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9800000006

第6章 先秦军事思想史(5)

先秦时期作战指导思想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即由春秋中期以前的推崇“堂堂之阵”,提倡“偏战”,递嬗为孙子以降讲求“兵者诡道”、“出奇设伏”。后者是先秦作战指导思想的主体,但要了解认识历史的整体面貌,我们也有必要对春秋中期以前的作战指导思想进行扼要的总结。

概括地说,春秋中期以前的作战指导思想的基本特点是尚军礼,贵偏战。这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与作战方式相紧密联系的。

春秋中期以前的战争,普遍受“军礼”原则的规范和指导,究其原因,首先是同当时的大中型政权都属于贵族阶级专政,且相互又有宗族、姻亲关系分不开的。《左传·闵公元年》引管仲的话说:“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就是对这种情况的概括性揭示,而它反映在作战指导观念上,就不能不笼罩着一层温情脉脉的色彩。换言之,“兄弟之国”、“甥舅之国”名分的存在,决定了当时的作战指导讲究的是正而不诈,而任何不遵循这一原则的做法,均被看成是违背“军礼”的行为:“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应该到军事自身活动中去寻找。当时贵“偏战”观念的形成并牢固化,关键的因素乃在于受殷周以来的作战方式的制约。殷商至春秋前中期,车战流行,作战区域主要限于中原地民一般采取大正面的密集方阵作战。它机动性较差,《尚书·牧誓》所说“不愆于四步、五步、六步,乃止,齐焉;不愆于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反映的正是这种特点。它决定了当时人们的作战指导观念只能是推崇“结日定地,各居一面,呜鼓而战,不相诈”的“偏战”,正大不谲,堂堂皇皇。

具体地说,这种作战指导具有下列几个重要特色。第一,军事行动必须贯彻“礼”“仁”一类的原则,要严格受到“不加丧,不因凶”的限制,即不允许乘敌国遇有国君去世或闹灾荒等重大变故之际发兵攻打。第二,在战场交锋时,必须摆堂堂之阵,不得利用阻隘突击或偷袭,做到成列而鼓:“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司马法·仁本》;宋襄公也讲:“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第三,作战行动应温和,体现“仁义”、“爱人”的宗旨。这包括不得掳掠肆暴,“人罪人之地,无暴神祗,无行田猎,无毁土功,无燔墙屋,无伐林木,无取六畜、禾黍、器械”(《司马法·仁本》)。必须厚待敌手,宽容节制。《司马法》讲:“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见其老幼,奉归勿伤;虽遇壮者,不校勿敌;敌若伤之,医药归之”(同上)。《谷梁传·隐公五年》说:“战不逐奔,诛不填服。”宋襄公宣扬“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表述的均是这个意思。第四,作战节奏必须持重舒缓,稳妥有节。“军旅以舒为主”,做到“徒不驱,车不驰”,“逐奔不远,纵绥不及”(《司马法·天子之义》)。第五,作战的目的不在于兼并,而在于争霸,因此在战争善后问题上,主张“又能舍服”“正复厥职”(《司马法·仁本》);“叛而伐之,服而舍之,德刑成矣”(《左传·宜公十二年》)。

由此可见,春秋中叶以前的作战指导与孙子以及战国兵家的作战指导之间的确存在着一条时代的鸿沟。关于这一点,早在宋代郑友贤《孙子遗说并序》那里就有扼要的概括;“《司马法》以仁为本,孙武以诈立;《司马法》以义治之,孙武以利动;《司马法》以正,不获意则权,孙武以分合为变。”即《司马法》(指其所包含的上古兵法内容)按照仁义的原则用兵,讲究堂堂之阵、正正之师,而《孙子》以及战国兵书则根据利益大小打仗,以诡诈机变的手段克敌制胜。

应该说,贵“偏战”的作战指导思想的产生与存在,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是合理的。因为它植根于当时社会政治、作战方式的土壤,能够满足当时战争实践的需要。然而,随着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大变革的来临,战争规模、方式的嬗变,它显而易见落后于时代,而要遭到淘汰否定了。这正如《淮南子·把论训》所说:“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于古为义,于今为笑。”

(三)“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作战指导原则。

孙子和战国兵家关于作战指导原则的论述,是其整个军事学说体系中最为精彩的篇章,是其兵学理论的精髓之所在。他们根据指导作战实践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精辟。卓越的见解,突出地反映了其作战指导的杰出智慧,而“奇正”、“虚实”、“主客”、“攻守”、“形势”、“轻重”、“迂直”等许多重要兵学范畴,则成为后世兵家构筑军事学说的思想来源和理论指导。

1.把握主动,致敌就范。作战指导原则的灵魂,就是夺取克敌制胜的主动权。用孙子的话说,即“致人而不致于人”。《唐李问对》说,古代兵法“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可谓,语道破了奥妙。主动权就是军队行动的自由权,堪称作军队命脉之所系。在先秦兵家眼中,掌握了主动权,就等于掌握了制胜之道,就能将自己拥有的全部军事潜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这个意义上说,“致人而不致于人”是全部作战指导原则的总纲领,其他诸范畴,均是围绕这个总纲而派生、展开的。

关于如何争取作战主动权问题,先秦兵家发表过不少非常精辟的见解。一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造势任势,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即在强大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将帅的杰出指挥才能,积极创造和运用有利的作战态势,卓有成效地克敌制胜,“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住其外”(《孙子·计篇》);“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孙子·势篇》)。

二是广施权变,示形动敌,左右战局,夺取胜利。所谓“示形”,就是隐真示假,诱使敌人中计上当,被自己牵着鼻子走,最后陷入失败的泥潭。“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同上)。而示形动敌的最高境界,乃是“形人而我无形”,“形兵之极,至于无形”(《孙子·虚实篇》)。使得敌人处处被动,一筹莫展,“善者之为兵也,使敌若据虚,若搏影。无设无形焉,无不可以成也,无形无为焉,无不可以化也,此之谓道矣”(《管子·兵法》)。

三是奇正并用,出奇制胜,避实击虚,释坚攻脆。先秦兵家认为,要造成有利的作战态势,掌握战场主动权,在作战指挥上首先要解决战术上的奇正变化运用问题,“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孙子·势篇》)。既重视正确地配置和使用兵力,“以正合,以奇胜”’(同上);“正兵贵先,奇兵贵后,或先或后,制敌者也”(《尉缭子·勒卒令》)。更重视高明地选择和运用战术,“奇正相生”、“奇正相变”。其次是要贯彻“避实击虚”的原则。表现为在对攻击目标。攻击方向的选择上,是要避开敌人的强点,攻击敌人虚弱但却是性命攸关的关键部位,从根本上调动和制服敌人。这用孙子的话说,是“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孙子·虚实篇》);用《吴子》话讲,是“用兵必须审敌虚实而趋其危”(《料改》);用《孙膑兵法》话说,是“必攻不守”(《威王问》);用《管子》话说,则是“攻坚则韧,乘瑕则神,攻坚则瑕者坚,乘理则坚者瑕”(《制分》)。在对攻击时机的把握上,是要避免马上同强敌作正面交锋,待运用各种手段使敌士气瓦解后,再乘虚蹈隙,一举破敌,“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军争篇》);“凡战,击其微静,避其强静;击其倦劳,避其闲窕;击其大惧,避其小惧”(《司马法·严位》)。

先秦兵家认为,如能做到这一切,便可掌握主动权,而掌握了主动权,战略方针即可确保落实,战术运用即可得心应手,胜利的天平自然而然会朝着自己这一边倾斜了,“因欲而事,蹈敌制地”(《司马法·定爵》),从而真正进入驾驭战争的自由王国。

2.因形用权,因敌制胜。兵不厌诈,计出万端,因敌制胜,战胜不复,这是先秦兵家作战指导原则的核心内容。它的实质含义,就是灵活用兵,“践墨随敌,以决战事”,达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目的。这方面的论述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兵不厌诈,因形用权。即根据作战形势的变化灵活机宜地实施不同的谋略和战术。先秦兵家认为战场的情况各不相同,作战的形势瞬息万变,高明的作者指导者应该善于分析形势,把握战机,一方面欺敌误敌,兵不厌诈,“能而示之不能一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孙子·计篇》),置敌于被动,使自己得以“自保而全胜”。另方面灵活机动地运用战术,因敌制胜,事半功倍,“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虚实篇》);“凡战之要,必先占其将而察其才,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吴子·论将》)。为此他们提倡“智”、“勇”、“巧”三者有机结合.巩战,智也;斗,勇也;陈,巧也。用其所欲,行其所能,废其不欲不能”(《司马法·定爵》)。强调在作战中要做到“无复先术”,从而“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二是正确选择主攻方向,集中优势兵力,在全局或局部上造成“以镒称铢”,“以碬投卵”的有利态势,各个击破敌人。”这就是要求作战指导者通过“众寡之用”与“分合为变”的方法,”并力”、“并敌一向”、“并气积力”、“我专为一”,从而达到“以众击寡”“千里杀将”的目的。其具体做法是:“治众寡之用”;懂得“众寡分合”的奥妙,造就“我专为一,敌分为十”的积极态势。“筹以轻重”,坚定不移地贯彻“以重行轻”的原则,集中兵力,以强击弱,“凡战,以轻行轻则危,以重行重则无功,以轻行重则败,以重行轻则战,故战相为轻重”(《司马法·严位》)。根据战场态势的变化,因敌制宜地集中兵力,“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篇》)。一在他们看来,只要出现“吾所与战者约矣”的局面,那么克敌制胜就有了乐观的前景,“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孙子·虚实篇》)。

三是”先其所爱”,先发制人。先发制人,既是战略原则,同时也是战术原则,这里我们重点考察先秦兵家在战术层面上对这一原则的认识。推崇作战行动的突然性、进攻性、运动性,这是先秦大多数兵家与诸子所认同的作战指导原则,只有老子与战国黄老学派、墨家倾向于积极防御,主张后发制人。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偶然一这是因为春秋战国争霸兼并的时代特点,决定了当时的兵家更注重进攻,致力于实现“战胜而强立”的战略目标。

先秦兵家有关先发制人的论述十分丰富,具体地说,一是主张在开展军事行动时,一定要做到迅速突然,“动如脱兔,敌不及拒”,使敌人陷于猝不及防的被动状态:“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孙子·九地篇》);“故凡集兵,千里者旬日,百里者一日,必集敌境。卒聚将至,深入其地,错绝其道,栖其大城大邑,使之登城逼危”(《尉缭子·攻权》)。二是强调运动性,即提倡野外机动作战,调动敌人在野战中予以歼灭性打击,“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孙子·九地篇》)。三是要做到隐蔽,使对手无从窥知我方的作战意图,从而确保我方作战行动的突然性能够达成,运动性能够实现:“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同上);“径乎不知,故英之能御也;发乎不意,故莫之能应也。故全胜而无害”(《管子·兵法》)。

四是察知天候地理,巧妙利用地形。根据地形条件制定合适的战术,确保作战的胜利,这也是先秦兵家作战指导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主张将帅要对熟悉和巧妙利用地形条件予以高度的重视:“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孙子,地形篇》)。指出,必须切实做到“法地”,“不法地,兵不可昔(措)”(《十大经·兵容》)。为为此,孙子著写《九地篇》,专门阐述战略地理问题;又在《行军》、《地形》诸篇中着重论述了战术地理问题。《六韬》也辟专章就特殊地形下作战问题进行论述,如《林战》论森林地作战,《鸟云山兵》论山地作战,《鸟云泽兵》论江河作战,《分险》论险隘地作战,等等。在此基础上先秦兵家还提出了利用地形的一般规律及其主要特点,如《孙子·行军篇》所说:“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又如《吴子·应变》所言:“避之于易,邀之于厄。故日,以一击十,莫善于厄;以十击百,莫善于险;以千击万,莫善于阻……用众者务易,用少少者务隘。”

综上所述,可见先秦兵家的作战指导思想十分丰富,殊为精彩。“武之为法也,包四种,笼百家,以奇正正相生为变。是以谋者见之谓之谋,巧者见之谓之巧,三军由之而而而莫能知之”(《十家注孙子道遗说并序》)。郑友贤这里所评价的是孙子,其实将它用来概括和评价整个先秦兵家的作战指导思想的特点和成就,也同样妥帖。它以无可怀疑的事实向古往今来的人们昭示:先秦兵家的学说不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珍宝,《孙子》、《吴子》等兵学典籍不愧为“百世谈兵之祖”的不朽之作。

同类推荐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空战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空战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大决战:辽沈战役

    大决战:辽沈战役

    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情况。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在北平至沈阳的铁路线,即北宁线上打响,首要目标是切断国民党向东北地区运送军队和武器弹药的运输线,形成我东北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队关门打狗的局面。结束的时间以1948年11月1日我东北野战军进驻沈阳为标志。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南昌起义诞生以来所打的第一次大战役。它打出了规模,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信心,打出了经验,打出了为以后的两大战役服务的重要基地。该次战役,不仅战胜了国民党军队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消灭了当时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共47万军队,解放了整个东北,使得全中国战场上国共双方的军力对比发生了决定性变化。
  • 特种坦克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特种坦克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具有“陆战之王”的美称,通常装有一门火炮和多门自动武器,有的带有穿甲弹,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极强的装甲防护能力和突击能力,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
  • 战场合同工

    战场合同工

    退伍兵林锐,债台高筑生计艰难,又找不到工作。再一次工作面试失败之后,偶遇一个神秘的中年人,为他提供了一份军事保安公司的合同。他的人生因为这份合同从此改变。他成了一个活跃在世界战场上的合同制员工。转战世界各地,在热点地区执行高度危险的任务。从默默无闻的战场炮灰,到声名赫赫的佣兵之王。
  • 军用直升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直升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特别是武器的科学技术十分具有超前性,往往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飞速发展。
热门推荐
  • 新手父母必读(大全集)

    新手父母必读(大全集)

    青年男女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生子、为人父母,这几乎是人人必经的一段最美好而神秘又最重要的人生历程。虽然它伴随着新奇与不安,但这个阶段使每个人从心理到生理真正地走向成熟,也更能够真切地领悟到人生的瑰丽和生命的伟大与神奇!生一个健康聪明可爱的宝宝,是普天下所有想为人父母的心愿,也是所有准父母的心声,谁都希望自己能够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不仅对我国人民有优生优育的要求,就是在全世界的人民也有此要求。所以,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大到国家民族的希望,小到家庭父母亲人这一代的希望。
  • 绝天傲寒

    绝天傲寒

    当没爹疼没娘护,懦弱无能却一身秘密的明月国第一废物,迎来一个强悍腹黑的灵魂,顿时勇猛嚣张,锋芒必露,风华绝代!谁敢说她废物,杀不死你玩死你!敢欺我的亲人,玩的你死去活来!敢打我的兽兽、死,死,死!!!!!敢掳我的父母,搞的你天翻地覆,日月无光!搅世家,闯幻兽森林,助国难,平四方,再创世!女主性格多变,时冷酷,时腹黑,时狠辣,时温情,欺她之人整死、杀死!护她之人,她愿为其逆天而行,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还我一尺,我打你九天之外!★我靠,秒升两级,变态的不是人。闯森林带了只幻兽回来,一直盼着契主死亡恢复自由的幻兽,反过来厚脸皮强行契约。敢算计她!这得教训啊!摸着下巴,冷冷一笑:“你敢在我不承认的情况下契约,你被抛弃了!”“呜呜呜。”某兽顿时泪流满面,睁着大眼睛,装可爱求原谅。★“交出来。”“交……交什么……”唔唔,本想抢劫竟然踢到铁板了。“货。”“……”“其实我这个人很随和,一般不轻易和人动手,不过动手不收点汗水钱是不行的,一般人我收1000金币,你们三人我就打个折后价4000金币吧。”数了数金币,“早给不就完了,我这人这么好说话,也不会为难你们。”所有人石化!看强大、腹黑、英勇无比的女主,如何在异世混的风生水起,世人崇拜。爱亲人、爱朋友、爱爱人、欺敌人与恶霸势力,对内护短对外强悍,独一无二唯有凌宇寒是也!收藏收藏,喜欢的收藏吧~
  • 腹黑狐狸逗小猫

    腹黑狐狸逗小猫

    一只身份成迷的狐狸,一只天然呆的猫,一道电闪劈出的雷,一纸情书化成的歌,狐与猫兮,墨歌语缘分早已破土而出,你为何看不到?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网游之剑士无双

    网游之剑士无双

    回了信息,接着又问了地图和坐标。于是我就召唤着天翼火狼朝着她那里赶去。等到了地方之后,果然,在叶晴的带领下开始打BOSS……
  • 世界军事百科之古代战争

    世界军事百科之古代战争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天香引

    天香引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异界绝世主宰

    异界绝世主宰

    断脚,断JJ?统统给我恢复,却只是个双武魂的废物?不,不是双武魂,而是独一无二的三武魂;不是废物,因为我有异武魂中的极品!拥有三个顶级武魂,神兽,上古兽?统统给我跪下,因为我有兽武魂中的王者;圣刀,且看叶天如何纵横异世,绝品刀?统统给我降服,因为我有兵武魂中的翘楚;断手,穿越到了武魂的世界,铸就一代战神传奇!,神刀,而是举世无双的大天才!圣兽
  • 冥王独宠:魔医王妃

    冥王独宠:魔医王妃

    而她遇见了他。还是我保护你吧。”她和他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开新书了,她身负重任,请大家支持《天降奇缘:萌妃戏寒王》),男人微微一笑:“女人,以后我保护你。”女人看着他无奈的摇摇头:“真是没办法,为了家族仇恨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游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