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3200000005

第5章 拜师偶遇文士

崔鸿走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儿。

希望以后还能再见到先生,马超心想着。

正在这时,马超看见马腾走了进来,“崔先生走了?”

“先生刚走。”

我正有事找你说。

“父亲请讲。”

“你跟我来吧。”马腾前面走,马超紧随其后。

马腾把马超领到了自己的书房,父子俩坐下后,马腾说:“超儿,你有何打算?”

“什么打算?当然是每天学武,看书了。”马超不明所以。

“不,我是问你学业怎么办。崔先生已经离开了,你的学业不好落下吧。”马腾盯着马超说道。

这时马超想起了崔鸿离开前说的话,就是,你父亲有他的打算。难道……

“不知父亲作何打算?”马超反问道。

“哦?本来是我问你的,怎么到现在变成你来问我了?好,你既然都这么问了,那我就直接告诉你吧。为父要把家搬到凉州去,而让你在凉州拜师。”

凉,凉州,这么早就要去凉州了?这,马超还有点不好接受,但也只能说:“一切凭父亲安排。”

“好,五日后出发。”

五日后,马腾一家人出发了。说实话,马腾家还真就没啥,两个丫环,两个随从,马腾,刘氏,马超和他弟弟,两岁多的马休,再加上点财物,就这么多东西。

不久后就到了陇西,他们到的地方就是以前马腾和他父亲住的地方,一看破的都不能再破了。也是,当年白送都没人要,你说现在得破成什么样吧。

没办法,找人重新翻修,重新盖大房子。在房子没盖成前,只能先住别的地方。

还好马腾在这还有个舅舅,他母亲虽然早逝,但他舅舅对他一直都不错。以前他父亲穷困潦倒的时候,他这舅舅没少接济这爷俩,他母亲就这么一个兄弟,其他亲人都不在了。马腾回扶风后,逢年过节的,也都会托人给他舅舅带东西。

这次他回来还没告诉他舅舅呢,想给他个惊喜,结果这回他舅舅能得到双喜了。一是马腾回来的惊喜,二是马腾全家带来的惊喜。马腾一家去了他舅舅家,结果他舅舅高兴地不得了。他舅舅就只自己这么一个人,所以亲人来了,他显得特别的高兴。

半个多月过去了,房子也盖完了,马腾一家就搬到了新家。

这天马腾拉着马超去了汉阳陇县,说要领他去拜师。马超听说要拜的老师姓阎,叫阎忠。

这阎忠是谁啊,怎么没听说过呢,姓阎的马超就知道四个。一个是袁术的手下,叫阎象,另一个是张鲁的谋士,叫阎圃,还有一个是韩遂的女婿阎行,最后那个好像是魏国叫阎柔的。

那阎行好像也是凉州的吧,他们会不会有什么亲戚关系,没准那阎忠是阎行他老爹也不一定。如果阎行在这,他要知道马超给他指了个便宜爹,估计都能把马超给劈了。

到了阎忠府上,带的礼物让下人拿了下去,而马腾则带着马超进了阎府的会客厅。

一进门,只见屋内站着一人,面相庄严,一副智者风范。此人正笑着看着马腾父子二人。

马腾拉着马超赶紧走到此人身前,施礼道:“小侄马腾,见过叔父。”

年轻的时候,阎忠和马平(马腾父亲)是好友,阎忠年纪也没马平大,所以马腾的称呼也没错。

马平此人虽然没什么大本事,更没什么大学问,但他为人坦荡,心胸宽广,待人真诚,对朋友更是义气深重,做事光明磊落,很受朋友敬重。所以才能和阎忠这样的名士交上朋友。

“不必多礼。”

“这是犬子马超。超儿,还不见过……”

没等马腾说完,阎忠说话了,“寿成,你是来让马超拜师的吧。既然这样,马超,我问你,你可愿拜我为师?”

虽然是询问,但阎忠的语气不容置疑,那意思就好像你只能拜我为师似的。

马超心里这个不爽,心说这阎忠连他名都没听说过,就这样的人也是当今名士?真的假的,这和自己想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唉,马超这暗自想着,马腾那边可乐坏了,今日不就是为了这个来的吗,结果旁边的马超居然没反应,马腾想这小子不会是高兴得傻了吧。

于是马腾用手使劲儿拍了马超后背一下,“你小子,还不行拜师大礼,傻愣着做什么?”

马超这才从思绪中回过神来,心里带着不情愿地跪了下来给阎忠行拜师礼,“弟子马超,见过老师。”

“起来吧,你们都坐。我阎忠年已不惑,平生首次收弟子,皆因昔日与故人有约之故。今马超你拜在我门下,就是我徒,不求你能造福天下,但求无过。如今后你品行不端,为恶不悛,为师必将你逐出师门,你我再无关联,你当谨记。”

“诺,弟子谨遵师命。”

“好,超儿你留下,寿成你要没事就回吧,超儿在我这就可以了。”

马腾觉得特别尴尬,这阎忠是明着往外撵客啊,不过自己能说什么呢。

“啊,小侄告退,叔父保重。”说完马腾就走了,走前还给马超使了使眼色,那意思说,你小子给我好好学,学不好就有你受的。

马超看着马腾浑身都有点冷,赶紧走吧,不走还得影响我,马超心想着。

马腾离开了,回了陇西。就剩下了马超和阎忠。

“超儿,你都学过些什么啊?”阎忠问马超。

“《论语》和《孟子》。”

“那你最喜欢其中哪一句?”

“弟子,最喜欢《孟子》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好,为师也很喜欢这句。”

“弟子斗胆问老师一句,为何要问弟子这些?”

“既然你问了,那和你讲讲也无妨。无论是《论语》还是《孟子》,去学习都是好的。但遭遇乱世时,用处不多,为师擅长的乃是兵家用兵之道,教你的当然也是。而之所以问你,是要让你明白,太平盛世,学习什么都可以。但乱世时,当有侧重,你觉得什么对你用处最大就学什么,你可懂得?”

“诺,弟子明白。”

马超恍然大悟,为什么马腾不惜背井离乡到凉州来,又不惜一切也要让自己拜在阎忠门下。原来是这么回事,阎忠是当代名士,还是擅长兵家的名士,这人厉害啊,马超之前还以为自己拜的是满口之乎则也那样的腐儒呢。

现在马超的心放了下来,看阎忠的感觉也不像之前那样了,觉得他是那么可爱,简直就是那最可爱的人了。

“好了……”阎忠刚说了两个字,就听有人敲门。

门外是阎府下人,进来后,给阎忠递上了一张拜帖,阎忠打开一看,眼眉挑了挑,“请他进来吧。”

下人应诺出去了,来人应是晚辈,但如果年纪比阎忠大,或者是名士、大儒的话,阎忠一定会出门迎接。估计也许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因为阎忠搭了个请字,马超分析着。

不一会儿,门外又响起了敲门声,“请进。”阎忠说道。

来人进了屋,关了门,走到阎忠面前,躬身施礼,“学生武威贾诩,贾文和见过先生。”

“文和不必多礼。”阎忠说着还虚扶了一下。

贾诩施完礼后,又向马超点了点头,后者现在已经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了。

为什么,这还用问吗,眼前的可是马超第一次见到三国牛人啊。什么,什么,南华和马腾?那就别扯了,马腾是三国人物不假,但本事根本还达不到牛人级别啊,在马超眼里和贾诩这样重量级的没法比。至于南华,老怪物是人吗,记住老怪物不是人。

平时只能在书里看见的人物,今天总算见到活的了,你说马超能不激动吗。

贾诩今年二十六岁,比马腾还年长一岁,马超看他像三十多岁。贾诩相貌不出奇,放人堆里,基本就找不到的那种。但眼睛很有特点,眼睛不大,却很亮,给人一种不可轻视的感觉。身穿青衫,腰悬佩剑,整体感觉贾诩就像邻家大叔差不多。

马超暗自感叹,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古人诚不我欺。就看感觉这样一个人畜无害模样的人,就是那传说中的乱国毒士,最善自保的贾诩贾文和。

如果他不知道眼前人是贾诩,马超就绝对不会把眼前人和贾诩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同样,马超如果不知道贾诩今后的“光荣事迹”,那打死他都不会想到眼前的人能做出那么多的大事来。

马超正暗自感慨着,这时阎忠一指马超说道:“文和,这是我今日才收的弟子,扶风马超。”

贾诩听到后心里微感惊讶,这阎忠可是从来不收弟子的人,今日怎么破例了?看来这里有着不为人知的事啊。

“扶风马超见过先生。”本来马超要躬身施礼的,但贾诩反应很快,早就把马超扶住了。“不必如此。武威贾诩,贾文和。”贾诩对马超抱拳道。

“好了,你们都坐下说话吧。”阎忠都说话了,两人当然恭敬不如从命了。

其实以前阎忠就见过贾诩一次,那时贾诩还在求学。两人见是见过,但没太深的接触。如今贾诩已学有所成,开始游学。而凉州名士自当首推阎忠,所以贾诩先来拜访他,顺便请教几个问题。

坐下后,贾诩和阎忠交谈起来,马超在旁边做听众。两人聊了约半个时辰,贾诩就和阎忠、马超告辞离开了。贾诩给马超的印象还不错,至少贾诩不会因为马超的年纪而看轻他。

事实的确如此,马超虽然只有五岁,但贾诩绝不会看轻任何一个人,对谁都是客客气气的。别看马超现在只有五岁,那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正因为贾诩的这种性格,他才能在乱世中自保,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不过这确是自保所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贾诩离开后,阎忠问道:“超儿,文和此人你怎么看?”

马超想了一下,说道:“武威贾诩贾文和,乃天下大才也。”

本来马超是想说乱国毒士来的,结果他反应过来自己可是在汉末啊,这要说出来可怎么解释啊。

阎忠听了后,没说什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阎忠说道:“超儿,文和有良、平之奇,确是大才。但文和太过看重自己,善于自保,也不知是福是祸啊。”

接着阎忠给马超讲了一个故事,这个很少有人知道,马超也都是第一次听。

说很多年前,贾诩有次出门,结识了一位朋友,两人聊得很投机,就结伴同行。

当两人路过一条河河边的时候,就听有人喊救命,原来是有人溺水了。当时的情况是方圆好几里只有贾诩和他朋友这么两个人,贾诩一听人喊,他马上就拉着朋友往别地方走。

朋友不明所以就问贾诩,说文和兄你要做什么,人家那正喊救命,你怎么不去救人反而还拉着我要走呢?

救命?本来贾诩想装傻混过去,但看来是不行了。只能很正经地和朋友说,溺水的人和我非亲非故的,我为何要救他。别说我不会水,就算是会,我也不会去救他。

朋友一听,把贾诩手往旁边一甩,说道,好啊,贾文和,你不想帮忙是吧,那我去,别拉着我!

结果贾诩拉着他死活不放他下水救人,好一会儿才松手。朋友见状赶紧跳进水里去救人,还真就把溺水的救上来了,那人被救上岸的时候还有口气,朋友又连忙施救,总算是把人给抢救回来了,然后累地坐地上大喘气。一边喘还一边说贾诩,说我现在才看清楚,原来你是这样的人。

贾诩则微微一笑,说如果没有我,今日你们很可能就都活不了了。

朋友说,这么说那我还得感谢你了?

贾诩说用不着,为何不让你去救人,那是因为如果你那时候下去,溺水的人会用尽力气拉着你这根救命稻草,而你们最后很可能都上不来。只有溺水的人用尽力气后,你再下去,你们才能都上来。

朋友说,如果我下去也溺水了,你会怎么做。

贾诩说,那我就直接走,你不听我劝而溺水,我是怎么都不会管的。

朋友仰天大笑。

到了最后,朋友留下书信一封,就带着溺水的人离开了。信中内容写着:文和兄,小弟是最后一次这么称呼你了。小弟是很佩服你的才华,但却不敢苟同你的处事作风,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与谋’,小弟如今也只能告辞了。

看着朋友的书信,贾诩不禁摇头苦笑。

听着故事,马超同时也在想着。

同类推荐
  •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 神话2三国绝恋

    神话2三国绝恋

    主人公易小川通吃三国名将,赵云、吕布、关羽、张飞、许褚、典韦、太史慈、孙策全都不在话下。不仅单挑名将,更勇闯数十万大军,统帅百万军队战斗,打斗精彩,场面宏大,不容错过。
  •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在世”。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在位共15年,死时69岁,而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王莽改制》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 三国之特工皇帝

    三国之特工皇帝

    【巅峰聚焦——品牌佳作,强力推荐】特工穿越汉末成为少年废帝,死里逃生,出洛阳、收豪杰。剑指江山、睥睨天下!任你拥兵百万、一方霸主!吃进去的,全给老子吐出来!
  •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明代:最后的汉家王朝

    讲述了明朝(1368-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热门推荐
  •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晋献公宠爱骊姬,便废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为嗣,重耳(晋文公)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在其舅舅狐偃、好友赵衰等一班文武贤才的护送下离开了晋国,并流亡国外19年,在其流亡期间先后到达过狄、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狄、齐、楚、秦等国的礼待。这期间,他先后与狄国公主季隗、齐国郡主齐姜相遇,并与她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继而结为夫妻。在流亡的19年里,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政治经验,为他后来称霸诸侯创造了条件。本书为你一一阐述了晋文公的传奇传奇一生。
  • 魔鬼躲在细节里

    魔鬼躲在细节里

    本书提供的四十二个细节,创新地提取了成功者身上的闪光点,加入了许多有突破性的观点,告诉你怎样从生活中旁人料想不到的环节出发,突破现有的工作困境、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获得成功。如果你想要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的追求成长和卓越,希望你能够在阅读本书的建议后获得启示,并且运用到工作中,提升自我,最后破茧而出,立于成功之颠。
  • 这样学习最有效大全集(超值金版)

    这样学习最有效大全集(超值金版)

    当然,制定好适合自己发展的路线。这条捷径需要你开放脑袋,清除固执和偏见,让你看看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留出一个思想空间,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看他们是怎样做计划、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做作业、怎样进行课堂外的学习以及他们学习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方法。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虚心接纳他们的观点,本书给你一个近距离观察第一名的机会,并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这些都是你获得成功秘诀的最佳捷径
  • 初恋情人撞上救命恩人

    初恋情人撞上救命恩人

    一个是救命恩人,为了她,恩人把所有习惯都改了;初恋情人搂着她说,萍萍,和我走吧。救命恩人贴着她说,百合嫁给我吧。她该是和初恋情人爱火重燃,还是该对救命恩人以身相许呢?
  • 故事经典

    故事经典

    《微型小说·故事经典》精选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作家创作的经典故事微型小说。正如契诃夫说:“故事越单纯,那就越逼真,越诚恳,因而也就越好。”这些名篇佳作在情感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作品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名家的丰富情感、高雅兴趣和创作魅力,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微型小说的范本,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 考生们最需要的精准记忆书

    考生们最需要的精准记忆书

    在日本排名第一的伊藤考试培训学校,有人从60岁后开始司法考试学习,每天记诵海量法规条文;有人从公司退休后参加学校的短期培训,并且一次通过成功率只有2%的高难度考试。这些奇迹的创造者、“考试之神”伊藤校长首次公开其独创的记忆法,揭示高速记忆的终极秘密。现在,无论你是参加升学、证照还是公职考试,都可以依循“伊藤记忆术”备考,你会发现提高10倍记忆力一点也不难。
  •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其内部力量积蓄的外延,根本之处不在于一成不变地沿着一条路走下去,而是在每一个旭日东升、夕阳西下,依然步履匆匆的时候,都留有思索未来的空间。不让繁琐的过程缠住灵动的思想,不因肉体的歇息而冷落了精神无止境的耕耘。行于路,当思于路。
  • 渔夫的幸福生活

    渔夫的幸福生活

    于游是一名普通的外来务工人员,为了淘金来到了大城市奋斗拼搏,高中学历的他只能从事苦力,两年来在海鲜市场做着搬运、打杂的工作。一次寻常发生在远洋渔船的抢鱼大战,让于游获得了一个“海龟壳”。 通过实践,逐渐掌握了潜海的能力,使其能和海鱼一样畅游大海,并且自主析出多余的盐分,汲取海水当中的氧气,且无惧压强、光线、海浪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融合了龟壳的于游,身上多了玄武图腾的印记产生了名为“鱼龙之气”的神秘力量,这种能力不仅可以进化水生物,任意潜入深海,其中还蕴涵了诸多神奇的能力。 大海是人类一直是竭力探寻的宝库,于游会如何使用利用这个契机可持续地开发海底资源?大龙虾、鲍鱼、金唇贝、金枪鱼、小黄鱼、深海鱼、诸多海底宝藏…… 且看于游如何在大都市中做一个职业渔夫,驾驶着远洋渔船,扬帆起航,过着幸福、快乐、逍遥的生活!
  • 肠胃病食疗菜谱

    肠胃病食疗菜谱

    《胃肠病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胃肠病患者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胃肠病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胃肠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
  • 战神比肩:绝色战王

    战神比肩:绝色战王

    一片银面,两度交锋,三场谈判,他视她为毕生对手。 一场战约,她卸下面具,屈身潜伏。 谁料不近女色的傲冷战神竟偏爱上身边精怪小厮,倾心相待,宠她入骨。 “如果说我的身份被挑明时,我便要离开了呢?”“如果真有那一天,就算违天逆命,在所不惜。”战约至,风云起。 柔弱少年惊鸿而现,摇身化作风华绝代的敌军领将。千丈崖上,情难断,恨已生。千丈崖上,泪落之时,万念俱灰。“公仪无影,你何德何能?何德何能?本王必要你为自己的行为自取其辱!”“上官玉辰,国仇己恨,本王要你加倍奉还!”五年思念成毒,失去记忆的将门义女,真相终浮出水面,错恨之人竟是毕生至爱,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