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石是鲁迅十分喜爱的青年作家,鲁迅与他交情甚笃,曾对他有过殷切的指导,并抱有很大的企望.柔石遇害后,鲁迅极为悲愤,曾写文纪念.但鲁迅为柔石作传,却毫无溢美之词,而是以冷峻、简朴的笔触,实事求是地写了柔石的姓氏、籍贯、出身、家境、学历、经历、著述等,使人感到极为真实可信.作者寓情理于叙事之中,通过“秋,咯血,但仍力助宁海青年,创办宁海中学”等典型事迹,显示了柔石扎实、坚韧的工作作风和献身精神;而“被秘密枪决,身中十弹”的如实记述,又使鲁迅的悲愤之情力透纸背.这些写法,都是传记正宗,很值得我们学习.
总之,传记是社会生活中少不了的一种实用文体,我们应该研究它,练习它,掌握它.
一、回忆录的特性
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文体.这种文体写法比较自由,文章可长可短.重要人物的回忆录,内容带有文献性质.
革命回忆录是革命前辈对亲身经历的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记录,也可以记述自己所熟悉的老上级和老战友的生活斗争经历.革命回忆录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生动教材.
回忆录的写法,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出一个历史阶段的生活,也可以根据自己或他人的经历写生活的某一个侧面.例如成仿吾的《长征回忆录》,是写作者亲身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的艰苦斗争经历,回忆了长征的整个过程;而徐海东的《奠基礼》,却只回忆了长征中最后一次战役——直罗镇战役的详细经过.
回忆录既然是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或是写自己所熟悉的人物的经历,那就应该带有亲切感.我们可以说,“亲切感”是回忆录的重要特征.回忆录有了这种亲切感,就能使文章吸引人;如果没有这种亲切感,就会使回忆录成为干巴巴的陈年老账,如同嚼蜡,不忍卒读.要做到“亲切感”,最主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把自己的真实感情表述出来.只有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生动地写出来,再结合自己的思想真实地表述出来,才能产生有血有肉的回忆录.
例一:
鲁迅对老师藤野先生的回忆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查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籍,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音.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这是鲁迅先生对他在日本的老师藤野先生的回忆,再现了藤野先生亲切感人的形象,字里行间也流露了鲁迅先生对他这位老师的无限敬仰之情,读后使人感到十分亲切.
例二
茅盾对他母亲的回忆
七月,我回到乌镇,商量结果,决定让泽民去投考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我和他一同回上海,他没有住旅馆,编译所宿舍里空的铺位很多,我和宿舍“总经理”福生商量,让泽民住两三天,照例付钱.福生很客气,只要伙食费.过了两、三天,泽民一人去南京.考完后他乘火车到上海,没停留,又转乘小火轮回乌镇.一个月后接到了录取通知.母亲写信叫我回去.那时是一九一七年八月尾,我在商务工作已有一年,积蓄了二百多元.我把这些钱全部带在身边.回到家,母亲已把泽民的行李收拾好了.还替我和泽民新做了湖色纺绸长衫,母亲自己也新做一身纺绸的衣裙.母亲显得特别高兴,她对我说:“这次叫你来,一则我们送泽民到南京上学,二则我也趁此机会去南京看看.”母亲当时的愉快心情,我是理解的.第一,她觉得我在商务编译所的前途是有希望的,我释译的《衣》、《食》、《住》,已经排好,我编辑的《中国寓言》已经出版.她料想我此后可以一帆风顺了.第二,泽民居然考取(他的同班毕业生一同报考的,都没有被录取),而且据说这个学校是当时(北洋政府)开办的全国第一所这类的专门学校,为全国的公路建设和水利工程培养专门人才,毕业后学校负责介绍工作,不用你自己操心.因此种种,母亲兴致勃勃,要我们伺候她出去走走.我说,妈妈想出去走走,再好没有.我手边有二百多元,大概够花了.妈妈不要我花钱.但我和泽民都以为应该孝敬一下为我们操心、十年勤劳的亲爱的妈妈.
我们三人先到上海,住了个中等旅馆.这个旅馆有浴室,也备饭菜,但也可以叫外边馆子的酒菜,我叫茶房拿广东馆子的菜单为请母亲点菜,并且要了一瓶葡萄酒.对于酒,母亲和我只能喝小小几口,但泽民能喝一两小杯.我们叫了一辆马车,游览了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几条热闹马路.但母亲最感兴趣的,是到商务印书馆发行所去买书.她买了林琴南译的小说五十种,又买四大编的《西洋通史》,二卷本的《西史纪要》,以及《东洋史要》(日本某学者原著的中文译本)和《清史讲义》(汪荣宝原著,许国英增订),以上各史书,母亲都买了两套.在上海游玩了三四天,然后乘火车到南京,我们买了二等车票.在南京住了个像样的旅馆,游览了名胜名迹,转眼四五天,学校快开学了,母亲取出所买的历史书,分一套给泽民,说:“你将来要做工程师,但也不能不懂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母亲叫旅馆茶房来问:“南京哪一家菜馆最好?”茶房说有一家北京菜馆.于是我们便到那家菜馆.母亲这次一次要自己付钱,说,这是她奖赏泽民和我的.泽民上学后,我和母亲就离开南京.母亲想乘长江客轮回上海,她说她还没见过长江.我在航行于汉口至上海的三四千吨的豪华的大客轮(英国轮船公司的)定了个官舱.船启碇后,我扶着母亲在甲板上散步,她遥望江天,忽然有感触,对我说:“你父亲一生只到过杭州,我今天见的世面比他多了.”又慨然说,“他的遗嘱我尽力做到了,你兄弟二人还算有出息,他死而有知,大概也是快活的.可惜一个人死了没有魂,他再也不知我们现在干什么,将来还要干什么.”到了上海,我送母亲乘小火轮回乌镇,就回商务编译所.
作者在这段回忆录中,写出了母亲对子女学习的关心.孩子考上了南京的学校,要亲自送到南京去,顺便见见大世面.她到了上海,关心的不是十里洋场的花花世界,而最高兴到商务印书馆发行所去买书,一买就是五十种小说和几种历史书籍.这些历史著作都买两套.一套给小儿子,并对小儿子说:“你将来要做工程师,但也不能不懂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表现了一个有远大眼光的母亲的心愿.他们在长江轮船甲板上散步时,遥望江天,感慨万千,她认为见的世面比孩子爸爸还多,而且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了心里感到自豪和安慰.作者忠实地回忆了这段情景,使读者想到茅盾的母亲是一个虽然久居乡镇但有远见卓识的妇女.孩子们的成才,跟这位母亲的教诲是分不开的.茅盾的这段回忆录就富于亲切感.
二、写回忆录应注意的事项
1.要抓住典型事例.有些重大事件,不能面面俱到地平铺直叙,要集中各种典型事例,突出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有时可以概括地写,以总览全局;有时可以细致地写,以窥豹一斑.只有概括的介绍,不能看到各个细节;只有细致的描述,不能看到全局.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既看到全局,又看到细节,做到有血有肉,真实感人.
例文:
邢台人民对周恩来同志的回忆
在纪念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我们邢台人民以万分崇敬的心情,回顾十年前周总理来邢台地震灾区视察慰问的难忘情景,思念周总理对灾区人民的亲切关怀和谆谆教诲,心潮翻滚,思绪万千,更加激起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无限怀念,更加激起对王张江姚“四人帮”的深仇大恨.
敬爱的周总理无限热爱人民,和灾区群众心连心.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周总理深入灾区社队,进窝棚,探病房等一幕幕动人情景.四月一日那一天,敬爱的周总理来到宁晋县东汪公社.消息传到临时医院的简易病房里,伤员们的心情是多么兴奋,多么激动啊!我们都想亲自出门去迎接周总理的到来,都想亲眼看一看总理那慈祥可亲的面容.就在这时,周总理来到了伤员们面前.看见周总理,有多少伤员含着激动的泪水,想走上前去握一握总理那温暖的手啊!可是由于伤势重,起不来.这时,周总理一个铺一个铺地走过来了,一次又一次地俯下身子向躺在地铺上的伤员问候,和他们亲切握手.三辈子扛长活的老贫农贺全胜,骨盆严重折伤.周总理蹲在他的身边,紧紧握住了他的双手;撩起他的褥子,亲手摸一摸铺得厚实不厚实;轻轻掀起他的被子,仔细观察伤情.当时,贺全胜激动得热泪不住地流,半天才说出一句感激的话来:“总理呀,亲人解放军把我救出来,您整天为我们操劳国家大事,工作是那么忙,还亲自来看我们,这可叫我们怎么报答您的恩情?”总理听后亲切地说:“为人民服务应该!解放军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周总理还安慰他好好养伤,说这里治不好去宁晋,宁晋治不好去石家庄.就这样,周总理一连慰问了一百四十多名伤病员……
敬爱的周总理谦虚谨慎,平易近人,艰苦朴素,忘我工作……记得四月一日那天,在何家寨大队村头的帐篷里,周总理和七十多名干部群众代表举行了座谈.总理问震情,问损失,问生产,问生活,就连麦子浇没浇返青水,春播的种子够不够,也替我们想到了.那天,风卷着沙,沙裹着风,帐篷上下掀动,碗里刚倒上的水,就落一层尘土.敬爱的周总理端起粗瓷大碗,轻轻吹了吹上面的尘土,便喝了下去.已是下午两点了,我们多次劝总理吃饭,总理总是说:不忙!不忙!并一再嘱咐身边的同志说:“群众受了灾,已经很困难,不要再给他们添麻烦.”那天,总理从早晨五点到晚上九点,一口饭没吃,一刻钟没停,连续工作了十六个小时,在我区一连视察了宁晋县东汪、耿庄桥,巨鹿县何家寨和邢台市四个地方,他的精力还是那样旺盛!当天晚上,总理的座机落到邢台市郊区驻军营房前的操场上.那时,我们多么想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来招待日夜为人民操劳的总理啊!
许多人恳切地请求总理到城里用饭.总理说:不必了,到营房与战士一起吃就行了嘛!结果,总理只吃了一点家常烙饼和炒白菜.在场的干部、战士看到此情此景,心里无比激动,热泪夺眶而出.
在这里,作者就采取了抓住典型事例的写法,有概括性的介绍,也有细致的描述,再现了周恩来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2.内容必须是真人真事,事情真实可靠.这就必须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弄清楚,地名、人名、时间、日期等也都要认真核对,不能想当然.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实可靠、令人信服的回忆录来.有些人为了贪图省事,往往采用“合理想像”的办法,结果便弄出笑话来,这是我们写回忆录时要引以为戒的.
第三家谱、家史
一、家谱、家史的起源和作用
家谱、家史都是以家族或家庭为记载对象的史志文书.不同的是,家谱以记载一姓世系为主,问有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而家史侧重于记载几代人的遭遇与兴衰变迁,总结家族发展中的经验教训.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家谱、家史的写作也源远流长,名称、种类很多.在有文字以前,有结绳家谱、口传家谱.在有文字以后,有甲骨家谱、青铜家谱、碑谱、布谱、币谱等.由于家谱所记对象的不同,家谱又分玉牒(记载帝王家庭的谱牒)、普通家谱(记载帝王以外家族的谱牒)、祠谱(记载宗族堂史和成员生平)、坟谱(记载宗族坟茔史)、云和神轴(记载宗族人物世系的挂图).由于家谱所记范围的不同,家谱又分房谱(记载同一始祖下各房人物世系的家谱)、支谱(记载宗族某一分支人物世系的家谱)、族谱(亦称宗谱,记载同一家族或宗族人物世系的总谱)、统谱(记载分布各地的同族各宗有史以来的族谱)、异姓统谱(记载分布各地、姓氏各异的同族各宗有史以来的族谱).上述历史资料,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丰富了人们对家谱的认识.
家谱、家史的特点,一是以家族为对象,记载家族的世系和事变;二是从古至今,世代相续,系统而完整地记载一个家族的演变史;三是记载内容多为扬善隐恶,以光宗耀祖、激励后代为宗旨.
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和睦的民族大家庭.海内外中华民族的各个成员,编修家谱、家史时,要提倡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睦,提倡家谱、家史的纪念作用和教化功能,提倡用实事求是的态度记载家族的荣辱兴衰,使家谱、家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后人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辨善恶的一代新人.
二、编修家谱、家史的基本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家族交往也日益增多,家谱、家史的编修将日趋兴盛.不仅同族人、同家人会为本族、本家编修家谱、家史,史学工作者也要为有历史影响的家族编修家谱、家史.编修家谱、家史应注意以下基本要求:
1.广泛收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