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6400000008

第8章 绘画(4)

艺术素养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来提高。首先是入门起点要高,临本要选对,老师要拜对俗话说“吃头口奶很重要”,就是这个意思。其次是多读书,用心读书。潘天寿先生常常教导他的学生:“对诗文、书法、画论、画史等方面的学识必须很好地研究,学识要博,见闻要广。”中国画和中国古典诗词关系密切,特别是文人画,十分推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历代的文人画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创作了许多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所以经常诵读古诗词,浸淫在古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中,体会传统的审美角度和审美情结,对于中国画家十分重要。学习书法当然能极大地提高笔墨能力。书法比之绘画,开掘了更为深入的形式美和抽象美,从书法中悟得这些并用干绘画创作才是学习书法的根本目的。画史、画论是前人的经验总结,熟知画史、画论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事半而功倍。

一个画家光关注书画本身的学术还不够,还要关注一下哲学的。文学的,甚至科学的潮流,关注一下当下的社会。要广泛学习和汲取西方艺术。民间艺术及其他艺术,如音乐、戏剧等的营养,才能做到学识博、见闻广,从而厚积而薄发。

立意存想即构思。

立意:决定题材内容,设想表现题材的构图、形式、色彩、笔墨。

存想:表现怎样的意境,倾注怎样的感受、情致、心态和思绪。

立意存想反映了中国画的“意在笔先”的思想,如果说写生和提高艺术素质是所有创作的前期准备的话,立意存想则是实施中国画创作的第一步。

立意在想是一个久久酝酿、反复推敲的过程。酝酿的过程有时是在自己尚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开始的,即你在生活中有所感悟时巳然开始。经生活的反复激荡,心境的日夜研磨,日渐清晰。另一方面,在不断的笔墨练习中,表现手法的选择也日渐成熟,突然灵光一间就瓜熟蒂落了。所以构思总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两个方面有时同步,有时有先后,只有两个方面都成熟了,创作才能步人顺境。

立意存想,最讲究一个“真”字。只有有了真切的感受,作品才能感人,才美。

艺术创作一定要展开想像的翅膀,发挥充分的艺术想像。迁想妙得是艺术创作由浅人深、由此及彼、由低级向高级的必然过程。

立意存想时有迁想妙得。譬如画山水,会因为自然界的山石不同的形的不同组合,产生出完全不同的,或严重,或空灵,或涌动,或平缓,或整体,或破碎的形象,从而使我们有了或欣欣然,或巍巍然,或淡淡然,或悠悠然,或萧萧然的感受,进而感时伤怀,激起对生活。生命的某些感悟,进而涌动创作欲望。

创作过程中也会有不断的迁想妙得。事实上,最后完成的作品总是和原先的构思有着距离,甚至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这是因为创作是一个不断地迁想妙得,于是不断地立意存想,于是不断地手追心摹;忽然又迁想妙得,又立意存想,又手迫心摹……的过程。画家在创作中,面对变化着的画面,是一个与之不断对话的过程。画家赋予画面生命,反过来画面也以自己的形式影响着画家。而且中国画的水墨在宣纸上的表现有着许多不可知因素,会产生许多偶然效果,这当然会影响着最早的立意存想以及相应的构图,这时,画家若能据此来一番迁想妙得,反而会别有一番天地。这在写意画中常常可以遇见。绘画创作是需要激情的,激情不可能永远地燃烧、不断地喷发。要保持激情,就必须在漫长的创作实践中抓住一闪而过的思想火花,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迁想妙得往往用诸如文学中的比喻和起兴的办法来实现,即要从描写对象中跳出去,由此物跳到他物,由此理转到他理。譬如因竹而迁想到君子之风,回春山而迁想到生命的萌动,迁想到含笑的少女。《文心雕龙》认为通过比兴,“或方于貌”,“或拟于心”。即“迁想”可从物象和心象两方面去扩展思绪,从而“妙得”。所以,迁想妙得虽然如天马行空,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但它必须合于物性物理,才能使人心悦诚服。对生活素材要有取舍。凡有助于表现构思内容的要取,无助的要舍。有助的,即使这处生活中没有的,也要从他处生活中搬过来;无助的,即使生活中原本充塞眼目也要一刀割去。

除了以是否有利于题材内容的表现来决定素材的取舍外,还要从是否适于笔墨表现的角度去取舍素材。有的素材虽然非常符合题材内容,但不适宜用笔墨去表现,或者不适宜用画家本人的笔墨去表现,也应当设法回避。艺术往往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增加自己的力度,达到震撼人心的目的。所以也可以说夸张是艺术的生命力。没有夸张,艺术往往显得苍白、平庸。

夸张对比度是一种方法。夸张大小的对比、浓淡的对比、疏密的对比、色彩的对比等等,使大的更大,浓的更浓,疏的更疏,色彩亮的更亮……从而获得强烈的视觉效果。

简约也是一种夸张。自然界的山石结构纹理干变万化,但为了强调山石的硬,只以一种斧劈皴米面干山万岩,既简约又强烈。变形处理也是一种夸张手法。夸张变形不是现代艺术发明的,题为王代荆浩所写的《画论》中就有“将无项,女无启”之说,即为了突出武将的魁伟而不画颈,为了表现女子的窗窕身材而不画肩。

夸张要恰到好处,要合乎情理,要符合艺术的真实。

饰即修饰、装饰,注意画面的形式美、装饰美。中国画带有很大的装饰性,如用双钩法来画树叶,就是一种非常装饰性的画法。中国画的色彩也颇具装饰性,譬如黑的叶红的花,青的山绿的岩。中国画用装饰的办法来表现画家理想中的境界,实在是最合适不过了。

中国画常说“意在画外”,画家常要追求“画外意”。这是说画面上虽然没有画出,但我们借助画面的张力可以听到弦外之音,感到画外之意。我们说的美感,说的艺术共鸣往往就在于此。所以我们说含蓄是一种美,是一种合而不露,但又十分真切的美。

含蓄就是不直白,是婉曲,是言犹未尽。必须反复咀嚼才能品得余味。

在中国画传统中含蓄又叫“藏”。‘犹抱琵琶半遮面”。皇帝给画院画师出的考题,大多数考的就是画家“藏”的本事。其中一个题就是“深山藏古寺”,画师们有的将寺藏在树后,有的藏在山坳,有的藏在云端,最后一个只画一个担水的和尚的画师胜出,因为他藏得最好,有和尚必有寺嘛!

境界以表现景为自的,在描写景的基础上同时又将景的情调、韵味传达了出来,从而景情交融,画面就有了境界。境界是一种客观的美,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画家眼里的客观美。

意境是情景交融的结果。写景只是一种手段,最终要表现的是画家于此情此景中获得的情致意趣。意境是主观的美。

一幅成功的作品必然是有境界的或是有意境的,或是既有境界又有意境的。而且,境界有高低,意境有深浅。

中国画用笔墨来塑造形象,就像版画家用刻刀、油画家用油彩一样。

然而中国画所说的笔墨,决不是用毛笔和水墨作为工具来画画那样简单。中国画对用笔用墨有自己的要求,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简洁”等,有的则主要由人文理念和画家性情所决定,如“高古”、“荒寒”、“空灵”。“俊爽”等等。但任何一种意境都是综合的产物,即是物境、技境、思想境界的综合,由此可对中国画的传统意境有个大概的了解。

六朝谢赫提出要“骨法用笔”,这就规定了中国画的笔钱应当是圆、厚、毛、涩、变、畅……也就是说中国画的笔线是活的、有力度的、极具生命力的,用笔即运笔,笔的运动要有起、承、转、合,有轻重断续,有提按起伏,有转折变化,有快慢虚实,运笔的过程就是一个心干相应的过程。中国画的线不仅是用来造型的,因为心手相应,所以中国画的线也是画家的心路轨迹。所以,中国画的线是极具书法美的审美对象。

笔只有借助墨,才能显示出来,所以有“笔随墨行,笔因墨显”之说。然而墨的作用绝对不止这些,荆法就说:“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物象的神采、神韵全靠墨色来体现。离开了墨色的变化,画面往往会变得苍白。墨和水酒旗风轻相合,有浓淡枯湿之变,或淋漓痛快,或。冷淡静泊,生动有婆,如梦如幻。墨色、墨韵之变也是画葫芦天牛家情态之变。墨韵生动不仅可以表现生动的物象,也可以表述画家真实的心态。

清代笪重光言:‘墨以笔为筋骨,笔以墨为精英。”中国画的笔墨相辅相成。无笔无墨当然不行,有笔无墨或有墨无笔都是不成功的笔墨。

在画面上,笔与笔,笔与墨,墨与墨纠合在一起,或排列,或穿插,或重叠。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其中有的要凸现,有的要融合,有的要疏有的要密,有的要浓有的要淡,有的要重有的要轻,有的要干有的要湿,所以笔墨的构成美是画家成熟与否的标志。因为笔墨在中国画中具有这样的作用,笔墨好坏便成为审视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中国画的创作不仅是一个造景达意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找与景与意相适宜的笔墨语言的过程。就像写小说,不仅要有一个好故事,更要有准确精彩的文字去叙述。让读者为故事所吸引,也为文字赞叹。当笔墨和景、意相互呼应、相互生发时,作品才是完整和完美的。

在有了相对明确的创作意图后,构图是实现创作意图的第一步。

传统中国画中构图叫做“经营位置”(谢赫语)。用今天的话来说,即在画面上谋划安排画面各部分应占的位置。画家总是从画的总体要求出发去“经营位置”的高低、左右、大小长短、哺雏图款正、前后的,所以又有“结体”、“章法”之说。各部分虽然位置相异,但相关相连,互相影响,气贯一体。这样又有把构图口叫做“布局”和“置阵布势”的。

中国画构图有许多法则,如宾主、开合、聚散、疏密、繁略、虚实、浓淡、黑白。轻重、动静、大小、穿插、呼应、趋势等等。这些法则都是前人的经验总结,要认真学习和运用。

宾主“宾主有序”。画应有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之分,主要部分往往是画面的结构中心。分宾主,一般通过宾主间形的大小、位置、远近、多少、高低、趋势的安排来完成。宾应当紧紧围绕着主做文章,起对比烘托的作用,处以从属的地位。主的位置一般在画面中心偏上部位,处于视觉中心,因而易被人们所注意。习惯的做法是用较大的形体、较整体、较实、较浓。较黑。较鲜明的手段来突出主体的。有时为了打破习惯,不陈陈相因,不千篇一律,也常反其道而行之。这就要在宾上下功夫,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来导引视线。

稻子螳螂一幅画有宾主之分,一个局部亦有主次之分。但局部的主次之分必须服从整幅的宾主之分。

我们讲的宾主,是讲一幅画本身的结构上的宾主,和自然物本身的宾主无关。即是说,画面上的宾主处理可能和自然物本身的宾补裂图主结构相同,也可以不同,甚至截然不同。

宾与主既是从属关系,又有对比关系。所以潘天寿先生说:“布置主客(也即宾主)体时要拉得开,不应局限干一处,这样才能气势舒畅,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

开合开合是中国画构图的起手式。

清人沈宗骞的《芥舟学画编》中说;“生发处是开,一面生发,即思一面收拾,则处处有结构而无散漫之弊。收拾处是合,一面收拾,又即思一面生发,则时时留余意而有不尽之神。”他这段话十分详细地描述了开合过程。竹鸡蝴蝶正如《易经·系辞》上所言“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开是展开。光是展开,只有世而没有界,在中国人看来不符合国的宇苗精神。圆的精神不但存在于天地之间,也存在于天地间的每一个个体。所以必须还要有个合。合不是简单的结束、关闭,而是和开相呼应、相协调,共同构建圆的世界。

小品往往只有一二个开合,鸿篇巨制则有好几个开合。一幅画不管有多少个开合,都将组合在一个大开合中,就像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关系一样。树、石、山、水、云、鸟、兽、花、人……在构图中都可用来开或合;题字、印章也可参与开合,甚至没头没脑无以名状的一点、一撇。一抹均可用来开或合。

自开到合含有“起承转合”,所以开与合才能相互呼应,才自然。

起伏起伏显示了画面高低、上下、横竖间的变化。跌宕有致,说的就是形的一上一下、一高一低、一竖一横的变化所产生的美感。

一起一伏、一张一弛犹如音乐节拍,所以起伏还须有节奏感,有节奏感自然,冷清运意。

一起一伏,犹如一张一弛。起,往往蓄势待发,所以耸而不安。起的过程又是势的积累过程,有艰涩沉厚之感;伏,往往是顺势而下,释放势能,流泄而舒畅。所以董其昌说:“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起伏不但是形式上的起落,也将造成视觉心理的微妙变化。欹正用现在的话说来,欹正就是处理稳定和不稳定间的关系,这可以是形的处理,比如稳定形(如正三角形)和不稳定形(倒三角形)的关系,也可以是稳定物(如山崖)和不稳定物(如云水)间的关系。前一种关系取决干形的意味,后一种关系则和人的认知习惯有关。

画面的款正变化中,如正占主要地位,画就稳重、端庄;若欹为主,画就奇峭,多动感。然而过于正则易平、板,少活气,如冬烘先生;过于欹,则易流于怪、滑。

款正变化要顺势而变。变得好,长势;变得不好,损势。败势。八大山人的欹正变化最为精彩。

款斜的造型,弧型、雏型的动感是明显的,因此在构图中常利用这些形的加人来表现动静变化。

“正”是儒家美学中极为强调的美学思想,“正”意味着刚柔相济、尽善尽美,意味着“适中”、统一、和谐。均衡。这就要求中国画的欹正变化最后还要归之于“正”。

聚散画面各块面的聚集或散落布置将影响着构图。聚,表现出紧张、严实、热烈有力度;散则表现出疏朗。散漫、舒婉、冷寂和孤傲。

同类推荐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昆曲

    昆曲

    这本《昆曲》由金开诚主编,吴风华、张海新编著,适合大众阅读: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等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 国宝密码

    国宝密码

    国宝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证据,几百几千年过去了,它们是以怎样的方式被发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辗转流离,它们现在的命运又如何?本书将一一为您讲述国宝背后的历史真相与考古秘闻。
  •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

    ,在本书中,从1685到1897年以12位巨匠的故事为入口。系统讲述了古典音乐最辉煌的岁月。在这本小书里,古典音乐不再正襟危坐,田艺苗以她“穿T-shirt听古典音乐”的态度,从最经典的、大家最熟悉的音乐和音乐家写起从巴赫(m.pgsk.com)到勃拉姆斯(Brahms),听古典音乐也可以穿T-shirt
  •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房龙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娓娓道出西方早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及近现代音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音乐家们的身世行迹。
热门推荐
  • 红都拾遗

    红都拾遗

    本书是作者对文博(文物与博物馆)和苏区史的研究,从大量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挑选出60余篇,内容丰富,涉域宽广。全书多篇文稿较为详细记述了瑞金革命纪念馆机构开格、更名和改扩建,以及瑞金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家常汤煲精选128例

    家常汤煲精选128例

    《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汤煲精选128例》精选了128道家常汤煲,并且按照所选食材分为农校畜肉汤、美味禽蛋汤、鲜香水产汤、营养菌豆汤、清新蔬果,详细的介绍了煲汤的技巧,,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您也可以煲出一碗好汤。每款菜品的食材简单易得,做法说明文字非常详细,让读者一看就懂。
  • 血皮人

    血皮人

    品味人生,谈着平凡之心在神秘的世界里翱翔,以坚强笑容,驱赶心酸与耻辱,面面对未来,保持乐观……磨难过后,迎来的就是新生,凌驾于世俗之上。永恒、恒古、盘古三大神族神秘展现在在大家面前,洒脱于世,只希望追寻自由人生,修炼世界又是何等神秘?以为一切都结束了,但危险现在才降临。
  • 心理怪象(走进科学)

    心理怪象(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男神是什么?可以吃吗?

    男神是什么?可以吃吗?

    还是这里是现实?林小姐穿越到平行时空的这个世界,从此和路先生的没完没了……--情节虚构,到底她的记忆是现实,请勿模仿
  • 埋剑英雄传

    埋剑英雄传

    东汉末年!十常侍练就《鹤顶无双谱》威震朝野,引发了何后董后的娘家之争。在何进董卓二人的逐鹿下,董卓灭何进、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直至三足鼎立。建安十三年,曹丕称帝,国号大魏,将汉王朝末代皇帝放逐塞外,而当年十常侍所创之功《鹤顶无双谱》也随着末代皇帝放逐塞外……
  • 任务之异国选夫

    任务之异国选夫

    普通女大学生箫小杞,从小到大作为狗都没成功勾引到手过的废渣一枚,某一天,被迫接受了一个颇有爱国主义色彩的任务:在系统的帮助下,追求当年参加八国联军的首领的后代,追求到手后再狠狠地甩掉,令他们精神受到极大创伤乃至精神崩溃箫小杞很悲愤,抗议无效无奈接受德国人的死板,英国人的高傲,意大利人的散漫,法国人的滥情,美国人的自大,日本人的反中,奥地利人的孤傲,俄罗斯人的沙文主义,都让箫小杞一百遍想把他们揍个半死,这只是一个发生在异国的,鸡飞狗跳的温馨爱情故事罢片段一“纸的量词是‘张’,那么就是说平的东西量词就是‘张’?”某身材高大的外国鬼子趴在桌上,摇着笔杆认真问道。箫小杞啃着苹果,想了想点头:“是的。”“一张照片,一张钱,一张信封…”“等等等等。”箫小杞一脚踹在卢卡的膝盖上,“不是一张信封,是一个信封。”“为什么?信封也是平的。”“信封有两层,不是单张的。”“那两张信封。”某人大声道。去死!片段二箫小杞看着阿尔弗雷德叹口气,而后缓慢地伸出他指节分明的大手,放了一撮茶叶在茶杯中,提起水壶,手腕上青筋突起,水慢慢注入茶杯中,一些细小的叶儿在水中颠了几下,身子散开了,就往下沉了,叠在杯底,杯里的水变青了,香味儿飘出来了……礀失神地看着那双大手捧起发烫的茶杯,端到眼前,细细地闻着茶香。“好烫!”男人嘀咕道转身走到厨房水管前,打开水龙头“隆隆”地加了半杯凉水到刚泡开的茶里……箫小杞嘴角抽搐,看着阿尔弗雷德心满意足地喝着那杯用凉开水泡开的碧螺春,一阵无语,觉得自己就像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藏干布,身负将汉文明传播给西方蛮夷的重任,前路艰辛。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2)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倾城对决:小相公PK大娘子

    倾城对决:小相公PK大娘子

    穿越?变性?这是神马?想我一个堂堂二十一世纪公认的美女,竟会在飞机上就那样无缘无故------穿越了?神马皇帝?神马太子?肩负一国命运?要不要这么神话?要不要这么肥皂?十二岁,给个陪睡丫头?不要不要,我还没成年呢!十四岁,结婚?NO,NO,这太离谱了吧?十五岁,强制结婚,要有子嗣!古代人能不能不要这么早熟?总之,没到成年,我决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