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9200000005

第5章 西周法律制度(2)

礼和刑虽然本质一致,作用相通,但适用范围却有所区别,《白虎通》:“礼为有知制,刑为无知设”。《礼记·曲礼》:“礼之所制,贵者始也,故不下庶人;刑之所加,贱者使之,故不上大夫”。周朝统治者曾明确宣布“用刑以制野人”。刑法的任务是“禁暴”和“正邪”,刑的打击锋芒是镇压奴隶的反抗。

但是对、“刑不上大夫”的理解也同样不能绝对化,从历史上来看,贵族高官犯重罪也要加以惩罚,特别那些“不听命”犯上作乱者,更是严加惩处,直至处死。根据古人的解释,“刑不上大夫”有以下含义:其一,“刑不上大夫者,据礼无大夫刑”,不设大夫犯罪之科目。其二,“刑不上大夫”是说大夫以上的贵族高官犯罪,在适用刑罚上享有特权,所谓“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如处刑则有不同于庶人的办法,死罪则秘密处决而不公开。

总之,奴隶制度时代的礼与刑虽然在适用对象上有所不同,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原则是相对的。礼所规定的义务,庶人也同样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刑的镇压锋芒也可以上及于犯上作乱、不用王命的大夫。礼的约束作用依靠刑的强制来维系,刑的实际运用又以礼的原则为指导,因此二者本质一致,相为表里,但礼具有治国、理家、律己的特殊功能,以礼为主要内涵的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不仅与西方法律文化迥异,也较东方其他古国别有特殊性。

(第三节)西周法律的主要内容

一、西周时期的刑事法律规范

(一)主要罪名

1.不孝不友罪

西周时期宗法血缘制度统治地位的确立,使不孝罪仍然是最重要的罪名之一。此外还出现了“不梯”、“不友”、“不睦”等许多新的罪名,这些犯罪被视为重恶大罪,要受到国法与宗法的严惩,并不得赦免。

2.寇攘奸宄、杀人越货罪

即强盗和杀人越货。寇指劫夺,攘指窃取,都是以侵犯财产为目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奸宄也有寇盗的含义。

3.群饮罪

这是周初吸取商人嗜酒以致腐败亡国的教训而制定的新罪名。周公曾说,周人若有“群饮,汝忽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

4.失农时罪

周朝以农业立国,强盗务农时,有失农时者治罪。

(二)主要刑罚

1.肉刑

包括墨、劓、刖、宫;沿用夏商以来的残酷刑罚。

2.死刑大辟

大辟适用于重大犯罪,其执行通常是大夫于朝,庶人于市,并且陈尸示众三日。

3.鞭扑刑和流刑

鞭扑是对失职官吏的惩罚,是治官之刑。目的在于惩戒怠职守者和干纪犯法者。扑,是针对学生废学的惩治。鞭扑属于轻刑。周的流刑称“放”,最初是限于政治性犯罪,以后背约不履行义务也适用“放”。流刑在我国施行很久,直至清末变法修律才予以废除。

4.圜土之制

即“以圜上聚教罢民。几万民有过未丽于法者,置之圜,施职事焉”。就是说把犯罪较轻不够处五刑的人犯,关在监狱之中,施行劳役。“其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合,下罪一年而舍”。这说明西周时期已经有了类似近代刑罚性质的有期徒刑。

5.嘉石之制

与圜土之制相类似,西周时期把那些有过错但情节轻微的人犯,束缚手足放在朝门之左的大石上,令其思过,然后送到大司空那里作短期劳役,时间根据情节轻重有所差别。这项制度近似于近代刑罚性质的拘役。

6.赎刑

赎刑的记载见于《尚书·吕刑》。对墨、劓、刖、宫、大辟等五种刑罚,如果罪有可疑之处而一时不能搞清楚的,均可赦免其罪,允许其自赎,并根据刑等标出罚金数量,用罚铜赎。后赎刑不仅适用于疑罪,轻罪也开始适用钢赎。周穆王时,曾命吕侯作“赎刑”。

(三)西周时期的主要刑罚原则

1.区分犯罪的故意和过失、惯犯与偶犯原则

由于周朝宣扬一慎刑”原则,因而在刑法中初步划分了故意和过失、惯犯和偶犯的区别。《尚书·康诰》说;“人有小罪,非,乃惟终,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催灾,时乃不可杀”。这里的非青、青、惟终、非终分别是指故意、过失、惯犯和偶犯。在处刑上,故意和惯犯,虽是小罪也处重刑,过失和偶犯,虽大罪亦可减刑。此刑法原则表明了西周刑法打击的重点,同时也反映了西周统治者在定罪量刑时,是考虑到犯罪者的主观动机的,这说明西周时期在刑法理论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2.刑罚世轻世重原则

所谓“世轻世重”,即刑罚要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取轻重不同的灵活手段。《周礼·秋官·大司寇》:“掌建邦之三典,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就是说,对于新征服的地区,为收取民心,要用轻刑;对于统治时间较长,治理情况较好的地区,要用中刑;对于不服从统治,犯上作乱较多的地区,要用重刑。西周的统治者已认识到,只有区别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用刑,才能使刑罚镇压更有力。这种思想后来被融人中国传统的政治理论中,对以后各封建王朝影响很大。

3.赦宥原则

西周定罪量刑时体现三赦三宥的原则,体现了矜老、怜幼的宽容。所谓三赦,即“一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赦曰蠢合愚”。幼弱指七岁以下,老耄指八十岁以上,蠢愚指白痴、这三种人犯罪可以赦免其罪。所谓三宥,即“一曰宥不识,二曰宥过失,三曰宥遗忘”。对此三种情况皆可宽宥原谅。

4.罪疑从轻、罪疑从赦原则

西周时期为进一步体现慎刑原则,谨慎适用法律,凡是疑案难案,都采取从轻处断或加以赦免的办法。按《尚书·吕刑》;“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与罪疑从效相联系的还建立了赎刑制度,因疑而赦,须缴纳木同数量的赎金。

5.宽严适中

西周时期,在定罪量刑上强调“中罚”,即实行宽严适中原则。

二、西周时期的民事法律规范

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全盛时期,经过夏商两代的长期积累,至西周时期奴隶制经济也得到充分发展,调整奴隶贵族之间、以及奴隶主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民事法律规范,较前朝有了明显的发展,这些民事法律规范涉及到所有权、债、契约、商品交换等许多方面,但是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因此还不存在单纯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民法。当时的民事法律规范,除去一部分与刑事法律规范相伴而外,主要靠习惯法调整,并且大部分存在于“礼”之中。

(一)所有权的确立与变化

西周时期,周天于享有全国土地和奴隶的最高所有权。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巨。”

国王拥有的最高所有权,被说成是上天的踢与,因此只有国王才能“授民以疆土”,在西周典籍中有许多周王赐田的记载。但天子封赏赐田并没有转移土地的所有权,诸侯贵族仅享有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西周中叶以后,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诸侯势力的扩大,以周王为代表的最高所有权观念发生了变化,各级奴隶主贵族不仅享有土地的处分权,而且取得了完全的所有权。法律不得不允许以土地作为交换、赠送和赔偿的对象,这在金文资料中有多处记载。《矢人盘》记载失赔偿散氏两块田,并有正式的手续和契约。另外,铭文中有关五名,奴隶可以换“匹马束丝”记载,也表明了奴隶和物、牲畜一样是所有权的客体。

西周时对无主物实行先占取得。对于动产的所有权,一般由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男性家长掌管,子女及家庭不得掌管,而且不承认其个人的所有权。这就是《礼记·曲礼》所说的“父母存……不有私财”。

(二)债

中国奴隶制社会民事法律规范中没有债这个字。在古代社会中债与责与通用的,因此当时凡是指债或债的关系的场合均用责字。西周债的发生,主要有以下途径:

1.侵权行为和不当得利之债

中国奴隶制社会,私有财产的所有权是受法律严格保护的,长期以来流行用同态复仇的报复措施。随着经济与法律的进步,对侵权的赔偿也逐渐超出习惯法的范围。对于不当得利,最早见于周文有时制定的“有亡荒阅”之法,至西周建立后规定,如擅自将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要受到刑罚制裁。全数上交者,给了应有的赏赐或报酬。

2.契约之债

西周时期有关契约的记载很多,其种类主要有两种,即买卖契约与借贷契约。

同类推荐
  • 有法有天:不可不知的350个法律常识

    有法有天:不可不知的350个法律常识

    法律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高深莫测,也并不是司法机关或者律师等专业人士的专利,而是贴近大众生活的“日常必需品”。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解最晦涩的法律条款,是本书的最大特点。拥有它,读懂它,你的合法权益将不再受到侵害,成功维权不再是梦。本书针对当前许多人对法律的需求,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针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纠纷和人们所关心的法律问题,列举了大量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本书克服了法律普及读物重说法、轻案例的弊端,在内容的编排上,从多角度分析具体情况,使面临麻烦的你迅速抓住问题的要害,在短时间内成为运用法律成功维权的高手。书中专业的法律评析,能让人们轻松地找到法律依据,以最便捷、最科学的方式运用法律。
  • 农民维权一本通

    农民维权一本通

    从历史来看,农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亟须维权。在我国历史上,农民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自身权益长期得不 到有效的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民们翻身做了主人,改变了以往社会底层的弱势处境。但是,由于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以及以 城市为中心的城乡二元制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时期,他们一方面勒紧裤腰带支持我国工业化建设,几乎把土地 产出的一半拿出来上交国家;另一方面,他们还在国家的动员之下,纷纷离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产业工人。
  • 听律师讲故事

    听律师讲故事

    本书与一般的法律知识读物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贴近生活实际,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本书内容涵盖婚姻家庭、继承、劳动纠纷、合同、房屋买卖、侵权以及行政诉讼等等方面,可以说基本上覆盖了老百姓的吃、穿、住、行为的方方面面,一些日常遇到的法律疑问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以典型案例的形式,以案说法,举一反三,通俗易懂,即便是没有任保法律基础的普通百姓,也能很容易的读懂。故事性强,趣味性强,有很强的可读性:为了避免枯燥的法律说理,本书选择的都是一些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既注重全面涵盖法律知识,更注重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使读者在读故事的同时也受到了法律的熏陶,真是一举两得,以逸待劳。
  •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历史上各种类型和各个阶段的法律制度的实质、特点、作用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法学体系中的独立学科,也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历史学的重要分支。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指腹为婚:爱不单行

    指腹为婚:爱不单行

    单洪成和简金豪是一对患难兄弟,简逸出生那年,两家大人指腹为婚,约定单洪成若生女儿,一定要嫁给简逸;若生个儿子,一定要结拜兄弟。简金豪病危,责令简逸必须娶单洪成的女儿紫凌为妻,他要亲眼看着儿子成婚,才会安然离去。当年父母的一句指腹为婚,他必须娶一个小她十岁的小女生为妻,十几年未见的两个人,莫名的要结婚,天哪,这太荒唐了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自己拯救自己:斯迈尔斯成功学(大全集)

    自己拯救自己:斯迈尔斯成功学(大全集)

    《自己拯救自己:斯迈尔斯成功学大全集》以一句古训“自助者,天助之”贯穿始终,通过历史上各界名人的具体而生动的事例,讨论了人生哲学中诸如勤奋、勇敢、信念、诚信、金钱观等等,着重教导年轻人正确地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斯迈尔斯一生写过20多部著作,其中最广为流传的除了《自己拯救自己》之外,还有《品格的力量》《金钱与人生》《人生的职责》等。主要探讨人生的成功与幸福,关于良知,关于道德,关于自由与责任等等。斯迈尔斯在研究了历史上多个国家、多个领域的成功者之后发现,在人类文明中,存在着一些历久弥坚的优秀品质,它超越时代和地域,不断地引导着人们走向成功和幸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运筹帷幄(中华美德)

    运筹帷幄(中华美德)

    运筹帷幄,语出《史记·太史公自序》,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本书收录了“失败者、小马过河之后的猜想、坚守责任的力量、天堂有棵枇杷树、一个女人的爱情观”等数十个关于运筹帷幄的故事,愿读者能从这些故事中获得启发,树立良好的道德观、人生观。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部长与国家

    部长与国家

    本书记述的是当年“独臂将军”余秋里授命出任石油部长、带领五万大军在松辽平原上进行大庆石油会战的传奇故事。作品以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活动,翔实叙述了当年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代领袖们为了打破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进行的全面封锁、毅然决策开发松辽石油基地的一系列高层活动内幕。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你去什么地方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你去什么地方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