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100000010

第10章 内犍术(1)

【原文】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①,就之不用,去之反求②。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③。事皆有内捷,素结本始④。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⑤。用其意⑥,欲入则人,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其子也,出无间,入无朕⑦,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注释】

①上下:古时指对立、矛盾的两个范畴,如尊卑、长幼等,此处指君与臣的关系。远而亲:看似疏远,其实极亲密。近而疏:看似亲密,其实极为疏远。

②就:归,趋,就职。去:离开,去职。

③御:用,指君王信用。遥闻声:指君臣相隔遥远。

④内键:内,纳的意思,即叙述自己的观点。楗,支持、承担、开闭、堵塞的意思,这里指谋划事情。又指把门户关闭。素结本始:平时就有了联系。

⑤采色:绚丽的颜色,这里指美色,女色。

⑥用其意:指推行某种主张。

⑦蚨母:昆虫名,形似蜘蛛,又叫土蜘蛛。朕:征兆。

【译文】

君与臣、上司与下属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有的貌仪疏远,实际上关系却非常亲密,有的看似非常亲近,实际上却各有心思,彼此疏远,主动谋求职位的却不被任用。而那些离去而无所求的反而被召请受到重用。有的臣子每日都能晋见国君,却仍旧得不到赏识和重用,而有的臣子与国君距离遥远,但是君王只要听到他的消息,就会起重用之意。归根到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性情投合,从平日的交往中建立了感情基础的缘故。君王与臣子的结交,有的是以道德为纽带,有的是以同道朋友的方式交往。也有的以钱财货利换取君王的宠信,还有的则是投君王之所好,以美色相赠。虽身为臣下,只要明确君王所喜所好,那么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退隐山林,或亲近,或疏远,或有所去,或有所就,有所求便能如愿,想让国君挂念,国君便会日夜不忘。这样关系就如同母蜘蛛完全依从其子那样,想出便出,想进便进。不给他人留一丝间隙或漏洞。独自出来,独自返回,进退自如,随心所欲,谁也无法阻止。

【原文】

内者进说辞,楗者楗所谋也①。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②。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③。方来应时④,以合其谋。详思来楗,往应时当也⑤。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往便所为。以求其变⑥。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楗⑦。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⑧。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⑨。见其谋事,知其志意⑩。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注释】

①内者进说辞:“内”,就是向君王进说言辞。楗者楗所谋:“捷”,就是向君王呈献计策。

②隐度:隐藏,小心谨慎地揣度。循顺:依循,顺着。

③阴虑:暗地里考虑。明言:公开地发言。志:思想,意志。

④方:方法。此处指言谈纵横的方法。应:顺应,适应。时:时宜。

⑤详思:详细思考,反复思考。时:顺应时宜。当:指适合君王的心。

⑥夫:发语词,此处有“如果”之意。乃:于是。揣切:揣量切摩。往便所为:适合当时的方便计谋。变:换一种计谋。

⑦以变求内:以变换了的新计谋来求得君王的采纳。若管取捷:即用钥匙开锁。

⑧说来者,以变言:将来是尚未预料的,谋士在献策时就要随机应变。妙在发挥。

⑨审知地势:审察知晓地理环境。牧:治理、驾驭。

⑩谋事:谋划大事。志意:志向,意图。

事:指谋臣的计谋。未知:不知道,不了解。

【译文】

所谓内(通“纳”),就是臣子向君王进谏,从而取得君王的信任;所谓捷,就是臣子向君王呈献谋略,以辅佐君王,成就大业。想要游说君王的谋士,务必要事先揣摩出君王的心理;想向君王进献策略的谋士。务必要循势而为,因势利导。想要说服他人,首先要深思熟虑,分析自己的谋略优劣可否、成败利钝,然后再明确地向君王阐明其中的利弊得失,从而迎合君王的思想,掌握君王的意志,进而控制决策的实施。游说的要诀在于顺应时宜,选择恰当的时机,使自己的谋略与君王的意愿切合,以迎合君王。不过首先要审慎地考虑,事先同君王建立稳固的关系,然后再考虑拟献的方略计谋是否顺应时宜、合乎君王的心愿。如果谋士所进献的计谋不合君王的心愿,就不可能被采纳并付诸实践。因此,进献谋略者需要反复揣度。改变策略以适应时势的要求,提出新的方案,以适应新的变化。这样以变通的方法求得君王的采纳,就会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样游刃有余。与君王谈论过去的历史,应该顺着君王的心思,加以合理的解释;与君王谈论未来的趋势,则要留有余地,采用交通的言辞,随机应变。只有善于变通的谋士,才能审时度势,才能与天地自然的法则相通。随四季的更替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如同役使鬼神一般得心应手,才能契合于阴阳变化的规律,从而控驭天下百姓。谋士在观察君王谋划大事时,就可从中洞悉君王的意愿和志趣。如果提出的方略计谋不合君王的意图,与君王的观点不一致,那原因就在于对君王的心愿还了解得还不够透彻。如果提出的方略计谋能够合乎君王的意愿。却仍然得不到采纳和实施,以建立稳固、默契的君臣关系,那么由此可以推断,君臣关系只是表面上看起来的很亲密,实际上内心却有很大的距离。如果进献的计谋与君王的心愿并不吻合,圣贤之人也不会再为其谋划的。

【原文】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①;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②: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③。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④。得其情,乃制其术⑤。此用可出可入,可捷可开⑥。

【注释】

①阴德:心意暗合。

②策不得:计谋不当,不合君主的意图。事中来:所策划的事,后来应验了,于是在离开后又被招来。

③施不合:措施不合君王的意图。决事:谋大事,指参与决断国家大事。

④类:同类事物,共同点。见逆:违逆,与愿望相违反。见非:达不到目的。

⑤得其情,乃制其术:与对方情况相合,就掌握了内楗之术,运用自如。

⑥此用:即“用此”。

【译文】

因此。与君王表面疏远而实际上关系非常亲密的臣子,是因为双方的情感暗合之故;看上去亲近而实际上关系疏远的臣子,是因为双方的志向和意图并不相符;身居官职、主动进献谋略却得不到君王重用的臣子,是因为其计谋不当,没有得到君王心理上的认可:隐居在野、所言不合君王心意,但后来又被召用的臣子,是因为他当初所献计策是正确可行的。暗合君王的心意;每天都被君王召见却得不到赏识的人,是因为他所提出的策略不合时宜,也不合君王的意愿;身居江湖乡野、与君王距离遥远反而能引起君王惦念的人,是因为其言行从根本上与君王的谋划契合,君王亟待与他共商大事,成就大业。因此,若不明了总体形势,不了解对方的想法而贸然行动的人,其结果必定事与愿违;同样,不了解君王的意图而贸然进献说辞的人,必然遭到非议和拒绝,想受到重用却会适得其反。只有充分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再依据情况制定策略,才能够充分施展自己驾驭形势的计谋,推行自己的主张。这样才可能进退自如,随心所欲。

【原文】

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①。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②。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③。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④。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⑤,策无失计⑥,立功建德,治民人产业,日捷而内合⑦。上暗不治,下乱不悟,捷而反之⑧。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⑨。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⑩。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注释】

①立事:建立功业。以此先知而楗万物:以得其情而预先认识把握万事万物。

②仁义、礼乐、忠信:均为儒家的道德范畴。“由夫道德”句,陶弘景注曰:“由夫得情,故能行仁义、道德以下事也。”

③先取《诗》、《书》,混说损益:先引用《诗经》、《尚书》的话,以验证自己的学说,然后加以贬押或鼓吹。议论去就:议论去和留、进和退。

④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从内运动可使情合,在外运动可使情离。

⑤道数:即道术,古指治道的方法。揣策:即揣测。见疑决之:出现疑难予以解决。

⑥失计:败计失策。

⑦产业:产,谋生。业,功业,事业。而内合:指谋略被采用,君臣内情相契合。

⑧上暗不治:君王昏庸不理朝政。下乱不悟:臣下作乱而不醒悟。楗而反之:指谋略被拒绝,君臣内情不相契合。

⑨内自得:内心自以为贤明。外不留说:不采纳他人的进言。飞:飞扬,激昂之辞。

⑩命自来:指君王有诏命来召。迎:迎接,接受。御:驾御,控制。

去之:离开。因危与之:趁着国家将倾之时,将权交还给君王。

环转因化:指游说的言辞像圆环那样转动,随机应变,运转自如。莫知所为:使他人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退为大仪:掌握进退的秘诀了。退:退其位,保全。大仪:大法,秘诀。

【译文】

因此,圣人行事成大业,都是预先洞悉全面情况,从而控制和驾驭世间万物。若向国君进献策略,首先要从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着手,引用《诗经》、《尚书》中的立论和教诲,再综合分析其利弊,并进一步确定自己的策略中的得失。如果想要赢得君王的信任与宠幸,就要深知君王内心的意图和想法,才能接近国君,取得信任;如果无意取得君王的信任和宠幸,一心退出隐居,就不必迎合君王的意愿,自然会失去宠信而离去。善于运用内外之术与君王周旋的臣子。必须明确处理事物的规律和方法,从而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遇到疑难问题能够作出正确的决断,使策略的运用不会出现失误,从而治理百姓、建功立业、积累德行,使朝廷君臣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就是君臣内情相契合。若君王昏庸不能治理朝政,臣下庸碌不辨事理,就是君臣内情不相契合。对于那些自以为贤明而不能采纳贤哲谏言的君王,就要用激昂之辞去说服他。如果朝廷有起用的诏令,就应该欣然受命,获得君王的信任之后再施智展才,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另有所谋,打算归隐山林,不愿当朝为政,就要利用社稷大厦将倾之机,伺机退隐。是去是留要反复权衡,转换变化要因情制交,让人搞不清自己的真实意图。这才算是掌握了去留进退的真正秘诀。

【历史典故】

无所畏惧谏成帝

西汉后期,汉成帝执政以后,起用自己以前的亲信,尤其重用自己以前的老师张禹,并封他为安昌侯。但张禹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实际上贪婪淫奢,位高权重之后,他对奢侈生活的追求更是登峰造极。人民都对他深恶痛绝。

朱云是当朝的一位官吏,是个敢怒敢言的硬汉子,他的这种名气朝中上下已是众所周知。他查实了张禹的种种罪行之后,立即上书求见皇帝。朱云当着满朝公卿的面慷慨陈词:“现在朝廷有些大臣,只图一己之利,上不能辅佐君主,下不能益于百姓,惹得民怨沸腾,微臣请陛下杀一儆百,斩一奸佞之人,以平民怨,以儆效尤!”

成帝好奇地问:“哦?竟有此等事!不知你要斩的奸佞之臣是何人?”

朱云上前一步,毫不犹豫地说:“恕臣大胆,就是安昌侯张禹!他……”

正当朱云打算一一陈述张禹的罪状时,成帝大声喝断,顿时龙颜大怒:“你这个逆臣,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敢以下犯上,公然在朝堂上侮辱我的老师!罪在不赦!来人,拿下!”

两边的侍卫立即奉命捉拿,朱云一路挣扎,被拉至金銮宝殿前,朱云死死地抓住栏杆不放,不料竟将栏杆折断。他大声呼叫道:“我能到九泉之下与已故的忠臣为友。也没有任何的遗憾!现在陛下任恶人大行其道,日后还能以圣明自居吗?”

汉成帝怒火正旺,听得叫声更烦,又下令道:“拉出去,斩首!”在一旁几次欲言又止的左将军辛庆忌摘去官帽,解下将军的大印,双膝跪地,对皇上说:“陛下息怒!陛下息怒!朱云这个人素来狂放不羁,说话做事喜欢直来直去,相信您也有所耳闻。今日他进谏也是为民着想,并无恶意。如果他所言属实,那岂不是杀错了;如果他是信口雌黄,也罪不该死!陛下何不查明真相后再做判决呢?今日我愿以死相救!”

说罢,连连叩头,磕破了额头,染红了地面。汉成帝想想觉得有理,平息了怒气,收回了成令,并派人查证张禹之事,不再追究朱云。

后来,有人提议把折断的栏杆修整翻新,汉成帝连忙阻止:“栏杆勿修了,把那些坏的部分收拾一下就行了。我要让来来去去的大臣都知道朱云和辛庆忌不计自己得失而直言进谏的事迹。这种人是我一直都需要的啊!我差点犯下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

忠直谏臣魏国公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18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征还是扣住不发。唐太宗大发雷霆。魏征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得到鱼,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18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负担呢?”良久,唐太宗说道:“我的过错很大啊!”于是,又重新下了一道诏书,免征不到18岁的男子。

一次,唐太宗从长安到洛阳,中途在昭仁宫(现在的河南省寿安县)休息,因为对他的用膳安排不周到而大发脾气。魏征当面批评唐太宗说:“隋炀帝就是因为常常责怪百姓不献食物,或者嫌进献的食物不精美,遭到百姓反对,灭亡了。陛下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如能知足,今天这样的食物陛下就应该满足了,如果贪得无厌,即使食物好一万倍,也不会满足。”唐太宗听后不觉一惊,说:“若不是你,我就听不到这样中肯的话了。”

魏征为人耿直,有才干,是个忠臣,李世民不记前仇,任用他为谏议大夫。魏征不断向李世民提出好的建议,使李世民对他十分佩服,经常将魏征请人居室,询问得失,魏征越来越被重用,先后被李世民提升为秘书监、侍中、宰相,并封他为魏国公。

李世民曾说:“我好比山中的一块矿石,矿石在深山是一块废物,但经过匠人的锻炼,就成了宝贝。魏征就是我的匠人!”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痛哭流涕地说:“用铜制成的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否端正;用古史的镜子,可以参照政治的兴衰;用人作为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与过错。我经常保持着这三面镜子,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少了一面镜子呀。”

投其所好连升迁

裴延龄是唐德宗时掌管财政的大臣,虽然他对财政一窍不通,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干,就任之初,他便上书皇帝说:“我通过清账查库,发现有20万贯的钱没有入账,请将这笔钱放在另外一个钱库中贮存起来,以供陛下随时取用,永无匮乏。”不久他又上书皇帝说:“朝廷仓库收藏的钱物多有失落,最近我在废品中收得银钱13万两,丝绸及其他物品又有100多万。这些钱物也都没有人账,应当算作节余,也该转移到别的仓库收藏,以供陛下支用。”

同类推荐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本书以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 吕不韦十讲

    吕不韦十讲

    王朝的建立需要血与泪的浇注,是谁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的一腔热血,又是谁默默无闻地流尽了最后一滴泪,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他们的牺牲而驻足。君臣博弈,胜的骄傲,败的灭亡!父子博弈,胜的真能骄傲,败的真能灭亡?吕不韦的悲剧是对君臣共荣、互利的否定,更是对君臣斗争、暗算、倾轧的写照。血腥的斗争莫不以两种结尾收场一不是君亡便是臣灭。吕不韦献身于这场斗争中,失败的却是既为臣又为父的自己。甚悲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性总结。尖锐与现实的评判折射的是吕不韦之类的名臣们悲惨的结局。慨叹吕氏悲惨的人生之余,我们似乎应该回过头,看看他传奇般的人生。
  •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明月佳期

    明月佳期

    不要瞧不起古人,以为唱个摇滚背个唐诗就能震倒一片。地球人都知道,要想在古代立足,你也要有一技之长!纺织酿酒?引领时尚改善古代工业技术?很好!行医状师,为老百姓谋福利?厨艺种植?混的风生水起才是正经事!
  • 豪门密爱:误惹腹黑总裁

    豪门密爱:误惹腹黑总裁

    她只是养女,没钱没权,本以为安分一生,却被两个男人同时爱着,一个是温柔深情的未婚夫,一个是霸道野蛮的仇人,而她偏偏爱上了她的仇人。躲避等于被杀?相守等于欺辱?那么她宁可不要这些可怜的爱情,誓要做那人上人!
  • 魔术师谋杀

    魔术师谋杀

    从广州调回古城刑警大队的夏子成,收到网名为“杀人狂魔”的留言,即将开始一场诡谲的杀戮之旅。第二天,他们却遇到离奇的死亡案件。死者真的是残酷成性的“杀人狂魔”所杀吗?还是和饕餮——神话传说的龙之九子之一有着紧密的关联?随着死者身份的揭开,一段职场四角恋逐渐拉开帷幕,随之而来的是神秘的魔术师出现。他成了本案的最大嫌疑人,但是他却有不在场的完美证明。他到底是运用了什么方法杀害死者的呢?死?的身份又暗藏着怎样的玄机?一段白领生活的真实挽歌,结局却是出人意料,催人泪下……
  •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3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3

    有些爱,是禁忌。这么多年,我克制得住自己的人,不去看不去见,却控制不住自己的心,不去想不去念。爱极必伤,情深不寿。如饮鸩酒,见血封喉!我们的感情,终究走到了穷途末路。凉生:那时年少,以为决绝是最好的成全。后来才知道,有些人,一辈子,都忘不了。姜生:我们总要不停地证明,证明我们不在彼此的心里。程天佑:他用十七年让你爱上,那我就陪你用七十年忘记!未央:我有你给我的血戒指,我一辈子都不会离开了,你用它把我一生都囚禁了。柯小柔:你要替我爱陆文隽,一生一世!一生一世啊!
  • 封神灭魔

    封神灭魔

    天下第一帮会是他的敌人,西域无神绝宫少主是他的对手,西北无双城少爷曾经欺辱他,武林盟继承人是他的情敌,一个接一个的对手,逼得他不得不变得强大,离奇的身世,怪异的血脉,万年封神灭魔之战中他成为人族的核心战斗力,遇神杀神遇魔杀魔。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女人生活圣经:聪明女人需要规划好自己的一生

    女人生活圣经:聪明女人需要规划好自己的一生

    聪明的女人应该是智慧和从容并存的,具备这种特质的女人才能从内向外雕琢,透出一种让人信服的气质。魅力是女人至尊无上的风韵,总是与高贵、温馨、精美的气质联系在一起,女人是一件华丽的饰物,一分优雅的心情,一种高尚的生活,一种永不褪色的魅力……
  • 农家小神碗

    农家小神碗

    穿越到农家,家贫又地少。 年幼的弟弟、鬼马的爷爷以及这极品的亲戚,啧啧! 周晓白表示压力很大。 幸好地里刨出小神碗,保鲜、催熟……还能变异! 要不要这么给力啊! 至于男人嘛, 青梅竹马的憨厚小哥、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腹黑霸道的斗气冤家、还有冷面热心的闷骚少年, 甭逼俺,俺还小,介个,等俺发家了再说啦。 ~~~~~~~~~~~~~~~~~~~~~~~~~~~~~~~~~ 谢谢我叫李脸脸和卿萌童鞋的封面,亲一口。qq群:129526394,敲门砖书中任一角色名。
  • 骑士风云录1

    骑士风云录1

    大陆历596年,“卡德莱特平原之会战”以卡奥斯帝国的全面胜利而告终,索菲亚王国军自国主诺兰德夫六世以下,全军覆没,仅杰克·佛利特将军一人生还。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自死神指间侥幸逃生的王太子阿斯尔和利特大公爵这子莱恩斯成为索菲亚复国的最后希望。而当人类互相残杀时,兽人正在海峡的另一边窥视着……
  • 我若为鲤梦三生

    我若为鲤梦三生

    大学生李默华穿越到古代飞月国,爱上了龙歆将军宋绍轩的女友柳颜然,由此相思成病。后因皇帝的赐婚,结识了与柳颜然相貌相同的表妹芙筱;芙筱是宋少轩的旧日伉俪,当日芙筱与宋绍轩俩人因为家族门阀未能走在一起,现今芙筱想与宋绍轩再续旧情,只好有求李月骅,设下调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