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4500000013

第13章 唐朝历史大事详解(12)

古代名画武后谋夺李氏社稷,剪除唐宗室,诸王不自安,欲起兵匡复,议未定而博州刺史琅邪王冲先发,是年八月举兵博州(治今山东聊城东北)。豫州刺史越王贞起兵豫州(治今河南汝南)以应之。武后分遣丘神勣、麴崇裕击之。琅邪王冲起兵七日败死;九月,越王贞兵败自杀。武后欲悉诛诸王,使周兴等审讯之,迫韩王元嘉、鲁王灵夔、黄国公譔、东莞郡公融、常乐公主等自杀,亲党皆诛。穷治越王贞、琅邪王冲党等。

武后当政期间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共录取进士205人,高宗武后统治期间共录取一千余人。平均每年录取人数比贞观时增加一倍以上。武后载初元年(690),武后在洛城殿对贡士亲发策问,是为殿试之始。是年遣存抚使十人巡抚诸道,推举人材,一年后各存抚使举荐一百余人,武后引见不问贤愚,悉加擢用,或为试风阁(中书省)舍人、给事中,或为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试官制度自此始,时人有“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之语。武后虽滥以禄位收人心,然不称职者亦予罢黜,或加刑诛。明察善断,故时人亦竞为之用。为奖励告密,武后对告密者破例授官,以卖饼为生的侯思止,素无赖,因诬告舒王元名与恒州刺史裴贞谋反,被擢为游击将军、侍御史。元名流和州,其子被杀,裴贞灭族。王弘义,素无行,见间里耆老作邑斋,遂告以谋反,杀二百余人,擢授游击将军、殿中侍御史。是年杀安南王颍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杀故太子贤二子,唐之宗室至是杀戮殆尽,其幼弱幸存者亦流岭南,又诛其亲党数百家。

是年七月,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谓武后乃弥勒佛下世,当代唐为天下主,武后下令颁行天下。命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藏大云经,使僧人讲解并升释教于道教之上。是年九月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请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氏。于是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共六万余人,亦上表请改国号。武后准所请,改唐为周,改元天授。武后称圣神皇帝,以睿宗为皇嗣,赐姓武氏,以皇太子为皇孙。芷武氏七庙于神都,追尊周文王曰:始祖文皇帝。立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其余武氏多人为王及长公主。

武周天授二年,左金吾大将军丘神勋获罪被诛,或告酷吏周兴与丘神勋同谋,武后命来俊臣审讯之。俊臣问周兴何法可使囚认罪,周兴曰:取大瓮,以炭火四周炙之,令囚人瓮中,何罪不认?俊臣如法布置毕,谓周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周兴伏罪流岭南,中途为仇家所杀。酷吏周兴、索元礼、来俊臣等竞为残暴,周兴、索元礼各杀数千人,来俊臣所破千余家。索元礼尤为残酷,武后亦杀之以慰人望。武后自徐敬业起兵以来,任用酷吏,诛唐宗室贵戚数百人,大臣数百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时告密之风仍胜,武后亦厌其烦,命监察御史严善思按问之,告密不实而伏罪者850余人,罗织之党为之不振。近臣亦上疏言告密罗织严刑酷吏之害,武后亦颇采纳,随武周政权之建立,斗争趋向缓和,此风才有所收敛。

安西四镇于武后垂拱二年(686),由于唐军败于吐蕃而再次失守,武周长寿元年(692),西州都督唐休璟请复取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以王李杰知吐蕃虚实,命为武威军总管与阿史那忠节等率兵击吐蕃,大破之。收复四镇,吸取安西四镇几度失陷的教训,唐政府为巩固西部边防,遣军二万四千人常驻四镇,自此安西四镇始得稳定。

周长寿三年(694),武三思率四夷首领请以铜铁铸天枢,立于端门外,以颂武后功德。武后亲题曰:“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天枢铸造历时八月而成,其形制若柱,高一百零五尺,直径十一二尺,八面,面各五尺,下为铁山,周一百七十尺,以铜为蟠龙、麒麟环绕之;上为腾云承露盘直径三丈,盘上四龙直立捧火珠,高一丈。工人毛婆罗造模,武三思为文,刻百官及四夷首领之名于其上。用铜铁二百万斤,“请胡聚钱百万亿,买铜铁不能足,赋民间农器以足之”。

周神功元年(697),武后使武懿宗审讯刘思礼谋反事,武懿宗令刘思礼广引朝士,许免其死,于是刘思礼诬引宰相李元素、孙元亨等三十六家“海内名士”,致使皆遭灭族,亲旧连坐流窜者千余人。时人以为武懿宗之残暴仅亚于周兴、来俊臣。

是年,来俊臣,欲罗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中宗之妹,武则天唯一的亲生女儿),又欲诬皇嗣(睿宗)及庐陵王(中宗)与南北衙共同谋反,拟一网打尽以盗国权。武氏诸王与太平公主恐惧,共同揭发其罪行,下狱处以极刑。仇家争啖其陶,须臾而尽。来俊臣凶狡贪暴网罗无辜,织成反状,杀人不可胜计。“赃贿如山,冤魂塞路”,武后亦知天下愤怨,下制数罪恶并没收其家财。

周圣历元年(698),武承嗣、武三思谋求当太子,几次使人对武后说:“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武后犹豫未决,狄仁杰从容对武后说:“姑侄之与母子孰亲?”(武承嗣、武三思皆武后之侄,中宗、睿宗则武后之子)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祭祀于太庙;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祭姑于太庙者。又劝武后召还庐陵王(中宗)。武后由是无立武承嗣、武三思之意。乃召庐陵王还东都,皇嗣(睿宗)请逊位于庐陵王,武后立卢陵王为皇太子,命为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率兵击突厥。武后信重仁杰,常谓之“国老”而不呼其名。仁杰好诤谏,武后每屈意从之。仁杰卒,武后泣曰:“朝堂空矣!”常叹:“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

周长安二年(702)初设武举,以箭法、枪法、材貌、言语、举重等项选人。是年置北庭都护府于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

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年少美姿容,入侍武后,皆得幸。二人常傅朱粉、衣锦绣。武承嗣、武三思等皆等候门庭,争为执鞭牵马。武后每于内殿小宴,辄引诸武及张易之、张昌宗欢饮戏谑,武三思奏昌宗乃王子晋后身,武后命昌宗以鸟羽为衣,吹笙,乘木鹤于庭中,文士皆赋诗赞美。武后年迈,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二张势倾朝野。昌宗弟昌仪为洛阳令,有候选官员姓薛者,以金五十两赂之求官,并呈一状。昌仪受金,以状授天官侍郎张锡,命即授官。继而张锡失其状,再见昌仪问求官者姓名,昌仪曰:“我亦不记,但姓薛者即与之。”于是候选官员中姓薛者六十余人悉授官。

邵王重润(中宗长子,出生后高宗大悦,为之改元永淳,满月后立为皇太孙,开府置官属。中宗第二次为太子时封为邵王)与其妹永泰郡主及郡主婿武延基窃议张易之兄弟何得任意人宫,易之诉于武后,武后皆逼令自杀。

宰相魏元忠于武后前斥二张为小人,被诬谋反,遭贬逐。

周长安四年(704)武后卧病于长生院,宰相累月不得见,惟张易之、张昌宗侍侧。二张恐武后一死大祸将临,结党密为准备。有人屡以匿名书告二张谋反,武后皆不问。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武后病重,张易之、张昌宗居中用事,宰相张柬之、崔玄旰与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谋诛之,密陈其策于太子(中宗),太子许之。张柬之等乃率羽林兵(禁卫军)五百余人拥太子入宫,斩张易之、张昌宗,逼武后传位于太子。中宗复位。徙武后于上阳宫,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恢复唐国号、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复以神都为东都。是岁武后卒于上阳宫,年八十二。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在武则天当政的五十年间,由于沉重地打击了旧土族和大贵族、大官僚集团,执行了一些具有进步性的政策,所以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封建国家控制的人口从贞观末永徽初的380万户猛增到615万户。商业交通出现了贞观时期未有的繁荣,唐朝从此进入鼎盛时期。

注释

①②《旧唐书》六《则天皇后纪》。

③《资治通鉴》唐中宗神龙元年。

④《旧唐书》六《则天皇后纪》。

⑤《旧唐书》五九《屈突通等传》。

⑥⑦《资治通鉴》唐高宗永徽五年。

⑧⑨⑩《资治通鉴》唐高宗永徽六年。

王政君事见《资治通鉴》890页,汉元帝为太子时,宣帝“令皇后择后宫家人子(汉代宫人之称)可娱侍太子者,得元城王政君,送太子宫……壹幸,有身,是岁生成帝”。政君之入太子宫。亦姬侍耳,以子贵,遂为正妃。

《资治通鉴》唐高宗永徽六年。

《资治通鉴》高宗麟德元年。

封禅:帝王登泰山筑坛祭天曰“封”,在山南梁父山上辟基祭地曰“禅”。

奠献: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第一次为初献爵,第二次为亚献爵,第三次为终献爵,合称三献。

《新唐书》卷七六《后妃一则天皇后武氏传》。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诫励风俗束力》。

唐代各官署都设在皇城内,位居宫城之南故称南衙。这批文人学士出入不经南门。而经北门,故谓之北门学士。

《资治通鉴》高宗上元二年。

《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天册万岁元年。

据徐松《登科记考》。

《资治通鉴》则天后延载元年。

《资治通鉴》则天后神功元年。

《列仙传》载:王子晋,周灵王太子,好吹笙,为道士引上嵩山,修炼二十年得道成仙,乘白鹤飞去。

韦后之乱

唐中宗皇后韦氏(?—710),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高宗永隆元年(680),武则天废太子贤为庶人,送京师幽禁。立李显为皇太子。继而纳韦氏为太子妃。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死,裴炎受遗诏辅政,太子显柩前即位是为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武后临朝称制。次年正月初一改元嗣圣,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晋升皇后父普州参军韦玄贞为豫州刺史。中宗义欲以韦玄贞为侍中,(门下省长官,时裴炎为中书令)授乳母之子为五品官。裴炎力争,以为不可,中宗怒曰:“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也!”裴炎瞑,奏明武后,密谋废立。二月初六,武后在乾元殿召集百官,裴炎与羽林将军程务挺率禁兵人宫,宣武后令,废中宗为庐陵王,扶下殿堂,中宗问:“我何罪?”武后曰:“汝欲以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乃幽禁于宫中别所。韦后同遭贬黜,中宗即位至此尚不足两个月,即遭如此骤变。同年四月庐陵王被迁于房州(今湖北房县),韦氏随行。在房州流放期间,武则天多次遣使探视。中宗惧不自安,每闻制使至,常惶恐欲自杀。韦后常劝解说:祸福无常,岂可失之于一死。何至如此。中宗之悲愁惶惧得以排解。二人一同幽禁,备尝艰危,情爱甚笃。中宗常与韦后私誓:“异时幸复见天日,当惟卿所欲,不相禁制。”

十四年后周圣历元年(698),在狄仁杰等朝廷重臣的劝谏下,武则天终于下决心在皇位承继问题上传子而不传侄,乃召庐陵王还东都。托言庐陵王有疾,遣徐彦伯召庐陵王及其妃与诸子至东都疗疾。三月初九,庐陵王至东都。皇嗣(睿宗)请逊位于庐陵王。当年九月武则天立庐陵王为皇太子,复立韦氏为太子妃。封皇嗣为相王。继命太子为河北道行军元帅,狄仁杰为行军副元帅,出兵击突厥。先是募兵月余,应募者不满千人,及闻太子为元帅,应募者云集,未几数满五万。加之徐敬业扬州起兵,博州刺史琅邪王李冲、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皆曾以“匡复庐陵王”、“迎还中宗”为政治口号,足见恢复李唐为时望所归。武则天虽确定传子,但并不想因此伤害武氏集团的利益,惟恐身后太子与诸武不相容,乃“命太子、相王(睿宗)、太平公主与武攸暨(武则天侄,太平公主初嫁薛绍后嫁武攸暨)为誓文,告天地于明堂,铭之铁券,藏于史馆”①。

神龙元年(705)正月,武则天被迫传位于太子,中宗即位,恢复唐国号。二月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追赠皇后父韦玄贞为上洛王。大臣上疏以为异姓不封王是自古以来之通制。先朝赠皇后父为太原王(指高宗封武后父武士蘸为王)应引为鉴戒,中宗不听。

韦氏再立为皇后,即倚仗中宗“惟卿所欲,不相禁制”之私誓开始干预朝政,如武后在高宗之世。桓彦范上表云:“陛下每临朝,皇后必施帷幔坐殿上,预闻政事。臣窃观自古帝王,未有与妇人共政而不破国亡身者也。”②中宗不听。

古代风景张柬之等五大臣在拥中宗复位的政变中,诛杀了二张及其党羽,时已有人指出,不除武三思终必成为大患,张柬之等以为大事已定,不欲广事诛杀,故未采纳此议。故武则天退位,武氏集团权势并无衰减。五大臣立功后执掌国政,武三思恐其不利于己,密谋自安之计。韦后幼女安乐公主,备受中宗宠爱。安乐公主适武三思子武崇训,使武三思地位更加巩固。上官婉儿③曾为武则天掌文书,中宗复位后,益加信任,使主持撰述诏令,拜为昭容,居中用事,私通武三思故党于武氏,又荐三思于韦后,引入宫中,三思复与韦后私通,中宗遂与三思谋议政事,并数微服幸武三思第,武氏集团声势复振。强柬之等数劝中宗诛诸武,中宗不听。柬之等长叹曰:“吾所以不诛诸武者,欲使上自诛之以张天子之威耳。今反如此,事势已去,知复奈何!”④未久,中宗命武三思为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武三思得以身居相位,掌握朝政大权。

是年五月中宗以张柬之等及武三思、武攸暨等十六人皆为立功之人,赐以铁券,自非反逆,各恕十死。敬晖等率百官上表请降诸武王爵,以安内外。中宗不许。武三思与韦后在中宗前日夜进谗言,渭张柬之、敬晖等“恃功专权,将不利于社稷“不若封晖等为王,罢其政事,外不失尊宠功臣。内实夺之权”。中宗信以为然,乃封张柬之、敬晖等五人为王,皆罢政事,赐金帛鞍马。武三思令百官重修则天之政,斥逐不附武氏者,起复为五王所逐者,大权尽归武三思。

上官婉儿劝韦后袭则天故事,上表请改百姓年二十一成丁,六十免役为二十三成丁,五十九免役,又请天下士庶为被父所离弃的生母服丧三年。改易制度以收人心。韦后效法武则天,谋求自居帝位,为此培植私人势力,重用自己亲属,形成韦氏集团。

神龙二年(706)闰正月,太平、长宁、安乐、宜城、新都、定安、金城等七公主皆成立府署,设置官属。(太平公主为武则天女,长宁以下皆中宗女)安乐公主恃宠骄横,势倾朝野,又自草诏敕,掩住正文,令中宗签署,中宗竞不看诏文笑而署之。又请中宗废皇太子,立她为皇太女,中宗虽不从亦不加谴责。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倚势弄权,卖官鬻爵,用钱三十万,就别降墨敕除官(不按程序,而由皇帝直接颁敕书,不经宰相审议,不由中书盖印,即拜官授职),斜封交中书省执行。时人称之为“斜封官”。当时以员外(员数外别置)、向正(同正员资格)、试(试某官)、摄(摄某官)、检校(检校某官)、判(判某官事)、知(知某官事)等名义授官的达几千人。安乐公主穷极豪奢,府第拟于宫掖而精巧过之。请中宗赐昆明池,不许,乃夺民田作定昆池,方圆数里,累石像华山,引水像天河,欲以胜昆明,故名曰:定昆。安乐公主有一织成裙,值钱百万,花卉鸟兽,皆如粟粒,正视旁视,日中影中,各为一色。中宗、韦后及公主等又多营佛寺,“竭人之力,费人之财,夺人之家,爱数子而取三怨”⑤。

同类推荐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中国史·先秦隋唐五代卷》以风趣的语言将我国的历史分为先秦:文明曙光;秦汉:天下一统;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隋唐五代:帝国再造。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像是一幕幕相互关联的多幕剧,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上演。历史的素材人人都可以拿来再加工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去思考,历史就会像万花筒一样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历史之所以成为后世研究的样本,就是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历史中的策略与方法;这些经典的策略与方法,至今仍是现代人的智慧源泉。策略是行动方针,方法是执行方案,它们都是在特定思维下产生的应对措施。在同样的处境之下,不同的人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思维。古人用他们的经历不断验证了这些道理,也用他们的策略与方法留下了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 读者报·旧闻(0223)

    读者报·旧闻(0223)

    百姓故事;稗官野史;盖碗茶;国学;环球档案;旧案新读;旧知录;历史内幕;人物;煮酒论史。
  • 祸害大清

    祸害大清

    卢一峰是我大清第一祸害!不杀此贼,朕誓不为人!——某个自称在一天之中射死三百一十八只兔子而被誉为兔子终结者的小麻子如是说。卢一峰是个大祸害!这个祸害不除,我们大清永无宁日。——包衣奴才和铁杆汉奸们都如是说。卢一峰就是祸国殃民的千古奸臣典范,吃着我大清的禄米,拿着我大清的薪俸,可是每干一件事,都是为了挖我们大清王朝的墙根,掘我们大清王朝的屋基,祸害我们大清王朝的每一位良善臣民,忠心奴才!强烈建议当局给这个奸臣贼子铸一座跪像,跪到我大清太祖太宗陵前,让我们大清子民鞭笞唾骂!——某个无比吹捧大清酋长的清史砖家痛哭流涕的这么说。卢胖子是好人。——普通老百姓这么说。
  • 袁腾飞讲先秦·战国纵横

    袁腾飞讲先秦·战国纵横

    本书讲述了战国七雄,各国兵争舌战,风云际会,政客过招。奇招、绝招、阴招、险招令人眼花缭乱,大战、小仗、明争、暗夺令人目不暇接……直到秦始皇一统天下,中国又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段。袁腾飞以其独到的“史话体”,为我们轻松解读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
热门推荐
  • 豪门盛宠:宝贝对不起

    豪门盛宠:宝贝对不起

    她是服装界的天才少女设计师?她是黑道王者“暗月”少主的宠妹?她是时装界大师沈洁的宝贝女儿?她是京城赫赫有名苏氏集团的千金?她曾经以为叶枫就是那个可以陪她走一辈子的人,就是她的整个世界,甚至于她为了他收敛自己的锋芒、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失去了亲情!当她以为快要到达幸福的终点时,不曾想三年前突然消失的女人回来了,听着他对她说的那句:我爱你!她终于带着自己疲惫的身心和仅有的一点骄傲与自尊转身离开那个她和他一起努力开创的公司,而后遇到了那个冷冽的男人——夏南!再后来辗转成了A市龙头企业夏氏集团的总裁秘书!夏南,一个刚从国外回来的完美男人,是A市龙头企业夏氏集团的新上任总裁!据说还是A市小有名气的杂志社、最豪华的娱乐会所的幕后老板和那个隐蔽的世界黑帮组织“爵夜”的老大!他们的相遇,是命定的相遇?是蓄意的报复?还是另有隐情?在那场盛世婚礼之后,苏蔚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里,任他们找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再找不到她的身影!五年后。那个时装国际大师杰勒瑞的关门弟子、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美女设计师FIR回到A市!两天后。一场盛大的个人时装发表会在市中心繁华地带亭立大厦的豪华会场里举行!再一次的相遇,他们的命运又会发生怎样的纠缠?【片段一】“你笑什么?不许笑!”“好!我不笑啊!你乖乖待在这边,不要乱跑,我回来给你做好吃的!”“真的?”听到好吃的,她来了精神,迅速报出了一大堆菜名:“那我要吃你烧的红烧鱼、糖醋排骨、焖羊肉、玉米排骨汤……”“好!回来就给你做!”【片段二】“宝贝,对不起!”“谁是你的宝贝?请不要乱叫!还有你对不起我什么?我们有什么关系吗?”“你真的不肯原谅我吗?”他可怜兮兮的问。“你要我原谅你什么?如果没记错的话我们五年前就没关系了!”“谁说的?你是我老婆!五年前我们可是有领证的!”“我们什么时候领过证?”她暴怒。“就是有领过,不信我们回去,拿给你看!”【片段三】“宝贝,你是不是该给我个解释啊?”某男看着面前缩小版的自己,对着面前的小女人说着。“什么解释啊?”某女睁着大眼睛看着他,眼睛里满是无辜。“你还给我装傻?”某男大吼。“妈咪,我们不要理这个坏叔叔,我们走!”小宝贝抓着妈咪的手就要离开。墨黑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狡黠!哼哼!
  • 逃之夭夭:贫穷女皇(全本)

    逃之夭夭:贫穷女皇(全本)

    两个世界上最强的男人,一个世界上最胆小怕事的女人。两个英俊潇洒、年少多金、帅气逼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男人,一个鸡毛蒜皮、斤斤计较、罗里吧嗦、贪生怕死的女人。女主角刘卡卡是一个穷的一塌糊涂的峡谷,穷的一塌糊涂的国度,穷的一塌糊涂的女皇。两个实力雄厚的泱泱大国就这样虎视眈眈的徘徊在左右,于是……刘卡卡决定重整雄风,让这个穷的一塌糊涂的国家成为天下最有钱的王国。因为,他们国家叫鸟国,所以他们国家的人,叫做鸟人。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刘卡卡说:以上观点可以延伸为有即是没有,没有即是有;那么你有金子,就等于你没有金子,所以把金子给我吧。两个男人够吗?肯定是不够的,你们有见过镜子的小说里只有两个男人的吗?!当然不可能……所以镜子打算整出很多男人,比如说国师啊丞相啊将军啊太监啊……呃,最后一个可以无视。
  • 女权至上之相恋第三眼

    女权至上之相恋第三眼

    二十岁了,愿望啊!快点实现吧!我要去一个不一样的空间生活!!当她对着天空大喊时,她真的花了双眸!自己掉在了什么地方了,为什么这里的人都男不男女不女的,那个……那个男人竟然长着三只眼,拍西游记吗?!!还强迫性的推给自己男人,还说什么必须要生孩子!男人也会生孩子?那不是高科技吗?兴奋!!这些男人都想生孩子,当我是种马吗?这里怎么都是帅得让人流口水的男人啊?都去一边等着,姑奶奶我今天心情不好,没心情理会你们!是男人就不许哭!你们还哭,我还想哭呢!从她真的穿越开始,过着让众女羡慕的生活了!!天马行空,女权至上,不喜者甚入!!!
  • 纹苍穹

    纹苍穹

    万物有它的规律,也有它的纹。纹,可以是一切,不仅能纹出力量,更能将苍穹纹出来。林玄,他便是为他关心的人纹,为力量纹,更为自己纹出一片苍穹任他翱翔。
  • 盗贼王座

    盗贼王座

    一个冷血技能,就是100%的暴击效果,这可是双倍的伤害一个潜行让我来去无踪影。让你对我毫无所觉。天才?妖孽?全都是我的垫脚石!,我是一名盗贼。在这个宗门林立,世家繁杂的世界里,他们珍藏着的珍宝、丹药、高级战技,无一不被我视为囊中之物。质疑我的实力?愚弄我是废物?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九转金身

    九转金身

    太古圣文,极道九转。玄门八卦,晓地通天。能者,可上至青冥,下达九幽,一手荡乾坤,只手碎星河。登天之路,仅有一条,欲通过者,唯有杀杀杀!且看一普通少年如何林立星空之巅。九九世界,欲登极天!
  • 天道始源

    天道始源

    自古以来,顺应天命者悲,抗逆天命者死,天地棋盘,鬼神难测。但这真的就是真正的天道吗?太古一战,阴阳二本源再次择主,但是无奈意外发生,阴阳二本源皆出意外,阴本源更是在亿年之后才择主帝一再次出世,这其中又有何隐秘?修罗一族为何会逆天出现阿修罗,血战八荒,难得一败?人界神秘,太初时期又还有何故事没有流传?且看帝一一步步的揭晓这些秘密,他重伤修为倒退之后又有着怎样的一番经历?为救紫梦浴血堕入阿修罗又是怎样的一番场景?为抗外敌,又是怎样在悟到这片星域间无人能达到的境界。
  • 红楼之痴颦泪

    红楼之痴颦泪

    她质本洁来还洁去,一片冰心,无处惹尘埃,虽然风风雨雨早已瘦了朱颜,冷月的光华中她还可以坦然,还可以勇敢面对一世悲欢。她唯独无法面对的是缘尽的遗憾。如果上天不让她那么早走,她是否甘愿一次次泪洗红妆,甘愿让青丝变白发,只为了守住今生难忘的爱,相许的心,只为了纷乱的思绪中那太多的放不下。叹人间,琴断指伤,再燃尽那旧诗行,空留月影倚靠着一面孤单的墙。将来,谁还会走进一个寂静的黄昏,轻抚着竹上的斑斑泪痕,再忆起当年这葬花的凄惘?片段一:“玉儿,你不该威胁我的,尤其不该用性命来威胁,你明明知道我把你看的比一切都重。”“给我屠城,老人,小孩,一个都不放过,只要她没有点头,不许停止。”片段二:满朝文武百官立在城头,那里面有他的叔伯兄弟,有出生入追随他的生死弟兄,只要他不点头,他们一个个拿起刀,挥向自己的脖子,没有丝毫的犹豫,鲜血漫过自己的双脚。许久,“朕同意,立林家第三十二代后人林黛玉为帝王师……”还没说完,他口吐鲜血,晕倒在地。片段三:黑云压城,雷电交加,他抱着她跪倒在地上。“你们只管让她死,我水溶对天发誓,只要她离开我半步,从此三界之内再无宁日。”为以后的情节写了一些片段,做一下预告。请大家多多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