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9200000015

第15章 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2)

有一位西方比丘请求他的师父,允许他到缅甸其他著名大师那里学习密集禅修法门,师父立刻就答应了。

几年后,他又回来了。

师父问道:“你学到了什么没有?”

徒弟回答:“没有。”

“没有?为什么呢?”

“没有一法不是原来就有的,也没有一法不是我离开这里之前就存在的。”

“你还经验到什么?”

“很多的师父和禅修的法门,”徒弟回答,“但是,我愈深入佛法,愈是深刻地体会到,修行根本不需要到处跑。”

师父回答:“哦!是这样的,没错。我早该在你离开之前就告诉你,但是当时的你是不会理解的。”

佛学百科

众生的意义

世间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动,佛教把这些生命分为无情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

无情生命:有生理现象,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我执,称为无情生命。像植物、依靠我们的身体生活的细胞等,都是无情生命。

有情生命:有生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并且执著我、爱我、爱他所执著的我,这样的有情生命才有资格称为有情众生。

色不迷人人自迷,悟相本空空色相

一天,洞山禅师突然间问云居:“你爱色吗?”

云居一惊,手上的竹箩把持不住,几粒碗豆撒了出来,滚到洞山禅师的脚下。

洞山弯下腰,把豌豆一一拾起来,望着发愣的云居微笑,好像自己刚刚问的话,只不过是云淡风轻的一抹流云。

云居却觉得似一声霹雳,犹在耳边轰轰作响,半天回不过神来。

“好辛辣的一个问题呀!”他想,“你爱女色吗?你爱颜色吗?你穿衣服挑颜色吗?你吃佳肴喝美酒看重菜色、酒色吗?你选宅第房舍注意墙色吗?你会侍候别人的脸色行事吗?你贪恋黄金白银的财利吗?你恋慕妖娇艳丽的女色吗?……你爱色吗?”

云居望着站在眼前的洞山,知道这一答是生死性命的一答。色,是五欲之一,万恶淫为首,出家人清心寡欲修行的大敌,了生死求菩提的难关,都是色。洞山这一问,是—剑直刺心脏,让人连一点回避的余地都没有了。

云居放下竹箩,勉强按捺住翻腾不已的心涛,脸容一整,沉声回答:“不爱!”

洞山把云居一番受惊、闪躲、逃避的表情都看在眼里,不免有些惋惜:“你嘴里说不爱,恐怕心里还没有准备好吧?一碰上真正的考验,能守得住自己吗?”

云居伸手往胸前一指,大声说:“守得住!”

洞山只是笑,也不回答。

云居把竹箩里的豌豆收齐了,忽然想到什么,立刻问洞山:“你还爱女色吗?你守得住自己不受女色诱惑吗?”

洞山仰头笑成了一股疾风:“女色于我,不过是镜花水月,刹那间云烟过眼了。无所谓爱,无所谓不爱,无所谓国色天香水玲珑。说穿了,也不过一具臭皮囊披上俏丽面具而已。一副浑身腐臭的尸体,有什么可爱不可爱的呢?你问我爱不爱,爱又何妨?不爱又何妨呢?”

云居接着问道:“如果沾染爱色,不就堕入阿鼻地狱,永难脱劫逃生了吗?”

洞山收起笑容,正色对云居说道:“眼中有色,心中无色的人,像一团硬铁,刀枪剑戟刺不透。女色能杀邪人,不能惑正人。我们学禅法的沙门,视女色如众生色,心中无有贪恋,只有悲悯,自然无惧一切艳色烟视媚行。不能把心修行到无欲无贪境界的人,天地宇宙都是阿鼻地狱,他又能逃到哪里去?”

醍醐灌顶

有的人为了追求金钱不择手段,有的人为了追求地位而身陷囹圄,有的人为了追求春色而堕落其中。色不迷人人自迷,悟相本空空色相。在佛家看来,“金钱”、“地位”、“色相”都是一些虚幻的表象,只有皤然醒悟,洞察一切色相,才能了悟色相本空的真理,并不为这些虚幻所累。

禅机故事

幸福在什么地方

有一天,小狮子问它的妈妈:“幸福在什么地方?”

狮子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狮子不停地追着自己的尾巴。

不过,追了一整天也追不到。它把这情形告诉妈妈。

狮子妈妈笑说:“其实你不用刻意去寻找幸福,只要你一直向前走,幸福便会自然的跟着你了!”

佛学百科

真谛大师

真谛大师是西北印度优禅尼人,在华的23年间,共译出经论64部之多。他是南北朝时间最重要、最的译经家之一。在真谛大师所译的经典中,《俱舍释论》、《摄大乘论》、《唯识论》等,是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的重要译作,这些论作能过真谛大师的传译,大乘唯识遂在中国发展起来。

只有常常自省,才不会被虚幻的色相所迷

很久以前,有位比丘,每天都会到城外旷野的坟场,而比丘在去往坟场的途中,都必须穿越一块田地。田主人看到比丘老是穿越他的田地,禁不住地起了瞋心。

有一天,田主人拦下比丘问道:“你是哪儿来的乞士,每天在我的田地过来过去的,田地都被你走出痕迹来了!”

比丘回答道:“我目前正在兴讼当中,急需有人为我作证,为了找寻证人,所以必须经过你的田地。”

比丘说完就走了。这时田主人心生好奇,跟在比丘后头,看他到底要去什么地方。后来就跟到了坟场,田主人发现,那里到处是一些臭烂发胀的尸体骨骸,而且一些鸟兽还正在食噉这些尸体。

比丘指着这些鸟兽对田主人说:“这些鸟兽就是我的证人!”

田主人觉得很疑惑,问道:“为什么这些鸟兽就是你的证人?你身为一位出家众,又能够和谁有争讼?”

比丘答道:“我的心仍会追逐着虚幻不实的色声香味细滑等五欲境界,有许多烦恼、恶念。为了降服心当中的烦恼贼,所以每天都到旷野当中,观察这些臭秽不堪的骨骸,再转而观察自己的这个色身,从头到脚没有一处和这些尸骸有所不同,并且提醒自己:‘这念心是如此的生灭变异,无常迅速,变迁不定,应该忏悔改过,不要再造作恶业。’这些每日食噉尸体的鸟兽,正是色身不净的证人啊!”

田主人听了比丘所说的教诲,泪流满面,哽咽难言。原来这位田主人过去生在迦叶佛住世时,长年不断地修不净观,观想色身不净,因而听闻比丘所说的道理后,和比丘都证得须陀洹果。

醍醐灌顶

佛陀告诉我们,人生下来就是有各种欲望的。我们的周围也常常充斥着各种诱惑的陷阱,往往一不小心就会被这些色相所迷。我们只有常常自省,才能不被这些色相所迷,才能摆脱一切烦恼,获得一身的清净。

禅机故事

地狱与极乐

有一个地方首长去拜访白隐禅师,请示佛门常说的地狱与极乐是真实的还是一种理想,并希望白隐禅师能带他参观到真实的地狱与极乐。

白隐禅师立刻用所能想到的最恶毒的话辱骂他,使得这位长官十分惊讶。

刚开始时,长官基于礼貌的关系,都没有回嘴。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就随手拿起一根木棍,并大喝:“你算什么禅师?简直是个狂妄无礼的家伙!”说着木棍就往白隐禅师身上打去。

白隐禅师跑到大殿木柱后,对着面露凶相,从后追赶的长官说:“你不是要我带你参观地狱吗?你看!这就是地狱!”

恢复自我的长官,察觉到自己的失态,急忙跪地道歉,请白隐禅师原谅他的鲁莽。

白隐禅师说:“你看,这就是极乐!”

佛学百科

太虚法师

太虚法师(公元1889—1947年),崇德人,俗姓张,本名淦森,法名唯心。号华子、悲华、雪山老僧、缙云老人。太虚法师一生倡导佛教革命,致力于佛教事业,其影响极为深远。著有《佛法总抉择谈》、《新的唯识》、《论法相必宗唯识》、《再论法相必宗唯识》等唯识学论文,同时还把有关唯识的各种讲演、疏释、文章汇成《法相唯识学》一书,对法相唯识学的研究相当深入。后人辑有《太虚大师全书》行世。

祛除心中的独占之火、瞋火、嫉妒之火、猜疑之火

三千多年前,在一棵大树下,慈悲的佛陀对着数千信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有一位富家公子迎娶了一位美丽的姑娘为妻,这位新嫁娘不仅是温柔可人,而且体贴、贤惠,小两口相敬如宾,过着人人羡慕的日子。

一天中午,年轻的富家公子坐在餐桌前,望着美丽贤淑的妻子,一时兴起,想与爱妻小酌一番。妻子知道丈夫的心意以后,就亲自到酒窖去取酒。当妻子打开酒瓮的盖子,正准备舀酒时,竟在瓮中看到一位如花似玉的年轻女子正与她对望,她愣了一下!瓮中人也愣了一下!妻子随即笑一笑,瓮中女子也对她笑一笑。这位瓮中女子笑得甜美,让妻子觉得不安;是丈夫嫌自己不够美丽吗?另外又找别的美女藏在家中!是丈夫变心了吗?

妻子虽然贤淑,但是想到丈夫竟然背着自己做这种事,愈想愈气愤,愈想愈妒忌,愈想愈怒不可遏!觉得丈夫太过分了!她气冲冲的离开酒窖,对着丈夫,气急败坏地大声怒骂:“你这薄情无义的负心汉!把狐狸精养到家里来了,既然你喜欢她,你又何必娶我呢?你……你……”妻子气到全身发抖,根本无法再说话。

丈夫听了,困惑的走进酒窖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当他向酒瓮中探头时,竟然在瓮中发现一位英挺的男子!本来被骂得一头雾水的丈夫想到妻子恶人先告状,做了有损妇德的事还大声吼叫,这实在是忍无可忍!怒火中烧的丈夫,冲到妻子面前怒吼着:“你……你竟然背叛我!把男人藏在家里!你还有脸污蔑我!”

他们彼此指控对方的不忠,因此而争吵不休。他们的一位婆罗门朋友,闻讯立刻赶来排解纠纷。结果,当他到了酒窖,在酒瓮中却意外的发现富家公子已经另外结交了另一位婆罗门,还瞒着自己把他藏在家里供养!于是,这位婆罗门立刻拂袖而去。

适巧有一位比丘经过这里,听说了这件事情,就前往酒瓮中探头查看。当他看到酒瓮中另一位比丘的影子时,立刻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这位比丘不禁长叹了一口气:“娑婆世界的众生真是愚迷啊!将虚妄不实的幻相、影子当作是真实存在的,认为自己亲眼所见必定就是真实的,为了这不真实的假相争执、吵闹不休。请你们都过来吧!我来为你们请出瓮中人!”

于是,比丘拿起一块大石头,重重地向酒瓮砸了过去。只见美酒流泻一地,哪里还有什么藏在瓮中的男人、女人、婆罗门呢?

夫妇两人此刻方才明白,原来自己被独占之火、瞋火、嫉妒之火、猜疑之火烧得晕头转向,因此完全看不清事情的真相。

醍醐灌顶

人生其实就像是一场魔术,而我们就像魔术场下的观众,整天被这个奇幻的世界所牵引着。如果想摆脱它们的牵引,我们就必须掀开那个魔术的“底牌”。祛除心中的独占之火、瞋火、嫉妒之火、猜疑之火,我们才能不被表面的假相所迷惑,才能清楚地认识这个真实的世界。

禅机故事

古镜未磨

有道禅师行脚时,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店主一看是位云游僧人,就热忱招呼,并且问道:“禅师!辛苦了吧?喝茶吗?”只见有道禅师用平淡眼光看了一下茶架,点一下头,其它一句话也不说。

店主似乎也是禅道高手,小心谨慎的说道:“想必您是一位禅道高深的禅师!禅师!小的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如果您告诉我,我就供养您!如何?”

有道禅师:“你问吧!”

店主问道:“古镜未磨时如何?”

有道禅师很快的答道:“黑如漆。”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了以后如何?”

有道禅师回答道:“照天照地。”

店主不以为然,说道:“对不起!恕我不供养。”说着转身就入店内去了。

有道禅师愣了一下,心想:“我数十年参禅,现在连个店主我都不如,可见其禅道之高了!”于是下决心闭门苦修,以求开悟。

三年后,有道禅师又出现在茶坊的门口。店主仍亲切的招呼道:“呵!三年不见,仍想请教那句老话,‘古镜未磨时如何’?”

有道禅师顺口说道:“此去汉阳不远。”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后如何?”

有道禅师再回答道:“黄鹤楼前鹦鹉洲。”

店主听后,诚恳地说道:“请禅师接受我的供养!”随即转身吆喝道:“伙计!泡茶,泡茶,泡好茶!”

佛学百科

世界上最大的睡佛

“巨型睡佛”又称“隐形睡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县城侧的三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由乌尤山、凌云山和东岩连襟而成,南北直线距离约1300余米,头南足北仰卧在三江之滨。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正好端坐在“巨型睡佛”腋部的深坳处,似乎正好应验了唐代雕佛者寓意的“心即是佛”和古代民间的“圣人出于腋下”之说,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

假的要否定,真的也要否定

道光禅师有一次问大珠慧海禅师道:“禅师!您平常用功,是用何心修道?”

大珠:“老僧无心可用,无道可修。”

道光:“既然无心可用,无道可修,为什么每天要聚众劝人参禅修道?”

大珠:“老僧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那有什么地方可以聚众?”

道光:“事实上你每天聚众论道,难道这不是说法度众?”

大珠:“请你不要冤枉我,我连话都不会说,如何论道?我连一个人也没有看到,你怎可说我度众呢?”

道光:“禅师,您这可打妄语了。”

大珠:“老僧连舌头都没,有如何妄语?”

道光:“难道器世间,有情世间,你和我的存在,还有参禅说法的事实,都是假的吗?”

大珠:“都是真的!”

道光:“既是真的,你为什么都要否定呢?”

大珠:“假的要否定,真的也要否定!”

道光终于言下大悟。

说到真理,有时要从肯定上去认识的,但有时也可从否定上去认识的。如《般若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就是从肯定中认识人生和世间的;《般若心经》又云:“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就是从否定中认识人生和世间的。大珠慧海禅师否定一切名句文身,不是妄语,因为否定一切,才是肯定一切。

醍醐灌顶

“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当我们把真实的东西当作虚幻的东西来看的时候,那些虚假的东西甚至比真实的东西显得更真实。当我们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是存在的东西时,那捏造的事实甚至比存在的事实更显得真实。

禅机故事

砍头

龙牙与德山论禅。

龙牙说:“我手上有一把锋利宝剑,想砍你的头。”

德山:“砍吧。”

龙牙哈哈大笑:“你头已被砍了。”

德山也哈哈大笑:“头已落地了。”

一日,洞山笑说:“其实,并不是德山的头给你砍了,而是你的头被德山砍了。”

龙牙大惊:“我的头在这里啊!”

洞山接着说:“德山被砍下了的头,你亲自拿给我看!”

龙牙大悟。

佛学百科

佛教徒的分类

从教徒成分上看,佛教基本由出家的僧人和在家的居士两部分组成。僧人中的男性称作“比丘”,俗称“和尚”;女性称作“比丘尼”,俗称“尼姑”;比丘和比丘尼合称出家二众。居士中的男性称作“优婆塞”,女性称作“优婆夷”,合称在家二众。出家的二众与在家二众成为佛教的四众弟子。在家信仰佛教和离家修行佛法,各要经过一定的手续。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文化等的不同,佛教中没有形成统一的出家修佛和在家皈依的程序,但从衣着、要求等方面看,各地都有一些使僧人和居士有所分别的制度。

杀鸡取卵不如细水长流

佛光禅师为了推动佛教的发展,创办了许多佛教的事业,弟子们为了达成禅师的理想,很努力地向信徒劝募,鼓励信徒布施做功德。

有一次佛光禅师出外弘化回来,弟子们竞相来向禅师报告个人劝募功德的成绩,弟子普道很得意地说:“师父!今天有一位大施主,布施了一百两银子,他说,作为我们兴建大雄宝殿的基金。”

弟子普德听了,也报告说道:“师父!城内的陈居士来拜望您,我带他巡礼各处的殿堂,他奉献给我们全年的道粮!”

同类推荐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白话。《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加入大量《坛经》的禅故事,使其成为目前最权威的解读《金刚经》读本。
热门推荐
  • 代嫁之狂傲庶妃

    代嫁之狂傲庶妃

    长的丑,爹不疼娘不爱,不受混蛋太子宠爱?那又如何?她暮云桑,可是21世纪金牌杀手,压根就不是那个淹死湖底,替姐出嫁的卑微太子妃,她可受不来一星半点的窝囊气!至于北辰默风那丫的,就算是个太子,惹毛她,照样剥皮抽筋削骨一条龙伺候!哼,姐就是这么狂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这个陛下好坑爹

    这个陛下好坑爹

    她是暴虐昏君,他是逆臣贼子,而很不巧的是上天让两人相遇了,于是大炎王朝要倒霉了……叶芊芊睁开双眼的时候,发现自己很倒霉地穿越了,还很倒霉地被绑架了。站在她面前的惊天帅哥说了一句雷晕她的话:“皇上,你太弱了!”她转了转眼珠子,飞快地将自己代入角色中,“既然这样,朕赐你一官半职,你放了朕可好?”封他宸王,却是引狼入室。更莫名地被某人看出了自己是个女儿身。
  • 比尔盖茨为什么优秀

    比尔盖茨为什么优秀

    “愚笨的人,熬过痛苦,忘却经验;平庸之人,用痛苦换取经验;聪明之人,借他人经验以自用。”让我们借着比尔·盖茨的成功经验,审查和激发自己,并重新调整自己的成功策略和创富方式,有效出击,去赢取人生的辉煌。
  • 半夏田园

    半夏田园

    刻薄彪悍继祖母,很难对付;善良包子亲爹娘,必须改造;纵使生活一地鸡毛,也要努力把日子过好。喂,隔壁山头的将军大哥,能帮把我牛放一放吗?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 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 文字,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 书”,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携家带口奔小康

    携家带口奔小康

    悲催女富二代莫名穿越,携傻夫、精娃、萌宝宝,努力奔小康。虽有空间但不敢用,只能小偷小摸,好想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