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9200000004

第4章 西周法律制度(1)

(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

(第一节)西周的建立与立法活动

一、西周时期法律思想的变化及其影响

西周的法律思想较之夏商有了新的发展。其主要表现是:在“以德配天”的新观念基础上提出了“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

西周的统治者在“王权神授”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以德配天”的主张。一方面作为取代殷商政权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作为神权法思想的补充,来确定新的统治策略。西周统治者认为“王权神授”是有条件的:一是“以德配天”。天命是肯定的,但是只有有德才能随“天命”,失“德”就要失去“天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西周政权就是以“德”获“天命”的新王朝。“德”的要求,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方面:敬天、法祖、保民。也就是要求统治者恭行大命,尊崇上天和祖宗的教诲,爱护天下的百姓,做有德有道之君。二是得民众。他们认为人心向背决定国家政权的安危,“民怨”会使天或上帝改变原来的“天命”。

周在灭商以前,周文王为达到灭商的目的,采取了一系列笼络人心的政策。例如;他针对殷商的收容逃亡奴隶,制定“有亡荒阅”的法律,即共同搜捕逃亡奴隶,因而取得了奴隶主贵族的支持;针对殷朝的“罪人以族”,提出了“罪人不孥”。这些措施对周朝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也影响到周初的立法思想。

周在灭商之后,周公旦又基于“敬天法祖”、“以德配天”的神权法思想,并且总结了商朝“重刑辟”招致亡国的历史教训,提出“天命”、民情和王权三者相制约的“明德镇罚”的法律政策。在西周法制中,最能反映时代特点的,是明德慎罚的指导思想及其法律化。从宣扬天罚到“明德慎罚”,既是历史条件变化的产物,也反映出法律文化的进步。

“明德慎罚”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明德”和“慎罚”两个方面。

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第一,要求统治者有德性修养。即团结一致。勤于政事,听取民众呼声。第二,施德政。核心思想在于实行安民政策,反对残民暴政。第三,行德教,进行礼仪教化是“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所谓慎罚,就是谨慎地实施刑罚:一是谨慎断狱;二是刑罚适中。

周初统治者把“明德”与“慎罚”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明德是慎罚的精神主宰,慎罚是明德的具体落实。

西周“德教”的具体内容,被周初的统治者逐渐归纳成内容广泛的“礼治”。

二、西周时期的主要立法活动

西周时期,最经常的立法活动和最主要的法律形式,是传统的“诰”、“命”、“誓”等王命,当时周王颁布的王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誓:即誓词,是周王战前向臣下发布的军令性质的命令。

诰:是指诰诫,是周王对诸候和下级官吏的训示。例如《康诰》,是周公个定叛乱后,封康叔于殷地来统治当地的商朝遗民。在康叔就任时,周公发布大法,提出了十分重要的刑法原则和政策,对西周的立法和司法起着指导作用,影响极为深远。

命:即周王告诫群臣,或针对某项具体事务而发布的命令。它是指导国家活动的重要根据,因此周王多次强调,“勿废联命”。诸侯的卿大夫在封邑内发布的命令,也是重要的法律渊源。

除此之外,西周主要的法律形式就是礼与刑。西周王朝幅员辽阔,一度出现过奴隶制社会的高度经济繁荣。体现在法律上,就是“周公制礼”和吕侯制刑两大立法事件的出现。

(一)周公制礼

“礼”,这个专有名词可能是由于周公制礼才确立的。所谓周公制礼,并非是周公个人意愿的立法活动,而是以奴隶制宗法等级作为依托,确立调整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相互关系,维护其特权的行为规范。

西周开国初期,针对统治形势的需要进行了制礼的工作。在周公的主持下,以周族以前的习惯法为基础,特别是关于精神和原则方面,同时吸收夏商两代礼仪制度中的有用部分,经过整理制定了有关国家制度,调整社会关系以及生活规范的礼典。包括政治、经济、伦理、婚姻、习俗等各个方面,涉及刑法、民法、行政法和诉讼法等多种法律内容。它的实质,既是确认周代国家政权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制度,又是进一步运用法律手段巩固宗法制度和国家政权合二为一的具体保障,因此影响十分深远。

经过制礼,西周奴隶制国家的法律才逐渐趋向完备,周礼实际上已作为一种积极规范调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周礼是西周时期法律规范的重要形式之一。

(二)吕刑

西周到了穆王时,国家财政出现危机,周穆王命司寇吕候进行法律改革,制定吕刑,“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可见吕候受命制定的是赎刑,而不是一般的刑罚。吕侯制刑,是西周政权的一次法律改革,它通过制五刑进一步阐明了古代法学理论的渊源,使国法与宗法的统一达到理想的境界,为后来封建法典的制定作了先导。

吕候制刑的历史背景,除了为搜刮民财之外,当时狱政的腐败、也是促使制刑的中要原因。因为典狱官吏贪赃枉法现象严重,不如干脆制定赎刑,还可以把收入归公。从《尚书·吕刑》的记载来看,吕刑所确定的照刑原则以及其他刑事政策,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点,也说明当时奴隶制立法趋于成熟。改革的基本精神,在于贯彻周初“明德慎罚”的指导思想,强调国家司法从选择司派官到具体执法各个环节都必须慎重、崇德。但是吕候制定的《吕刑》并不是成文法典,它只是一次法制改革。封建时代之所以对周公制礼和吕候制刑津津乐道,其价值就在于它为封建国家制定刑法、行政法和诉讼法确立了一个“千古遵循”的法则。

另外,与周朝法律不冲突的南朝习惯法,还在殷商人集中的地区准许适用,称之为“殷彝”。此外遗训作为先王遗留下来的遗制,必须遵循。

三、西周时期的宗法等级制度

(一)宗法制度的具体内容

宗法制度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族组织与国家制度相结合,家国一体,以保证血缘贵族世袭统治的政治形式。

宗法制度下的周代等级划分已经非常明确,大致分为大子诸侯、卿大夫、士和庶人五等。各种不同等级的人,身份地位、权利、义务都不相同;礼仪、服饰,器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僭越。西周建立后,实行大规模的封邦建国,构筑了一个奴隶制社会完美的宗法金字塔。

这座金字塔的结构,由三个循环层的大宗和小宗组成。第一层次是周王,称天子,是天下的第一大宗,最高的政权统治者,对于各宗都有绝对的支配权和剥夺权,是宗法制度的核心。宗法金字塔的中坚层次是分封诸侯,他们都是周王的诸子,对周王而言处于小宗的地位,但在其封国内却为大宗。第三层次是卿大夫,对诸侯而言又是小宗。小宗服从大宗,诸弟服从长兄。小宗有纳贡、帮助出兵征伐的义务。大宗有保护小宗、调解小宗之间纠纷的责任。至于异性诸侯,根据“同性不婚”这条原则,便成了甥舅关系。因此,周王朝实际上是一个奴隶主大家族的统治体系,周王即周天子,即是国王,又是家族中的家长。这种复杂的血缘层次的大小宗络,使奴隶主贵族连结成一个个井然有序的政治实体,不仅确定了各级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地位,而且把宗族结构与国家政权结构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了封邦建国的特定谋略。宗法制的实质在于保证夺取政权的家族对全社会实行家长制的专制统治。

周王及诸候的王位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包括国家权力、财富和奴隶,都属于世袭继承的范围。

压在这金字塔式等级制度底层的,就是广大的平民和奴隶,他们终年“力役以事上”,自己则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法律还规定;“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不但禁止迁徙和杂居,而且子孙也须世守其业。

(二)宗法制度与等级关系

在西周的统治体制中,宗法制度是与等级制度互为表里的。我国古代的奴隶制国家,具有显著的奴隶原始形态的特点。族权与政权的结合,就是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在宗法制度下,根据“尊尊”、“亲亲”的原则,经过序尊卑、定亲疏、别贵贱而划分的等级关系,也就是政治上的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宗法贯穿于世袭国家的官职之中,形成了世卿世禄制度。周建国初期,周王便运用宗法结构的特点确认了奴隶主贵族世袭国家各级官职的特权。由于卿大夫是各封国的主体官员,或者有的本身就是首席代理人,或为世袭封地的最高主宰,他们拥有军队和全部行政权力机构,并且明确规定:职务的接续是以大宗小宗接嫡长子继承制系列传递的,因此诸侯国的主要官职,首先由显要的卿大夫家族成员所世袭,自然形成了世卿阶层和权力结构。

西周初期周公制礼,主要目的就是把这种等级关系,用礼的形式固定,并用刑的制裁力度来保证实施,可见西周的法律——礼和刑,都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工具。法律是一种上层建筑,它是为一定社会形态的政治、经济服务的,宗法等级制度就是西周奴隶时代政治、经济结构的体现,所以西周法律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工具。

(第二节)周礼的实质及其作用

一、利的起源及其发展

关于礼的起源,古来学者一直众说纷纭。根据《礼记·礼运》的记载,礼最初是原始习俗,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宗教祭祀仪式。原始社会人们敬畏神灵,崇敬祖先,目的在于求福与免祸,为求福免祸而进行的祭祀活动就成为当时社会生活中具有支配地位的风俗习惯。当时这种祭祀时所用的仪式叫做“礼”。

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产生了宗族关系,家庭内也出现了父、母、兄、弟、子女五种社会身份,“礼”的含义逐渐扩展为调整宗法血缘关系的伦常规范。因为当时尚未形成国家政权。属于“习惯”的礼,强调“亲亲”原则,主要靠教化和舆论确立家庭血缘关系上的尊卑和长幼等级关系,还不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的保证。

随着国家政权的出现和阶级统治的确立,由“家”及“国”。把君臣之间的政治统治关系纳入“典常”规范,扩大了“礼”的内容。作为体现阶级意志的阶级社会的礼也随之转化而来。掌握政权的统治阶层征战、分封、盟誓,都有固定的礼仪仪式,这些礼仪仪式里,包含着不同社会成员的不同社会地位,礼逐渐发展成为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西周时期,礼较前朝有所发展和补充,特别是周公制礼之后,周代礼制的内容得到空前发展。

二、礼的内容及其作用

(一)礼的内容

中国古代的礼有两层含义:一是抽象的精神原则;二是具体的礼仪形式。也就是“本”和“文”两个方面。本是指礼的精神和原则,文是指仪节。比如婚礼有一套礼节和仪式,同时还有“同姓不婚”、“聘则为妻”等精神原则,这比仪节范围要广泛得多。作为抽象的精神原则的礼,寓于具体的礼仪形式之中,具体的礼仪形式以抽象的精神原则为指导。

西周的礼制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和“尊尊”,所谓“亲亲”,就是要求在家庭范围内,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人人都按自己的身份行事。而且“亲亲父为首”,全体家庭成员都应以父家长为中心。所谓“尊尊”,即要在社会范围内,君臣、上下、贵贱等应格守名分,尊敬一切应该尊敬的人。所有的社会关系中,一切臣民都应以君主为中心,即所谓“尊尊君为首”。尊尊为忠,亲亲为孝,这说明维护王权与父权是礼的核心。而且,忠高于孝,国重于家。亲亲与尊尊的一致性,表现了族权与王权的统一,伦理与政治的统一。

因为礼是周朝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范,所以内容极其广泛,大到包括国家的根本法,小到遍及待人接物等生活细节,几乎整个上层社会的领域都在它的支配下。《礼记·札运》说:“夫礼始于冠,本于婚,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关于西周时期的札的分类,有“五礼”、“六礼”、“九礼”等名目,其实内容都一样,即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个方面。

(二)礼的作用

礼是西周奴隶制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奴隶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维护等级制度和加强统治力量的重要手段。西周时期,礼作为一种积极的规范,已具备法的性质。当时周礼完全具有法的三个基本特性,即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周公制礼使礼的规范进一步系统化、制度化。

第一,礼不但体现了当时的阶级关系,也确认了社会不同等级的地位和权利仅起着“别贵贱,序尊卑”的标准作用。苟子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天子有天子的礼,诸侯有诸侯的礼,脚大夫有卿大夫的礼,士有士的礼。上下有别,等级森严,以保证各个社会阶层不得僭越本分。同时,礼又是调整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教育、婚姻家庭等各方面行为规则的总和。所谓“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群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周礼的内容的确十分广泛,涉及社会国家的各个方面,直到个人的言行,当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受到礼的制约。

第二,礼不仅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利义务的准则,同时也是禁锢与约束人民的武器,这是礼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夫礼,所以整民也”,“以为民坊“坊,就是堤坊,认为礼的防乱,正向堤防一样,没有提防就会发生水患,没有了礼、就要发生祸乱。所谓“婚礼之礼废,则夫妻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序失,而争斗之狱繁矣;丧条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背死忘生者众矣;聘觐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诸侯之行恶,而倍畔(背叛);侵陵之败起矣。”这就是说,礼起着“绝恶于未萌”,“塞乱之所从生”的作用,因此它不仅具有法律的性质,而且要用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三、礼与刑的关系

周朝的法,包括礼和刑两个组成部分。礼是积极的规范;是禁恶于未然的预防。刑是消极的处罚,是惩恶于已然的制裁,对一切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处罚。凡是礼所不容的,就是刑所禁止的;凡是合于礼的,也必然是刑所不禁的。二者相辅相成,即所谓“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人刑”。

关于“礼不下庶人,刑不上丈夫”。

礼和刑作为奴隶主贵族的两种统治手段,其适用的对象各有所侧重,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中国古代法律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语出、《礼记·礼运》。由于等级身份的不同。各阶级都有相应的礼,因此适用于贵族特权者的礼,庶人是没有资格享用的。但是,礼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对庶人也有普遍的约束力,譬如,庶人也有与其身份地位相适应之礼。以殡葬之礼为例,“庶人三日而殡,庶人三月而葬”,这说明庶人也有庶人的礼。至于庶人要受礼的约束,也有事例,晋国的叔向告诫子产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可见对“礼不下庶人”的理解不能绝对化。

同类推荐
  • 煤炭企业工会维权实践研究

    煤炭企业工会维权实践研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工会组织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随着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职工就业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随之产生的侵犯职工权益的事情越来越多;二是职工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维权工作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面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把突出维权当作工会工作职能的重点已成为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一项迫切任务。
  •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

    明朝长达二百七十六年,其中央司法审判制度历经多次变革,相关史料浩繁,作者认为,。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宜有学术上的分工。部分学者侧重史料校注的上游工作,部分学者侧重史料分析的下游工作,相辅相成,法史学才能进步成长,有利于中国法制史的学术研究。
  • 农民常用维权知识读本

    农民常用维权知识读本

    农民该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民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有哪些途径?哪些情形可以申请国家赔偿?精神病人杀人要负法律责任吗?“父债子还”这句话对吗?借钱不还怎么办?由赌博引起的债务纠纷受法律保护吗?纳税是怎么回事?农民要交哪些税?我们合伙开了一家公司,他欠的债我要还吗?父母干涉婚姻自由怎么办?……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分为基本权利、守望家园、外出务工三篇,对农民常用维权知识进行了全面解答。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劳动合同法:释义与实务操作

    劳动合同法:释义与实务操作

    劳动争议范围不断扩大,是出台《劳动合同法》的直接原因。在《劳动法》颁布的1994年,全国5000万国有企业职工均有固定的身份,“单位”一词依旧盛行。1998年,国企开始大量裁员,5000万名国企职工的绝大多数被推向市场,劳动关系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不仅国企职工的劳动关系走向了市场,另有至少1.2亿农民工加入其中,个体经济组织、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空前壮大,这一系列的新劳动关系,都需要用新的《劳动合同法》来调节。根据测算,目前已有九成以上的劳动关系在按市场法则行事。而这些关系,需要新的法律调整和规范。
  • 家有律师

    家有律师

    未婚同居共同购房男友突然要分手,怎么办?年卡只用了一个月,美容店卷铺盖走人了,怎么办?职工在上班途中不慎摔倒,能否认定为工伤?……法治时代,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法律发生关系。本书针对常遇到而又很棘手的法律纠纷及问题分类阐述。案例典型、法条明晰、分析透彻,可谓我们家庭生活的好律师。
热门推荐
  • 都市超级保镖

    都市超级保镖

    最强兵王转战都市,成为冷艳美女总裁的贴身秘书,不曾想卷入了无数的是非当中,伴随着这些是非……狡猾对手?一拳搞定。诡异高手?强势碾压。***新书《校花的修仙高手》,再启爆笑热血之路,欢迎收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法师故事2

    法师故事2

    半身人说:好奇就是力量。矮人会说:团结就是力量。精灵会说:魔法就是力量。侏儒会说:创造就是力量。兽人会说:杀戮就是力量。人类会说:权力就是力量。龙一直说:知识就是力量。神曾经说:信仰就是力量。奥索斯站在全知高塔的露台上,俯瞰安瑞尔大陆,轻轻地说:我,就是作者。
  • 领导激励

    领导激励

    无论你是一位驱动型领导还是一位创建型领导,本书都将帮助你成为一位更全能、更有效的领导。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激励已经逐渐成为管理者常用的管理形式,也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要懂得如何激励员工,如何去发掘员工的潜能和热情,以适当的激励方式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维持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如果你发现团队的士气不够高、业绩不够理想、执行力:不够强、员工的抱怨和牢骚不断,常有遗憾的离职和隐性的;离职发生……我们仅仅把原因归根于员工不敬业,或者心态不好,只会让这样的状况持续,或者更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少东的甜心

    少东的甜心

    T省繁华的都市,中午时分,街道上尘嚣汽鸣,车水马轮,炎日的天空更是给人们增添一股莫名烦燥,隐藏在人们心底的恼火随着与温度共鸣,夏依一身清新明快的黄色印花裙,曼妙的身形站在人群里十分显眼,飘逸的长发高高束着马尾,肩背小包,装扮娇俏可人,她一边吸着冰冻奶茶,灵活的大眼一边耐心的数着对面的绿灯的数字,今天对她来说,可谓是喜事连连,早上刚刚接到应聘通知,中午又接到从美国回来的好友电话,双重喜事,……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昔日赌王

    昔日赌王

    尧永建本是江西南昌工地上的一名水泥工,因不愿过靠苦力吃饭的日子,沉迷于“来钱快”的赌博之中,不久他又拜一名赌术高手为师,勤练“手上工夫”,终于青出于蓝,很快名扬天下。在浙江金华,他靠赌博中的骗术“大把赚钱,大把花钱”,赢得产业,声望,妻儿,看起来前途一片光明,生活处处欢歌笑语。然而靠骗术得来的金钱总有散去的一天。他在与一名黑白两道通吃的大老板对赌时“出千”被揭发,被当场断指,弹击膝盖。随后便是被逐家门,流落街头,乞讨卖唱的惨剧。在大起大落的人生辛酸中,尧永建流下悔恨的泪水,从此成为反赌斗士,四处宣传赌博的危害,揭露赌博中的骗术,最终重新获得亲人的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