师,教授宪法课程,过了不多久,就去了州首府,成为一名州参议员。
奥巴马一直是个善于学习的人,所以他才能在过往的经历中吸取如此多的养分。他又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他知道如果别人不给他机会,社会不给他机会,国家不给他机会,他就不会从中得到任何东西,取得任何发展。所以他才会在自己的演讲中一次又一次地提及那些曾感动过、教育过自己的人和事。这些已成为奥巴马生命中的积淀。奥巴马一直想让人知道,他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对他好的人他一直记得。他会一直为了完善他们的生活而努力。正是这种感恩的心态让他人真正了解了奥巴马的内心,了解了他强悍外表下最真实最宝贵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支持奥巴马,他也因此脱颖而出,在众人面前亮出自己。
我们普通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向奥巴马学习。学习他感恩的心态。感恩是爱的根源,也是快乐的源泉。如果我们对生命中所拥有的一切能心存感激,便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人间的温暖,以及人生的价值。有一位哲人说:“受人恩惠,不是美德,报恩才是。当他积极投入感恩的工作时,美德就产生了。”
有两个商人,已在沙漠行走多日,在他们口渴难忍的时候,碰见一个赶骆驼的老人,老人给了他们每人半瓷碗水。两个人面对同样的半碗水,一个抱怨水太少,不足以消解他身体的饥渴,怨恨之下竟将半碗水泼掉了;另一个也知道这半碗水不能完全解除身体的饥渴,但他却拥有发自心底的感恩,并且怀着这份感恩的心情,喝下了这半碗水。结果,前者因为拒绝这半碗水死在沙漠之中,后者因为喝了这半碗水,终于走出了沙漠。
故事中老人施舍的是爱心,商人喝下的是一份感激,正是这种感激促使他走出了沙漠。
感恩之心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为生活中的每一份拥有而感恩,能让我们知足常乐。感恩不是炫耀,不是停滞不前,而是把所有的拥有看做是一种荣幸、一种鼓励,在深深感激之中积极回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拥有。感恩之心使人警醒并积极行动,更加热爱生活,创造力更加活跃;感恩之心使人向世界敞开胸怀,投身到仁爱行动之中。没有感恩之心的人,永远不会懂得爱,也永远不会得到别人的爱。
拥有感恩之心的人,即使仰望夜空,也会有一种感动,正如康德所说:“在晴朗之夜,仰望天空,就会获得一种快乐,这种快乐只有高尚的心灵才能体会出来。”每个人都要懂得人生处处需感恩,否则你的生活会黯然失色,人生也会没有滋味。懂得感恩,就是给生命一眼清泉,生活将更加美好。而你也会在感恩别人的同时得到他人爱的回馈,在这种回馈中你会被渐渐认可,直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成长为一个卓有成绩的人,就像奥巴马一样,成功地推销自己,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