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7400000013

第13章 传位太孙

明太祖不管怎么样都算得上一代明君,不过,立孙子为太孙只能说是无奈之举。

太子归西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马上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和一件错误的事,正确的一件是马上立了长子朱标为太子,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他的儿子们因为争夺皇位而明争暗斗。他办的错事就是大杀功臣之后,把他的儿子们全封为王,让他们手握重兵,镇守边地。朱元璋的本意是效仿汉高祖刘邦众封王以屏卫汉室的做法,让他的其他儿子代替天子去抵抗北边如狼似虎的蒙古人的侵扰。但是他却忘了,刘邦封王的后果是发生七王之乱,差一点就动摇了汉朝的四百年基业。他以为立了太子,又封了王,朱氏天下从此就可以万世一统了。

朱元璋对太子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从小就对他进行特殊教育,给他请了全国最好的老师,负责教授他的学业和武艺,朱元璋自己也常常耳提面命,教导太子为君之道。太子未满二十岁时,朱元璋就已经让他试着处理政事作为训练。

通过这种种培训,太子不负众人的厚望,无论为人还是处事都很符合一个帝王的标准,可以预见将来会成为一代明君。可是老天偏不如人所愿,洪武二十四年时,朱元璋派太子巡视关中地区。这一来一去就是三个多月,政务繁多,旅途劳累,加上太子的身体本来就不太好,结果朱标一回到京城就病倒了,在床上躺了几个月后居然就此一命归西了。

计立太孙

这对朱元璋来说可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本来还神采奕奕、丝毫不见老态的皇帝一下子就衰老了许多。一想到自己已经65岁了,眼见寿不长远,太子却在这时命丧黄泉,不由得老泪纵横,痛苦失声。

有一天,他又想起太子,悲痛难忍,就在群臣面前大哭了起来。大臣们不住劝慰。翰林学士刘三吾劝道:“皇上不要过于悲伤了,太子虽然不幸去世了,但是您的皇孙不是已经长大了吗?他可以即位,天下不会因为没有太子就大乱的。”朱元璋一听确实如此,他也感到老是这么伤心下去也不是办法。他渐渐老了,说不定哪天就会突然死去,当务之急就是再确定一个皇位的继承人,以避免因为太子去世而引起国家的动荡不安。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他也考虑了很久。他总觉得太孙朱允炆的个性懦弱,遇事优柔寡断,一直担心他不能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他的几个年纪较长的儿子其实都很有才能,在边地镇守边疆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随便哪一个其实都是可以被立为继承人的,但是朱元璋还是对他们感到不太满意。为了镇守边疆,当初对他这些皇子们的教育是比较偏重于武力和军事的,文化素养的教育就相对的不太受到重视,而要成为一个帝王,光会打仗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几个儿子同样镇守边关,功劳都很大,要立哪一个呢?无论立了哪一个,朱元璋都怕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与反对。他虽然比较喜欢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但是如果立了燕王,又如何向二子、三子交代呢?最后,出于对太子朱标的感情,也由于朱元璋一向信守儒家的伦理道德传统,坚持立嫡立长的原则,他还是决定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成为自己的接班人。他认为这个决定既符合传统的习惯,又可以抚慰他的丧子之痛。由于皇太孙的年纪还小,还可以在进行教育和训练,这位垂垂老矣的皇帝重新又振作起精神,开始对他的新继承人进行培养。

一直觊觎皇位的燕王知道了父亲的这个决定,大失所望,也从此埋下了日后谋反的祸根。这一年,被立为皇太孙的朱允炆刚刚年满10岁。

太平天子的梦想

朱允炆一生下来就有一些身体上的缺陷,外貌不太好看,头盖骨又偏又歪。朱元璋一开始是不怎么喜欢这个孙子的,常常摸着他的脑袋叹,说:“怎么长得像半边月亮呢?”但是后来为了训练孙子,朱元璋总是把朱允炆带在身边。时间长了,他发现这个孩子非常聪明,又很喜欢学习,看过的书几乎能过目不忘,而且心地宽厚,虽然年纪还小,但是隐隐间似乎已经透出一股帝王的气概。所以朱元璋也慢慢地开始喜欢上这个孙子了,尽心尽力地想为这个孩子安排好将来的一切。

他知道宋濂的弟子方孝孺学问很好,但是为人有些骄傲,就把他派到太子的府里去当教习,还很高兴的对孙子说:“我有一个很好的人才送给你用。这个人才学很好,就是有点傲气,我先压他几年,等你当了皇帝就正好可以用了。”

又有一天,朱元璋和朱允炆在一起聊天,朱元璋对孙子说:“现在边关上有你的叔叔们镇守,不怕有什么事情,边关有事,也由他们去应付,将来你只要在朝中作一个太平天子就行了。”朱元璋本来的意思是说他已经为孙子将来登基当皇帝打点好了一切,因此感到很得意。不料朱允炆低着头沉默了一会儿,没有说话,然后抬起头来问道:“如果叔叔们对我有异心,又有谁来对付呢?”这一问,出乎朱元璋的意料之外。他听了也不由得一呆,想说话却又没开口,竟也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问道:“那你说如果发生了这种事要怎么办呢?”朱允炆回答说:“先用仁德去收服约束他们;如果不起作用,就要削夺他们的封地和军队;如果还不行,就要征伐他们。”

朱元璋听了只是默默点了点头,什么话也没说。不知这位纵横驰骋了一世的皇帝此时心中是什么想法,是否已经预见到在他百年之后,他的子孙之间必将有一场血腥的厮杀呢?”

撒手而去

洪武三十年五月,朱元璋和大臣们在朝上议事后,回到后宫,觉得有些疲倦,就躺在床上想稍微休息一会儿。可谁知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过来,这位劳累过度的开国皇帝就这样在睡梦中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按照他的遗诏所写,由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他似乎在死前已经感觉到他的子孙们将有一场争斗,因此在遗诏中特意规定各诸侯王都不准擅离封地回京城吊唁。但是这一规定并没有能够阻止他死后不久爆发的燕王谋反的战争。

同类推荐
  •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本书的出版发行,开创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打开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新页面,填补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空白,有着创新性的意义。更为突出的是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重温历史,重温太行之路,对我们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摊上一个憨傻老爹,刘和彻底暴走了!别人都在忙着坑爹,我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帮爹成为三国最大军阀!
  • 三国神医

    三国神医

    医者只可医人,而王者却可以医天下。一个现代男子穿越后来到三国,看他如何作为一个医者医遍三国猛将牛人,又如何作为一个王者救治病入膏肓的大汉民族。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梦,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医者。
  • 远东审判

    远东审判

    本书以前后长达三年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为主线,以32个分镜头,全面再现了远东审判的全过程,充分展现出这是人民的胜利,这是正义的胜利这一主题。但是,如同阳光总会有阴影相伴,远东审判在澄清战争事实、宣判战犯罪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时行将登场的冷战的影响,不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日本731部队头子居然不是战犯,等等,“正义的遗憾”不一而足;当读到由于中国内战阴云渐浓,国民政府不惜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打赢内战增加筹码时,不禁令人扼腕……今天,当人们面对日本军国主义死恢复燃的危险时,尤其值得回顾这段历史。
  • 南宋浮生记

    南宋浮生记

    本文以古代历史为背景的穿越类作品,主角谷永宁是21世纪的现代人,在江边的一家修理厂里和一群人发生争执时,被人推到了江里,意外穿越到了宋朝。利用21世界的技术,他生产出了皇上需要的浸水不会模糊的纸,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技术。走上军队生活,利用火药技术,发明了各式火器,缴叛贼、杀敌寇,成为著名的抗金大将,名垂青史。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地震警报

    地震警报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吕著中国通史(全集)

    吕著中国通史(全集)

    《吕著中国通史》以传统国史为据分上下两编,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政治历史的变革。在叙述理乱兴亡的过程中,夹叙典章制度、个人点评,倾注了吕思勉先生一生的真知灼见,能够给读者提供中国历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是最权威、最经典、最完整的中国通史著作。
  • 大汉王朝4

    大汉王朝4

    本书为《大汉王朝》第四卷,以通俗的笔触和富于细节化的阐述,呈现历史最鲜活的一面。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臻于灰霾的尽头

    臻于灰霾的尽头

    最可悲的事情是,失去了自我,只剩下空躯壳。亓官韫和郗卓,爱得真爱得切,然而却又爱得痛。亓官韫的目光闪烁,说道:“如果我早知我们的爱,像在荆棘丛里翻滚过一番,我就不会要这份姻缘了。”“那么说,你后悔了。”郗卓瞪着韫儿,闷声道。“不,不是,我只是不想看到你那么痛苦。”亓官韫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的编选,吸收了《怀念萧红》与《萧萧落红》两书的重要文章,在篇目的排序上分“身世”、“婚变”、“纪念”三辑,同时,还首次将怀念,悼念萧红的诗词选人回忆录中。在涉及萧红、萧军、端木婚变回忆录的选择上,保留各种不同说法,立此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