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1年后,我们继续把所得的105元按同样的利率存入银行,则又过1年后,您将获得110.25元。第二年的利息比第一年多出0.25元,这是由第一年5元利息创造的利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复利计算或者利滚利。以此方式年复一年地存款,则当初的100元将会不断地增加,年限够长的话,到时可能是当初的几倍,几十倍。通过科学计算,如果将100元存入银行连续50年,假设每年利率维持在5%,50年后您将有1146.74元!
回到前面上帝与教徒的例子。假设你将1元钱投资到股票市场,每次收到的红利都进行再投资,如果每年投资能获得15%的收益率,根据科学计算,1元钱连续投资100年后的收益将近120万元,因此上帝的说法也许并不夸张,不是吗?!
时间就是金钱。货币的时间价值对个人理财很重要的启示是:理财要尽早计划、尽早行动,这样才能让你的财富不断增值。
货币供应中神秘的M0/M1/M2
资深股民老李最近正捧着一本金融学书籍苦读,朋友们很奇怪:怎么不研究财务数据,改研究金融学了?!知识面广一点很好,可这会不会离题太远了!老李对此疑问不屑一顾:“你们懂什么?!我是在学一些货币学常识,知不知道股市的涨跌和M1、M2的增速有很大关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都得弄清楚才能在股市上无往不利!”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对M0、M1、M2只有一知半解,平常我们听报道M1大于M2时,国民经济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而当M2大于M1时,股市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那么M0、M1、M2这三个神秘的数字各自代表的是什么呢?
M0、M1、M2是货币供应量的范畴。人们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实践中,各国对M0、M1、M2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的,M0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
在现代经济里,各个国家只有一个银行可以印钱,那就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政府最重要的机构之一。中央银行把印出来的钱贷给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把钱贷给企业或者个人收取利息。中央银行再从商业银行回笼货币,烧掉一部分现钞,又印一些新钞,维持心目中理想的现钞总数,即M0的数量。大部分贷款是用票据或者电子形式大额走账的,并没有对应的现钞,总数会大大高于M0的数量,就是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例如,支票、活期存款算M1。M2包括M1,还多出了机构存款这样的大头。
下面我们详细解释一下:
在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中M1=现钞+支票,M2=M1+储蓄存款。而在英国的银行体系中还有M0、M3等项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开资料,我国是以M0、M1、M2为框架体系。其中货币总量为M0、M1、M2。
M0=流通中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
存款。
在生活中,M0与消费密切相关,它的数值高证明老百姓手头宽裕、富足,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更高;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而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货币投放的渠道有两个,一是外汇占款投放,二是通过银行信贷投放。它们的投放增长越快M2的增速越大。
那么M1、M2与股市涨跌有什么关系呢?
货币供应与股市之间的实证关系表明,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与上证指数呈现明显的正向关系,与上证指数走势的相关性最高,在两者增速之差达到高点时(2000年、2007年),上证指数到达阶段性高点。在增速之差到达低点时(1999年、2005年),指数也处于阶段低点。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在货币供应的各个层次中,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证券客户保证金。
(2)在一般情况下,M1和M2增速应当保持平衡,也就是在收入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的环境下,企业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是同步增加的,这也符合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对三大动机的解释。历史规律表明,每当M1大幅度上升,都推动了经济升温,或引发投资过热,或通货膨胀,或股市上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M1增长超过M2增长速度是产生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
(3)如果M1增速大于M2,意味着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企业和居民交易活跃,微观主体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景气度上升;如果M1增速小于M2,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微观个体盈利能力下降,未来可选择的投资机会有限,多余的资金开始从实体经济中沉淀下来,经济运行回落。
(4)M2包括的是M1以及M1以外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因此M1增速若快于M2增速,表明定期存款活期化,大量资金转向交易活跃的M1,从而对股市的资金供给可能形成较为积极的影响。
(5)M1增速一般领先于股市,而股市又领先于CPI。从CPI与股市的波动特点可以大致看出:CPI的趋势与上证指数有较强的相关性,股市一般对CPI的拐点有提前反映,CPI同样是3~4年的周期。
我们走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了吗
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到来,以黄金为后盾的固定汇率制度崩溃了,或者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了。
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决定把油价从2美元涨到12美元。尽管西方国家以武力相逼,最终石油输出国组织赢了。由于基础原料价格突然高涨,美国经济遭到重创。又加上美国还背上了越南战争的包袱,各国对美国的信任大减,纷纷拿出储备中的美金换取黄金。尼克松总统于1971年8月15日决定,让固定汇率见鬼去吧。美国可不想丧失所有的黄金储备(至今美国的黄金储备仍远远高于其他任何国家,而且是一个相当机密的数字,没人知道美国的黄金身价到底有多厚)。虽然没有以黄金为本位固定汇率制度,但是国际贸易依然存在,一国的汇率还是要以另一国汇率为基准。但是美国人这时留了最关键的一手,即:迫使海湾国家以及其他资源密集国都同意将大宗商品、能源、粮食等以美金计价。美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灭亡后仍然是世界首要的贸易货币,因此大多数国家的货币还是只能用美元为基准而自由浮动,并没有形成不同国家用不同基准货币的多头自由浮动国际金融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怎样建立的呢?为什么它会在短短几十年内就崩溃了呢?
前面我们曾经说过:黄金是天然的货币。事实上在人类的文明史里,无论国家、信仰、种族发生了何种变换,黄金始终都是世人公认的财富形式。尽管这种信任曾经随着金矿的发现而产生波动,比如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使得大量的金银进入西欧,物价飞涨,但随后经济学家们发现,金银的增加仅仅引起物价的飞涨,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为了摆脱黄金数量带来的波动,经济学家威廉费雪甚至提出了激进的方案:如果黄金价格相对于其他商品价格下降了,那么就应该提高美元中黄金的含量,从而相对于其他商品价格而言,美元保持相对稳定,如果黄金价格上升了,那么就应该相应地减少黄金比例。当然,这样的方案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黄金含量的变化并不能随意改变,但是,重大的货币改革已经为时不远了。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个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是,真正需要保持的是美元相对于作为总体的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而不是专门保持黄金的稳定。可是,黄金的数量也是不稳定的,因此美元和金银挂钩并不能确保交割的稳定性。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有个地方叫布雷顿,一次真正改变黄金命运的会议就在那里的华盛顿山大旅社召开。当时来自44个国家的代表们签署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它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它规定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即1盎司黄金对应35美元。所有其他的货币兑换美元的汇率都是固定的。这种体系使得美国可以决定货币和经济政策,其他国家必须要顺应美国的政策,但是同时也从固定汇率和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中获得了益处。这个体系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确实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种种缺陷。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要求美元币值稳定,才会在国际支付中被其他国家所普遍接受。而美元币值稳定,不仅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黄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愿接受美元。但另一方面,长期贸易逆差必然会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从而引起美元危机,而美国如果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这种矛盾终于慢慢爆发了。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向恶化,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情况,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
在1971年8月15日,黄金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此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美元也不再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的中心,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已全部丧失,该体系终于完全崩溃,这意味着完全信用基础的货币取代了黄金成为本位货币。也就是说,从1971年开始,人类放弃了对黄金的信任,这个信任完全由国家来承担了。
社会运转究竟需要多少钱
在一个小小的海岛上住着三个人,一个农民,一个铁匠,一个养牛人,岛上流通的货币为一种珍稀的海贝。现在假设每个人有2个海贝,以便购买他人产品使用。假设第一年农民生产3份粮食,铁匠生产3份铁具,养牛人出栏3头牛。这样这个社会是经济平衡的:农民卖出2份粮食给铁匠和养牛人,留一份自己使用,铁匠、养牛人也是如此。那么这一年下来,农民自己享用了自己生产的一份粮食和一份铁具、一头牛,并且仍有2个海贝,铁匠、养牛人也是如此。这样货币流通次数也只是一次。第二年他们同时扩大生产,将产品数量增加到以前的2倍,但是生产成本也增加了,如农民以前只用一份铁具就可以完成3份粮食生产,但他需增加消耗2份铁具才能实现6份产量的目标,其余类推。因为他只有2个海贝,所以他不能同时购买2份铁具和2头牛,他需要4个海贝,那他能怎么办呢?第一种情况:他先各买一份,安排生产,等生产出来产品,卖出后再买第二份,安排下一步生产。铁匠、养牛人也是如此。这时货币的流通速度为2次。假使农业生产是春种秋收,不能按半季来算,那么这个农民要增加生产,他必须一下买到2份铁具和2头牛。于是有了第二种情况:他只能先借铁具和牛各一份。那么这就产生了货币需求。第三种情况:我们分别再给他们3个人各2个海贝,那么货币需求平衡了。
这就涉及一个货币需求量的问题。那么,维持一个文明社会健康运转又需要多少货币呢?货币需求量与什么有关呢?
货币需求其实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考察的是在特定时点和空间范围内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点上社会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量。
事实上,经济学家关注货币需求量要比关注货币供给问题早得多,而这个问题也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让经济学家感到困惑。比如早期的经济学家们曾经天真地认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足够的货币是指多得可以支付所有英格兰土地半年的租金和一个季度的房租,所有人1周的花费以及约所有出口商品价值的1/4。
对货币数量的需求计算是复杂的,幸好欧文·费雪重新整理了商品与货币的交易关系,给了我们一个简明的货币方程:MV=PQ。
其中:M=货币供给;V=货币流通速度;P=商品与服务的价格;Q=商品与服务的数量。
货币数量论表达了这样的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下降。反之则相反。也就是说,在货币数量变动与物价及货币价值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涨落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的高低与货币数量的多少成反比。
对货币数量理论这一公式的争议很严重,但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第一次明确地将货币现象与物价水平联系起来。
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凯恩斯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有效需求理论。他的观点很明确:货币的供给与货币的需求决定了利息率的高低,而利息率的高低同时支配着投资需求。利息越高人们持有货币在手中所付出的代价越大,利息越低人们持有的货币的数量越多。
凯恩斯主张政府通过大幅度增加公共开支来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同时为了刺激投资以及减少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储备系统应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降低利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曾经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不幸的是这种货币政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后果,出现了“滞胀”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