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900000006

第6章 圆梦之旅(2)

但是,对戴高乐影响最大的,还是一度自称布特鲁弟子,但比布特鲁走得更远的贝格森的理论。贝格森了解变异性的万能性,并解释说,新的质的东西的不断诞生,就是发展的过程。他号召要认识行动的必要性,并表现出创造性的毅力。这给戴高乐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不止一次地引证贝格森的这条原理:“我们的思维,没有一种不准确适应生活现象的。如果我们力图把现实装入我们的某个框架,那将是徒劳的;所有那些框架都会吱吱作响,它们太狭窄,太不能随机应变,特别是对那些我们要将其装入的东西来说更是如此。”因此,以后我们可看到,戴高乐后来如何不相信某些陈旧的、习惯性的思想的价值,而提出一些令人意外的、勇敢的和新奇的决定。

戴高乐一生之所以向往贝格森,看来与这位哲学家的著作具有华丽的文学形式不无关系。后来,贝格森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正是由于对文学的向往,形象地接受贝格森思想倾向,戴高乐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境界。

但是,这时他的精神境界还远未成型。也就是说,他的思想还未定型。著名诗人和政论家贝玑的创作是对他散发出神秘魔力的第二颗星。这是一个非常卓越、天才、矛盾和复杂的人物。贝玑出生于一个笃信天主教的普通农民家庭,但在青年时代,即已成为进步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在长篇史诗《德雷福斯案》中,站到共和派和社会党人的行列,反对****分子、教权主义者和沙文主义者。有时,贝玑接近让·饶勒斯和罗曼·罗兰。但是19世纪90年代,他强烈反对贝格森,拒绝贝格森的理性和科学价值上的怀疑论。可是,后来他却成了贝格森哲学的狂热的崇拜者。

贝玑是一位天才诗人,在他的笔下,民族主义具有高尚的外表。他极力使过去的法兰西,特别是贞德,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他崇拜法国大革命的战士和拿破仑的卫士。他创造了神秘主义的、充满宗教魔力的祖国的面目,创造了浪漫主义的法兰西形象及其形体和高尚的命运。自然,他的著作不可能在青年夏尔·戴高乐心中没有反映,因为戴高乐从小就受到这种思想的教育,就受到了罗斯丹的爱国主义浪漫主义精神的熏陶。

在戴高乐后来的许多著作和讲演中,处处都能明确感觉到贝玑的影响。至于当戴高乐直接援引他少年时代所爱戴的这位诗人的诗句时可以看出的这种影响,那就更不用提了。戴高乐一生都受到贝玑思想的影响。在戴高乐的《战争回忆录》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影响:“在我的想像中,法国是这样一个国家:它像童话中的公主或壁画上的圣母,其命运是极不寻常的。我本能地感觉到,命运注定,法国将来如果不能完成伟业,就会受到严重惩罚。然而,如果在它的行动中表现幼稚,那我只能认为,这是反常现象,其过失在于迷惑的法国人,而不在于这个国家的天赋。”[法]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第1卷(上),第1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版。

因此,我们谈到戴高乐的少年时代时,不可不提贝玑的创造性方面:强烈崇拜军队、军人荣誉和法兰西的军事光荣。在贝玑的著作里,士兵的面貌总与最高尚的理想和感情紧密相联。难怪安德烈·莫鲁阿曾写道:“贝玑的作品,他的散文如同团队之歌。”战争不仅不使他害怕,而且在他的幻想中,他还把颂扬战争同颂扬法兰西联系起来。贝玑的这种思想对戴高乐的少年时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但是,在戴高乐的思想里,还有一位民族主义作家巴雷斯的著作,对他更有魔力,因为巴雷斯也像贝玑一样,他以敏锐的文学形式赋予国家概念以神秘的形式,并制定了培养爱国主义的理论。其方法是,精心保持法兰西某些领域里的历史传统,特别是保持巴雷斯出身地洛林的历史传统。

作为议员并积极参与内政的巴雷斯,对戴高乐在内政方面的思想影响也不小。他无情而正确地抨击第三共和国的腐化议会制度和占统治地位的上流社会贪赃舞弊、耍政治手腕和厚颜无耻等丑恶行径。

后来,有一位最有权威的传记作家让·莱蒙·图尔努曾引证巴雷斯集中其政治哲学的一个主张“民族主义应主宰宇宙”,并强调说:“这一点非常适合戴高乐将军的思想。”

在戴高乐的青年时代,除贝格森、贝玑、巴雷斯外,还有其他一些精神偶像,对戴高乐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需要指出的是夏尔·莫拉斯,他曾极力宣扬其“完整的民族主义”。莫拉斯的许多观点也都符合当时已为戴高乐接受的思想。但是,戴高乐并不赞成莫拉斯关于为了法兰西利益必须恢复君主政体的论断。戴高乐认为,这一陈腐的君主主义必将加深法国社会的内部冲突。尤其由于对民主的仇恨,莫拉斯走到极端黑暗势力的泥坑。后来,莫拉斯自然成为贝当的官方哲学家,陷入与戴高乐敌对的营垒。虽然戴高乐曾说,莫拉斯有足够的智慧,成为一个疯人,但是,决不可忽视戴高乐的一些政治思想和莫拉斯的一些观点极其相似。

这里顺便提一下,戴高乐在出版其第一部书《敌人内部的倾轧》后,曾赠送给莫拉斯一本,并在书上题字“赠给尊敬的夏尔·莫拉斯,1924年3月24日,夏尔·戴高乐”。

戴高乐五兄妹:格札维埃、阿涅斯、戴高乐、雅克、皮埃尔(1900)由于受贝玑、巴雷斯及其他一些作家的爱国主义影响,据说,促使戴高乐走上军事舞台的是诗,而不是粗鲁的沙文主义的军号。戴高乐的民族和祖国思想自行升华并诗化了。他坚信:在法国,正是军队,才能保持和培养他心目中珍贵的历史传统。

要知道,在戴高乐青年时代,促使法国文化辉煌的还有一些进步人士。如在政治方面,有饶勒斯;在文学方面,有罗曼·罗兰和法朗士。

罗曼·罗兰在其著名的小说《让·克里斯托夫》中,精彩地描述了在当时青年中民族主义和****的发展。他写道:“这些仅从书本上得知战争的孩子们,他们不了解战争的本性,他们成了侵略者。他们厌烦和平和抽象观念,一心要为“战剑”增光,他们将不得不以血迹斑斑的双手用这个剑去挖出法国的强大威力来。

罗曼·罗兰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者。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塑造了一些典型的形象和情节。这给戴高乐的影响很深。他在回忆录中回忆其青年时代时写道:“我必须承认,我在少年时代,就没有感到战争可怕,而且还把我尚不得不经受的战争说得天花乱坠。当时,我毫不怀疑,法国必将经历一场最伟大的考验。我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有朝一日能为法国建立丰功伟绩,而且我深信,我将来总有一天能得这个机会。”[法]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第1卷(上),第3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版。

1908年,戴高乐18岁时,还写过一首抒发自己决心在战场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的无题诗陈乐民:《戴高乐》,第6~7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我愿!……

如果我必将死去,

我愿死在战场上,

这时我的灵魂,

依然披着战火掀动的如醉如狂的喧嚣,

那宝剑的威武与清脆的撞击声,

使战斗者悲壮地视死如归。

我愿死在夜晚,

逝去的夕阳可能使离别少一些遗憾,

并为死者蒙上遮体的丧服,

夜晚……与夜俱来的将是上帝赐予的和平,

当我死去的时候,在心窝和眼睛里,

我将得到星光凝重的安宁。

为了死而无憾,

我愿死在夜晚,

那时,我将看到,

光荣之神在床头向我展示,

节日盛装的祖国,

那时,我虽已精疲力竭,

却能在死神来临的簌簌声中,

感受到光荣之神在我的额头上灼热的一吻。

1908年夏,戴高乐在比利时安托万圣心学校中学顺利毕业,10月回到巴黎,进入圣·斯坦尼斯拉夫学校圣西尔军校预备班学习,准备正式报考圣西尔军校。他的双亲同意他选择军事学校、将来当军官的决心。专门的圣西尔军校与综合技术学校一样,其校门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敞开的。在这里,像过去一样,是培养相当家庭出身特别是贵族家庭出身的子弟。圣西尔军校可为其毕业青年开辟一条得天独厚、飞黄腾达的道路。

一年后,1909年8月,戴高乐顺利通过圣西尔军校的入学考试。在这些考试中,有些难点是神话,但对戴高乐来说,却很容易。不过他考试的总成绩属中等。在212名考生中,名列第119名。不久,戴高乐于1909年8月末正式接到圣西尔军校录取通知。这样,他从戎的幻想实现了!美梦成真了!他就要开始戎马生涯了。

同类推荐
  • 东坡诗话

    东坡诗话

    本文围绕一代文豪苏东坡的一生展开论述,夹有诗词的点缀,把苏东坡的故事娓娓道来,里面有耳熟能详的关于苏东坡的轶事,通俗易懂。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冯国璋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与三代君王打交道颇费心机,有时奴颜媚骨,有时抗旨犯上,有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为对方是一言九鼎的皇上。封建社会,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旦落入昏君或无能之帝的手中,很多人就要遭殃。曾国藩所侍奉的三代君王虽不是昏君,却是无能之帝,事实上皇上可以无能,但是他却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无能。曾国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三代君王打交道的!本书叙述了曾国藩的50年官场生涯。
  • 轮椅总统:罗斯福(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轮椅总统:罗斯福(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改革大佬王安石

    改革大佬王安石

    历史上,改革人物向来受到争议,而尤以宋朝的王安石为最甚。有人骂他是“民贼”,是“古今第一小人”;有人赞他是“圣人”,是“古今第一完人”。罪恶的阴影与神圣的光环从来没有如此纠结地围绕在同一个人身上,除了王安石。北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出一系列变革措施,力图挽救积弊已久的大宋王朝。可是,他试图富国强兵,却招致朝中几乎所有大臣的群起攻击;他想要为民谋利,不料百姓却拿他像猪狗一样谩骂。而且,他不但生前不被看,理解,死后数百年也都背负着骂名,直到近代才有人为其翻案。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小礼物大学问

    小礼物大学问

    送礼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其实包含很深的学问。《小礼物大学问》(作者潘鸿生)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传授读者最实用的送礼知识。通过阅读《小礼物大学问》,相信送礼对你来说会成为一件信手拈来的事情,让你送出的礼物非同寻常,送出心想事成的效果,使你成为一个送礼的高手!
  • 相公连连看

    相公连连看

    当医学院“女屠夫”遭遇古代“温良”腹黑男,一场非礼进行时火热上演……她,一手小李飞刀走遍天下无敌手,他,一张安良纯纯面具横扫遍地芳草,他,心狠手辣举世闻名,他,赫赫战功之下累累血债。后面一群美男追着跑,青芙一害羞就成百变芙蓉帝……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堇色年华

    堇色年华

    那些往事,久远得足以让她忘记。多年以后,再遇上他,她张牙舞爪:秦少毅,我不管你提多少天,都是不可能的。假如你执意不签协议书,那我只好单方面提出离婚,即使要我等两年,我也乐意。所以,你是威胁不了我的。
  • 媚儿宝贝

    媚儿宝贝

    艾媚儿,娇艳美丽是她的容,蕙质兰心是她的情,如蒲苇般坚韧是她的性。从小被杜擎天当成宝贝呵护在手心里,深情地宠爱着。两人冲破层层阻力终于相爱了,他们的爱是禁忌的是缠绵的也是浓烈的。可是就在她以为一切挡在他们面前的阻碍都已消失的时候,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杜擎天,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第一次见到媚儿的时候,一颗飘泊不定的心沦陷了。他把媚儿捧在手心里疼着爱着,一直在等待媚儿长大。
  •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

    茅盾推荐的中国读者要读的37部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入选“中国读者理想藏书”书目。1999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个人理想藏书之一。主人公爱玛为了追求浪漫和优雅的生活而自甘堕落与人通奸,最终因为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而身败名裂,服毒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