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第三章 改变才是至上的法则 (2)
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败之后,被终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他在岛上过着十分艰苦而无聊的生活。后来,拿破仑的一位密友听说此事,通过秘密方式赠给他一件珍贵的礼物——一副象棋。这是用象牙和软玉制成的国际象棋。拿破仑对这副精制而珍贵的象棋爱不释手,后来就一个人默默地下起象棋来,从而解除了被流放的孤独和寂寞。这位著名的囚犯在岛上用那副象棋不厌其烦地打发着时间,最终慢慢地死去。拿破仑死后,那副象棋多次以高价转手拍卖。最后,象棋的所有者偶然间发现,其中一个象棋的底部可以打开,当那人打开后,他惊呆了,里面竟密密麻麻地写着如何从这个岛上逃出的详细计划。随后,这个消息便成为世界的一大新闻。可惜,拿破仑没有在玩乐中领悟到这一奥秘和朋友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到死也没有逃出圣赫勒拿岛。这恐怕是拿破仑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拿破仑一生征战南北,机关算尽,几乎称霸欧洲,用许多别人想不到的方法,征服了一个个国家,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最后竟然死在了常规思维上。如果他用征战的方法思考一下象棋解除寂寞之外的用意,上帝很可能会向他微笑。
所以,想要获得命运的转机,想要取得事业的突破性进展,就要有突破性思维。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想法和思维才是充满新意与超前意识的。做所有人都能做的事,拥有所有人都能想到的想法,即使个人再努力,成就也不会是非凡的。只有像奥巴马一样,开动自己灵活的思维,在众多冗长普通的想法中,多一些新意,学着不走寻常路,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显露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得到别人的青睐与关注,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转变你对小人的态度
有些人可能确实卑鄙,但是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思维看待他们,我们自己或许也不会有好的感受。
——奥巴马
当一件事情被崇高化,人们就很难看清它的本来面目,感受到的只能是它的无限伟大和恢弘。就美国大选来讲,媒体、竞选者都将它描述成一次制造英雄或者国家救世主的大事,每个人的嘴里都是令人头晕目眩的华丽词汇:国家、人民利益、希望、梦想、复兴和未来。但从实质上讲,美国大选就是一场大型的争名逐利行动,每个参选者都是野心家,只不过有些人真的能办实事、办大事,有的则只会鼓吹。奥巴马就是能办实事和大事的人,但他的成功受到了他人的嫉妒与诋毁。他们不想让奥巴马“干干净净”地上台,或者根本就不希望他成功。所有卑劣的手段便陆续使用在奥巴马身上,有人说他是毒贩,是色狼,是只会说漂亮话的外壳,一时间,许多不知名的媒体大肆刊登奥巴马所谓的“丑闻”,他仿佛真的成了无恶不作的魔鬼,民众也从最开始的支持变得摇摆不定。
奥巴马则稳扎稳打,在有理有据地回击无故迫害的同时,揭露栽赃陷害自己的那些人的丑恶嘴脸。他并没有以恶治恶,没有为了泄愤而编造丑闻陷害对手。他对自己的竞选团队说:“卑劣的人总归是卑劣的,你用同样的方法报复他,只能说明你同样无知。”他还告诉伙伴,最好的办法是让所有民众看到真相,认清那些人的真面目,我们不与他们计较的高姿态,也会获得选民的认可与关注,在客观上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奥巴马是明智的,选民想看到的不是小人与小人的对抗,而是道德高尚者之间的公平竞争。他这种不与小人一般见识的态度和行事方法,使别人看到了他不同寻常的魄力与气量,更深刻地认识到奥巴马身上非凡的品质和魅力,也更坚定了支持他的决心。奥巴马也得以从中获利,成功地让民众接受自己、肯定自己,最终走上美国权力最高峰。
生活中我们也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比如难缠的小人、讨厌的恶人,面对他们你会怎么办?你可能会说:“我不会跟这种人计较,不愿为他白白浪费我的宝贵光阴,应永远对这个人敬而远之才是。”你也可能会说:“我会找他出来当大家的面说清楚,请其他朋友主持公道,看看谁是谁非,我不要自己蒙上不白之冤。”
其实这种人之所以可恶可恨,完全是他们心术不正,满脑子是害人的歪念,以致面目也变得奸邪狰狞,看见别人摊上麻烦、心绪不宁,他们便乐不可支。对付这种卑鄙小人,你不能动真气、讲道理,或妄想以情义打动他们。对方故意跟你过不去,除了自叹遇上恶人,你所能做的,便是对着镜子做一下深呼吸,长吁一口气,承认你错交这样一个朋友。尽管内心隐隐作痛,还是要努力控制情绪,表面上不动声色,从此对这个人不存半点希望,不让他再有机会影响自己的生活,任由他到处乱吠乱叫好了。既然他已失了常性,你又何必跟一个“疯子”耗费时间?
如果你对某些不可理喻的人已经束手无策,无奈之余只得说一声“我不生气”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要掌握一些技巧来正确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呢?相信你肯定有这个愿望,那么你又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呢?
在公共场合里,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不受欢迎的人物,例如,在电影院里,年轻人忘情地大叫大笑、高谈阔论;在音乐会中,邻座的观众不停地讲话。这令你十分苦恼,你想出声请他们安静下来,却碍于礼貌,不愿当众指责对方破坏公共秩序,只有强自忍受。这样,你会变得越来越内向、怕事,不敢据理力争,凡事得过且过,以低调过生活。
你不要欺负人,也不可随便让别人踩到你的头上,这是正确的人生观。一味迁就自私自利的人,容忍使对方给自己造成间接伤害,没有人会因你的仁慈而心存感激,相反,懦弱无能或许是人家对你的形容。其实,一个真正有涵养的人,面对上述情形的时候他会有这些表现:当对方的行为实在太过分,令人忍无可忍之际,他会挺身而出,告诉对方他带给他人的不良影响,由于其态度是诚恳而义正词严的,对方会感到惭愧。
不管怎样,学会正确的说话态度和说话方式对自己至关重要。面对小人的时候,拥有正确的应对态度更能显出你与众不同的能力,也会使你更容易被人关注。处理得当,你就能顺利地将自己推销出去,使自己获得他人的认可与青睐,成功对你而言也就成为真正的现实而不仅仅是梦想了。
化劣势为优势
你投某人的票不是因为他的长相,而是因为他的政治立场……我不是那种利用种族问题捞取政治筹码的人,情况恰恰相反。我希望,不要因为我是黑人才做某事。我希望,别的议员在我这个位子上也能做出同样的事情。
——奥巴马
奥巴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没有把自己的肤色最为竞选总统的筹码,虽然他的竞选得到了很多黑人同胞的认可,其中包括肯尼亚的广大父老。但他明白打种族牌竞选的后果:争取到了黑人的支持,却失去了占美国绝大多数的白人的庇护。所以他没有像马丁·路德·金一样高呼:“我们黑人也是上帝按他自己的形象创造的”,而掀起一场由黑人主导的竞选运动,相反,他在竭力淡化自己的肤色,他没有把自己定位为一位黑人竞选人,而是巧妙地说是“身为黑人的竞选人。”他强调融合而非排斥。在南卡罗来州竞选时,他说:“是未来与过去,而不是白人和黑人。”在整个参选过程中,奥巴马一直谨慎回答“如果你当选美国总统,你就是美国黑人中的第一人,你觉得这代表什么”之类的问题。
但是就像所有人感觉到的那样,他的当选对美国是一次重大转折,具有难以抹去的历史意义。奥巴马也表示,他的当选也预示着这个国家的一种进步。他从最开始就对自己充满信心。种族问题已经不是困扰美国文化的一个因素,人们关心的早已不是肤色是白色还是黑色,而是当权者是否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医疗福利、教育水平能否提高、生活是否舒适。为了争取白人民众的支持,他亲自到他们的社区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对国家未来的看法和希望。他甚至在新奥尔良遭受飓风袭击的时候,与布什站在一起共同赈灾。而与此同时,他民主党内的某些同仁却大肆抨击布什政府不顾及灾区的黑人,只宣扬白人至上主义。
这可能就是在竞选道路上有些人失败,而奥巴马却会成功的原因。他在新奥尔良与布什并肩赈灾的场面出现在电视上后,博得了广大白人的好感,为他日后的攀升奠定了基础。奥巴马不止一次在他的演讲中提到自己的身世,他说自己有一个黑人父亲、白人母亲,他有着不同的肤色,血管里却流着纯正的美国血。他曾经在最艰苦的底层生活,摸爬滚打数载,学会了与人沟通及基本的处世之道,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一个美国梦在他心中冉冉升起。他在美国最好的大学念过书,接受最先进的教育和崇高思想的洗礼,然后又到华尔街工作,从政,一步步攀升。他的这些经历让白人觉得与他没有距离感:这就是我们认为的总统的样子,他是个美国人,只不过肤色有些不同罢了。
奥巴马就是这样慢慢消除自己的劣势,将不利变为利。他通过自己的智谋与诚恳谦和的姿态,让原本不接受自己的人渐渐认可自己,这是一种高明的推销方式。想要成功地推出自己,就不能硬碰硬,面对自己无法改变的劣势,唯有积极思考,频频亮出奇招,才能转变不利的局势,这样的人才会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如果奥巴马一味主打种族牌,向所有人诉说身为黑人遇到的种种不幸与屈辱,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民众的同情与怜悯,但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的总统是个因别人的同情而起家的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让他人觉得你和他们没有区别,才能获取最终的支持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