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7500000010

第10章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文献汇编)。它保存了大量的我国十四世纪以前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地理、宗教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丰富资料,比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要早三百多年。它不仅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珍品,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

据《明实录》记载,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认为“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穰,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聚之”。于是命令解缙、胡广、胡俨、杨士奇等著名学者来负责编纂一部大型类书,并规定了编纂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修辑一书,毋厌浩繁!”

明成祖即位之初即提出编纂《大典》是有其政治目的的。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病故,皇太子标早卒,依据封建帝王传位的惯例,由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惠帝,改元建文。时太祖诸子第二子秦王楔、第三子晋王相均先卒,四子燕王棣、五子周王棣及齐、湘、代、岷诸王均以尊属拥重兵,多不法,朝廷孤危。诸王中燕王最雄杰,兵最强,尤为朝廷所嫉。惠帝用齐泰、黄子澄计谋削藩。七月,燕王起兵,以齐、黄为“奸臣”作借口,援引《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正式向南京朝廷进军,名曰“靖难”。燕王于建文四年(1402)率兵攻人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自己做了皇帝,是为明成祖。这次事变,实际上是叔侄之间的帝位之争,依照封建正统观念,有些“大逆不道”,为此引起了方孝孺等士大夫的反抗。朱棣想利用纂修大型类书,炫耀文治,笼络当时的士大夫,消弭朝野间的不平之气,以巩固和加强其统治。因此,他对此事异常重视。

解缙等奉命后,召集儒士一百四十七人,仅用一年时间,于次年(永乐二年)十一月匆匆编成《文献大成》,进呈朱棣。朱棣览后,认为“所纂尚多未备”,过于简单,不符合他原来的设想。于是在永乐三年(1405),再命太子少师姚广孝、礼部尚书郑赐、侍读解缙三人担任全书的监修,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重修,主要是扩大收书范围,即把“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全部包罗在这一部大型类书中。为了做到这一点,在监修之外,又设有副监修三人,由刑部侍郎刘季篪、翰林院修撰兼右春坊右赞善梁潜、通政司右通政李至刚担任。监修以下设有都总裁、总裁、副总裁,其次为纂修、编写人、缮录及圈点生等。整个编辑机构由监修、总裁总其大成;都总裁由陈济担任,负责调节和沟通监修与总裁、副总裁之间的情况。副总裁除参与总的计划工作外,多兼管一个部门的实际任务,领导若干纂修人员。修纂人员按照所分工的范围搜集资料,然后将所有资料由编写人依韵目编排和连缀起来。此外,还设有“催纂”五人,负责督促编辑工作的进度。由于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人员多而不杂乱,整个工作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永乐五年(1407),《大典》定稿后,又征召在国子监及外郡县学擅长书法的生员,进行清抄。此外,对编纂者在工作上、生活上也提供了不少便利条件。朱棣特命启用当时皇家图书馆——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使修纂人员“尽读禁中之书”,还指派官员分赴各地收购遗书秘籍,并指示解缙等人说,买书可以不计价钱。由于明成祖的重视,《大典》收人的典籍总数达七八千种之多,超过了前代任何类书。在生活上,朝廷把所有参与编辑工作的人员都安置在距文渊阁不远的崇里坊居住,并由光禄寺负责伙食,“朝暮酒馔”,供以茗果。为使编纂工作夜以继日地进行,特发给“膏火之费”,诸如此等,都保证了修纂工作的顺利进行。参加这次编辑工作的前后多达三千人。永乐六年冬,全书正式完成,朱棣审阅后,十分满意,亲自撰写了序言,并定名为《永乐大典》。全书共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分装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约三亿七千多万字。

《永乐大典》修纂时,共拟定出凡例二十一条,对材料的分类、取舍、排列次序都有明确的规定。全书总的体例是依照《洪武正韵》的韵目,“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凡属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各种名物和奇闻异见之类,都随字收载。例如天文志列在“天”字下,地理志列在“地”字下。当时辑录的图书包括经、史、子、集,以及释藏、道经、医药、戏剧、平话、工技、农艺等著作,收辑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当时曾严格规定所辑入各书,不许任意删除涂改,必须一字不差地照原样整部、整编、整段分别编入,从而保留了古籍的原来面貌,使许多极其珍贵的资料得到保存。现在我们见到的《旧唐书》、《旧五代史》、《宋会要》等重要历史文献,就是清代学者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

《永乐大典》修成后,珍藏在南京文渊阁。永乐十九年(1421),朱棣迁都北京,《大典》也随之北移,收藏在“文楼”之内。永乐和万历年间,虽然都曾有人提议过刊刻,都因“工费浩繁”未能实现。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宫中发生一次大火灾,三殿主要建筑都被烧毁。文楼在三殿附近,明世宗一夜下了三四道命令,督促抢救,《大典》才得保全。灾后,为了防止不测之虞,明世宗很想重录一部。嘉靖四十一年(1562)秋,命阁臣徐阶、礼部侍郎高拱等督饬儒士一百零九人,照原本摹写了一部作为副本。重录时订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规定缮写人员晨入晚出,每次领取《大典》必须登记,不许私自带出雇人代写;每人每日抄三页,如遇差错,发与另写,不拘一次二次,只算一页;发现有混报怠工者,要“罪坐各官”;每册重录完毕后,于册后注明总校官、分校官、写书官及圈点人员姓名。因此重录的《大典》几乎与原本没有多大区别。重录工作整整用了六年,直到穆宗隆庆元年(1567)四月才完成。从此《大典》有了两个抄本:永乐抄本(正本)和嘉靖抄本(副本),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寂两处。

《永乐大典》由于卷帙浩繁,参加纂修人员众多,因此前后体例不一,前后错互舛误之处,亦在所难免,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巨大价值。《永乐大典》的最大贡献在于保存了我国明初以前各种学科的大量文献资料。在这方面,清代一些学者对《永乐大典》所作辑佚工作是有一定成绩的。清高宗乾隆年开《四库全书》馆时,安徽学政朱筠奏请“校《永乐大典》,择其中人不常见之书辑之”,得到清高宗的批准,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设立了《四库全书》馆“校勘《永乐大典》散篇办事处”,先后参加者共三十九人,其中有著名学者戴震、邵晋涵、周永年等。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共辑出书籍:经部六十六种,史部四十一种,子部一百零三种,集部一百七十五种,总计三百八十五种,四千九百四十六卷。其中重要的文献如西晋杜预的《春秋释例》,唐林宝的《元和姓纂》、北宋薛居正的《旧五代史》、南宋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代医学名著《苏沈良方》、《博济方》、《伤寒微旨》等都是亡佚已久的秘籍,全赖《永乐大典》才得保存下来。

《永乐大典》虽有正副本两部,但它的命运仍然历受磨难和摧残,都没能完整地流传下来。首先是永乐正本下落不明,一般人认为明亡,文渊阁再次被焚,《大典》的正本,可能在这时被付之一炬。副本流传至清代,并没有受到重视。到雍正年间,《大典》才由皇史,残移藏到翰林院,一些学士和编修官才可以借阅。乾隆初年清代学者全祖望考中进士后,被分到庶常馆学习,曾有机会见到这部书,大加称赞,并抄出《宋元图经》等海内孤本若干种,并且写了一篇《抄永乐大典记》,详记其事。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政府纂修《四库全书》,此时《大典》已缺佚两千余卷,但仍从其中辑出佚书五百余种,其保存文献资料的巨大价值,可见一斑。道光以后,清室日趋衰败,官吏乘机盗窃,《大典》逐渐流失损坏。但《永乐大典》最大的厄运,还在此后。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两次侵入北京,侵略者大肆焚烧劫掠,许多宝贵的文物丧失殆尽,《永乐大典》也同样遭到浩劫,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抢走,所余寥寥无几,言之令人痛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大典》等珍贵文化典籍制订了保护措施。国内许多公私收藏家纷纷把自己珍藏多年的《永乐大典》残本捐献给国家。散落在国外的,有一部分也回到了祖国。1959年,中华书局将当时搜集到的《永乐大典》七百三十卷影印问世。自1960年至今三十年来,中华书局仍在继续访查,又陆续征集到六十七卷,其中除少数几卷外,多是流散在海外的。仍为线装套印,称为《永乐大典》续印本。连同以前影印的七百三十卷,共合七百九十七卷,印制成十六开精装本,并于其后附印《永乐大典目录》六十卷,对了解《永乐大典》全书内容很有参考价值。

同类推荐
  • 重生三国之游龙戏凤

    重生三国之游龙戏凤

    一次偶然重生到三国时期,看看男主马超是如何驰骋三国战场,打造自己的天下。
  • 听余秋雨讲文化

    听余秋雨讲文化

    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相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区域历史来寻求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意蕴,以及人格的构成与人生的真谛。
  •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帝国和伟大历史人物,从政界领袖到军事强人,从历史学者到商界精英,持续地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研究和阅读。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所引领的法则,至今仍在深刻地塑造着我们今天的现状。《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中,著名元史专家孙钥洋在新近权威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权威、全面、立体地再现了历史上最庞沛的帝国--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的历史,也即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兴衰史。
  • 红色账簿: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中的货币战争(1921~1927)

    红色账簿: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中的货币战争(1921~1927)

    弱小的在野党,如何打败了掌握国家资源的执政党?不拿薪饷的队伍,如何战胜了拿着高福利的正规军?全新的角度来诠释红色历史,隐秘资料首次公布,颠覆你的革命观!全书运用财富与经济的视角,对我党从1921年到1927年的革命历程进行了纪实性的叙述,展示了真实的货币与战争之间那些曲折动人的故事。
  • 新瓦岗

    新瓦岗

    新瓦岗四猛:罗士信,来护儿,新文礼,王伯当四绝:罗春,尚师徒,侯君集,程咬金十三杰: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东方伯,伍天锡,罗成,杨林,魏文通,梁师泰,杨义臣,秦琼【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四猛四绝和十三杰人选,这是甜城心中的选择,希望大家能喜欢,《新瓦岗》这是一个不一样的隋唐英雄传!
热门推荐
  • 美丽女王的真爱

    美丽女王的真爱

    漂亮,充满魅力却美中不足的广告公司总裁,私下却是这个时代最可怕的魔女,与西餐料理家发生怎样的故事……
  • 嚣张狂凤倾天下

    嚣张狂凤倾天下

    她,本是秦国的护国大将军,因为莫须有的叛国罪名而跳崖身亡,再次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竟重生在了冷国心狠手辣左丞相的庶女身上。她,本是身份尊贵的丞相之女,虽然是庶女,但是做事却从来不考虑后果,心狠手辣,最终却是为了自己的心上人落得个被藏獒咬死的下场。再次睁开眼睛,她眼中毒辣的意味更甚!抢了庶姐的心上人?她不屑,自己还不至于堕落到看上曾经的手下败将,府中的姐妹都看不惯她,要来找茬?她会让她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找茬。京城有云,冷国丞相家有位生的绝色却狠毒的三小姐,虽然美貌倾天下,但是心上也涂满了全天下药性最强的毒药,加上身边还跟着一只恶兽,惹上她不是死就是生不如死。爹是权倾朝野的丞相,本是对府中的事不闻不问的,持着一双让人堕入寒窟般的冷眼看着一切,可是一听说自己的女儿和秦国的凤将军有关系,怎么看她的眼神都炽热了好多?在冷国立太子的宴会上,遇见以前的痛,她的恨意滔天,却始终狠不下心,但她终究放不下自己的不甘心,她的惊艳表现引来了各国皇孙贵族的兴趣,自然还有他,他看见了她眼中隐藏的秘密。一次一次惊险的经历,她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一步一步的走向自己人生的巅峰,也发现了一些被隐藏的很深的秘密。她狂荡不羁的狂凤,像是一阵邪风洗卷整个大地,她是不需要依靠任何人就能飞上九天的凤凰,不过当遇上了那能让自己停泊的港湾的时候,她还是毫不犹豫的依附了上去,毕竟就算是凤凰,也有飞累了的那一天。而他,够资格成为那个让她依靠的人!
  • 千金小混混

    千金小混混

    我,沐晓晚,在所有人的期盼下迟迟降生,成为沐家百年来第一个小姐。本该像公主一样受所有人的宠爱,可事实却并非如此——五岁懂事的时候被三个哥哥欺负,我看着被墨汁染黑的白色衣袍气愤地吼道:“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沐若风,大哥,十一岁就开始精明到算计别人。他冷冷哼道:“都是你,顶替了我们小妹的位置——”沐若阳,才九岁的二哥,就像个小老头儿一样沉稳:“你可知道我们期盼有一个妹妹多久了?”沐若辰,大我两岁的三哥,冲我做个鬼脸——“把妹妹还来!”我无语,神啊,苍天啊,我是女的!十七岁之前,我是银罗国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沐家四少。一夜之间三个哥哥像转了性,围着我殷勤地又是端茶又是倒水,让被孤立了十七年的我很不习惯,鸡皮疙瘩都要冒出来!那个总是斜着眼睛看我的表哥也突然热切起来,居然…居然说要娶我做妻子?我无语,神啊,苍天啊,我可不可以不要做女人?做惯了沐家风流潇洒的四少,突然要我变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我,我要离家出走——江湖,我来啦!江湖险恶,却有一个傻乎乎的沈笑一直跟着。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某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张嘴无言,提手开始心软......江湖第一大帮派的帮主——诸葛青云。清俊的面容下是一颗怎样的心?老是这么暧昧下去,姑奶奶受不了啦!银罗国第一人的才子甘修文,情愿为我折腰。为了我,要丢掉那顶让人眼红的乌纱。一抹如虹影般易碎的微笑再没有出现过的竹马,我曾经想非他不嫁。几个男人齐刷刷站在我面前质问:“说,你要选谁?”脑子有些发麻,我唯一想到的一个字就只有——“逃”......下面介绍七色好友的新文:孤月如我:狂魅相公娇柔妻糖糖宝贝:烈妃言凌歌极品太女紫蝶淡落抢来妖孽相公懒离婚凤御九龙落叶孤单三嫁极品夫君敛心误惹黑心王爷*筱静梦*贱妻黯香虐妃陌上柳絮你丫抢婚有完没完
  • 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离殇之恋

    离殇之恋

    她是一个永远无法面对现实生活的女孩,她单纯得像一张白纸,但是在严格的家庭里她觉得梦永远是最美好的,于是她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但是她多才多艺,她会写日记,写有关于自己的梦,她所写的东西就像是做梦一样,父母总说她一直在做梦......
  • 王爷,回头爱

    王爷,回头爱

    她,一个因白血病死亡而魂穿的现代女高中生,到古代后除了头发特长外没啥特长,但是却是一位乐天派,有时会耍一些小聪明,有时脑子一热就天不怕地不怕。他,异世界大秦王朝二皇子,18岁便被封南王,骁勇善战,令敌国闻风丧胆,引无数少女芳心暗许。她,是他休掉的发妻,他,是她初吻的掠夺者。她说他是高傲的公鸡,他也曾对她不屑一顾。可是慢慢的他却在她的小聪明和小计量里慢慢陷入……
  • 穿越时空只为与你相恋

    穿越时空只为与你相恋

    偶叫莫玥樱,21世纪的独立女孩。最大愿望就是能有一个灰常灰常疼偶滴帅锅锅。还有一个粉爱粉爱偶滴帅锅。还有就是当系最最流行的穿越,以及谈上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呵呵。什么呀,我只不过是写了一个心愿瓶而已。第二天醒来就真的穿越了。还附身到了当朝南宫丞相的千金身上。拜托,有没有这么神奇呀。人家都说古代的美男多。可我看那古代帝王的画像都长得很丑诶。正好借这次穿越来辩辩真假好了。我这个人一点都不贪心哦,我觉得吧喜欢不同于爱,此生我只能把我的真爱为那一直以来等待着我出现的人而绽放。亲爱的老公,等着我哦。哦呵呵。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