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900000007

第7章 《韩非子》作品(3)

所以西伯劝说殷纣,殷纣就把他囚禁起来;翼侯被烤死;鬼侯被晒成肉干;比干被剖心;梅伯被剁成肉酱;管仲被囚禁;曹羁逃亡到陈国;百里奚在路上讨饭;傅说几次被转卖;孙子在魏被剔去膝盖;吴起在岸门才收住眼泪,哀痛西河会被秦国吞并,最后在楚国被肢解;公叔痤说公孙鞅是国家之才,反而被认为是昏聩之人,公孙鞅才不得不亡命到秦国;关龙逢被杀;苌弘被刳肠;尹子遭陷害;司马子期死后尸体浮于江上;田明死而尸体被分解;宓子贱、西门豹不斗而死在别人的手下;董阏于死而陈尸于集市之上;宰予不免于田常之乱;范雎曾被打断肋骨。这十几个人,都是世上仁贤忠良有道之士,不幸而遇到荒谬混乱昏暗狂惑之主而死。所以即使是圣贤也不能逃脱死亡避开杀戮屈辱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那就是愚昧之人是难以劝说的,君子是难于进言的。况且至理名言是不合于耳而逆于心的,除非圣贤明君是不能接受的,愿大王仔细斟酌考察才是。

爱臣

【原文】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臣闻: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威而倾其国。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将相之管主而隆家,此君人者所外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此四关者,不求诸外,不请于人,议之而得之矣。故曰:人主不能用其富,则终于外也。此君人者之所识也。

昔者纣之亡,周之卑,皆从诸侯之博大也;晋之分也,齐之夺也,皆以群臣之太富也。夫燕、宋之所以弑其君者,皆此类也。故上比之殷、周,中比之燕、宋,莫不从此术也。是故明君之蓄。其臣也,尽之以法,质之以备。故不赦死,不宥刑;赦死宥刑,是谓威淫。社稷将危,国家偏威。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党与虽众,不得臣士卒。故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其府库不得私贷于家。此明君之所以禁其邪。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非传非遽,载奇兵革,罪死不赦。此明君之所以备不虞者也。

【译文】

宠爱臣下过分亲近,一定会危及自身;臣下过于尊贵,一定会转移人主的地位;后、妃没有等级差别,一定会危害嫡子;兄弟互不服气,一定会危害国家。臣下听人说过: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君,如果没有戒备,在他的身边一定会出现有一百辆兵车的大臣,转移他的百姓,倾覆他的国家;能出一万辆兵车的大国之王,如果没有戒备,在身边一定会有操一千辆兵车的封君,转移他的威势,倾覆他的国家。因此奸臣越来越多,人主的尊严越来越衰退。所以诸侯的领地广大,是天子的祸害;群臣过于豪富,君主就会衰败。将相钳制君主而兴隆私家门第,这是君主必须除掉的。世间万物没有比自身再珍贵的了,没有比地位再尊贵的了,没有比君主的威严再重要的了,没有比权势再隆盛的了。这四种美德不必外求,不用向人家请命,只要谋划得当就可以得到。所以说:人主不能运用他的戒备,终究会被奸臣排除在外。这是做君主的要牢牢记住的。

从前殷纣的灭亡,周朝的衰败,都是因为诸侯强大之所致;晋国的三分,齐国被田氏篡夺,都是群臣豪富之所致。燕国和宋国的君主被刺杀,也属于这一类。所以上同殷、周相比,中同燕、宋相比,没有不是用这种手段的。因此明君养活他的臣下,完全是按法度办事,布置好各种防范措施。所以不赦死罪,不宽免刑罚;赦免死罪,宽免刑罚,就是分散威严。如此国家就会危亡,大权就会旁落。因此大臣俸禄虽高,也不得征收城市的税金;党羽虽多,也不得拥有私人武装。所以为人臣的,居官不得私自朝见外国君主,在军不得私下与外国交往,掌管的府库钱粮不得私自借用。这是明君用来禁止臣下为非作歹的办法。因此臣下不得用四马驾车作随从,车上不得有一件兵器;不是驿车官车,即使载一件兵器、一副盔甲,皆属死罪不应赦免。这是明君用来防范意想不到的祸患的。

主道

【原文】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故虚静以待,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形名参同,君乃无事焉,归之其情。故曰: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故曰: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故有智而不以虑,使万物知其处;有贤而不以行,观臣下之所因;有勇而不以怒,使群臣尽其武。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群臣守职,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谓习常。故曰:寂乎其无位而处,渗乎莫得其所。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穷于智;贤者敕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穷于能;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穷于名。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智者正。

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也。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虚静无事,以暗见疵。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知其言以往,勿变勿更,以参合阅。焉。官有一人,勿令通言,则万物皆尽。函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保吾所以往而稽同之,谨执其柄而固握之。绝其望,破其意,毋使人欲之。不谨其闭,不固其门,虎乃将存。不慎其事,不掩其情,贼乃将生。弑其主,代其所,人莫不与,故谓之虎。处其主之侧,为奸臣;闻其主之忒,故谓之贼。散其党,收其余,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大不可量,深不可测,同合刑名,审验法式,擅为者诛,国乃无贼。是故人主有五壅:臣闭其主日壅,臣制财利日壅,臣擅行令日壅,臣得行义日壅,臣得树人曰壅。臣闭其主,则主失位;臣制财利,则主失德;臣擅行令,则主失制;臣得行义,则主失明;臣得树人,则主失党。此人主之所以独擅也,非人臣之所得操也。

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是以不言而善应,不约而善增。言已应,则执其契;事已增,则操其符。符契之所合,赏罚之所生也。故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明君之道,臣不得陈言而不当。是故明君之行赏也,暧乎如时雨,百姓利其泽;其行罚也,畏乎如雷霆,神圣不能解也。故明君无偷赏,无赦罚。赏偷,则功臣堕其业;赦罪,则奸臣易为非。是故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疏贱必赏,近爱必诛,则疏贱者不怠,而近爱者不骄也。

【译文】

道是万物的本原,是评定是非的标准。因此,明君把握这个本原,就可以认识万物的起源,研究它的条理以了解事物成败的原因。所以以虚无寂静之态对待一切,让名称自己去规定它的内涵,让事物自己去确定它的性质。虚则可以了解实际的真情,静则可以了解行动的正误。臣下进言,就表现出他的主见;臣下办事,就表现出他的成绩。成绩和主见经过验证互相符合,君主就没有什么事了,就让事物回到它们的本来面貌了。

所以说:君主不能显示自己的愿望,君主如果显示自己的愿望,臣下一定会伪装;君主不能轻易露出自己的想法,君主露出自己的想法,臣下一定会表现异常。所以说:君主去掉好恶,臣下才能显出本色;君主去掉智巧,臣下才能谨慎。所以君主有智慧而不必用心思,使万物各得其所;君主有贤能而不必使用,用以观察臣下根据什么来行动;君主有勇气而不必使出威严,让臣下充分发挥他们的武勇。因此,君主去掉智慧,臣下就会发挥他们的聪慧;君主去掉贤能,臣下就会建功立业;君主去掉勇气,臣下就会表现出坚强。群臣恪守职责,百官都有常规,君主能根据他们的才干而使用他们,这就是循法行事。所以说,寂静无声,君主好像:并没有坐在君位上;空空荡荡,臣下无法知道君主在哪里。

明君在上无为,群臣在下战战兢兢。明君之道是,让有聪明才智的人尽量发挥他们的才智,而君主凭借他们的才智加以裁决,所以君主的才智绰绰有余;贤能的人兢兢业业奋勉工作,君主根据他们的所长而任用他们,所以君主的才干富富有余;有功则君主享受成效,有错则臣下担负罪过,所以君主的名誉上无穷无尽。因此君主不必贤就可以作为贤人的师长,不必有智慧就可以作为有智者的尊上。臣下承担劳苦,君主享有成功。这就叫做贤明君主之经。

做君主的道术在于使臣下无从窥测,运用道术使臣下无从知晓;虚无寂静,不必操劳,只在暗中观察臣下的过错。看见了就像没看见,听见了就像没听见,知道了就像不知道一样。了解他的言论以后,不必给予指点或更正,而是察看他的言行是否一致。

每个官职委派一人,不让他们互相通气,那样万物万事全露实情。掩盖行迹,隐藏端绪,无从窥探。放弃智慧,丢掉才能,臣下就无从揣测国君。国君去掉他的智慧,弃绝他的才能,臣下就不可能臆测。保留以往的观察用以考核臣下的业绩,看他们的言行是否一致,谨慎地抓住权柄而牢牢地掌握它。杜绝臣下的奢望,破除臣下意图,不许其贪图权柄。不谨慎地关闭贪求权柄的道路,不牢固地封锁贪求权柄的门户,恶虎就会有生存的余地。不慎重对待这种事实,不掩盖自己的实情,奸贼将会发生。刺杀他的君主,代替他的君位,他人不得不顺从,所以叫做恶虎。他们在君主的左右,充当奸臣,伺机钻君主的空子,所以叫他们为贼。只有解散其朋党,收拾其羽翼,封闭其门户,除掉其帮凶,国家才能没有恶虎。君主之道,大则不可估量,深则不可测度,审核名实是否相符,考察检验是否依法行事,擅自作主的就要严惩,国家就会免生奸贼。因此,君主有五蔽:臣下堵塞君主的视听叫蔽,臣下控制财利叫蔽,臣下擅自发号施令叫蔽,臣下收买人心叫蔽,臣下安插自己的人叫蔽。

臣下堵塞君主的视听,君主就会失掉君位;臣下控制财利,君主就会失去恩泽;臣下擅自发号施令,君主就会失去统制之权;臣下收买人心,君主就会失去名分;臣下安插自己的人,君主就会失去羽翼。这些权柄是君主所独有的,而决非人臣得以操持的。

君主的道术,是以寂静无为为法宝。自己不必操劳而知臣下拙与巧,自己不必思虑而知臣下谋划的福与祸。因此君主不必说话而臣下却能提出完美的计划,不必作出规定而臣下就能完成要大的功业。臣下提出的设想已经应验,就把以前写的奏章拿出来对证;功业已经完成,就把以前写的文书拿出来考核。文书奏章和实际情况是否相符,这就是赏罚的依据。所以群臣提出意见,君主根据他的意见委派给他任务,并按照任务责成他的功效。效果符合事实,事实符合他的设想,就奖赏;效果不符合事实,事实不符合他的设想,就责罚。明君的道术,不许臣下提出不确切的意见。因此明君施行奖赏,隐隐约约却如及时行雨,百姓都蒙受他的恩泽;施行责罚,威严有如雷霆,神仙上帝也无法免除。所以明君没有随意的奖赏,没有宽免的责罚。奖赏随意,功臣就会灰心他的事业;宽免责罚,奸臣就很容易为非作歹。因此,确实有功,虽是疏远卑贱之人,也一定奖赏;确有过错,虽是亲近宠爱之人,也一定责罚。疏远卑贱之人一定奖赏,亲近宠爱之人一定责罚,疏远卑贱之人就不会懈怠,而亲近宠爱之人也就不会骄傲了。

有度

【原文】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荆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之氓社稷也,而荆以亡。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桓公之氓社稷也,而齐以亡。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袭涿、方城,残齐,平中山,有燕者重,无燕者轻;襄王之氓社稷也,而燕以亡。魏安厘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尽陶、魏之地;加兵于齐,私平陆之都;攻韩拔管,胜于淇下;睢阳之事,荆军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荆军破。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安厘王死而魏以亡。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厘,则燕、魏可以强。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忘主外交,以进其与,则其下所以为上者薄矣。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忠臣之所以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此亡之本也。若是,则群臣废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数至能人之门,不一至主之廷;百虑私家之便,不一图主之国。属数虽多,非所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所以任国也。然则主有人主之名,而实托于群臣之家也。故臣曰:亡国之廷无人焉。廷无人者,非朝廷之衰也。家务相益,不务厚国;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也。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故主仇法则可也。

【译文】

国家不会总是强盛的,也没有总是衰弱的。执法坚定的国家就强盛;执法软弱的国家就衰弱。楚庄王兼并了二十六个诸侯国,开拓疆土三千里;等到庄王弃国而亡之后,楚国也就衰败了。齐桓公兼并了三十个诸侯国,开拓领土三千里;等到桓公弃国而死之后,齐国也就衰亡了。燕昭王以黄河为国界,以蓟为国都,有涿邑和方城作为屏障,横扫齐国,平定了中山,和燕国友好的诸侯就会被敬重,和燕国不友好的诸侯就会被看轻;等到昭王弃国而死之后,燕国也就衰落了。魏安厘王进攻燕国,救援赵国,夺回河东领地;攻取定陶,占有全部卫国领地;用兵齐国,据平陆为己有;攻打韩国,拿下管城,在淇下打了胜仗;睢阳战役,楚兵疲困而遁逃;上蔡、召陵战役,楚兵被攻破。魏国之兵布满天下四面八方,威慑中原各国;而安厘王一死,魏国就衰微了。所以有了楚庄、齐桓,楚国和齐国就可以称霸;有燕昭、魏安厘,燕国和魏国就可以强大。而今都成了衰败之国,就是因为这些国家群臣官吏都去尽力乱国而不务治国的缘故。国家已经混乱衰弱了,他们又都放弃国法而私通外国,这是背着干柴去救火,国家就更加混乱衰败了!

同类推荐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 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 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介绍马上皇帝——赵匡胤的有关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本书汇集了从秦到汉23位帝王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陛。秦汉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雍正的智慧

    雍正的智慧

    公元1678年十二月十三日,也就是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伴随着几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一个男婴诞生在皇宫中。康熙皇帝给他的这第十一个儿子取名叫“胤禛”,在这名字里面“胤”字代表他们兄弟的排行。而这“禛”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面的解释是“以真受福”,康熙希望这个儿子对上天和祖宗真诚,并以此得到福祉。同时也希望这个儿子能健康成长,因为虽然之前康熙皇帝有十个儿子,但不幸的是这些男孩中有不少幼年夭折,活下来的也就只有胤裎、允礽和胤祁三人,所以这样算下来,这个婴儿就成了康熙的第四个皇子。它就是本书的主人公雍正,一个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很大影响的皇帝。
热门推荐
  • 凤惑天下

    凤惑天下

    她倾世才华,风流潇洒,谈笑间让世间男子倾心。她权倾天下,嗜血无情,倾城一笑血溅天下。她到底是游戏人间纨绔世女?还是狠辣无比的凤朝王爷?且看凤君一出,惑世心他初见她一身风华,倾心相许,不管他人怎看,一生只为她活他一身傲气为她所折,甘愿为她放下世间权贵,只为博她一笑。他人如其名,冷漠无情,是她教会他什么是情,一生只为她倾情。女主不是善良之人不喜勿入这里一位亲帮子君建立的QQ群,有想跟子君一起聊天亲们可以进来玩玩103194784子君完结书:《纨绔女王爷》连载新书:《篡位女帝》
  • 婚姻里的迷茫

    婚姻里的迷茫

    却被一条陌生的短信打破了他们快乐的生活。当安雅欣曾经的追求者,再次出现;当陈旭东的秘密情人,浮出水面。各种诱惑来袭,他们同床异梦,安雅欣和陈旭东一对朋友、家人眼里幸福甜蜜的夫妻,貌合神离!面对婚姻里的各种欲望,曾经幸福甜蜜的他们究竟该如何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有些人似乎什么都不必做,好运气就会伴随终生。而有些人卖艺的时候必须专心卖艺,才会随着岁月的沉淀变得越发有底气。这本书记录着这样一些人:一个不需要照顾,女汉子性格的白领;执着并拧巴的女推销员;死心眼的BJ男和他的十个姑娘;长得好看的拉面师傅;乐此不疲的“喜当爹”……看着他们的故事,你会想:有些好运气,还没有来找你,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来了,只是为了让你多走一些路,再遇到属于自己的甜。
  • 问道记

    问道记

    一个新时期大学生不小心被传送到一个修仙星球,修仙炼气,得道长生的诱惑让他一步步见识到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而他,一心只想着如何破解传送阵回到地球……当他回到地球,先辈们神秘的布局,让一切都扑朔迷离……
  • 卑鄙的圣人:曹操2

    卑鄙的圣人:曹操2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最美的情郎最美的诗

    他是西藏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却生性喜好游乐,放荡不羁,他用25岁短暂的一生给高原大地留下了一道永不消褪的彩虹。多年以后,人们忘记了他的达赖身份,因为他的情诗已经在很多人口中交相传诵。他就是藏地诗佛——仓央嘉措。命运让他有了一个特定的身份,让他不能够参与人间情爱,只能远观。可偏偏他又是个多情少年,他只能选择叛逆和逃避。虽然他的爱情最终指向的是幻灭,但他一直在无奈中苦苦挣扎,在世俗的偏见中煎熬并反抗。多少年后,那种饱含着诗人无限深情的歌吟才传遍了四野。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别费劲了,我不爱你

    别费劲了,我不爱你

    当你接手一个历练成绅士的男人,是否时刻都在想他的青葱岁月该是怎样的如花美眷陪在身旁,如今伊人又情归何方?大学时暗恋的阴影、为摆脱暗恋而陷入的另一场噩梦、到如今独自一人……韩悦看似单调的生活又好像过于丰富。勉为其难的一场相亲,陈浩和韩悦相识,在后面几次不经意的见面中,他惊奇地发现这女孩有很多面,一层层揭开,每层都不一样。当他开始感兴趣,就沦陷了。他的求爱之路似乎异乎寻常的艰难,只是,口口声声嚷着不爱不爱的韩悦,是否真的了解自己的心意?渐渐成熟的80后,有点辛酸,有点委屈,有点刺激,有点失望,也有点自己的穷开心。这里有爱、有心情、有故事。
  • 狂神决

    狂神决

    韩玄,一位下界修真者。虽然飞升仙界,却意外落得半人半仙之体,不能修炼仙术。机缘巧合之下,他得到一块星玄铁片,从而走上一条神奇的成神之路。且看韩玄如何笑傲仙魔两界,无尽精彩,尽在《狂神决》!
  • 疯人手记

    疯人手记

    《疯人手记》是一部意蕴丰厚、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品。它向我们展示的是从新中国解放前夕,历经新中国成立后的“反右”、文革,一直到新时期这样一个历史时段中,煤炭工人邵士喜及儿子邵合作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悲剧命运,在充满种种悖谬的历史境遇中展示了普通人的生存百态:他们或以“瞒和骗”、隐忍、溜须拍马等朴素的处世哲学顺应着悖谬的社会,或反其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