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900000014

第14章 人生的绊脚石(2)

在前言中,戴高乐还把法国描绘成一个心中的花园。他说:“在具有法国情调的花园中,没有一颗大树想以自己的浓荫窒息其他树木;花坛都是按几何图形建造而成;池塘无增添瀑布的分外之想;塑像也不求独占人们的赞赏。花园有时会发声长叹。也许这是出自这样一种感情:园中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如果独自存在的话可能会更加明媚动人。但是,这样一来必然有损于整体,而漫步于园中的人看到花园里井然有序,永葆优美的和谐,自会感到十分欣慰。”[澳]布赖恩·克罗泽:《戴高乐传》(上),第47~48页,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相形之下,他把德意志描绘成这样一个民族:“生性好高骛远,狂热扩张个人权力以至不惜任何代价,而对人类经验、常识和法治的约束根本不屑一顾。”同上,第47页。

同时,他也清醒而客观地看到,德意志这个民族一向知道如何显示其克敌制胜的集体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忍受痛苦的能力,以指导和协调此种努力为己任的德国军事首领们表现得勇敢顽强、富有进取精神、必胜意志以及运用人力物力方面的巨大魄力。该书正文的前几页里,关于德国克罗克将军拒绝服从总参谋长小毛奇的问题,戴高乐引证凡尔登战例,指出:“在战争中,除某些基本原则以外,没有可以普遍采用的体系,起决定作用的只是实际情况和个人性格。”

戴高乐在正文中指出:1914年8月,由于冯·克鲁格将军指挥的逼近巴黎的德军缺乏纪律,军官横行霸道,这有利于法军,所以导致法军后来在马恩河取得了胜利;海军元帅蒂尔皮茨宣布要进行无限制的潜艇战,并在同贝特曼一霍尔维格首相的斗争中获胜,这促使美国参加了协约国方面的战争。书中还指出:德国在当时可能的条件下,没能建立起统一的盟军指挥部;鲁登道夫企图建立自己的独裁,企图把贝特曼一霍尔维格逐出政治舞台,从而导致德国政府于1917年面临危机。他描述了德军及其领导人物兴登堡、鲁登道夫和蒂尔皮茨的活动,指出:他们在最危急的时刻,强使政府接受他们的决定,这正是德国失败的一个最重的原因。总之,他认为,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军事当局采取了以军事独裁的形式蚕食民众权利和政府权力的政策。军人不尊重政治制度。国家权力的竞争违背了必要的合乎逻辑的原则。

但是,《敌人内部的倾轧》不是一部纯历史著作。他几乎没有触及德国失败的这样一个因素:协约国在物质和人力资源方面比德国占有巨大优势。所以在阐明德国失败历史的意义方面,该书有一定的局限性。

戴高乐在该书中还借助在德国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来提出一些与法国军事上层针锋相对的思想和原则。法军上层代表人物常常颂扬德国总参谋部的组织和活动,而戴高乐则彻底揭露德国总参谋部的组织和活动,指出其对民族利益造成的极其有害的恶果。该书最主要的思想是说明:军事当局在战时,特别是在战时,应该服从行政当局,即服从国家;只有行政当局(国家)才能代表民族利益,制定军事策略和战略。该书指出,军事当局压制国家是极其危险的,因为更普遍和广泛的观点是,军事行动及其方法和目的应决定于政权,决不应使一切都服从作战需要。

所有这些思想都是与法国军事领导人的观点和行动完全对立的。几十年来,法国军事领导人极力争取把军队变为不属于国家的某种群体。他们拒绝共和政体要对军队施加影响的一切试图。尤其是,军队要凌驾于国家之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就是如此。议会、政府、警官、情报和司法部门,都得服从以霞飞为首的总参谋部。只是在出现残酷的斗争和尖锐的矛盾之后,这一军人独裁体制才于1916年12月被推翻。但是,后来军事统帅仍不时争权夺利。这明显地反映在如福煦和克莱蒙梭之间的斗争上。

戴高乐的书中所谈的主要是德国问题。但那是在“指桑骂槐”,“醉翁之意不在酒”。戴高乐本人也对读者清楚地承认他从德国经验中得出的那些结论的普遍意义。这部书是戴高乐对法军上层斗争的开始。根据在该书中所表述的原则,戴高乐为法军改革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在该书中还反映了戴高乐的其他一些与穆瓦朗有分歧的思想。他否定军事战术上的教条主义、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强调经验、直觉和灵活性的意义。

1924年6月,学习临结业时,学院要求学员必须参加演习,指挥实兵兵团行动,展示自己的战术素养。戴高乐主要想通过这次演习来证明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而穆瓦朗的理论是错误的。1924年6月17日,在洛林区离科隆贝数公里的巴叙欧伯接近地的演习中,戴高乐接受考核:指挥一个军作战。在整整一天演习中,他不断引证直觉的战略解答问题,坚决拒绝“阵地战”战略。这是对官方教学的最明显的否定。傍晚,演习快到讲评的时间了。穆瓦朗上校因对戴高乐的态度心怀不满,想找个借口使戴高乐难堪。于是,穆瓦朗突然向戴高乐提问:

——“你右翼师左翼团的辎重队的位置现在在何处?”

戴高乐把脸转向他的参谋长说:

——“夏托伟厄,请你回答。”

上校大为生气地说:

——“可我问的是你,戴高乐!……”

——“上校,你已经把指挥一个军的任务交给我了。如果除此以外,我还得承担属于我下级的任务,那我就顾不上考虑怎样完成我的使命了。杀鸡焉用牛刀!……夏托伟厄,请你回答上校的问题……”

原认为在演习中打败仗也比违规好的穆瓦朗上校捂着脑袋,看着戴高乐违反他过去所教的一切原则,而出其不意地采取一些奇怪的大胆行动,便大喊道:“这是亵渎行为!”戴高乐回答说:“但我指挥的战斗却打赢了!”

很多人说,戴高乐当时如果不赢穆瓦朗可能还好些,因为穆瓦朗后来一直千方百计与戴高乐为难,为戴高乐晋升设置障碍。

演习结束后,接着要对每个学员的学习成绩进行总评了。总评的成绩一般分为“优秀”、“良好”、“好”三等。所谓的“好”意味着勉强及格。在给戴高乐总评时,发生了一场激烈争论。评委会的委员们多认为,戴高乐记忆力强、知识渊博、作风果断、目光锐敏,但难以与人共事、自命不凡、不听批评。因此,争论的问题不是是否给他评“优秀”,而是给他评“良好”或“好”。该院副院长迪菲厄将军主张给他评“良好”,而穆瓦朗上校则带头坚持给他评“好”。在他们争吵不休之际,适逢当时担任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贝当元帅外出视察。他得知此事后,明确表态,进行有力干涉。为此,他召见军队高等教育事务主任德拉尼里安将军,让他提示迪菲厄将军给戴高乐修改总评。因为贝当认为,应给戴高乐评“优秀”,并断言戴高乐是年轻人的希望。但是主持学院领导工作的副院长迪菲厄将军既未接受贝当元帅的意见,也未接受以穆瓦朗上校为主的多数评委的意见,而采取折衷方案,给戴高乐总成绩评为“良好”。这样,戴高乐在军事学院毕业时名列第5名。

1940年6月18日在伦敦向法国民众发表广播演说,号召法国人民继续抵抗德国***几乎与此同时,穆瓦朗上校给戴高乐写了这样一份鉴定:“该员理解力强,富有学识,而且严肃认真、才华出众、精明能干、颇堪造就。遗憾的是,过分自信,好对他人意见吹毛求疵,而且举止俨然像个流亡的国王,这大大损害了他上述无可否认的优秀品质……”[法]拉古都尔:《戴高乐全传》,第3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戴高乐在加布里埃尔宫礼宾大院里得知上述消息后,不禁暴跳如雷、破口大骂道:“军事学院那些狗娘养的!以后不当上院长,我就不回这鬼地方!你们瞧着吧,我不给它来个大翻个才怪哩!”[澳]布赖恩·克罗泽:《戴高乐传》(上),第44页,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戴高乐为何如此大发雷霆呢?因为这样的总评和鉴定意味着给他埋下了祸根,使他受到了一生中继第一次世界大战被俘之后的第二次沉重打击。

本来,如果戴高乐的总成绩评为“优秀”的话,他毕业后就会被分配到总参第三局(计划局)工作,更好地发挥他的战术专业特长。但是,因为他的总成绩是“良好”,所以只能另行分配,被分配到总参第四局(运输供给局)工作。为此,戴高乐怎能不感到大失所望,闷闷不乐呢?

但是,不管怎样,他还得服从军事学院的分配。临行前,他怀着委屈的心情,到荣军大街法军总司令部去向贝当元帅告别。贝当对戴高乐深表同情,坦率地对戴高乐说,他将设法给戴高乐在他的总部里安排个合适的职位,同时,他还说总有一天他会同军事学院的那帮人算账!

结果,戴高乐于1924年6月到总参第四局报到后,开始在总参参与运输和供给业务。几个月后,他又奉派到驻美因茨的法军莱茵区占领军司令部工作。实际是专管冷藏工作。他感到这是对他的侮辱,真是奇耻大辱。

这样,他重又到了德国。但是,这次他不是俘虏,而是占领军的军官。不过,他这时又像战争之初一样,因为上述情况而为法国和它的军队感到屈辱。1923年1月,由于德国未按凡尔赛和约规定及时交付给法国的战争赔款,法国彭加莱政府又派往鲁尔区5个法国师和2个比利时师。其直接目的是迫使德国按时交付赔款。但主要目的是想控制鲁尔的矿业和工厂。可是,昔日的盟国——美国和英国都不支持法国,而是支持德国。法国鲁尔冒险的结果是,不仅被迫减少了德国应付给法国的赔款,反而要法国付大笔占领费,而且法国还被迫从德国撤军。这一伤害尊严的结局引起了戴高乐的极大痛苦。由于撤军,戴高乐在德国只呆了3个月。这时他感到,无论如何不能不警惕德国沙文主义在抬头,甚至公然准备复仇。德国经常引起戴高乐的沉思、疑虑和担心。在羞辱和担心中,他常想起临离军事学院时贝当元帅给他的允诺,暗想总能有良机大展宏途。

同类推荐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儿。为了出人头地投靠青帮头目黄金荣;献媚于黄金荣的大老婆桂生姐;镇压工人武装,杀害共产党人取宠于反动势力;上攀“天子”蒋介石;中靠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下用青帮、“恒社”等帮会社团组织……一步步登上了民国年间名噪一时的“教父”宝座……本书除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杜月笙用刀枪、鸦片、赌器、官印、女人、金钱,凭借黑道势力发迹于十里洋场的过程;同时又客观的记叙了杜月笙在抗战时期不惧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持支援国共抗日、并清剿汉奸特务的业绩;描叙了他对蒋介石攀附、希翼、失望、离心的四个阶段;刻画了他从“教父”宝座上跌下来,客死在香港的结局。
  • 白崇禧传

    白崇禧传

    程思远编著的《白崇禧传——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不评论白崇禧个人的功过是非,唯集中记述其毕生经历。白崇禧曾在北伐、抗战帮助过蒋介石,但又三次逼蒋下野。蒋、白之间的悲欢离合,记录了国民党政权从发展、由兴到衰败的历程。
  • 鲁迅读书记

    鲁迅读书记

    这是一部具有新视野的人物特色大传,作品通过跋涉在传统文化书山、放舟于西方近代学海、沐浴自然科学之光等华彩乐章,充分展示了鲁迅读书治学的三大板块,给人以去天盈尺欲泊无涯之感,通过对传主读书目的,态度及其方法的精审条陈,读者从中获致深刻肯綮与良多教益,而有关传主之盘桓书肆、披沙简金雅事趣写,则将一代传人行藏,万种书缘风情染得相当丰饶与葱茏。本书作者可谓将其有关积累扫数捐出,而心境笃读在致,笔墨平朴不奢,琢华夏之璞,写五岳之势,于是,鲁迅白一个新的切面向我们走来,剑锋般的人生态度,色正芒寒,巨轮似的求索之路,履深载厚。
  • 黄继光

    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家里,幼年就给地主放牛、当长工。1949年四川解放后,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曾两次被评为模范。 1951年,黄继光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表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纵身扑向敌人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为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的功勋,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永垂不朽!
  • 撒切尔夫人传

    撒切尔夫人传

    玛格丽特·撒切尔——这位本世纪的政坛巨星——出生的年代,正是英国社会比较动荡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虽使大英帝国获得了战胜国的桂冠,但却是以国力大耗为代价的,英国自此明显地走下坡路。在国内,称霸了英国政坛半个多世纪的自由党已衰落下去,由工会创立的工党迅速兴起,政治舞台上出现了英国历史上少有的三党竞争的局面,英国政局处于不稳定状态。玛格丽特出生的这一年——1925年,虽然没有可载入历史的重大事件发生,但这前后却都发生了对英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1924年,英国工党首次上台执政,虽然是少数党组阁,并不到一年就下了台,但这标志着工党的兴起和壮大,是破天荒第一由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政党掌握政权。
热门推荐
  • 冷宫哑妃

    冷宫哑妃

    第一卷简介自古后宫妃嫔娘娘,哪一个对冷宫不是闻之色变,避之不及!走进禁宫的女人更是被打入死牢,永无翻身之日!然而娘亲却是含着嫣然的笑,走进了那高挂着“禁宫”宫匾的围墙!自小便成长于与外世不通的禁宫,娘亲的离开,只剩下一个哑巴女侍照料着我,从此我也跟着做了哑巴!第二卷简介我不会说话就是哑巴?我与动物讲话就是傻子?为什么我又是邻邦渴望和亲的女巫?人人渴望见到的绝色女子?名叫皇上的人的专宠女人?可是我到底是谁?许多年来我一直以为我是不存在的,可为什么别人还是发现了我?第三卷简介我只是爱笑而已,从来不曾知道什么是勾引,我只是对她们笑笑而已,她们这些女人为什么总是对我横眉竖眼?笑有错么?
  • 新课标最佳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新课标最佳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利·费恩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利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蓓姬·撒切尔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最终,他们走出了山洞,并告诉村里人在山洞里见到了杀人犯印江·乔,当村人在洞中找到印江·乔时,他已经死了。最后,汤姆和哈克贝利重返山洞,找到了一笔宝藏,成了这个村的英雄。
  • 非常浪漫:吸血鬼的落跑新娘

    非常浪漫:吸血鬼的落跑新娘

    沈依依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她只想要一个平凡的爱人,一段平凡的婚姻,可是自从情人节的夜晚遇到那个男人时,她发觉一切都变了。他冷漠,他霸道,她放下心防,爱上他的时候,却发现了个惊天的秘密,他爱的男人,竟然是一个吸血鬼。
  • 电子政务应用趋势与实践创新

    电子政务应用趋势与实践创新

    本书是作者基于多年的电子政务工作实践凝练而成,主要涉及电子政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两个方面。帮助读者从概念层面、技术层面到实践层面全面把握电子政务的理论知识及应用技术。全书共分8章,第1章至第5章为基础篇,分别介绍了电子政务的基础理论、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的信息技术支撑和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第6章至第8章为应用篇,分别介绍了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政务门户网站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利用。为紧密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要求,本书对当前网络文化建设、网络问政实施、网络新媒体应对及网络舆情引导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地阐释。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殿下独占小狐妃

    殿下独占小狐妃

    总之,这是一只雪狐一心成人,却被某殿下坑蒙拐骗的故事。一朝穿越,她由人变成了一只通体雪白的雪狐,梁慕熙觉得没有谁比她更悲催了。努力修炼成人,可是却欠了某人一个大恩情,于是乎,开始了悲催的宠物生涯。“真没想到,原来雪狐的传言是真的,你说,如果世人知道你可以治愈任何的伤口,也不知道你出了这道门会怎样呢?”报了恩想要离开的梁慕熙,就那么生生的止住了自己的脚步,心里不断腹诽,最终还是乖乖的回到了男人的身边,全身缩成一团雪白,将自己全部给埋了,不理会男人。“这才对嘛,乖乖的呆在我的身边,这样才有保障!”修长的手指抚摸着眼前这只闹脾气的雪狐,男子的脸上,满是温柔。于是乎,某雪狐开始了它报复性的闯祸生涯!“王爷,不好了,你在后院种的梅花全部被肉团子毁了!”“哦,是吗?”男子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无奈的笑了笑,“没事,它喜欢,多种一些就是!”“王爷,不好了,肉团子弄脏了丽妃新制作的霓裳羽衣,这会儿正在咸福宫受罚!”“谁敢伤害我的东西!”风吹过,那道身影早已消失无踪。“王爷王爷,肉团子打碎了祭祀的神像,性命不保啊!”“谁说的?”他的东西,谁可以决定生死!“但是……”那可是皇上啊!“来人,进宫!”反正每一次闯祸都有人擦屁股,某雪狐几乎可以横着走都不看路了。然而,在某天,某个夜晚,某个房间……“你说,你看光了本王的身子,可怎么办呢?”终于,某雪狐终于知道,什么叫做得意忘形,自投罗网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失婚

    失婚

    我对夏天有特殊的情感。我在夏天过了生日。我在夏天诞下了女儿。我在夏天,失去了婚姻……
  • 30岁前懂得低头,30岁后才能抬头(全集)

    30岁前懂得低头,30岁后才能抬头(全集)

    全面阐述了而立之年低头做人的哲学基础和现实意义,详尽提供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低头做人的方法和诀窍,帮助广大读者掌握低头做人这门实用的处世哲学,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把握做人的准则,衡量处世的分寸,学会退让,懂得放弃,低姿态做人,高标准行事,在人生舞台上走好每一步,扮好每一个角色,尽快获得事业的成功,找到人生的幸福。
  •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文学——社会思潮的风向标。“文革”十年,文艺界一片萧杀。但是在地表的高压和萧杀下,却生发和涌动着激情澎湃的思想岩浆。包括红卫兵文艺、新诗歌运动、知情歌曲、知青文学、手抄本、民间口头文学等,在城市的街道上,在农村的谷场上,甚至是干校和监狱里,到处都有地下文学的声音。本书对“文革”十年的地下文学进行全面的梳理,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动乱年月的民间文学思潮。