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4500000012

第12章 唐朝历史大事详解(11)

贞观十五年,李世勣镇守晋阳已十六年,唐太宗曾说:“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唯置李世勣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这虽是太宗对李世勣的充分肯定,也是贞观时期边境上“烽烟不举”的恰当写照。

此外唐太宗在文化上的兼容并蓄,吸取并融合边疆各族与亚洲各国的文化,为唐代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虽然贞观后期,唐太宗在为政简静、与民休息、居安思危、从谏如流等方面“渐不克终”,但“贞观之治”仍然是封建社会中有名的“盛世”,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

注释

①②《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

③④《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

⑤《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三年。

⑥《旧唐书·王远知传》。

⑦③《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

⑨《贞观政要》卷二《任贤》。

⑩《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五年。

唐制东宫官属掌侍从、赞相礼仪、驳正启奏。

唐制东宫官属掌四库图籍缮写刊辑。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五年。

《旧唐书·后妃传》。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五年。

《贞观政要》卷五《忠义》。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七年。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

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漏刻政令。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篇。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篇。

《孟子·梁惠王上》。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篇。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篇。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

《贞观政要》卷二《杜谗邪》篇。

《贞观政要》卷一《君道》篇。

《贞观政要》卷十《灾祥》篇。

《贞观政要》卷八《务农》篇。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篇。

《贞观政要》卷一《君道》篇。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

《贞观政要》卷八《务农》篇。

《帝范》四《务农》。

《册府元龟》一五七《帝王部·诫励二》。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

《旧唐书·礼仪志》。

《贞观政要》佚篇(罗振玉校录),转引自赵克尧、许道勋《唐太宗传》。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

《贞观政要》卷八《刑法》篇。

《贞观政要》卷八《务农》篇。

《贞观政要》卷六《俭约》篇。

《唐律疏议》卷一六《擅兴律》。

《贞观政要》卷六《俭约》篇。

《贞观政要》卷二《纳谏》篇。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

《通典》卷七。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篇。

《贞观政要》卷三《择官》篇。

《贞观政要》卷一○《慎终》篇。

《贞观政要》卷三《择官》篇。

《贞观政要》卷二《任贤》篇。

《册府元龟》卷九七《帝王部·礼贤》。

《贞观政要》卷五《公平》篇。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

《贞观政要》卷三《择官》篇。

《贞观政要》卷二《任贤》篇。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六年。

《旧唐书·许敬宗传》《史臣日》。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篇。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篇。

《贞观政要》卷二《纳谏》篇。

《旧唐书·太宗本纪》。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

《贞观政要》卷二《求谏》篇。

《资治通鉴》6027页。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

《贞观政要》卷二《纳谏》篇。

《贞观政要》卷四《教戒太子诸王》篇。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年。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

《全唐文》卷一四○《十渐疏》。

武则天代唐称帝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太宗因长孙皇后死,深感寂寞,闻故荆州都督武士蓑女“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①,赐号武媚,时年十四。

武氏名曌(载初元年即689年“自以望字为名,遂改诏书为制书”②以避其名。),尊号则天(神龙元年即705年,中宗“上太后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③,当年死,遗制“去帝,称则天大圣皇后”。谥曰:“则天大圣皇后。”④),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人。父武士彟,以经营木材致大富,隋末为府兵低级军官鹰扬府队正,颇好交结。高祖初行军于汾晋,休止其家,因蒙顾接,及为太原留守,引为行军司铠……义旗起,以士韄为大将军府铠曹,从平京城⑤。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武则天武氏入宫数年后,高宗被立为太子,“人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⑥。及太宗死,武氏与地位较低的嫔御皆寄身感业寺为尼。太宗忌日,高宗入感业寺烧香,见武氏,两人皆感伤落泪。王皇后闻之,阴令武氏蓄发,劝高宗纳武氏入后宫。因王皇后无子,肖淑妃有宠,王皇后疾之,欲以此夺肖淑妃之宠,于是武氏第二次入宫。武氏性巧慧,多权数,初入宫“卑辞屈体”以事王皇后,后爱之,屡称誉于高宗,未久大受宠幸,拜为昭仪,王皇后、肖淑妃皆失宠。皇后舅中书令柳爽请辞,罢为吏部尚书。

武氏虽得宠幸,但高宗无意废掉王皇后。“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视之,女已死矣,即惊啼。伺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数其罪。后无以自明,上自是有废立之志”⑦。为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高宗与武昭仪亲至长孙无忌家,拜无忌子三人皆为朝散大夫,赐无忌金宝缯锦十车,以期得无忌拥护,无忌接受赐与,仍然反对废后。昭仪母杨氏至无忌家屡次请求,无忌终不许。

高宗永徽六年(655)六月,武昭仪诬王皇后与其母柳氏为厌(ya)胜(求女巫行法术祈求鬼神加祸于敌对的人),敕令皇后母柳氏不得进宫,贬皇后舅吏尚书柳爽为遂州刺史。中书舍人李义府,为长孙无忌所恶,将贬为壁州司马,知高宗欲立武昭仪为后,正犹豫未决,乃上表请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以满足万民心愿。高宗悦,“召见与语,赐珠一斗,留居旧职。昭仪又密遣使劳勉之,寻超拜中书侍郎”⑧。大臣中不属于关中军事贵族的许敬宗、王德俭、袁公瑜、崔义玄、李勣等因受长孙派的排斥,皆拥护废立以投靠武氏。

九月,高宗召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褚遂良入内殿,李勣称疾不人。高宗曰:“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今欲立昭仪为后,何如?”⑨褚遂良对曰:“皇后名家,先帝为陛下所娶。先帝临崩,执陛下手谓臣曰:‘联佳儿佳妇,今以付卿。’此陛下所闻,言犹在耳。皇后未闻有过,岂可轻废!”明日又提此事,褚遂良力谏:“陛下必欲易皇后,伏请妙择天下令族,何必武氏。武氏经事先帝,众所具知,天下耳目,安可蔽也。”武氏在帘中大骂:“何不扑杀此獠(laǒ古骂人词语)!”⑩长孙派的韩瑗、来济纷纷上表极谏,中有“妲己倾覆殷王”,褒姒灭亡周室,吴王拒谏,麋鹿逝于姑苏,废王立武荆棘将生于庭阙。语极痛切,高宗不听。他日,高宗谓李勋曰:“朕欲立武昭仪为后,遂良固执以为不可。遂良既顾命大臣,事当且已乎?”李勣对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高宗乃下决心。许敬宗更宣称:“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天子欲立后,何豫诸人事而妄生异议乎!”褚遂良被贬为潭州都督。

十月,高宗下诏称:“王皇后、肖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说武氏出于功勋门第,以才行卓越选人后官,誉满宫闱。说自己做太子时侍从太宗朝夕不离左右,在宫内端正自身言行,宫廷女官之间未曾反目而视,对此太宗每加赞赏,“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十一月,武后“遣人杖王氏(故皇后)、萧氏(故淑妃)各一百,断手足,投酒瓮中,曰:‘令二妪骨醉’,数日而死,又斩之”。

高宗显庆元年(656)废皇太子忠为梁王,立武后子代王弘为皇太子。继而以拥护或反对废立为标准,大事贬诛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重用李义府、许敬宗等。显庆二年三月,以李义府兼中书令,虽义府枉法释大理狱女囚,并擅杀六品大理寺丞,高宗亦不加罪。八月再贬褚遂良为爱州刺史,贬侍中韩瑗为振州刺史,贬中书令来济为台州刺史,终身不听朝觐。显庆三年十一月以许敬宗为中书令。是岁褚遂良卒于贬所。武后以长孙无忌受重赐而反对废立,深怨之。对废立问题于志宁中立不言,武后亦不悦,因令许敬宗伺隙陷害之。许敬宗使人诬告长孙无忌谋反,高宗闻之泣下,对母舅不忍加诛。许敬宗反复诬奏,并谓无忌与太宗谋取天下,天下服其智,任宰相三十年,天下畏其威,他如振臂一呼,群恶云集,必成大患,“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再犹豫,恐变生肘腋悔之晚矣。显庆四年(659)四月,下诏削长孙无忌太尉及封邑,流放黔州(今四川彭水)。七月遣人至黔州逼无忌自缢。受此案株连,褚遂良已死追削官爵,柳爽、韩瑗除名,继又遣人追锁来京师,继诏所至斩决。于志宁免官,长孙氏、柳氏、韩氏三家财产没收,近亲皆流岭南、褚遂良子被杀。八月,长孙氏、柳氏贬降者十三人,于志宁贬荣州刺史,于氏贬降者九人,至此政敌尽除,大权归于武后。

是年六月,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许敬宗以太宗时所修《氏族志》不叙武氏门族,奏请改之,武后为提高武氏一族及宠臣的社会地位,抑制旧门阀氏族及李唐皇族,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以后族为第一等,其余按仕唐官品高下,共分九等。于是以军功致位五品者皆入士流,时人谓之“勋格”。

显庆五年七月废梁王忠为庶人,徙囚黔州。是年十月,高宗患风眩头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百官奏事,高宗或使武后决之,颇为称旨,始委以政事,武后遂专国柄,威势日重。高宗大权旁落,动为武后所制。高宗怒欲废之,麟德元年(664)十二月,命宰相上官仪草废武后诏。左右奔告武后,武后闻之遽至高宗处自诉,诏草犹在,高宗懦弱不忍,乃曰:“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武后乃使许敬宗诬奏上官仪与废太子忠谋反,上官仪下狱被杀,赐废太子忠死,株连流贬者甚众。自是高宗每临朝视事,武后则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

武后以将行封禅礼于泰山,表请参与奠献。诏社首山(在今山东泰安西南)祭地神以皇后为亚献。乾封元年(666)正月祭地于社首山,高宗初献,武后亚献。标志其非同皇后的政治地位。

乾封二年(667)高宗因久疾,命太子弘监国。上元元年(674)秋八月,高宗称天皇,武后称王后,名为避先帝、先后之称,实欲自尊。十二月武后上表建议十二事:“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免除长安及其附近地区之徭役)。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政府手工工场)禁浮巧。五,省功费力役。六,广言路。七,杜谗口。八,王公以降(下)皆习《老子》。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丧服)三年(过去是一年)。十,上元《年号》前勋官已给告身(委任状)者,无追覈。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人(增加薪水)。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提级)申滞。”高宗诏皆施行之。武则天能够重视农业生产,规定各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予以升奖;“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必加惩罚。所编《兆人本业》农书,颁行天下,影响很大。上元二年三月,武后在宫廷中召集大批文人学士,大量修书,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正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僚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且密令参决朝廷奏议及百官表疏,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时高宗风眩更甚,拟使武后摄政,宰相郝处俊谏曰:“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传之子孙而委之天后乎!”事乃止。太子弘深为高宗钟爱,高宗欲禅位于太子。武后方图临朝,不满于太子弘,适太子弘见肖淑妃之女义阳、宣城二公主因母得罪幽禁宫中,年逾三十而未嫁,奏请出降,高宗许之。武后怒,继而太子死于合壁宫,时人以为武后所毒杀。五月,高宗下诏:“朕方欲禅位皇太子,而疾遗不起,宜申德命,加以尊名,可谥为孝敬皇帝。

六月立雍王贤为皇太子。调露元年(679),高宗命太子贤监国,太子处事贤明审慎,时人称之。贤又招集当时学者注范哗《后汉书》,在士人中颇著声望。永隆元年(680)正议大夫明崇俨以厌胜之术为武后所信使,密称:“太子不堪承继,英王貌类太宗。”武后曾命北门学士撰《少阳正范》及《孝子传》以赐太子,又几次作书谴责之,太子愈不自安。适明崇俨为盗所杀,武后疑是太子所为,遣人搜查东宫,于马坊中搜出皂甲数百领,以为谋反物证,遂废太子贤为庶人,送京师幽禁。立英王哲(原名显)为太子。

高宗永淳二年(683)高宗病危,召裴炎入受遗诏辅政。高宗去世,遗诏太子柩前即位,军事大事取决武后。太子显(曾更名哲)即位是为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武后临朝称制,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中宗欲以韦后父韦玄贞为侍中,裴炎固争不听,告于武后;乃命裴炎、程务挺等带兵人宫,废中宗为庐陵王,幽禁于别所。立豫王旦为皇帝,是为睿宗,武后继续临朝称制,睿宗居别殿,不得有所干预。

武后取代李唐之势日益明显,武后光宅元年(684)遣人逼废太子贤自杀,以武承嗣为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参预国政。时诸武用事,唐宗室人人自危,九月徐敬业、骆宾王等以挽救庐陵王为名,起兵扬州。敬业自号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开府库,赦囚徒,旬日间得胜兵十余万。发布檄文,历数武后“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等罪,肆意诋毁。中有“一不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试观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等语。武后见檄文,问作者为谁。告以“骆宾王”,武后曰:人有如此之才华,未能招致朝廷,皆宰相之过也!同时遣李孝逸等发兵三十万讨徐敬业。武后问计于裴炎,炎对以如太后归政于皇帝,则徐敬业可不讨自平。武承嗣使人言裴炎有异图,下狱斩于洛阳。徐敬业未能一鼓作气率兵直指洛阳,而先取洎州(今江苏镇江),欲借金陵王气称霸江南。结果大败于李孝逸,敬业为其部下所杀。裴炎下狱后,单于道安抚大使程务挺曾为之申理,遂诬程务挺与裴炎、徐敬业同谋,即军中斩之。则天后垂拱元年(685),下令九品以上官及百姓,都可“自举”,申达自己的才能以求升官或当官。

自徐敬业起兵,武后疑天下人多反对她,知唐宗室大臣心皆不服,欲大施诛杀以镇慑之。乃盛开告密之门,有告密者,臣下不得过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至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如所言称旨,则破例授官,不实者亦不问罪,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武后任用酷吏推问告密案,索元礼讯一囚必令引数十百人;周兴、来俊臣募无赖数百人,欲陷害一人,则使数处告密,事状如一。来俊臣与司刑评事万国俊共撰《罗织经》一卷,专讲如何告密,网罗无辜,织成罪状,并竞为酷刑,使人但求速死,中外畏此数人,甚于虎狼。

武后垂拱四年(688),武后独与北门学士议明堂制度,不问诸儒。使僧怀义役数万人,毁乾元殿,于其地作明堂,近一年落成,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层,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施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号曰万象神宫。明堂既成,又命僧怀义作夹纶大像,大像小指中犹容数十人,于明堂北起天堂五层以藏之。“月役万人采木江、岭,数年之间,所费以万亿计,府藏为之耗竭”。天堂落成,上至三层即可俯视明堂。是年武承嗣使人凿自石为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称得于洛水,献于武后,武后大喜,命其石曰“宝图”。武后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同类推荐
  • 大秦始皇

    大秦始皇

    大秦王朝丰功伟绩,扫六合灭诸侯统江山。开始始皇之路。千古君王,统领万代江山,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三星堆之101个谜

    三星堆之101个谜

    如果有人问,中国最神秘的图书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山海经》。如果有人问,中国最具魅力的青铜文明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星堆……三星堆,一座古城,一个迷失的古国,跨进三星堆,就是跨进一座谜的城,一个谜的国度。
  • 烟雨红颜

    烟雨红颜

    本书主要是从女性的角度,对中国历史上100位女性的爱情、命运的大致勾勒和简单评介。书中的人物大多为人耳熟能详,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这100位女性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对历史走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字晓畅,幽默活泼;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古人的命运和爱情,给人以启迪,视角独特。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选取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二十余篇,展现了英杰为人称道的英雄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崇高精神。故事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同时配有精美的插图,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适宜小读者阅读。希望这本小书能受到小读者的喜爱,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得到启迪和收获。
  • 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一九四九年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逐渐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强国之路,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热门推荐
  • 宅府恩怨:嫡妻归来爷当心

    宅府恩怨:嫡妻归来爷当心

    相濡以沫,比不得妖艳颜色。贤惠良妻成下堂,狐媚娥子踩房梁。惊鸿不曾预想过,从小长大的情谊,竟也是这般凉薄。燕尔之期刚过,夫君就有了纳妾的心思。大宋之制,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友不可忘。她以为本分过这一生,也便就是了,怨不得,求不得。可是世事不如意,她守着一方宅院,也得不到一寸净土。争宠、陷害、夺爱、谋杀。大家宅之中的腥风血雨,背后又是谁的阴谋?夫妻情谊尽了之后,又是谁朝她伸出了手?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心门一闭难再开,请君且带真心来。
  • 兵猴传奇

    兵猴传奇

    沈石溪总能设计出出人意料的情节,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极具传奇色彩。类似的情节设计是非常体现作者功力的,只有不一般的设计才会吸引读者,而沈石溪擅长此道。他总能设计出“陡峭”的情节,这是他动物小说的一大特点。沈石溪动物小说的第二大特点是情绪饱满、爱憎分明。动物小说本身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生命意识,即通过动物的故事,体现生命价值、意义和追求。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家庭保健小百科

    家庭保健小百科

    本书汇集了家庭常用医学预防保健常识701例,内容浅显朴实、权威实用,是呵护全家健康的必备之选。除了丰富的医学知识,更有日常生活中健身强体妙招推荐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良好建议。一书在手,让你远离疾病。健康常伴。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走进此书一探究竟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机武女皇

    机武女皇

    星际时代,机甲为王,真气为尊。十四岁天才少女,散功重来,能否再现辉煌?热血荣耀,璀璨星际,不变的是女皇!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国家行动

    国家行动

    百万三峡移民工程足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大事件,被称为世界级难题。本书以此为背景,通过历史人物的梦想与抉择、移民家庭的悲欢离合、移民干部的呕心沥血、各级社会矛盾的冲突碰撞等一个个真情故事,塑造了一大批动人的形象……
  •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讲述了李宗仁深明大义,1965年幡然从海外回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欢迎和厚待。1966年3月,李宗仁先生的夫人郭德洁女士因病去世后,一位年仅27岁的护士毅然与李宗仁先生结为伉俪。75岁的李宗仁,于是开始了他生命最后三年的不寻常的新生活。胡友松孤儿出身,经历颇富传奇色彩,与李宗仁结婚后,独特的性格得到了展示;李宗仁数十年戎马生涯,政海沧桑,老有所安,性格“返朴归真”,这一结夫妇的生活颇具斑斓色彩。李宗仁与胡友松婚后不久,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神州,周恩来总理对李宗仁夫妇十分关心,多方设法保护令李氏夫妇大为感激,临终时李宗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了被称为“历史性文件”的遗书。
  • 龙武华夏

    龙武华夏

    话说明世宗嘉靖皇帝统治期间,日寇席卷中原,使得中土之地生灵涂炭,而嘉靖皇帝却始终沉溺在温室之中,而在边关的戚继光却率领着自己的戚家军与日寇血战,成为了当时史上抗倭第一大英雄。然而日寇席卷中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戚继光还很小的时候,中原大地上的江湖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是在一个让人感到飘飘欲仙的地方,这里被人们称之为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