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3800000005

第5章 战神之初(1)

一、马奇兵生涯

巴顿从著名的西点军校毕业。此后按照军人的惯例,他被调往美国第1集团军骑兵第15团任少尉。在毕业前几个月,他已经成为马萨诸塞州一位纺织巨头的女婿了,这是一桩既门当户对又情投意合的婚姻,在以后的几十年中,时间将证明它是巴顿除了职业以外最成功的一项人生选择。

这个骑兵团的少尉很是引人注目。他高大英俊,一双浅褐色的眼睛似乎显得有些傲慢和漠然,英挺的鼻子和瘦瘦的下巴时时都在向人们显示出这个年轻人的干练和朝气。身世和财富使他从容地穿梭于上流社会最豪华的宴会和娱乐场中。逼人的英气、考究的服饰以及高档豪华的生活习惯使他在爱慕虚荣的人群中颇受欢迎,而活泼的个性、机敏的头脑和卓越的才能又使他得到了许多实干派人士的宠信。年轻的巴顿有着锦绣一般灿烂的前程。

塔夫脱政府时期,陆军中掌权的是亨利·史汀生和伦纳德·伍德。奢侈豪华的社会风气也蔓延到了军队里,活跃、激奋、冒险、虚荣是许多入爬上高位的秘诀。陆军部长史汀生本人就有着这样的特质,所以他喜欢像巴顿这样思维活跃、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他选中了巴顿作为自己早晨骑马的伴侣,使巴顿得以有机会向这位上司谈自己对军队许多问题的看法。他给史汀生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其结果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史汀生作为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陆军部长,为巴顿提供了许多平步青云的机会。

陆军参谋长伦纳德·伍德显然也比较器重巴顿,他让巴顿作了自己的随从副官,巴顿从此得以从容地出入于美国陆军最高级官员的神秘内圈。他善于抓住各种机会,大展口才,向他的朋友上司谈他的理想和见解。他的话很有针对性,让许多人耳目一新。但在这些场合,他的咄咄逼人和苛刻尖酸又让许多同僚厌烦。人们对他的评价总是褒贬不一。

陆军中另一位重要人物也对巴顿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就是潘兴将军。潘兴将军也毕业于西点军校,曾在西点军校任战术教官。潘兴是个实干家,他多次带领美军在国外参加作战,军事经验相当丰富。

1916年3月,潘兴率领1万多名美军对墨西哥进行武装干涉,镇压墨西哥农民游击队。他选了当时在布利斯堡第8骑兵团任职的巴顿作随从副官。潘兴选中巴顿绝非偶然。典型的职业军人潘兴是美国20年代成功军人的典范。他有相当高的个人军事素质,特别强调军人的勇武精神。在他眼里,一个标准的军官首先应是一个标准的斗士。而参加过奥林匹克运动会军事全能比赛的乔治·巴顿无疑正具有他所要求的品质。

巴顿参加的是191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五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届奥运会上有一项新设的名叫现代五项全能的军事比赛,其目的是通过在古老技能方面的角逐,诞生出20世纪的骑士。它要求现代的骑士不仅要有传统的勇武精神,而且能娴熟地、充分地利用手中的一切条件克服各种困难,越过各种障碍,能骑马,能长距离奔跑,能使用各种武器对付突如其来的变化。

巴顿从旁人那儿得知这个消息后,便决定自费去瑞典参加比赛。他认为这是挑战体能和毅力的绝好机会。有43名勇士参加了这场引人注目的比赛,其中有包括巴顿在内的3名美军正规军官。结果前4名被瑞典选手夺走,巴顿夺得了第五名。他这个第五名的获得给许多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游完300米时,是被人用船钩从池里捞上来的,因为他根本就没有任何力气爬起来。跑完5000米越野赛全程后,他因为精疲力尽而晕倒在终点前面的皇家观摩台下。巴顿勇于超越自身极限,拼命夺取胜利的悲壮举动在美军中一时传为佳话。

巴顿的斗士性格投合了潘兴将军的心意,对于他的一些明显的缺点,将军也是视而不见。他常常向周围的人介绍巴顿:“我们军队需要匪徒,巴顿这小子就是!”宠爱之情溢于言表。在潘兴身边工作的日子里,他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自己的斗士特质。

在追捕游击队领导人潘乔·维拉的过程中,美国军人遇到了许多麻烦。对手飘忽不定的行踪和复杂的地形让他们吃尽了苦头。巴顿被对手的狡猾激怒了,他撇下了自己的部队,提着手枪,开始了一个人的独立追踪,与维拉展开了翻山越岭的角逐。维拉最终还是逃脱,巴顿气恼之极,把对手的私人保镖作为攻击对象。最后他是与敌人狭路相逢在一个村落的牛棚里,一阵激烈的手枪对射后,他打死了对手。

潘兴本人充满霸气,做事果断坚决,有一种沙文主义的派头。马歇尔、艾森豪威尔等未来的将军们都同巴顿一样在他手下工作过,都受过不同程度的影响。马歇尔学到了他在军事理论方面的精华,艾森豪威尔学到了他为人处世的大气,而巴顿却是一丝不苟地继承了他的武断专横,在战场上就以猛打猛冲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

随之而来的是令人目不暇接的提升。到1918年年底时,他已经升为上校了,速度之快,在军中也极为罕见。军衔晋升的快慢一方面反映了军官本人的才干,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部队的体制及时局的变化,也就是外在的大环境的发展变化。在和平的岁月里,军队这台庞大的机器有着相对的稳定性,按部就班是所有部门的基本特点,因此军人的晋升是极其缓慢的。停滞的、静如死水的生活让年轻人没有更多的机会发挥才能,无所事事的状态持续久了就会消磨掉所有的才气、锐气和力气。而在客观形势需要军人的时候,一切沉寂会被立即打破,生活变得沸腾起来,各种各样的机会随时都可能把一名有能力的人送上适当的位置,让他有足够的空间,放开手脚大干一番,战争之星或许就在这番忙碌之中冉冉升起,发出耀眼的光辉。这也许就是“时势造英雄”的一种表现吧?

巴顿此时破格的迅速提升,一方面是他的卓越才干所致,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时局的变化:军队已不仅仅是年轻人所幻想的战争的摆设了,美国兵要到欧洲大陆同德国佬打仗了。

欧洲早在1914年就已成了战场。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德国人等等,早已各自结成了对立的两派,分西、东、南三条战线拼对厮杀。美国因为与欧洲隔洋相望,独立的地理位置使它能够不理睬欧陆的风云变幻而继续沐浴在和平的阳光里。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简单的强与弱的征服与被征服、复仇与扼杀,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1871年普法战争的继续。普法战争中,法国大败于色当要塞,法皇被俘。屈辱的《法兰克福和约》使法国被迫割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重要的煤钢产地,赔款50亿法郎。而德国却因此次战争完成了国家统一,国力逐渐超过了法国。为了一劳永逸地消除这个南部威胁,德国想尽了各种办法削弱法国。而法兰西民族亦因失败而奋起,不断加强军事建设。欧洲的国际政治关系愈加复杂,其结果便是分别以德、法为中心,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军备竞赛日趋激烈,地区冲突不断升级,大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战争爆发的因素牵涉面很广,其结果将决定着参战各国未来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命运:政治上的影响力,对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支配权,经济上的诸种利益等等。美国作为新兴的西方强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永远闲庭漫步,坐山观虎斗的目的不仅仅是看两败俱伤。

这个截止一战爆发时独立只有100年多一点的新兴国家,浑身上下充满了活力。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自然资源,充溢着自由和冒险精神的社会氛围,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美利坚合众国就像一个迎着朝阳迈进的青年人,很快就把它的欧洲老古板对手甩在了后面。到本世纪伊始,美国的社会生产力已稳稳排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欧大陆。自1618年的30年战争开始,西欧一直是近代国际关系大舞台的中心。这个热闹的政治经济中心地区一度操纵着全球的命运,然而它的发展却随着20世纪的来临变得越来越缓慢。西欧大国忙于军备竞赛和争夺海外殖民地,发展的势头严重受阻。英、法已分别退居世界第三、第四位,只有不断强大的德国上升到了第二位。

不断激化的矛盾终于在巴尔干这个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的地方达到了巅峰。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在萨拉热窝刺死了奥国皇储斐迪南夫妇,战争立即爆发了。

参战各国的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都预计这是一场速决战,只要通过几次大的军事行动就可以迫使敌方就范,迅速地结束战争,达到预定目标。但残酷的现实是:这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把欧洲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屠宰场。从1914年9月的马恩河战役,到1915至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以英、俄、法为一方的协约国以及以德、意、奥为另一方的同盟国,都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战略目标依旧寥若晨星。这场大战变成了拉锯战,交战的双方被困在堑壕和铁丝网之间,成千上万的生命被白白地浪费掉。

1917年俄国爆发了革命,由英、法、俄组成的协约国危在旦夕。美国在大战期间一直是协约国的军火供应商,一旦俄国退出,美国将蒙受巨大的损失。在欧洲各列强都打得奄奄一息的时候,美国参战的最好时机来临了。于是美国不再中立,于1917年4月7日对德宣战。潘兴将军被任命为美国远征军总司令,率军来到法国参战。

巴顿作为远征军总司令的低级副官和司令部营务主任,随潘兴来到了前线。

战争,战争!它终于降临了。乔治·巴顿乘坐军舰,横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时,心中激奋不已。虽然他并不推崇战争,甚至对战争带来的杀戮怀着极大的厌恶之情,然而他非常渴望参战。这种愿望并不否定他是一个热爱民主和自由的人。他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为自己是一个美国人而骄傲,他甚至认为美国的民主制度以及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模式。战争与和平、民主是格格不入的。但是战争是上帝的创造——他时常这样想。既然战争发生了,人们就应当勇敢面对。害怕鲜血横流,害怕炮火纷飞,恐惧已莅临的战争,这是懦弱的表现。人不可能平平安安度过一生,人类整体也不可能平平安安地不断延续,灾难总是免不了的。巴顿心中一直认为自己的一生是不会平淡无奇的,他想象中的完美自我就是在遇到各种重大危机时能勇敢坚强。他的职业是军人,因此他渴望在战火硝烟中成为一个真正无畏的人、智慧的人。

战争存在了多少年,人们对它的争论也就持续了多少年,名人和平常人都各自对它有着自己认为最合适的解释。英国17世纪的哲学家霍布斯认为,战争是社会的一种自然状态,它就像人体的疾病一样,偶尔要发一发,以去除痼疾,协调身体。我们姑且不论此说是对是错,一些事实总是不容否定的:古往今来,铭刻在人们的意识中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世界的征服者;有许多的大人物是因为战争而铸就不朽之名;辉煌的历史多是在战争时期或是达到顶峰,或是化为废墟。

从这个意义上讲,巴顿是命运的宠儿。他时常对别人讲,自己的才能其实相当有限,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特殊的。他或许可以倚仗自己的头脑和不懈努力成为一个出色的律师,一个颇具影响的史学家,但绝对不是最好的律师或最好的史学家——甚至可能什么也不是。但是他绝对是一个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家,他的才能只有在战场上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上帝垂青于他,让他在生命中的黄金时段里,先后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前一次是作为青年军官奔赴战场而初显峥嵘,而后一次,则是他带着岁月的磨砺和人生的体味,作为美军的主要高级将领,参加美英联合作战,在北非登陆,挺进西西里,进攻意大利以及解放法国、挺进柏林的广阔战争舞台上,与众多明星共同演绎卓越的军事指挥和作战才能,留下了传世英名。乔治·巴顿的名字得以为人们所记住。

二、爱上坦克

巴顿满怀希望与热情来到了法国,却发现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高级指挥官们一天到晚都忙于研究战局,着手制定美军的一系列军事计划。要知道,这是美国第一次派兵到欧陆作战,从后勤供应到前线指挥,一切都需要从头干起。在总司令庞大的指挥所里,巴顿作为低级副官没什么大事可做,一天到晚都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跑。潘兴将军似乎同他也没有了以前的那种亲密关系,非常随便的玩笑没有了,谁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理会他远大的抱负。他可不是一个习惯于无所事事、受人冷落的人,何况战争离他这么近,不断发下来的战报让人心作痒。他决定去找潘兴将军。

“将军!”巴顿好不容易找到了百事缠身的潘兴,恭恭敬敬地敬了一个极其漂亮的军礼。“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能够得到您的答应。”

“讲吧!我亲爱的巴顿少校。”潘兴语调极其平淡地说。

巴顿注意到了潘兴对他的称呼不是“小子”,这让他有些扫兴。不过他相信将军是能够帮助他的。

潘兴此时当然不可能继续带着过去在墨西哥时的轻松和幽默,但他还是非常看重这个有着咄咄逼人的军人气质的下级。他相信在未来的战争中巴顿会被磨炼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

巴顿调整了自己的情绪,竭力平静地说:“我想到战斗岗位上去。这里现在看来并不十分适合我。您知道,将军,我是一名战士,我应该到前线去杀那些德国佬!法国人总是很笨,他们上了前线还在做香槟美梦。”

潘兴笑了笑说:“年轻人,你的想法不错。我这里有个新的任务,你或许会喜欢的。”他说的“新的任务”是指正在酝酿组建的美国第一支坦克部队。“你看,法国人、英国人都在搞这玩意儿,我们美国人也应该试一试。你可以去干这事,如果不感兴趣,可以去带步兵营。”

巴顿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个结果,他考虑了一下,对将军说:“我得回去想一想。”

同类推荐
  •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纳尔逊·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生于南非特兰凯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南非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任南非总统,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本书从曼德拉的童年开始,记录了他从酋长继承者,到青年领袖,直到入狱27年,并且在出狱后成为首位南非总统的传奇人生。带领读者去认识去喜欢去尊敬一位全世界人都爱戴的自由战士。向读者传达曼德拉的精神之光。
  •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他顺应时代需求,创办湘军,开创了书生治军的先河;他在清朝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始终屹立不倒;他专修朱子理学,成为清朝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他提倡立志高远;做人唯诚信二字而不立;他始终认为,凡事要亲身入局;言行要谨慎;在日常的处世中,更要藏匿自己的锋芒,避免过于暴露自己。他的这些观点、做法,让他在宦海沉浮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终得善终。本书虽然是一本传记,却也突出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和治军思想,从这两大方面辅助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揭开曾国藩成为晚清名臣乃至中国封建史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
  •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养脾食谱

    养脾食谱

    《家庭健康调养食谱丛书》精选了近一千多种家庭健康调养食谱的做法,让你轻松享用色香味美的菜肴。
  • 天才炼器师:嚣张三小姐

    天才炼器师:嚣张三小姐

    自爆而亡,西门绿晴穿越成一个徘徊于生死之间之人?前世嚣张无比的她,难道一穿越过来就要这么憋屈而死?被人毒哑了,经脉寸断了吗?他说:寒影,五日之内,将她治好!眼睛瞎了无法医治,体内的血全都含着巨毒吗?他说:将我的眼睛和鲜血全都换给她!于是,她说:自此时起,你便是我此生最珍视的人!今生今世,永不弃离!当他性命受胁之时,她终于暴发——谁敢夺他之命,便是与她作对!那么,她便佛挡杀佛,神阻屠神!老天若不应,她便是将这天给逆了又如何?
  • 心开路就开

    心开路就开

    世界著名潜能学大师安东尼·罗宾说: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是环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我们持有什么样的心态。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人的心就是一条路,心开,路就开,心死,路就死。我们说: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心态好,一切都好!朋友们,让我们从现在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保持积极的心态,让整个身心都充满勇气和智慧,把挫折与失败当成学习的机会。这样,我们就能早日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到达成功的彼岸!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幻血星辰

    幻血星辰

    银白色头发,星辰阵阵的眼眸,他是主角——龙星辰!纯白色头发,血红恐怖的眼眸,他是主角的仇人!后者,是一个超越了天级的超级强者。而前者只是一个被人称之为怪物的人类,而这个人类要杀掉这个超级强者,他必将走上一条嗜杀之路!
  • 裸体女郎(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裸体女郎(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经典故事集)

    当你进入“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迷离世界,那错综复杂引人入胜的故事、那扣人心弦暗藏玄机的情、那案外案谜中谜的悬念、那出人意料的结尾,篇篇精彩绝论!希区柯克的魅力是无法抵挡的诱惑!它一定让你心跳加速,不睹不快!
  • 魔妃傲天下:绝色轻狂

    魔妃傲天下:绝色轻狂

    【玄幻,女强,至尊,爽文】她是21世纪雇佣兵霸主,生杀予夺,我行我素。他,是帝国的铁血王爷,威震天下,暗夜修罗,谈笑风生中杀人于无形。一朝穿越带着前世的记忆再次醒来,樱家四小姐,当她再次睁开那双清冷的眼眸,早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废材小姐。风云汇聚,当绝色王爷,对上铁血霸主。当烈火卯上烈火!谁终能降服谁?乱世沉浮,谁又能傲视群雄!风云更迭,且看今生谁与争锋!腥风血雨,掌天下之沉浮!魔妃傲天下:绝色轻狂【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 培根论文集(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培根论文集(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培根论文集》萃取了培根一生著述的精华,内容包括培根对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等各方面关系的看法。从“论真理”、“论死亡”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情于哲学的培根。从“论权位”、“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涪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狡猾”、“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 生命的气质与个性

    生命的气质与个性

    我们总是说一个人有气质、有个性便是美,便是活得精彩;而对于生命也可同样而论之。但我们怎样培养生命的气质,怎样让生命也变得有个性,这将是一个难题。本书便是针对于生命的气质与个性展开,让你正确了解自己,把握自我,完善人格,彰显出你生命的魅力,活出生命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