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7500000010

第10章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文献汇编)。它保存了大量的我国十四世纪以前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地理、宗教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丰富资料,比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要早三百多年。它不仅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珍品,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

据《明实录》记载,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认为“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穰,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聚之”。于是命令解缙、胡广、胡俨、杨士奇等著名学者来负责编纂一部大型类书,并规定了编纂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修辑一书,毋厌浩繁!”

明成祖即位之初即提出编纂《大典》是有其政治目的的。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病故,皇太子标早卒,依据封建帝王传位的惯例,由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惠帝,改元建文。时太祖诸子第二子秦王楔、第三子晋王相均先卒,四子燕王棣、五子周王棣及齐、湘、代、岷诸王均以尊属拥重兵,多不法,朝廷孤危。诸王中燕王最雄杰,兵最强,尤为朝廷所嫉。惠帝用齐泰、黄子澄计谋削藩。七月,燕王起兵,以齐、黄为“奸臣”作借口,援引《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正式向南京朝廷进军,名曰“靖难”。燕王于建文四年(1402)率兵攻人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自己做了皇帝,是为明成祖。这次事变,实际上是叔侄之间的帝位之争,依照封建正统观念,有些“大逆不道”,为此引起了方孝孺等士大夫的反抗。朱棣想利用纂修大型类书,炫耀文治,笼络当时的士大夫,消弭朝野间的不平之气,以巩固和加强其统治。因此,他对此事异常重视。

解缙等奉命后,召集儒士一百四十七人,仅用一年时间,于次年(永乐二年)十一月匆匆编成《文献大成》,进呈朱棣。朱棣览后,认为“所纂尚多未备”,过于简单,不符合他原来的设想。于是在永乐三年(1405),再命太子少师姚广孝、礼部尚书郑赐、侍读解缙三人担任全书的监修,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重修,主要是扩大收书范围,即把“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全部包罗在这一部大型类书中。为了做到这一点,在监修之外,又设有副监修三人,由刑部侍郎刘季篪、翰林院修撰兼右春坊右赞善梁潜、通政司右通政李至刚担任。监修以下设有都总裁、总裁、副总裁,其次为纂修、编写人、缮录及圈点生等。整个编辑机构由监修、总裁总其大成;都总裁由陈济担任,负责调节和沟通监修与总裁、副总裁之间的情况。副总裁除参与总的计划工作外,多兼管一个部门的实际任务,领导若干纂修人员。修纂人员按照所分工的范围搜集资料,然后将所有资料由编写人依韵目编排和连缀起来。此外,还设有“催纂”五人,负责督促编辑工作的进度。由于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人员多而不杂乱,整个工作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永乐五年(1407),《大典》定稿后,又征召在国子监及外郡县学擅长书法的生员,进行清抄。此外,对编纂者在工作上、生活上也提供了不少便利条件。朱棣特命启用当时皇家图书馆——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使修纂人员“尽读禁中之书”,还指派官员分赴各地收购遗书秘籍,并指示解缙等人说,买书可以不计价钱。由于明成祖的重视,《大典》收人的典籍总数达七八千种之多,超过了前代任何类书。在生活上,朝廷把所有参与编辑工作的人员都安置在距文渊阁不远的崇里坊居住,并由光禄寺负责伙食,“朝暮酒馔”,供以茗果。为使编纂工作夜以继日地进行,特发给“膏火之费”,诸如此等,都保证了修纂工作的顺利进行。参加这次编辑工作的前后多达三千人。永乐六年冬,全书正式完成,朱棣审阅后,十分满意,亲自撰写了序言,并定名为《永乐大典》。全书共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分装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约三亿七千多万字。

《永乐大典》修纂时,共拟定出凡例二十一条,对材料的分类、取舍、排列次序都有明确的规定。全书总的体例是依照《洪武正韵》的韵目,“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凡属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各种名物和奇闻异见之类,都随字收载。例如天文志列在“天”字下,地理志列在“地”字下。当时辑录的图书包括经、史、子、集,以及释藏、道经、医药、戏剧、平话、工技、农艺等著作,收辑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当时曾严格规定所辑入各书,不许任意删除涂改,必须一字不差地照原样整部、整编、整段分别编入,从而保留了古籍的原来面貌,使许多极其珍贵的资料得到保存。现在我们见到的《旧唐书》、《旧五代史》、《宋会要》等重要历史文献,就是清代学者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

《永乐大典》修成后,珍藏在南京文渊阁。永乐十九年(1421),朱棣迁都北京,《大典》也随之北移,收藏在“文楼”之内。永乐和万历年间,虽然都曾有人提议过刊刻,都因“工费浩繁”未能实现。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宫中发生一次大火灾,三殿主要建筑都被烧毁。文楼在三殿附近,明世宗一夜下了三四道命令,督促抢救,《大典》才得保全。灾后,为了防止不测之虞,明世宗很想重录一部。嘉靖四十一年(1562)秋,命阁臣徐阶、礼部侍郎高拱等督饬儒士一百零九人,照原本摹写了一部作为副本。重录时订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规定缮写人员晨入晚出,每次领取《大典》必须登记,不许私自带出雇人代写;每人每日抄三页,如遇差错,发与另写,不拘一次二次,只算一页;发现有混报怠工者,要“罪坐各官”;每册重录完毕后,于册后注明总校官、分校官、写书官及圈点人员姓名。因此重录的《大典》几乎与原本没有多大区别。重录工作整整用了六年,直到穆宗隆庆元年(1567)四月才完成。从此《大典》有了两个抄本:永乐抄本(正本)和嘉靖抄本(副本),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寂两处。

《永乐大典》由于卷帙浩繁,参加纂修人员众多,因此前后体例不一,前后错互舛误之处,亦在所难免,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巨大价值。《永乐大典》的最大贡献在于保存了我国明初以前各种学科的大量文献资料。在这方面,清代一些学者对《永乐大典》所作辑佚工作是有一定成绩的。清高宗乾隆年开《四库全书》馆时,安徽学政朱筠奏请“校《永乐大典》,择其中人不常见之书辑之”,得到清高宗的批准,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设立了《四库全书》馆“校勘《永乐大典》散篇办事处”,先后参加者共三十九人,其中有著名学者戴震、邵晋涵、周永年等。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共辑出书籍:经部六十六种,史部四十一种,子部一百零三种,集部一百七十五种,总计三百八十五种,四千九百四十六卷。其中重要的文献如西晋杜预的《春秋释例》,唐林宝的《元和姓纂》、北宋薛居正的《旧五代史》、南宋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代医学名著《苏沈良方》、《博济方》、《伤寒微旨》等都是亡佚已久的秘籍,全赖《永乐大典》才得保存下来。

《永乐大典》虽有正副本两部,但它的命运仍然历受磨难和摧残,都没能完整地流传下来。首先是永乐正本下落不明,一般人认为明亡,文渊阁再次被焚,《大典》的正本,可能在这时被付之一炬。副本流传至清代,并没有受到重视。到雍正年间,《大典》才由皇史,残移藏到翰林院,一些学士和编修官才可以借阅。乾隆初年清代学者全祖望考中进士后,被分到庶常馆学习,曾有机会见到这部书,大加称赞,并抄出《宋元图经》等海内孤本若干种,并且写了一篇《抄永乐大典记》,详记其事。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政府纂修《四库全书》,此时《大典》已缺佚两千余卷,但仍从其中辑出佚书五百余种,其保存文献资料的巨大价值,可见一斑。道光以后,清室日趋衰败,官吏乘机盗窃,《大典》逐渐流失损坏。但《永乐大典》最大的厄运,还在此后。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两次侵入北京,侵略者大肆焚烧劫掠,许多宝贵的文物丧失殆尽,《永乐大典》也同样遭到浩劫,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抢走,所余寥寥无几,言之令人痛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大典》等珍贵文化典籍制订了保护措施。国内许多公私收藏家纷纷把自己珍藏多年的《永乐大典》残本捐献给国家。散落在国外的,有一部分也回到了祖国。1959年,中华书局将当时搜集到的《永乐大典》七百三十卷影印问世。自1960年至今三十年来,中华书局仍在继续访查,又陆续征集到六十七卷,其中除少数几卷外,多是流散在海外的。仍为线装套印,称为《永乐大典》续印本。连同以前影印的七百三十卷,共合七百九十七卷,印制成十六开精装本,并于其后附印《永乐大典目录》六十卷,对了解《永乐大典》全书内容很有参考价值。

同类推荐
  • 每天学一点历史常识

    每天学一点历史常识

    本书包括人物春秋、要事回眸、史迹觅踪、典制与文化、历史典故等。
  • 吴越争锋

    吴越争锋

    公元前497年,越国老王允常驾薨,勾践登基。次年阖闾南征伐越,范蠡用“敢死队”以少胜多,打败吴军。阖闾在败退路上死于脚伤,遂其长孙夫差登基。夫差为报国仇,于三年后重燃战火。伍子胥和孙武用五行八卦阵法杀死越国大将,将越王君臣逼上会稽山。然而在不知情的情形下,伍子胥的次子伍辛被自己的胞兄杀死……
  • 封清英烈传

    封清英烈传

    千古奇耻剃发辱,泱泱华夏民族恨。可叹世人多健忘,亡国犹唱后庭花。屠戮千万同胞仇,篡改历史太欺人。奸淫掳掠无不做,富贵荣华却逍遥。试问天理何处在,公道真理何处寻。愿梦手提九龙剑,诛灭满妖驱鞑虏。千古奇耻凭空悼!这是一场尊严之战动乱的时刻,屠戮千万炎黄子孙,践踏民族尊严,篡改历史,罪恶罄竹难书。这是一场尊严之战!
  •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隋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特殊的时期之一,其间既有治世繁荣的盛唐,也有朝代更迭频繁的五代十国。此时,谋略成为封建政治的主角,影响甚大。然而,谋略只是一种术,终究靠人性操纵。所以,与其说是谋略在影响历史,倒不如说是人性在塑造历史。本书将这一时期人性与谋略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
热门推荐
  • 穿越沦为小宫女:废后难当

    穿越沦为小宫女:废后难当

    飞来横祸,夏微无耻的穿越了,一醒来就被眼前的情形吓到,娘呀,这个一脸凶目瞪着她的男人是谁?都说她不是本尊了,无耻的暴君皇上还不肯放人,皇后娘娘摇身沦为小宫女。
  • 春闺梦里人

    春闺梦里人

    “我不甘心,不甘心!即使是做鬼我也要生生世世诅咒你们,鹣鲽散,圆镜碎,鸳鸯各自飞!”执念不散,冤魂难离。季曼只不过是看本小说打发时间,却不想好像被扯入了一个很奇怪的梦境。她成了书中最恶毒的女二,角色出场重新开始,替被赐死的女二再走一遍故事的发展结局。宅院深深的侯府,圣母玛利亚一样的女主,无数恶毒的炮灰。皇家恩怨牵扯不休,后院争斗一人不留。她一个注定没有好下场的女二,该怎么扭转命运?斗天斗地花言巧语,骗老骗少满腹计算。看在她这么尽职尽责破坏男女主关系发展的份上,能不能给她一条活路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影响企业管理的125个精彩故事

    影响企业管理的125个精彩故事

    精选世界著名企业的125个精彩故事,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领略到真正的管理大师的高超智慧,感受到世界级企业经营的奥妙,从而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管理学知识。本书易读易懂,趣味性强,适合企业管理者和对管理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魔鬼的圈套

    魔鬼的圈套

    “你,我要定了!”俊邪无比的红发男子,狂佞地甩下无耻宣言。他,帝国第二顺位继承人——雷恩斯。费雷蒙。他,狂妄无耻,是最大传媒帝国的幕后总裁,传言他跟旗下公司的所有当红女艺人都有一腿。他是女人们疯狂追逐的流行帝王,是贵族们即爱又恨的风流太子,更是她连依依最最最最…最讨厌憎恨的男人。“上次画花你的爱车,我的确很后悔!”冰冷的刀刃,紧帖男人的脖子时,他依然笑得冷森又邪气,“我也很后悔!”“这次我绝不会再手软!”“这次我也绝不会嘴软,”刀刃被截住,男人突然笑得像孩童般纯粹。…这是个疯狂的世界,他是个疯狂的男人,她却是个闷骚小女人。明明深爱,却不敢开口;明明相思,却不敢拥抱;明明不舍,却狠心抛弃。了解他越多,心陷落得越快,当她警告自己时,一切已不能回头。这一季,他的未婚妻不再是当红女星或超级名模,是名正言顺的贵族公主。她用尽力量,用尽生命,甚至放开了父母的仇恨,最终只得到他一句“我要的不是你的心!”为了贵族利益,她只能看着他离自己越来越远…★本书性格:在享受好男人的同时,将征服坏男人进行到底!★★本书风格:狠狠虐,甜甜爱,很痴情,很火爆,很惊险,很壮观!★
  • 端午前后

    端午前后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师傅带我去捉鬼

    师傅带我去捉鬼

    滴血的陶瓷娃娃忽然复活,乱葬岗突然出现的房子,鬼岭里的那个神秘老人,一切看似简单的冤魂作案,而背后却又隐藏了那么多令人心酸又惊悚的过往。
  • 不可不读的最益智的哲理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益智的哲理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本书能带领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它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 甜田农妇很可餐

    甜田农妇很可餐

    成亲当日,新娘半路跟着别的男人跑了,众人都等着看他笑话。她却一身嫁衣,上了他的花轿。倾城之貌,众人羡煞。公婆吝啬贪财,兄嫂尖酸刻薄,财主刻意刁难,何妨?有夫如此,妻复何求?白手起家,一遭致富。逃嫁新娘想吃回头草?她笑:“不好意思,农药已打,想死趁早。”各方亲戚上门打秋风?他笑:“媳妇有旨,慢走不送。”“我只知道,与我拜堂成亲的是你,我疼着爱着的也是你,其他的什么,我都不在乎。”“我既然已经嫁给了你,本该与你同甘共苦,你疼我爱我,我便知足。”大嫂污蔑:长得就是一副狐媚样子,专门勾引男人,一看便知道不是清清白白的良家女子,谁知道是不是被人用烂了的破鞋。她却道:照这个说法,以大嫂的容貌,一定是世上最清白的良家女子了。二嫂忠告:都说男人一有钱就变坏,你家那口子你可得看紧点儿。她轻笑:我宁愿相信母猪能下蛋都不信他会对我变心。她问道:相公你会一直这样宠我爱我事事顺着我吗?他宠溺道:娘子请下旨,若是抗旨不尊,就地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