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9700000009

第9章 中日文化交流(1)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一苇可航”,两国间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据地质学家与考古学家考证,在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约从250万年前延至15000年前),由于冰川;的作用,日本列岛曾以陆桥的形式与亚洲大陆相连,原始人类与动物可以自由往来。因此,在日本发现的距今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文化与陆生脊椎(zhui)动物化石,与中国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及动物化石,有许多共同之处。直到一万多年前的全新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才使得日本列岛与大陆完全分离。后来,中国大陆的上古居民,仍利用日本海左旋环流和季风,跨过朝鲜海峡,东渡日本。

中日两国有文字记载的文化交流,也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公元前周秦时代的神话故事《山海经》(记事以山海地理为纲,涉及上古迄周之历史、民族、宗教、神话、物产、医药、巫术等各个方面)中,已经有“倭属燕”的记载;公元前一世纪的《汉书》(二十四史之一,东汉史学家班因等撰)中,更明确记录了东海“倭人”向中国朝廷进贡之事;公元三世纪的《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西晋史学家陈寿撰则开始为日本立传(《魏志·倭人传》),详细记述日本国情和中日交流史实。从《后汉书》(二十四史之一,南朝宋范晔撰)。《三国志》,一直到《明史》(二十四史之一,清张廷玉等撰)、《清史稿》(近代赵尔巽主编),中国历代16种官修史书中都有对日本情况和中日交流的专门记载,如《倭人传》、《日本传》(从唐代开始中国称倭为日本)等,从未间断。

中日文化交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初的渠道主要是中国移民迁居日本,这些“渡来民”有的经过朝鲜半岛,有的直接漂流到日本,他们所传播的主要是物质层面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以后有了中日两国之间的使节往来,如邪马台国的遣魏使,倭五王的遣宋使,奈良、平安时代的遣隋使、遣唐使以及中国的聘日使等;此外还有各种留学人员,如人唐的留学生、学问僧等。彼此间交流的内容也扩大到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层面。宋、元、明、清时代,中日两国间的交流方式则以商人贸易和僧侣往来为主,经济、文化交流并举。到了近代,两国间的交流途径就更加多样化。

中日文化交流,对于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甚至对于国际关系、民族情感、革命运动、人民友谊、日常习俗等等,都产生过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第一节)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中国文化输入日本

一般来说,文化交流总是双向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有不同的主要“流向”。比如在古代,由于中国的经济文化相对比较发达,中日文化交流的主要趋向便是中国文化向日本的输入。

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六世纪,在中国正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日本则是弥生时代与大和时代前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统一了中国。在此前后,曾有一些中国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移居日本,他们带去了中国大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促进了当时日本列岛的生产力发展,逐渐由以采集、狩猎、捕捞等生产方式为主的绳纹(日本新石器时代文化称绳纹文化,因陶器上普遍饰有绳纹而得名)时代进化到以种植水稻等农耕生产方式为主的弥生时代(即日本的早期铁器时代,因首先发现于东京都弥生町而得名)。

司马迁<史记》中有徐福出海的记载,而广泛流传于中日两国民间的徐福东渡的传说.已把徐福当做了上古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象征。

徐福,亦名徐市(fu),本名议,字君房,战国时代齐国人。据考证,徐福生于公元前255年,其先祖徐堰王曾是西周时代东方一侯国的君主,徐福为其29世孙。齐国为战国时期位于中国东部的一个强国,疆域北达渤海(今河北、天津一带),东至黄河。其农业、渔业、手工业、商业均十分发达。徐福长大后,成为齐国方士(古代称从事求仙,炼丹等活动的人为方士。方士崇奉道家哲学,掌握天文、地理、医学养生、炼丹、植物等知识)。传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生活日渐奢侈,筑宫殿、造坟墓,更想长生不老。公元前219年,他东巡泰山启至芝罘(zhifu,在今山东烟台北)、琅琊(Iiangya,今山东胶南市南境),并在山上筑琅琊台。每到一处,都要立石刻字,颂扬自己统一天下的功绩。燕、齐地区早有仙人和不老药的传说,秦始皇巡游其间,屡有所闻。及至琅琊台刻石毕,果然有一名叫徐福的齐人上书,说大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上面有仙人居住,请准命其前去求仙人赐以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欣然允准,但徐福之船至海上遇风浪未能成功。第二年,秦始皇再次东游,东至芝罘。始皇此行,显然与徐福人海求仙药有关。可是,徐福人海求仙药未成,怕秦始皇怒,便在进见始皇时,编了一套谎话,说他曾进人海中神山,见到了大神,大神要求贡献“年轻男女及百工”,然后才可赐予延年益寿之药。秦始皇听了,不但不怒,反而十分高兴,便命徐福带领三千男女、百工及五谷渡海求取仙药。不久,徐福越海,到了一平原广泽之地,再也没有回来。

有关徐福的传说,除载于《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封禅书》和《淮南衡山列传》外,亦见于其他书籍。据南朝梁天监(梁武帝萧行年号,公无502~公元520年)年间成书的《百家谱》(王增孺著)载:“议(即徐福),秦始皇使往蓬莱,居东海,今日本国。”又据《鉴汀谱》载:“秦始皇时,议领童男童女三千,往蓬莱山采药,因阻风不还,居东海,号徐福国,今日本是也。”至今,人们仍然在研究徐福。1982年5月,徐州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罗其湘等人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进行地名普查时,依据地理沿革、《宗谱》、地理环境和考古发掘等资料,发现了徐福故里。此后,以徐州师范大学为中心开展了徐福学研究,并于1986年5月在赣榆县召开了“江苏省首届徐福学术讨论会”。1990年10月,山东省社会科学院、龙口市政府等在山东省黄县召开了“徐福籍贯学术讨论会”。同年12月,江苏赣榆县举行了徐福节,期间也召开了学术讨论会。1993年,中国徐福节正式成立。

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六世纪初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中日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并有官方使节往来。中国史籍中对中日文化交流已有许多具体记载,比如《后汉书》中有关于公元57年东汉光武帝赐予倭奴国贡使印绥(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丝带)的描述,《三国志》中有关于日本邪马台国与魏朝贡贸易的记载,《宋书》(二十四史之一,元代脱脱、阿鲁图先后领衔,欧阳玄、张起岩等总裁编撰)中记有南朝刘宋(刘裕于公元420年6月灭晋建宋.定都建康,从此开始了南朝。史称刘宋)与日本大和国倭五王之间的使节往来等等。1784年在日本九州福冈县志贺岛发现了一颗金印,经考证鉴定,正是公元57年汉光武帝所赐“汉委奴国王”金印。另外,日本考古还发现了大批汉魏南北朝时代的铜镜,这些,都证实了中国史书的记载。

在此期间,对中国大陆生产技术传往日本起了更大作用的则是民间的友好往来,比如稻作文化及金属器文化的传人就属于这一类。

稻米同小麦、豆、黍一样,是人类的主要食用作物之一。在中国,栽培水稻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自从传人日本后,两千多年来,稻米便成了日本人的主要食粮,同时,它也是日本社会历史得以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铁器在日本列岛出现并投人使用,大致是在绳纹时代与弥生时代的交替时期。例如北九州市长行遗址出土的铁斧,便与中国和朝鲜某些地方出土的铁斧形制近似。其渊源,可能来自战国时代的燕国,先流传到朝鲜半岛的西北部、东北部,再流人日本列岛。青铜器在日本出现的时间,也和铁器差不多,约在绳纹时代的后、晚期和弥生时代初期。到弥生时代中期,日本国内开始仿制铁器和青铜器。铁材主要用作生产工具和武器,同时也用以加工木器;青铜主要用于制作利器,如剑、戈、矛、镞等,同时也用于铜锋(duo,大铃)、铜镜等祭器的制作。

铁制农具的应用,大大加强了开垦荒地、修建沟渠、构筑水田及修建各种工事的能力,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列岛生产力的发展;而青铜及铁制武器的应用,又加快了统一国家的形成。从公元四世纪起,以大和为中心庞大古坟的出现,标志着日本进入了古代国家走向形成的阶段。因此可以说,从绳纹时代到弥生时代,是日本列岛在接受中国大陆及朝鲜半岛外来文化情况下所产生的、向文明社会迈进的第一次大转折。

(第二节)公元6世纪至9世纪——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公元六世纪至九世纪,正是中国的隋唐时代,日本的大和时代后期、奈良时代与平安时代前期。隋唐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达,这个时期出现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不是偶然的。

公元589年(日本崇峻天皇二年、隋文帝开皇九年),隋朝灭陈,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隋朝统治者改革官制并修订了其他一系列制度,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为隋唐300年的统一繁荣奠定了基础。与光辉灿烂的大唐文化相比,隋代文化虽处在“序幕”阶段,但却显示出新的生命力。由于国家统一,国力增强,中国帝王自然希望有更多的国家与之建立朝贡关系。

在日本,公元593年,推古天皇即位,圣德太子(公元574~622年)兼任摄政。圣德太子在政治上比较活跃,建树颇多。对外,积极吸取异国文化,努力加强与中国和朝鲜半岛的联系;对内,则为提高王位、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而斗争。在推古天皇十一年(公元603年),圣德太子制定了“冠位十二阶”制度,将朝中官吏的冠位按德、仁、礼、信、义、智各分大小,组成十二个位阶,又以紫、青、赤、黄、白、黑各色按浓淡分别为冠,以表示其位阶的尊卑和在朝中的席次。冠位只根据个人的才能和功绩授予,而不能世袭。推古天皇十二年(公元604年),圣德太子又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其中包括的主要观点是:尊君思想、“背私向公”、“以礼为本”、“笃敬三宝”(三宝即佛、法、僧)、强调仁政等。这些思想的理论渊源,分明是中国的儒家、法家和佛教思想。“十七条宪法”的遣词造句甚至都与中国的典籍相似。历史上,人们称圣德太子任摄政的时代为飞鸟时代,称这一时期(六世纪后半叶至七世纪前半叶)的文化为“飞鸟文化”。与弥生文化、古坟文化(日本古代文化,晚于弥生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四世纪至七世纪,是日本原始国家的形成时期,以当时贵族所建筑的古坟为其特征,故名)相比,飞鸟文化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具有更高的水平,内容也更丰富。飞鸟文化中,特别引入注目的,首先是佛教的兴盛,因此有人认为飞鸟文化就是佛教文化。

佛教自公元538年正式传人日本,50年后发生了崇佛与排佛的论争。在崇佛派取胜之后,推古二年(公元594年),天皇下大兴佛教之诏,推动并加速了佛教在日本的传播。其时,苏我氏率先营建了飞鸟寺(即法兴寺,完成于公元596年),接着,圣德太子在斑鸠营建法隆寺(公元605年基本完成)。两寺的建筑,均采用了中国古典建筑式样,后者且混有中国汉代及北魏、北齐时代风格。飞鸟寺和法隆寺内的佛教艺术造像也深受中国、朝鲜的影响。当时最著名的佛像雕塑大师是鞍作止利,他的祖父司马达止据传原为梁朝人,也就是说,他是由中国大陆经朝鲜半岛到日本的移民后裔。飞鸟寺金堂内的铜造释迦如来坐像(俗称飞鸟大佛),便是鞍作止利的作品。佛为长脸,宽衣博带,可以看出是受了中国云冈石窟后期和龙门石窟前期风格的影响。法隆寺金堂四大大王像、百济观音像等,为七世纪中期的作品,身躯细长而滚圆,增加了丰满及重量感。这些佛像与北齐、北周的佛像很相似。

飞鸟时代的佛教僧侣及造寺工匠多来自朝鲜半岛,而日本的佛教艺术却显然是受了中国北朝的影响,这自然与北朝时代中国化的佛教艺术高度发展有关,同时也说明中国文化对朝鲜半岛的巨大影响,说明朝鲜半岛曾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中间站。

这一时期,除通过朝鲜半岛间接吸收中国文化之外,圣德太子还曾四次派出遣隋使,直接与中国往来。名义止是听说隋朝“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实际上是为了全面学习大陆文化。遣隋使有时偕留学生、学问僧一同赴隋,这些人中,大部分是“渡来人”的子孙,说明“渡来人”有较高的中国语文和学术上的修养。留学生和学问僧在中国居留的时间一般比较长,多在二三十年以上,因而他们大都在隋灭唐兴之后的七世纪二三十年代才归国,并在后来著名的大化革新及其后的改革事业中,起了重要作用。

从吸收中国大陆文化的角度看,我们可以说,日本推古朝是一个此时播种留待后世收获的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是为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高潮作准备的过渡期。

隋末,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很快便使隋政权土崩瓦解。公元618年,李渊(公元566~635年)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王朝继承了隋的统一事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封建帝国。前期,唐王朝在政治、法律、军事、科学等各个方面,基本上承用隋制并加以改进,使之更加完整、周密。至开元(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公元713~741年)、天宝(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公元742~755年)年间,中国已成为一个法制完备、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国家,成了亚洲文明的中心。

由于日本与中国大陆只有一水之隔,过去又有与中国长期交往的历史传统,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便尤其令人瞩目。确切地说,这一时期是日本汲取中国文化的高潮期。遣唐使和留学生、学问僧的不断派遣,是这一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和突出表现。

同类推荐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对联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秦汉建制、隋唐盛世、宋元之治,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中国文明延续发展至今,不但创造了丰厚富足的物质文明,还创造成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这一切成就不但泽被了华夏子孙后代,而且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这是一部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之书,在从容书写之间,极尽冲和淡雅之风度,书尽千年风骚墨事。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龙啸霸九天

    龙啸霸九天

    出身卑微的少年,得逆天机缘,破武道桎梏,神魔双修,逆天崛起!武道之路,没有公平,也没有尊重,一切只看实力!实力低微,背景微弱的少年,如何在这个武道为尊的世界成为制定规则的人。如何在无数势力之间嬉笑穿梭,踏着白骨站立巅峰!铸造一段不朽传奇!
  • 重生之废后夺权

    重生之废后夺权

    她费尽心思助他打下江山,他登基后,却一心的算计她,废了她的皇后之位,害死她腹中的皇儿。她爱他入骨,他却视她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棋子。她重生为人,势要夺他的江山。
  • 极品女佣:少爷请负责

    极品女佣:少爷请负责

    三次的误打,她成了他的女佣。再见面,那俊美的脸上露出诡异邪媚的笑,拿着那个快要死的唐母做威胁,报复开始......他吼,她默。他霸,她让。他狠,她忍。老头子派她监督他,总是拿着老爷子说事,时不时的在他面前悠转:“少爷,请负责!”甚至赶走他所有的女床伴,终究再也忍不下去了:“女人,滚,立刻消失在本少爷的视线。”可是她走后,他却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落寞。是什么?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变了,一却都逃出自己掌空。几年后,当再次见到她,手里挽着一个风度翩翩的男人当着众人的面宣布婚事;那一刻他失控了,狂抓她的手,眸子都可以瞪出火:“这就是你想要离开我的原因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在黑洞里喝酒

    在黑洞里喝酒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听懂暗语,读懂人心

    听懂暗语,读懂人心

    老板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同事是善意还是别有用心?朋友的态度究竟是冷还是热?面试官是真的认可我吗?……你是不是也在为这些交际中碰到的问题绞尽脑汁呢?行走社会,识人本领是重要的资本。那么,怎样从一句话了解对方的心思而见机行事呢?本书涉及了不同人际互动情境中经常使用的人际暗语,对大量生动的案例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剖析,教你如何读出他人的话外音、潜台词,成为知己知彼的交际达人,在人际圈中游刃有余,轻松掌控交际主动权。
  • 旧山河

    旧山河

    刀尔登颠倒看历史,刁钻说古人;兼有李零之“文”、王小波之“武”。本书是刀尔登的历史文化随笔集,以另类的視角和犀利的笔触,重写历史中的各色人物和轶事。刀尔登的文风从容、收放有度,不铺张,见好就收,常被误以为是深刻,其实他追求的不是深刻,就是刁。“在平民看来,顺康年间,除了头顶上多根辫子,生活和从前,也没很大的不同,风俗依旧,人伦依旧,豆腐也还是原来的味道”。“土财主派儿子去念书做官,白胖胖的一个孩子出去,回来已变成儒士”。 “家里有鬼,山上有神,哪个也得罪不起,所以进庙烧香,入观求签,还有几百个杂神,都得磕头,宜乎古人之半月板容易受伤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变脸狂妃:嚣张魅天下

    变脸狂妃:嚣张魅天下

    白天,她是人见人欺兽见兽鄙的废材公主;晚上,她摇身一变,成了令人闻风丧胆的神秘杀手组织头目,狠辣嗜血,身份成谜。当废材公主不再隐忍,当冷酷杀手突然温情,但却更加腹黑时,这天又将会怎么变呢?(女主慢慢变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万历朝鲜战争

    万历朝鲜战争

    《万历朝鲜战争》采用宏观和微观两条线齐头并进的方式,重点放在战争局势上。而不是具体的战争上。宏观方面主要描写明军与日军的几场大的战役及战争局势:微观方面主要描写朝鲜义军和大明锦衣卫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既展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又通过小人物表现了战争中的细节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