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800000012

第12章 中都得治司寇断案(2)

孔子问:“既知掘井不难,为何不掘呢?”

另一农夫抢着说:“只因战事连年,家无壮丁。加上赋税沉重,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恨不能离开这穷地方,又有谁去掘井浇田呢!只是因为穷家难舍,才呆在这里勉强度日。”

孔子顿开茅塞,觉得心里亮堂了,又问:“这中都邑可有大川、山丘吗?”

一农夫说:“城北三十里就有一条大河,名字叫汶水。这条河源于泰山,水质既清又甜,用来浇灌田地再好不过。城北二十里处就有山丘,虽然不高,却也很多。”

孔子熟悉汶水,可并没有想到离中都城这么近。他兴奋地说:“我有心让你们带头掘井修道,旱可浇田,涝可排水。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农夫们齐声说:“大人,谁不往好处想啊!可这眼下,三尺肠子闲着二尺半,哪有力气掘井修渠啊。”

孔子说:“待我奏明主公,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农夫们一齐跪在地上说:“大人真乃我等的再生父母。苍天有眼,中都有望了!”

第二天,孔子和学生们来到汶水。虽是枯水季节,仍见河水滔滔。岸边杨柳,郁郁葱葱,显得格外有朝气。这里村庄稠密,人口众多。农家鸡飞狗吠,马嘶驴叫,充满一派生机。孔子自言自语地说:“水,有水才有农田、粮食和富庶啊!”

从河边密林里传来了斑鸠的叫声。在孔子听来,这声音是那样悦耳,与滔滔流水声混在一起,又是那样和谐。孔子感叹道:“布谷,布谷,是啊,清明已过,该播五谷了。”

在回邑署途中,孔子看着路边那高低不平,到处是坟丘的田地,多数虽已耕过,却干燥得没法播种。那些尚未耕耙的,全都龟裂了。他暗下决心:奏明鲁定公,开仓赈济饥民。再用沈犹氏和慎溃氏缴来的银两,帮助贫困农家购置农具和提水工具,让农夫掘井灌田。同时,修好沟渠,让缺水的地方引汶水浇田。

回到邑署,他把这些想法告诉了学生们,学生们赞不绝口。他当即修下奏章,命差役送进都城。鲁定公欣然准奏,孔子不胜感激。于是,逐项办理,农夫有了救济粮,买了农具,加上亲身领略了政通人和的好处,争相挖井修渠。这一年春天,鲁国大旱,好多地方没法耕种,唯独中都邑按时播种,谷雨一过,地无白茬了。

孔子腾出手来,进一步整顿社会秩序。不出三个月,社会风气有了明显变化。市场交易公平合理,物美价廉,童叟无欺。人们懂礼仪,知廉耻,上尊老,下爱幼,男女分道走路。孔子看着自己的政绩,不免高兴,索性写出告示,对黎民百姓的养生送死之事,一一做了规定。明文写道:“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途,授受不亲。路不拾遗,器不雕饰。棺厚四寸,椁厚五寸,择山丘为坟,不封不树。我邑人等,一律遵从。”告示一经贴出,果然十分灵验。半年过后,出现了器不雕饰,商贾无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情景。

这年夏季,暴雨成灾。孔子命学生和差役们督导农夫排水防涝。及至到了秋季收获季节,五谷丰登,仓满库足。农夫们对孔子感恩戴德,简直把他当成了活神仙。他出的告示,发的号令,黎民百姓诚心遵从。

为了让无业游民和闲散人员过上温饱日子,孔子又让富豪大户出资兴办手工作坊,男子制陶、冶铜,女子纺纱、织绢。所产器皿和织品,远销齐、卫、晋、郑、吴、楚等国。正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齐、卫、晋、郑、吴、楚的商旅来往不断,把中都当成了他们经商的重要场所。

面对这种情景,孔子自然振奋不已。这一日,他正在和学生们商量进一步治理中都的办法,忽听差役禀报:“有客人求拜大人。”

孔子说:“请他进来叙谈!”说着站起身,到屋门口等候。

差役领来三个青年,身穿棉衣,肩背包裹,来到屋门台阶下,放下包裹,一起跪倒,齐声说道:“弟子拜见老师。”

孔子问:“你们都是哪里人?姓什名谁?”

一个高个、潇洒的青年说:“弟子姓宓,名不齐,字子贱,鲁国人。”

另一个中等身材、目光有神的青年说:“弟子复姓巫马,名施,字子期,陈国人。”

最后一个青年矮个头,脸小、鼻小、眼小,其貌不扬。然而,他声如铜铃地说:“弟子姓高,名柴,字子高,齐国人。与这两位师兄在途中相遇,结伴同来拜师。”

孔子说:“赶快起来叙话!”

众人进屋,依次坐定。孔子又把子路等人逐一介绍过,转问宓不齐等人的年龄,恰巧三十同庚,时年二十岁。

孔子从政和教学都有成就,面对学生们,感到十分甜蜜。忽听差役一声喊:“主公有令!”孔子未知吉凶,慌忙出屋接令。

且说孔子忽听差役禀报主公有令,未知吉凶,慌忙出屋接令。他双手从使臣手中接过一块黄绢,展开一看,上面写着几行工整的大字:“孔爱卿:寡人闻听你治理中都一年,政绩卓着。欲委以重任,请速速返回都城。”

孔子心花怒放,喜形于色,手捧黄绢呆呆地看着。那黄绢像彩虹,架起了无数座五光十色的金桥,仿佛通向了天宫;像路石,铺平了条条平坦宽广的大道,一直延伸到京都。他心中道:“周礼就要恢复了!周公可以瞑目了!”他极力抑制住激动的心情,对学生们说:“弟子们,主公命我回都城。你们分头处理完公务,收拾行装,准备随我一起回去!”

孔子命子贡把使臣引进客房,陪伴着说话,也着手整理自己的东西。在他房中,除了竹简,就是布帛,一捆捆,一摞摞,重重叠叠。一年来,他离开了夫人和儿女,只有学生们和这些竹帛同他朝夕相处。学生们向他求教,也帮他做了许多事情;竹帛给他带来了麻烦,也使他增长了不少知识。每当面对这些竹帛时,他就用铭刻在心坎里的那句话激励、鼓舞自己:“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眼下,他一边整理竹帛,一边想着治理中都的情景,觉得所有的成就都与这些竹帛有关。因此分外珍惜它们。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通宵达旦未能入眠。他的心事太多了。中都邑虽然有了明显变化,但毕竟是刚刚开头。他多么想留在中都再治理几年,以便使中都成为自己想像中的天堂。然而,鲁定公“欲委以重任”的话更能打动他的心。他想推行的是周公制定的全部周礼,他想实现的最终目标是天下为公,岂能舍大求小,本末倒置呢。他觉得自己的心好像长了翅膀,想高了,飞远了。他又在勾画自己的蓝图:第一步,鼎力帮助鲁定公治理好鲁国;第二步,说服各诸侯国君效法鲁国;第三步,让周天子推行周礼,把整个华夏大地治理得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国泰民安、丰衣足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雄鸡叫过三遍。他穿衣下床,刚走出屋门,就看到学生们忙着向马车上装放行装。觉得心头一阵甜润,一阵酸楚。

天刚放亮,邑署大门外就挤满了前来送行的豪绅、商人和黎民百姓。他们手提礼品,多是鸡蛋、干肉、红枣、丝织品和青铜器皿之类,眼含热泪,充满了感激、惋惜之情,却一句话也不说,只听到一片抽噎声。

看到这种情景,孔子酸楚的心头猛然抽搐,一股热泪从眼眶涌出。

黎民百姓一看到他,立即蜂拥着往前挤,竞相递送礼品。挤在最前面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双手捧着盛满鸡蛋的篮子,高高举起:“大人,这是小民的一点心意,你务必要收下!”其他人也高声说着类似的话,硬把自己的礼品往前递。

“老人家!”孔子的嗓音早已变了,“诸位,你们的心意我领了。这礼品是断然不能收的。”

“大人,这是我们大伙的心啊!”

喊声此起彼伏。孔子不知说什么好,站在台阶上无所适从。好在子路已将马车赶过来了。他急忙登上马车,向人群抱拳施礼告辞。南北大街上,形成了夹道欢送的人墙,一张张笑脸,一双双泪眼,洋溢着对他的眷恋之情。他用招手和抱拳施礼向送行的人们致谢。马车好不容易驶出正门,想不到南门外还有许多人等候在那里为他送行。孔子从马车上跳下,高声说道:“孔丘没有什么显着政绩,愧对诸位的深情厚谊,请大家回城去吧!”再三再四地施礼毕,登车上路,边走边回头向目送他的人们摆手致意。

回到都城,孔子直接进宫复命谢恩。

鲁定公满面春风地迎接他,由衷地赞扬道:“爱卿果然有超凡的才能,不到一年就把中都治理得井然有序。未知你究竟用的什么好办法,居然有如此大的成效?”

孔子说:“我不过凭借着周天子和主公的圣威,推行了周公的礼治,做了些合乎民心、顺乎民意的事情而已。”

鲁定公用商量的口吻问:“用你的办法来治理鲁国怎么样呢?”

孔子坚定地说:“只要尽心推行周公制定的典章制度,以礼制使黎民归服,尽力做合乎民心、顺乎民意的事情,别说治理鲁国,就是整个天下也是能够治理好的。”

鲁定公说:“太好了!太好了!寡人想委任你为司空,未知爱卿意下如何?”

孔子说:“司空乃掌握国家建筑之要职,上管庙宇、宫殿和整个都城的规划、设计和建筑,下管道路和桥梁的整修,全是对国、对民有利的事情,丘当恪尽职守,报效主公!”

鲁定公说:“明日早朝,我便向文武官员说明。”

孔子再拜谢恩,出宫回家。

时值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岁初,孔子和亓官氏、孔鲤、无违及留在都城内的学生们见过面,谈些离别之后的事情。当夜早早安歇。第二天,孔子就任司空。从此,一边管理建筑,一边教学生们读书。

孔子自从收下颜回和子贡两个学生,觉得他们的特点与众不同。颜回深沉、内秀,从不随便乱发议论;子贡则擅长辞令,锋芒毕露。这一日,孔子给学生们讲完《诗》中的《硕鼠》篇,许多学生发问,惟独颜回呆愣着脸儿思考,一言不发。孔子好生奇怪,自从收下颜回后,时常见他废寝忘食地学习,好像根本不知疲倦似的。可是听课时,颜回从不发问,显得呆头呆脑,甚是愚笨。一旦问他事情,他又能回答得头头是道。

有一次孔子对子贡说:“我整天给颜回讲课,他从来不提任何疑问,似乎像个笨人。可是,他回去用心思考,不仅能理解,而且能发挥,可见颜回并不笨。”

子贡问:“你看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想了想说:“你好比是一个器具。”

子贡有些惊奇:“什么器具呢?”

孔子说:“庙宇里盛粮食的瑚琏。”

瑚链,又名筻簋,分方圆两种,方形的叫筻,圆形的叫簋,是相当尊贵的供器。子贡一听,甚是高兴,飘然而去。

孔子喊住了他:“端木赐啊,你要知道,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只有一个用途。”

子贡转身问道:“老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呢?”

孔子说:“多做事,少发议论。把你心里想要说的事情,先做好了,然后再说出来,就可以算得上君子了。”

这句话切中了子贡偏激、多言的毛病,红着脸儿说:“弟子明白了。”

孔子看着自己的学生们茁壮地成长,不胜欣慰。于是,潜心任司空。因政绩卓着,很快被鲁定公任为大司寇。

在当时,大司寇掌管着剿贼灭匪、判刑下狱的大权。孔子上任的第三天,用心查阅典籍,以便寻根求据,制定法规,严明法纪。忽听有人哭闹着跑上堂来,门人想阻拦,却没拦住。

孔子颇觉奇怪,举目望去,只见两个男子扯衣扭发地来到面前。长者四十多岁,少者十五六岁,披头散发,浑身泥垢,双双跪拜道:“大人给我做主!”

“你们是什么人?”孔子仔细端详着两人,“为何闹到这般地步?”

长者陈述道:“大人,这是犬子,自幼被他母亲娇养惯了,好吃懒做,田地里的活计不干,家中的琐事也不干。如今他母亲已去世了。我又忙里又忙外,他只顾游手好闲,坐享其成。今晨我劝他下地干活,他非但不听,反而动手打我。故而扭他来见大人,望大人给我做主!”

少者说:“我父亲蛮不讲理,开口训我,动辄打我,你看……”他扯开衣襟,露出紫一块、青一块的伤痕,“这都是他给我打的。”

孔子问:“你们姓什名谁?”

长者说:“我叫胡觉,他叫胡乾,家居鲁城东北隅,世代以种田为生。”

孔子指着胡乾胸脯上的伤问:“这都是你打的伤吗?”

胡觉也拍着青肿的面颊说:“大人,你看,他把我打成了这个样子。”

孔子喝问:“胡乾,你为何游手好闲,不帮父亲下地种田?”

胡乾垂头丧气。

孔子又问:“胡觉,你身为父亲,为何蛮不讲理,动辄打人?”

胡觉低头不语。

堂内一片沉寂,孔子搜肠刮肚地寻求处理办法,始终没有个好主意。他双眼望着门外小燕子飘然自如地飞翔着捕捉昆虫,令他心头豁然开朗,猛然想起牢房屋檐下有一窝燕子。当即板起面孔厉声说道:“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岂有此理!来人哪!”

早有四个差役应声来到堂外,齐声说:“小人在。”

孔子说:“把这不懂礼制的父子一同关进监牢!”

同类推荐
  •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中外历史英雄之谜

    无论从道德文章,还是文韬武略各方面看,英雄都是旷世奇才。他们知识渊博,论天下形势如同掌中观文;他们腹藏玄机,帷幄之中可决胜千里之外。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 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 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达尔文(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本书除了向你讲述这个伟大科学家成长的故事,还将带领你去游览迷人的热带风光,向你展示奇异的民风民俗。读完之后,你将会发现,由于汲取了科学大师的精神养料,在人生境界上,你已经获得了新的提高。这是一本值得你细细品味的书。
  •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中国著名管理培训专家王平先生的力作重磅出击。现代组织并不缺乏雄滔伟略的战略家。工作部署有千招万招,没有人去执行也是没招;规章制度有千条万条,没有人去执行也是白条。阅读本书,让你告别夸夸奇谈,成长为一个精益求精的执行者。
  • 我是摩托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我是摩托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英文爱藏:打开生命的窗

    英文爱藏:打开生命的窗

    人生于世,不过是匆匆过客。急急流年,滔滔逝水。生命中没有什么恒久不变的风景。我们的理智使我们一次次看透人生,我们的激情又使我们一次次重受蒙蔽。生命原本就是一场得失共存的行走,既然来走了这一遭,那就千山万水,随意行去。透过这一篇篇的哲理故事,打开通向灵魂的窗户,在一花一木中抵达生命的豁然之境。作为双语读物,《打开生命的窗》为中英双语对照版,既是英语学习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让读者在欣赏原法原味和凝练生动的英文时,还能多角度、深层次地品读语言特色与艺术之美,再配合文章后附加的多功能、全方位巩固题型,更有助于理解并学习英文。
  • 魔械师

    魔械师

    白痴获得魔法力,傻瓜也会变天才!谁想被附身的还是一个绝世大美女!为了解救心爱之人的诅咒必须要统一天下?好吧,为了你就算是逆天也再所不惜!轮回的力量有多强大?试试便知道!而他要跳出轮回重建天地!
  • 夫不教妻之过

    夫不教妻之过

    她,阎猫儿,职业婚托。高文凭,高智商,姿色过人,游走在渴盼第二春的老男人之间,以结婚为诱饵,骗取财富,逍遥挥霍,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惬意生活。家族渊源是身为老白脸的老爸,当然,老爸并不是生来就老,只是一直从小白脸做到老白脸而已。所以,在一色牟利这一行当里,她是根正苗红,理直气壮。当玉帝被王母耳提面命的时候,他对阎猫儿既羡慕又嫉妒,于是决定以一场空难解决了她。可惜,他没料到,此女背景很,非常,特别的不一般。这是一个色女向超级色女转变的故事,她主宰江湖,混迹官场,豢养美男三千,收服世间痴男暴男美男权男,与神仙对话,同鬼怪笑谈,乐时笑天下,疯时捅破天,悲时独隐藏,痛时舔舐伤!她是一个传奇,所以充满故事,而每一段故事,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每一个男人,都是她身上不可拆卸的肋骨!~~~~~~~~~~~可爱分隔了秀~~~~~~~~~~~~为了保命,为了不受折磨,阎猫儿该如何自处呢?她又如何在这陌生的环镜中达成理想,完成多年的夙愿呢?!这个妖孽般的美男又跟她有何种恩怨呢?凌千夜——阎罗庄的管家,从小出生便像妖怪,被世人唾弃,被父母嫌弃。阎罗女猫儿保护了他,并说他是阎罗王最尊贵的客人,在他长大之后,猫儿第一眼见到他,便要了他。灵儿——猫儿的通房男侍,温柔体贴,一心一意伺候猫儿,对其他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独孤海——曾经的皇帝,现在的采花大盗。被猫儿弄得身败名裂,世人宁愿他死了,也不愿意承认他活着。他虽然采遍无数花,但依然无法彻底将猫儿放下。独孤拓——现在皇帝,他从小跟在猫儿身边,后来被猫儿一手推向了皇位,替代了独孤海,他身在其位,却日夜承受着痛苦。但渐渐被权力迷失了自己,不愿意再做任何人的傀儡。紫月——灵狐祖师,沉睡了三千年醒来,以前没被猫儿那妖媚的娘迷倒,却栽在了猫儿的手中,在感慨之余,心中却甜蜜的紧,甘心做她身边一个男妾。伊期爱——来自天界,拥有最纯阳的灵魂,从小便跟猫儿订了亲,只因为猫儿需要他的‘滋润’,不然就会变成白痴……他自称第一夫君,脾气暴燥,还有个表姐‘情人’,而且还是个大肚子的。艾经亦——俊美潇洒的神医,风流多情,拥有二百多个小妾的他,注定无法与猫儿在一起,心想他已练得够强大,却不料遇到她,依然不堪一击。韦星隐——暴燥的小处男,猫儿不小心中了药之后跟他发生XXOO之后,他便死赖着猫儿,要做她的夫君。
  • 兔儿岭

    兔儿岭

    热血男儿终究抢杀恶人,报了杀父之仇,却又被人利用。最终难逃非命……,本书主要讲民国十八年、八百里秦川遭百年不遇的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兵荒马乱、盗匪四起。良家子弟墩子父母双亲死于保安团长罗玉璋之手、孤儿虎口逃生、含愤远走他乡,不料途中误入匪巢。兔儿岭上,年轻貌美的压寨夫人雪艳救墩子逃离匪窝
  •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每个深谙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凡成就大业的领导者不以“江山社稷、用人为先”为准则,从而因用人而兴——齐桓公重用管仲,成就了一番春秋霸业;秦始皇利用韩非、李斯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刘邦有张良、韩信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谋而成为西汉的开国之君;刘备以隆中对识得诸葛亮,而得“三分天下”之势;唐太宗正是采用“慎择”的用人方式,终有“贞观之治”的盛景;朱元璋凭借自己的真诚感到了心如死灰的前朝落魄士子刘温,使他终归自己账下……举不胜举的领导者在挥洒着他们的用人艺术,以至于无数后人为此拍案叫绝。
  • 奉旨三嫁,赖上神秘王妃

    奉旨三嫁,赖上神秘王妃

    对于死过一次的华羽曼来说,她这辈子要做的事有三件:把上一世害她的人整死,把上一世说爱她的男人虐死,最后她要守护一个叫“家”的地方。她看似温顺,一身大家闺秀风范,气质美貌不俗,实则冷心冷情,腹黑霸道,更有一个让世人疯狂的神秘身份。他是十三皇子,亦是离国耻辱,冷漠狂妄,凶狠残暴,从不把人命当回事,却独独对一个时而温柔,时而嚣张任性的小女人百般容忍,千依百顺。*小剧场一:“主子爷,府里的银子都被王妃卷跑了……”管家一脸惊吓不安。“跑?她最多也就从床头跑到床尾。”片刻,某男把某“窃贼”打包拎回来,一脸...
  • 新娘逃婚
  • 雍正皇帝:恨水东逝

    雍正皇帝:恨水东逝

    本书记叙了康熙四子从夺嫡登极到整肃朝纲,实现政治抱负的全过程,艺术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刻划了雍正、康熙、邬思道、李卫等上百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品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地统一到一起,注意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把握人物的性格,故事真实可信,人物血肉丰满;作品的文化氛围浓郁,雅而不俗,对于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作品还弘扬了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情节张弛有致,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中国小说美学风范。有评论家认为,本书是“自红楼梦以来最为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是百年不遇的佳构”。本书已印行五次十余万册,中文繁体字本已分别在台湾、香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