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9600000013

第13章 兵情(1)

【原文】

孙子曰:若欲知兵之情,弩矢其法也。矢,卒也。弩,将也。发者,主也。矢,金在前,羽在后,故犀而善走。前……今治卒则后重而前轻,阵之则辨,趣之敌则不听,人治卒不法矢也。

弩者,将也。弩张柄不正,偏强偏弱而不和,其两洋之送矢也不壹,矢虽轻重得,前后适,犹不中招也……将之用心不和……得,犹不胜敌也。矢轻重得,前【后】适,而弩张正,其送矢壹,发者非也,犹不中招也。卒轻重得,前……兵……犹不胜敌也。

故曰,弩之中彀合于四,兵有功……将也,卒也,也。故曰,兵胜敌也,不异于弩之中招也。此兵之道也。

……所循以成道也。知其道者,兵有功,主有名。

【注释】

发者:指发射的人。主:君主。

金:箭簇。羽:箭羽。

犀:犀利。走:疾行。

辨:同办。以上两句意谓使之列阵,虽能办到,但使其进攻敌人,则不听命。

柄:指弩臂。

洋:疑借为翔。两翔:两翼。此句意谓由于弩臂不正,弩弓两翼发矢的力量就不一致。

招:箭靶。犹:仍然。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弩和箭都合标准,但发射的人有错误,仍不能射中箭靶。

本句残缺,大意似谓将与卒都合标准,君主不能善用,也不能胜敌。

彀:箭靶。

【译文】

孙膑说:若想弄明白用兵的道理,去体会弩弓发射的道理就可以了。箭如同士兵,弩弓就如同将领,用弩弓射箭的人就是君王。箭的结构是金属箭头在前,羽毛箭翎在后,所以箭能锐利、迅速并且射得远,现今用兵却是后重而前轻,如此的布阵方式,只能造成混乱,而去攻打敌军则会调动不灵,问题就在用兵的人不懂得射箭的道理。

弩弓就如同是将领。开弓射箭时,弓把没有摆正,用力过强或过弱不能及时发现,弓两端发箭的力量就不一致,即使箭头和箭尾的轻重是合适的,前后顺序也没有颠倒,还是不能射中目标。这个道理在用兵中也是一样,尽管士兵配置得当,但将领不和,仍然不能战胜敌军。如果箭头和箭尾的轻重得宜,前后顺序也正确,同时开弓时也把得很正,整张弓的发射力量也协调一致,但是射箭的人不得要领,不能正确发射,也还是不能射中目标。这就好比用兵时,士兵配置得当,将领也协力同心,若君王不能正确使用这支军队,那也照样不能战胜敌军。

所以说,箭射中目标的条件是箭、弩弓、射箭人和目标四项全都符合要求,而军队要战胜敌军,也必须把士兵配置得当,将领之间密切配合,君王能正确使用军队。由此可见,用兵战胜敌军,和用箭射中目标没有任何不同。这正是用兵的规律。如能从弩弓发射之中悟出道理,就会领会用兵的规律,按这个规律去用兵作战就可以运筹帷幄。

【心得】

文章是以军队内部关系作论述的,把它分为了三个层次,并从各自的特点指出应该注意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层是:兵士、将领和君王。从这三层人员的关系来讲,有同层次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有三层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细说这些关系,那就没这么简单了。但作者只针对最重要的一点进行分析阐述,一下子就切中了要点,孙膑确实高明。看来孙膑很善于运用比喻来论述抽象而深奥的道理,能很形象而生动地说明问题,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孙膑在这篇文章中以弓箭及开弓放箭作比喻来说明军队内部的各种关系,非常贴切,很容易把道理讲明白。

孙膑说:“矢,卒也。”把士兵比作成箭,并从箭的结构说明该如何配置士兵。他用箭头是金属、箭尾是羽毛箭翎的,箭才能锐利、迅速,并且射得远的道理来说明兵力配置必须前“重”后“轻”,即必须把精锐主力放在前锋线上,孙膑还进一步论述作战用兵的后重而前轻的错误,并明确地指出,这只能造成混乱,在用敌作战的时候很难灵活调动。这一兵力配置的原则是重要的,看看下面的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汉尼拔(公元前247年~前1183年),迦太基(今突尼斯境内)战略家,统帅。他是著名将领哈尔卡巴的儿子。他生活在迦太基与罗马争夺西地中海霸权的战争时代,从小随父从军,军营生活培养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公元前221年,汉尼拔任迦太基驻西班牙军队的最高统帅。公元前218年,他率领10万大军从西班牙出发,翻越长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潜入意大利,揭开了第二次布匿战争的帷幕。

公元前216年秋,汉尼拔率领迦太基军队来到意大利东南部的坎尼,与罗马执政官瓦罗率领的军队相遇。双方在这里进行了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会战,史称“坎尼会战”。

参加会战的罗马步兵8万人,骑兵6000人。而汉尼拔只有步兵44万人和骑兵1.4万人。战前,罗马的军队开到坎尼附近的平原上布阵。执政官瓦罗将步兵列成密集的方阵配置在中央,作主攻力量,骑兵配置在两翼作掩护,企图以步兵的猛烈冲击,打败汉尼拔的军队。汉尼拔针对罗马步兵方阵不便于机动的特点和当地中午当刮强劲东南风的气象规律,将整中部队背向东南展开,以部分步兵配置在中央,两侧靠后部署了强大的骑兵和部分便于机动的轻装步兵,形成一个中央向前凸出的半月形。汉尼拔企图以正面牵制、西翼迂回夹击的战术,围歼罗马军队。

8月2日上午晨9时许,会战开始了。瓦罗命令罗马步兵向汉尼拔军的中央突出部进击,汉尼拔中央步兵且战且退,诱敌深入。瓦罗不知是计,趁势猛攻。使汉尼拔的步兵逐渐凹了进去,形成了一个张开的大口袋。此时,汉尼拔令500名士兵向罗马军队假降。罗马执政官看到这些士兵交出了武器,其余步兵后退,认为汉尼拔军队已趋战败,便纵兵追击。结果,罗马军陷于汉尼拔设置的口袋阵中。

汉尼拔见敌已中圈套,即令两侧骑兵夹击罗马步兵,形成了包围态势。罗马步兵遭此不意攻击,顿时阵势混乱,溃败逃跑。汉尼拔马上令右翼骑兵追击逃敌,左翼骑兵迂回敌后,断其退路。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中午时分,东南风大作,狂风夹着沙石向罗马军队席卷而来,罗马军被沙石打得连眼都睁不开,军势更加混乱不堪。这时,假降的500名汉尼拔士兵,掏出武器,杀向敌人,罗马军队在汉尼拔军队的四面环攻下,死伤遍野。此战持续约12小时,罗马军被歼7万余人,被俘1万余人,只有一小部分(约200名)残敌在执政官瓦罗率领下趁夜侥幸溃逃,汉尼拔的军队仅伤亡的6000余人。

孙膑的第二个比喻是:“弩,将也。”并深入分析道,“弩张柄不正,偏强偏弱而不和,其两洋之送矢也不壹,矢虽轻重得,前后适,犹不中招也……”这段论述,恰当地说明了军中将领之间的关系对作战的重要作用,将领不和,就像弓的两端有弱有强一样,哪怕好箭,也射不中目标,即便军队士兵强壮,配置得当,仍然不能战胜敌军。兵强,还须将和,才有可能胜敌。“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就是作为将帅,要身先士卒,为人师表。这样的将帅在历史上不乏其例。

其一,忠贞爱国,为义忘己。如明朝68岁老将邓子龙在抗倭战场上任援朝水师副总兵,亲率200名勇士跃上朝鲜战船,支援受困朝鲜官兵与日军搏斗,壮烈牺牲。再如甲午战争中,海军名将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与日舰奋战,遭敌围攻。他沉着冷静,指挥受重创的“致远”舰向日军旗舰“吉野”猛冲,决定与敌同归于尽,不幸全舰250余名官兵同殉于难。又如太平天国青年军事统帅陈玉成被俘后慷慨陈伺:“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显示出崇高的气节和不屈的英雄气概。

其二,生活享受,不以己先。也就是说,在物质生活上,为将者首先想到的是部属,而不应先考虑自己。如康熙帝率军远征漠北,在荒漠上弛聘数千里,正遇上大风雪。他想到的不是个人的休息,而是伫立在大风雪之中,看部队结营完毕,自己才进入行幄;部队食毕,他才进膳。他还写下了《瀚海》一诗:“四月天山路,令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弛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奈征。”反映了康熙帝不辞劳苦的战斗精神。广大官兵受到很大的鼓舞,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昭莫多之战的大胜利。

同类推荐
  • 诗国文苑: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诗国文苑: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徜徉诗国,畅游文苑,我们与古代文学大师“交游”。将上古的醇厚、汉唐的华美、两宋的平易、明清的包容揽入手中,展卷细读,掩卷长思,如品清茶,如饮醇酒。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美的熏陶,心灵的皈依,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
  • 大决战:淮海战役

    大决战:淮海战役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情况。淮海战役正式开始的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我华东野战军以7个纵队的强大优势兵力在徐州附近的新安镇对黄百韬兵团实施包围,切断黄百韬兵团与李弥兵团等国民党军队的联系,实施重点打击,各个歼灭。结束的时间以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被俘、邱清泉被击毙为标志。自古以来,中原大地就是中国兵家的必争之地。在解放战争的大决战中,中原地区也成为国共双方志在必得的主战场。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打的第一仗,就是围攻我中原解放军李先念部。从此以后,中原大地上两军作战一直是此起彼伏,彼伏此起,战场越来越宽,规模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国共双方都有在调兵遣将,都有在筹划这场大战,最终以中共领导的军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 中国爷们儿

    中国爷们儿

    民国26年初冬,青岛地界发生了一件蹊跷事儿。城里的几家日本纱厂接二连三地遭了雷劈,浓烟与云彩连接在一起,天空跟罩了棉被似的黑。一时间,人心惶惶,以为来了灾年。那些日子,城里涌出来的人蚂蚁一样多,一群一群拖家带口,沿着黑黢黢的地平线,风卷残云一般,一路向北。沧口以北空旷的原野上,北风呼啸,枯枝摇曳,黑色的天幕更显得萧瑟与沉寂。(本故事纯属虚构。)
  • 世界军事百科之陆战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陆战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AK-47枪王之王

    AK-47枪王之王

    《AK-47枪王之王》讲述了枪王之王——AK-47突击步枪的传奇故事。AK-47是前苏联草根天才卡拉什尼科夫在26岁时设计的突击步枪,到2012年,AK-47产量超过1.5亿支,地球上平均每五个人就有一把AK-47。本书从AK-47诞生的战争背景入手,介绍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数十场重大战争,进而引出AK-47枪系的发展、演变,并进一步挖掘AK-47战争内涵:它是民族之枪,是正义之枪,是自由之枪……
热门推荐
  • 冷情少女:我不会爱你

    冷情少女:我不会爱你

    她冷漠,她冷淡,她做事不留情面,进入夏英的第一次,被冷酷帅气的景爷牵走,引起全校女生的惊呼。扬言说要保护她。却让她成为全校女生的公敌。她不需要任何的的保护,她冷漠的回绝他,无视他。她与他家族联手合作,她却慢慢地习惯他的存在,但她,不会爱他。
  • 舌尖上的游戏:玩家来自星星

    舌尖上的游戏:玩家来自星星

    咦?这里其实是个伪装成网游的修仙世界?打打杀杀其实都是来真的!?没关系!一大波美食正在接近!还有一只卖萌求包养的万能小狐狸!就算生杀掠夺她也照样风生水起!女神冷冷一句话:“地球人!抢炸鸡和啤酒者,杀无赦!”警报!来自星星的女仙入侵地球……的网游!请广大玩家注意保护好自己身心……和食物!小狐狸晃悠着毛茸茸的大尾巴:“那……早餐可不可以吃掉你?”(群【萌杀派】180316851~已有完本《网游之萌女王》,新文《毒妃逆袭:巅峰召唤师》连载中。)
  • 大圈

    大圈

    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黑社会,但是中国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下秩序中却并非毫无发言权,相反中国人一直在国际黑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丝毫不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有实力的犯罪组织逊色,他们是北美唐人街的地下王者,他们称呼自己为——大圈。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还是全球最伟大的慈善家和现代慈善业最大的组织者。他从小就受到基督教浸礼会教义的影响和熏陶,养成了节俭、勤奋、诚实的优良品德,使他彻底摈弃了骄傲与纵欲之心,无私地将辛勤赚得的财富惠泽于同胞和全人类,这个世界也因他的无私与慷慨而变得越发美好。
  • 高效能人的必备习惯

    高效能人的必备习惯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惯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本书从习惯培养入手,围绕提高工作绩效、时间管理、人际关系等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提出了19个影响我们工作和生活效能的习惯,希望对读者能有所裨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三小姐:特工狂妃

    腹黑三小姐:特工狂妃

    她,黑道界令人闻风丧胆的特工之王,被炸成残肢断骸。——她,轻纱白鹭,轻纱帝国闻名遐迩的废物三小姐,轻纱家耻辱,死于非命。一朝穿越,惊华艳艳,艳绝天下。是凤,当破九霄,岂敢苟活于世?。巾帼不让须眉,须眉都给我趴着,看她如何威震天下!——爱盛盛,喝肾宝,生活无限好~
  • 了不起的红颈环

    了不起的红颈环

    当红颈环还 是一只小松鸡的时候,它跟着聪明的松鸡妈妈学到了 很多东西,比如如何觅食、躲避天敌等,逐渐成长为 一只机智聪慧的红颈环松鸡。它离开松鸡妈妈独自生 活后遇到了心爱的妻子,和妻子一起悉心照顾自己的 孩子。不幸的是,妻子死在猎人的枪弹下,剩下红颈 环一人抚养幸存的孩子。在残酷的大自然和猎人的双 重考验下,红颈环一次次失去自己的孩子,就算如此 ,红颈环仍未放弃希望,一直努力的生活着……
  • 妖孽学霸

    妖孽学霸

    学霸分为三种,第一种高级学霸,他们是各自领域的顶尖存在,比如袁隆平、高琨;第二种传奇学霸,他们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自身涉及的领域,对整个时代产生影响,比如费米、图灵;第三种神级学霸,他们影响着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比如爱因斯坦、牛顿。在此之外还有一种妖孽,他们不仅在科研领域远超群伦,在其他领域同样做到了凡人做不到的事情,费曼是65年诺贝尔奖得主,也一名出色的鼓手;尼尔斯-波尔,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同时还是丹麦AB队的守门员;当然还有薛定谔,除了那只著名的猫,还有无数让人艳羡不已的风流韵事。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