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6400000012

第12章 雕塑(3)

刻书一道,自从五代创始以来,到了宋朝,便大盛起来。从开宝四年(971年)到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因太祖的勒令,共刻了《大藏经》五千四十八卷。其余经、史、子、集亦刻行甚多。如《周易》、《尚书》、《春秋》、《史记》、《汉书》、《通鉴》、《杜工部集》都有刻本。其刻镂之精,宛如石刻的法帖。刻本上的书法,分肥瘦二体:肥的像颜真卿的字,瘦的像欧阳询的字。浙江省的杭州、四川省。福建省均有良好的刻书。

元代以野蛮民族,入主中原,虽威武大振,在中国历史上悠然换了一副面目,但是他们仅诸习汗马之劳,未睹文物之盛。在艺术方面,因为政教的旨趣不同,人民的心理起了变化,当然也呈现特殊的现象,同时耶教流布到中国,欧洲的美术家也有到中国来做官吏的,艺术上当然有新的式样介绍进来。不过一般的艺人,在惊异唐、宋艺术的精神伟大之余,除摹拟抄袭之外,不敢越出古人的绳墨,自己的创造能力,竟淹埋不彰,可叹何极!这种胆怯的自缚的摹拟风习既开,其流毒竟波及明、清两代。所以在整个的中国艺术史上看来,元、明、清三代的艺术是在沉滞状态中的。

元代的佛像雕刻,与前代不同。其有名的喇嘛教神像雕塑家是阿尼哥。他在大德三年(1299年),奉旨塑作北平三清殿的神像一百九十一尊,壁上浮雕六十四面。到了八年(1304年),又造了数百尊神像,大半在北平城隍庙内。其次有禀搠思干节儿八哈式提调阿僧哥及朵儿八儿卜匠等。他们都是阿尼哥的弟子,是西藏及蒙古人。在汉人方面之师阿尼哥而学西天的梵像的,有名的有刘原。他是黄冠学士,对于塑造本是很有研究的,自从师阿尼哥之后,乃得见重于朝廷。后来奉旨造数处寺院的四天王,毗庐佛及侍夹文殊,普贤等佛像。上述诸人的造像式样都是梵式。刘原的弟子中也有许多造诣深湛的人材,如张提举、吴同金、李同知辈,尤为著名。他们的作品大都是在北方的寺院中。元代的南方雕刻,因喇嘛教未流行,所以不曾受梵式的影响,一切造像,一仍旧式。

不过真正元代梵式的神像之遗留于今日者甚少。所遗留的,多卧佛寺铜卧像少有一点宋代的作风。如北平城北的居关过街塔的穹窿,虽刻有喇嘛教的曼茶罗,但其作风乃是取之于宋代雕塑的。居庸关有一洞,用大理石砌成,壁上刻满了佛像和六字偈。拱门的中心石上雕有印度神鸟格饶得像,翼肩、鸟首、人身,左右蟠以印度蛇,婉蜒曲折,刻纹细致深厚,可称精品。门内四角有大理石琢成的金刚像四尊。这些都是元代至正五年(1345年)的作品。

除居庸关外,元代石刻还有一件代表作,那便是甘肃沙州的莫高窟内的石刻。窟内有一个四手的观音,坐莲台上,两手合十“杨茂造”剔红花卉盘一持荷花,一握念珠。首有轮光三重,头顶中坐二小弥陀,周围刻有汉文、梵文、西夏文、蒙古文、畏吾文、藏梵文、六体的六字偈。这是元代至正八年(1384年)的作品。

元代漆器上的雕镂也很精究。浙江嘉兴西塘的杨汇地方,有张成、杨茂二家,所制剔红,甚为深峻。元代有一个创金银的奇才,他名叫彭君宝,是嘉兴斜塘汇人,所做山水树石、人物故事。亭台屋宇、花竹翎毛均极巧妙。他的做法是在黑漆上,以针刻刺图样,然后用金银屑加于罅中,以成其妙品。

明代的大件雕塑,其足以记者,在成祖时,有印度高僧板的达献给成祖五躯金佛及金刚宝座规式后(这金刚宝座就是印度人纪念释迦得道处所建的塔),于是成祖下诏,以印度式样为准则,建宝座五座,以供佛像。这宝座是在成化九年(1473年)落成的,一切规模及间架,都仿照印度的金刚宝座。四围石栏的雕刻,也是印度式的。宝座下有五丈高的石台,石级在壁的左右,盘旋而上,顶平明·中都皇陵石刻群上有台,列有五塔,高各二丈余,就是现在北平西北五塔寺。这宝座全体的结构是庄严而含有秀丽的。是明代雕塑的代表作。

在宣德十年(1635年),天寿山下的皇陵上置有石人石兽,分立甬道两旁,在街道之一端,建有白石的牌坊,旋以龙兽的雕刻。在皇陵之北,有碑亭,亭的四隅,立有白石华表四柱,刻有交龙盘环的形象,上立石兽。碑亭的北面,有石人十二,四勋臣,四文臣,四武臣,高丈余。文者方冠大袍,长衣大袖。武者披甲戴盔,左手持刀,右手秉节。复北,有石兽二十四,各成对,跪的立的,交错其间。石兽有生气,石人的面部,虽似由佛像脱胎而来,而全部结构,已足表出中国雕刻的特点。雄奇伟丽,恰称中国帝王的权威和崇高美。

明代工艺品的雕刻,亦颇足记。宣德时有名夏白眼者,能于榄核上雕刻十六个婴儿,眉目喜怒悉备;又刻荷花九禽,飞走的姿态,各个不同,称为一代的绝技。其后鲍天成、朱小松、王百户、朱浒崖、袁竹友、朱龙川、方古林辈,都能刻犀角、象牙、紫檀、黄杨木等,并能作印匣、香盒、扇坠、簪纽等东西。技巧都很精练。其中尤以方古林的取材为最工巧。他所制的瘦飘竹的拂子、如意、杖等,都是利用其材料的形质而做成。其技极妙,可称人神。此外还有桃核上的细雕,其最著名的作家有王毅(字叔远)。其余用白玉、琥珀、水晶、玛瑙作种种精巧的小品的,有贺四、李文甫、陆子刚、王小溪等名人。明代福建的象牙雕刻,也是以工致见称于世的。竹之雕刻,其代表作家有金陵的濮仲谦、嘉定的朱鹤,他的儿子清父、清父的儿子雅征,以及候崤曾(字晋瞻)、秦一爵、沈大生(字仲旭)等人。他们都能用竹根刻作古仙佛像,竹人之名,闻于一时。

明代的金铜器也是颇堪注意的东西。宣德二年(1427年)诏置铸冶局,以张护许百禄为大使,用工匠六十四人,参酌古式,制造种种的鼎、彝、鼎炉、彝炉、鬲炉、金倪炉、乳炉、博山炉、香案、衔香金鹤等,皆极精丽。银器的镌刻,在杭州有岑东云、沈葑胡、嘉兴魏塘镇有朱碧山,平江有谢君余、君和,松江有唐俊卿等名工。他们的技术,以细巧称道于世。朱碧山用银所作的马上王昭君,重仅二三钱,眉目如生,衣带琵琶,乃是稀世的珍品。其余吴爱山的冶金、赵良壁的冶锡、蒋抱云的冶钢,皆是一时之选。

明代的漆器雕刻,有铃胎、锡胎、木胎之分。官局果园厂所制的剔红,最为有名。隆庆年新安平沙有黄成,字大成,所制剔红,刀法圆滑清朗,称赏于人。大成并能文字,著有《髹饰录》二西安右护卫后千户所的百户印铜金铜佛像卷,叙述各五世达赖喇嘛呈献的银像种漆器的做法,这是中国惟一的漆工专书。明代瓷器上的雕镂,亦是一种很要的艺术品,但在此处且按下不提,留待瓷器章再述。

篆刻到了明代,大有进步,一洗宋元之恶俗。我们知道秦汉以来的官私印章,多是铜玉等质,性甚坚硬,不易刻镌;其文字虽出诸书家之手,然铸刻仍假手于工人。自从元末有名王元章者,获致浙江处州丽九县天台宝华山所产的花乳石(一名花蕊石)后,刻为私印,于是石印流行天下了,石刻亦不假手于工匠了。那时爱好铁笔者,多曾究心于古籀《说文》,所以篆书易精,操刀之际,亦能得心应手,神与古会;所成作品,直有一种高雅之气,不似宋元之丑陋、至于官印,仍缘引九叠文的朱印,以屈曲平满为王。

隆庆时有武附人名顾汝珍,集印作印《薮》流行于世,颇能正印章的荒谬。明代著名的印家,有成化时礼部尚书兼学士的吴宽,字原博,他所刻的印,至今颇有遗存。此外有文三桥,以篆刻著名,说者谓其技实精于吴宽。他著有印史,流行于世。其余以画家兼治印章者有多人,其中尤以文征明、文嘉、董其昌、祁豸佳、李流芳等人为杰出。还有一位称为徽州印家之祖的何震,此人与文三桥颇相友善。

清代雕刻,如雍和宫中的佛像高有七丈,用楠雕成,高大庄严,又一变从来佛像雕刻的结构。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西藏班禅喇嘛来朝,发痘症,死于北平,于是乾隆帝敕建白塔寺于京,葬其衣冠,火化其尸骸。其塔为西藏式、印度式、欧洲式相参而成,塔下有八角形的石基筑着,周围将班禅一生,自降生以致病死的事迹,一一刻在石上。风景、人物、鸟兽等,都是神话化的形象。富丽精巧,实是有清一代的杰作。在这里,清室崇奉喇嘛教的热度,也可想见了。此外圆明园中石栏上、屏风上的雕刻,也富有装饰美,这是胎息于意大利天主教的艺术。此处思慕外国情调,不可谓非清人的特长。

我们从通史上来看,清代知有塞外怀柔的必要,所以在顺治时在北平建立黄寺,以供养信奉佛教的西藏蒙古教徒。到了雍正时,又造喇嘛寺。所以我们知道,清代北方的佛教图像,无论是属于元代的梵式或西藏式,或宋人仿造的中国式,皆兼采并蓄,一体收藏的。

康熙和乾隆时所制的武英殿中的诸佛像,虽是雅俗并蓄,但颇多精巧的作品。

清代除石刻而外,工艺品方面,有木、竹、牙、角、石,以及漆器等的雕刻,均臻空前发达的境界。雕木多用黄杨、紫檀。用具如席玩、如意、砚、笔架、笔筒、砚匣、扇坠、杖头、拂柄等,多有镌刻动物植物种种形象。此外屏风、掩障、几桌、书架、厨匣等装饰也有雕刻。竹刻以江苏嘉定的最有特色。竹刻的名工,清初有沈兼、尔望兄弟、周乃始、吴之播。及康熙时为养心殿侍直的锡禄、锡漳。其后,有施天章、周颢、周笠、周天章、袁馨等人。象牙刻多装嵌于小屏、小障、龛橱门小匣等木器上的。犀角多装嵌于漏空雕饰物上面的。石之雕刻,其大者如宫殿陵墓的华表、石兽、碑头、石楹,及种种的建筑装饰。其中最易见者,如殿前的石狮子;此种作品,大都随琢工的技艺和想像,而成各种不同的形态。又如殿阶云龙的浮雕。雕漆以北平及苏州等处,颇多精品。金漆、彩漆等以福建、广东所产为最佳。

篆刻在清代,非常兴盛,足以光耀文运。顺治、康熙之间,有苏州的顾苓和徽州的程速,都是以印章驰名于世的。自从雍正、乾隆到嘉庆,秦祖永所称七家及西泠六家,始分别篆刻的流派。所谓七家者,即是丁敬、金农、郑燮、黄易、奚冈、蒋仁、陈鸿寿等。西泠持六家,即是丁、黄、蒋、奚、陈,及陈豫钟,皆是浙江人,称为浙派,丁敬身为其祖。陈曼生名高当时,又称曼派。与之相并者,有安徽的邓石如、何雪渔、程穆倩等人,称为徽派或皖派。苏州的印人,自顾云美以下,称吴派,亦称说文派、汉印派。黄景仁、徐鼎的翻沙拨蜡,孙的竹根,魏闻人的紫檀黄杨印等,也是一时的杰出作品。咸丰、同治年间,浙江有赵之深、毛庚、钱松、徐林等人。近时赵之谦,合浙皖二派称为浙派。吴让之别树一帜。现代仿石鼓文而变化的,为吴缶庐。这一派很流行。

问题

一、雕刻的艺术,开始于何时?在哪一时期有特别的进步?因为什么缘故?

二、周秦时代的雕刻情形怎样?古代雕刻的遗物,以什么为最著名?古代石刻多适用于哪处地方?

三、汉代有塑像么?试举其例。适用于何处?玉器铜器呢?有无受外来艺术的影响?

四、南北朝的雕塑像多吗?南北有何不同之点?什么叫石窟?石窟的制作有怎样的成绩?

五、唐朝的雕刻,当推何种为主脑?有什么伟大的成绩?雕刻的名家有几位?

六、宋的雕刻,取材方面与唐有何不同?有什么伟大的成绩试举其例。其他雕刻的成绩,有无特出的地方?

七、刻书一道是怎样开始的,怎样进步的?

八、元朝佛像的雕刻与前代有何不同?有何塑造佛像的名手?其在漆器上的雕刻,是怎样的?

九、明朝工艺品的雕刻,有何特别的地方?其成绩怎样?试举其例。明朝的雕刻比较元朝有进步么?

十、清朝的雕刻,有何伟大的成绩?篆刻一道在清朝有什么特殊的进步?

同类推荐
  •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以魔术为主题的饕餮盛宴,带你进入神奇的魔术世界领略百变缤纷的魔术传奇,让你在最短时间内学会最吸引人最能提高人气的技巧。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房龙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娓娓道出西方早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及近现代音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音乐家们的身世行迹。
热门推荐
  • 有法有天:不可不知的350个法律常识

    有法有天:不可不知的350个法律常识

    法律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高深莫测,也并不是司法机关或者律师等专业人士的专利,而是贴近大众生活的“日常必需品”。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解最晦涩的法律条款,是本书的最大特点。拥有它,读懂它,你的合法权益将不再受到侵害,成功维权不再是梦。本书针对当前许多人对法律的需求,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针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纠纷和人们所关心的法律问题,列举了大量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本书克服了法律普及读物重说法、轻案例的弊端,在内容的编排上,从多角度分析具体情况,使面临麻烦的你迅速抓住问题的要害,在短时间内成为运用法律成功维权的高手。书中专业的法律评析,能让人们轻松地找到法律依据,以最便捷、最科学的方式运用法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国师苏阳离

    国师苏阳离

    一个是初掌帝位的腹黑君王,一个是女扮男装的苏家后人。一个立誓征服九州杀伐决断,一个天命所定助其成就帝业,他们互相影响,一路相扶,最终为九州带来盛世太平,富庶安康。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每天学点理财学

    每天学点理财学

    说到投资理财,无非有两个方面:一是积累财富,二是运用财富,简单说就是如何赚钱和如何花钱。只要对自己拥有的钱财作了运用和处理,就是理财。《每天学点理财学》的宗旨就是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成为精明的理财高手,运用简单而有效的投资理财策略,最大限度地获得回报。
  • 神话之旅:再铸心灵的神谕和寓言

    神话之旅:再铸心灵的神谕和寓言

    《神话之旅》解释了众多神话传统里的心理学主题,重新讲述了源自希腊-罗马、希伯莱、埃及、凯尔特、挪威和东方文明国家的故事。本书讲到了亚瑟王的骑士帕里杜尔,描述他如何从溺爱自己的母亲手中逃脱;讲到西布莉女神如何因嫉妒而毁灭了自己的爱;让我们看到在情人坟边哀伤欲绝的俄耳甫斯那挥之不去的可悲身影。 这里重新讲述了50多个动听的神话故事,每个故事后面跟有一篇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的评论文章,解释该篇神话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什么寓意。
  • 食仙

    食仙

    庖刀司命,剁妖断鬼。瓮中奥妙,亦能证道。掌中乾坤,两般天地。财侣法地,诸般皆得。千年传承的金牌厨师苏择,是一个现代的修真者。在一次网友聚会时,他居然捡到一个异界?!从此修真不用愁,一界在手,天下我有。修真境界: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返虚——体虚合道PS:已完本《卑鄙在汉末》,《天国降临》。读者群:《东厨居》:20722203二群【食仙居处】:124386998
  • 同谋

    同谋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亚欧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亚欧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形势,包括共产主义的发展和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法西斯起于德国,而后很快的传到日本等一些其他的帝国主义国家。这些国家赤裸裸的展现了瓜分世界的野心。
  • 下堂医女

    下堂医女

    他是归云岛岛主,承长兄之位,身带顽疾她是归云岛范姜医苑苑主,少年得名说到底她范姜杏就是岛主的私人大夫“红杏,我这病,这辈子怕是离不开你,为免误你终生,我决定娶你。”她拒婚无效,吉日一到,她便被他的云龙护卫队“送”到他跟前拜堂新婚之夜,他陪着他同样体弱多病的寡嫂她丝毫不在意他关心寡嫂比关心他的妻子多,她也不在意但是,他因他嫂子的病情延误而大骂她是庸医就太过份了“我要你治好她。”“我尽力了,”药医不死人,治不了心病。“她若有任何差错,范姜医苑休想继续在归云岛立足。”她不是治不好,是不能治,范姜家受牵连,范姜一族从此消失在归云岛三年后,他出现在她面前,指责她红杏出墙“白纸黑字,休书为证,你我男婚女嫁各不相干。”她抖出一张薄纸“休书非我所出。”“休书上有归云岛主印章为证。”他抵死不认,好,他既然指责她红杏出墙,她范姜杏就出墙给他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