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7500000009

第9章 迁都北 营建北京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即皇帝位,定应天府为南京(今属江苏),称京师。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诏以北平为北京。十九年(1421),诏改京师为南京,以北京为京师,迁都北京。

初,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受封为燕王,十三年(1380),就藩于北平(今北京)。建文元年至四年(1399-1402),朱棣夺取皇位,改元永乐,是为成祖。明成祖以为夺位得天下,恐为建文朝大臣所不容。靖难军进入南京,建文旧臣出迎者寥寥无几,余者或效死建文,或逃匿不仕,或指斥其非,或图谋行刺。朱棣遂大肆诛杀,株连甚众,以至于其内心颇为不安,曾微语尚书茹常:“朕毋得罪天地祖宗乎?”茹常叩头大言曰:“陛下应天顺人,克成先志,何罪!”①成祖这才放心。故虽定都南京,却经常往来于两京之间。

北平乃辽、金、元三朝古都,形势雄伟,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控江淮,北连朔漠,足以“控四夷创天下”②,于当时抵御北元蒙古势力的威胁,在军事上指挥调度极为有利。亦可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北平又是明成祖龙兴之地,自封藩燕北,经营二十余年,有雄厚的政治、军事实力及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因此种种,明成祖早欲迁都北京。即位之初,永乐元年(1403)正月,礼部尚书李至刚等言:“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统,而于肇跻之地皆有隍崇。切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王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都。”明成祖认为:“其可以北平为北京。”③永乐迁都北京的准备工作遂逐步展开。

二月,成祖下令改北平府为顺天府,设北京留守、后军都督府、行部国子监。三月,成祖命舟师重开海运,往北京运粮,以后岁以为常。八月,发流罪以下犯人往北京垦荒,徙直隶、苏州等10郡、浙江等9省富民近4000户落籍北京。二年至三年(1404-1405),又徙太原等山西民20000户落籍北京。同时,成祖下令浚通南北大运河,以通北京漕运。四年(1406)闰七月,“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④。同时命大臣督兵士、僧众、工匠造砖瓦;命工部征天下诸色匠作;在京诸卫及河南、山东、陕西、山西都司,中都留守司,直隶各卫选军士;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布政司、直隶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安庆、徐州、和州选民丁,期明年五月俱赴北京听役,“其征发军民之处,一应差役及闸办银课等项悉令停止”⑤。

各路军士、工匠、民丁,各地良材、巨木不久便汇聚北京。原定永乐五年动工营建之北京宫殿工程却未能如期开展。究其原因,约略有三。其一,永乐四年爆发明与安南之战争。成祖命成国公朱能“帅十八将军、兵八十万”分道进讨,六年(1408)“复命张辅帅师二十万征讨”⑥;其二,明与北方鞑靼、瓦刺不断展开大规模战争。永乐八年(1410),成祖“自将五十万众出塞”亲征鞑靼,十二年(1414),又亲征瓦刺。⑦战争连年不断,需仰大量人力物力支持,从而影响营建北京宫殿计划如期进行,其三,永乐五年(1407),徐后去世。七年,明成祖车驾至北京,礼部尚书赵舡及廖均卿等得吉壤于北京昌平黄土山,车驾临视,遂封其山为天寿山,始营建山陵即成祖长陵工程。

营建北京宫殿工程虽停,迁都准备工作始终未断。永乐九年(1411),成祖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修会通河。十三年(1415)平江伯陈碹等开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废弃已久的运河重新畅通。十四年(1416)三月,长陵工程竣工。十一月,成祖复诏群臣商议营建北京事。于是,公、侯、伯、五军都督及在京都指挥等武官,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太常寺等衙门尚书、都御史等文官纷纷上疏,请求立即择日兴工,营建北京。上奏称:北京“诚天府之国,帝王之都也,皇上营建北京,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今日“引河道疏通,漕运日广,商贾辐辏,财货充盈,良材巨木,已集京师,天下军民,乐于趋事,揆之天时,察之人事,诚所当为而不可缓。伏乞上顺天心,下从民望,早敕所司兴工营建,天下幸甚”⑧。成祖欣然同意。

自永乐十五年(1417)六月兴工,至永乐十八年(1420)十二月,北京宫殿、门阙、城池、郊庙、钟楼、鼓楼等京师必备建筑先后竣工,于是,成祖下诏迁都。十九年(1421)正月,明成祖御新建成之奉天殿,受百官朝贺,正式迁都北京。

新都北京“规划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朝廷以全国各地征调各色工匠数十万、民工上百万,及大量军士参与营建工程。明代北京在元大都旧城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改建与重建。宫城及大城均向南推移,宫城(紫禁城)为营建北京的核心工程,位于全城南北中轴线上,四周建城墙,城墙外有护城河。宫城为长方形,占地72公顷,以午门——玄武门为中轴线,依次排列有前三殿:奉天殿(后改称皇极殿、太和殿)、华盖殿(后改称中极殿、中和殿)、谨身殿(后改称建极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前三殿主要用于举行国家大典以及l重要朝会,后三宫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及生活起居之所。文华殿、武英殿、东六宫、西六宫等建筑配置于东西两侧,严格对称。宫城之外为皇城。宫城后方为废土堆砌而成的万岁山,意在“席山建殿”,成为宫城之倚靠,又意在镇压前朝之风水,故又名镇山。万岁山亦为北京城的中心点及制高点,便于瞭望全城。宫城前方依“左祖右社”之制,左建太庙,右建社稷坛。皇城正门为承天门(今天安门),向南至大明门(今已不存)为一宽阔大道。道两侧筑有东、西千步廊。千步廊左侧为礼、户、吏、兵、工五部等中央机构。右侧为五军都督府衙署。皇城中心为优美多姿的太液池、琼华岛。皇城之外为大城。大城南部乃繁华商业区。钟楼、鼓楼位于大城中心。大城共开九门,前三门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西有阜城门、西直门,东有朝阳门、东直门,北有德胜门、安定门。大城南郊建有皇帝祭祀天地的大祀殿及山川坛。嘉靖九年(1530),增筑圜丘,并于北郊筑方泽坛,东郊筑朝日坛,西郊筑夕月坛。明成祖营建北京,使北京城内建筑布局比元大都城更为匀称整齐,设计更为合理,巍峨壮观的建筑显示出中国古代独特的建筑风格。嘉靖三十二年(1553),在外城南郊增修外罗城,开七门,因此,大城又称为内城。原计划大城四周均筑外罗城,由于财力不济,终未能果,因此明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

永乐迁都后,北京人口迅速增加,既有自元朝至永乐时期从全国各地徙来的富户,也有营建北京过程中留京的大批工匠,又有入京参试的科场举子以及大小商人等。京城农业、手工业及商业、文化事业都得到全面发展,迅速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地近边塞,北方蒙古鞑靼、瓦刺,东北女真等族相继对京都构成威胁。因此,自永乐迁都之时至明末均有回都南京之议。永乐十九年(1421)四月初八,新建成仅三月的紫禁城失火,三大殿烧成一片灰烬。廷臣中有议论迁都北京之非,主张重同南京,遭明成祖斥责。成祖以奉天门为临时听政之所坚持上朝,还都之议始止。但是,继续营建北京官署的工程却被搁置。永乐二十二年(1424),成祖驾崩,永乐时期长期居守南京的皇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三月,仁宗宣布复都南京,“命诸司在北京者悉加‘行在’二字,并建北京行部及后军都督府”⑨。四月,仁宗崩,还都南京终未成事实。

宣宗朱瞻基即位,仍称北京为“行在”。直至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北京作为明朝都城的地位才得以确立。正统元年至四年(1136-1139),宣宗命军夫数万人修建京师九门城楼、月城、角楼、城濠、并各门石桥、闸,于是北京城“焕然金汤,巩固足以耸万国之瞻矣”。正统五年,重修已焚毁20年之久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及乾清、坤宁二宫。六年(1441),英宗于新宫殿落成之日宣布上谕书,重申定都北京,“罢移行在,定为京师”。此后,正统七年,又造会同馆、观星台,建宗人府、吏部、户部、兵部、工部、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五军都督府、太常寺、通政司、锦衣卫、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詹事府等文武官署,并于京师城垣内外砌以砖石。英宗正统时期的营造工程,使北京京师规模完整地体现出来,在明朝定都北京、营建北京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后,直至明亡,北京一直是明朝京师。

注释

①《罪惟录》。

②《明太宗实录》卷一,四。

③《明太宗实录》卷一六。

④《明史》卷六《成祖本纪二》。

⑤《明太宗实录》卷五七。

⑥《明史》卷一五四。

⑦《明史》卷三二七《鞑靼传》。

⑧《明太宗实录》卷一八二。

⑨《明仁宗实录》卷八七。

同类推荐
  •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刘复生编著的《西南史地与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这里主要指司马迁笔下的“西南夷”地区),居住着全国种类最多的少数民族。从历史上看,除了云、贵、川、渝四省市外,与之山水相连的西藏、桂西、湘西、鄂西等地亦皆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彼此间的交往和流动密切。这就是说,治西南民族史,其范围应该以史实为根据,不应受云、贵、川、渝四省市的行政区划的限制。一部西南古代地方史,几乎任何时候都与“民族”分不开,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一部中国西南地方史就是一部地区民族与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史。
  • 大元王朝2

    大元王朝2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康乾御警

    康乾御警

    康熙大帝,迟暮之年威犹在。九王夺嫡,雍亲王虎视眈眈。雍正王朝,内忧外患十三年。皇室无情,铁腕帝君肃朝纲。多情弘历,侠骨柔情正年少。穿越刑警,断尽奇案历三朝。在一次没有几个人相信的穿越事件中,主角来到了清朝,他利用自己前世刑警队长的经验,在清朝侦办起了案件,依仗铜鼎赋予他的“时间暂停”能力,并且凭借对历史先知先觉的优势,主角由一个从九品的不入流小捕快,升至龙椅之下第一人,戏权贵、斗奸臣、断谜案、步青云、结红颜、交豪侠,倚靠破案崛起,纵横康乾盛世。
  • 再世武圣

    再世武圣

    平四夷,会发生什么?当历史上命运凄惨的貂蝉,征欧洲,甄宓在改变的历史中碰到关羽,笑傲天下。让大汉立于世界之颠。她们的人生还会和以前一样吗?一样的人物,当关羽在拥有比以前更好武艺同时还有现代的记忆,不一样的历史,蔡琰,弥补历史的遗憾
  • 回到大明当才子

    回到大明当才子

    总之一句话,张大少爷确实是一位非常非常难得的好人,谦谦君子,绝对算得上大明朝的道德楷模!当然了,不遭人妒是庸才,张大少爷兼张大探花再是好人,总有一批心胸狭窄、心理变态、居心叵测、缺乏教养的宵小鼠辈对他是百般诋毁、万般污蔑——至少建奴们和包衣奴才们就没一个能看张大少爷顺眼的。为什么呢?因为咱们的张大少爷活生生的毁了大清天朝入主中原!赤果果的毁了康乾盛世!恶狠狠的毁了被包衣奴才无比吹捧大清十二帝啊!
热门推荐
  • 化石:生命演化的传奇

    化石:生命演化的传奇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是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随着时间的沉淀,它们成为了生命岩画的记录仪……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今岁当开墨色花

    今岁当开墨色花

    她轻启朱唇如水江南分花拂柳而出青衣水袖流转缠绵入骨的红豆刻出惨淡的典拓她淡扫娥眉等着青青世子叮当的环佩之声款款而来一日不见兮,如隔三秋她拨腕勾弦箜篌凄凄,相思倾了一座城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挑兮达兮,只有苍苍的蒹葭随波逐流青色的芦苇眉子坐落在微雨的乌镇,摇曳出似水流年原来有一阙词欢喜而忧伤,无法用文字一气呵成: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 迪尔伯特的未来:下个世纪战胜白痴的生存之道

    迪尔伯特的未来:下个世纪战胜白痴的生存之道

    本书中,有一点会变得日益明显,即你的竞争对手同你一样一脑子浆糊。轻信的顾客比比皆是,不管产品多么毫无价值,多么愚蠢透顶,他们照买不误。简而言之,该是诺查丹玛斯靠边站的时候了。作者披上他的预言家长袍,以极具穿透力的眼光洞察一切,从技术到工作间,从选举到两性大战,从宠物保护到其他星球上有无智慧生命的可能性。书中融笑料和事实于一体,它弹奏出我们社会的热门音符,令读者忍俊不禁,惊诧不已。
  • 电梯魅影

    电梯魅影

    这是一部短篇悬疑小说集。大城市的人们,尤其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们,总有着或多或少的“电梯情缘”,或因电梯太慢而迟到,或因电梯故障而受困,或在电梯里邂逅浪漫恋情……只要你留意听,即便是“植物人”也有很多故事。一对夫妻,旅游回来,妻子觉得丈夫已经死去,丈夫觉得妻子是个妖怪……
  • 毒步天下:天才腹黑煞神

    毒步天下:天才腹黑煞神

    她血眸童颜,从此伴君不相离!,举世无双,实力冠绝天下,以绝世天才之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惊才绝艳的小毒医,名冠天下的玄皇陛下,狡黠腹黑。皆是她这个扮猪吃老虎的腹黑。无意间捡得妖孽一只,现代装疯卖傻的富家千金一朝穿越,成为被追杀的亡国公主。
  • 你的炒股纪律价值百万

    你的炒股纪律价值百万

    本书详细总结了股民必须遵守的100条炒股纪律,为股民筑起了一道道堤坝,堵住利润的流失,挡住亏损的侵袭。不遵守它们,你可能一亏再亏,甚至倾家荡产;能遵守它们,你肯定能化险为夷,亏少赢多,成为股市上真正的赢家!赢家眼里只有规则,输家内心常存侥幸。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渐渐地减少“侥幸心理”,成为一个理性的“规则”坚守者。更希望股民能理解并执行书中的各项纪律,也希望本书能给广大股民带来真正的启迪和帮助。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中国式带队伍

    中国式带队伍

    《中国式带队伍:带队伍就是带人心》立足于中国人的特性,充分发掘和利用《易经》中的团队管理智慧,畅谈带队伍必须解决的分工协作、合理授权、协调沟通、文化建设、领导激励等问题,化成了可落地、可执行的解决方案。方法持经达变,案例典型接地气,见解深刻独特,可读性极强,是本书最大的特色。
  • 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